情不變

情不變

女星羅慧娟,於2012年因胰臟癌逝世,其丈夫劉志敏對她仍念念不忘。踏入愛妻逝世第9年,他一如以往在對方死忌的前一天,聯同家人於報章刊登廣告表達思念。在刊登的廣告中,有羅慧娟嫣然一笑的照片,並寫上「劉羅慧娟,九年了,我們仍然懷念你,我們永遠愛你」,以及羅慧娟生前喜愛的聖經中哥林多後書的金句。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生與死,是一個終生課題。雖說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過程,但面對至親的離世,悲傷還是難免。

悲傷,正是一種調適機制。處理與面對被改變的生活世界,其中涵蓋對害怕、恐懼、哀傷、無助、無力、憤怒等情緒控制。就功能層面來看,悲傷的反應能為人帶來支持與安慰,是一個人有所失落的警號。

若要鼓勵在世的人,盡量不要採用那些對哀慟當事人沒有幫助的陳腔濫調,例如:「做個勇敢的人!」、「生活是為了活下去」、「一切很快就會結束」、「你會站起來的」、「一切將在一年內過去」「你會變好的」;「堅忍到底」……等等太過籠統卻毫無幫助的「安慰話」。

生離死別是人生最大的創痛。人們必須藉由表達悲慟來哀悼失落,宣告分離,並且重新建立新關係。否則,必會造成身心的不適和疾病,而無法走過悲傷。

 

哀傷輔導是一門專科的學問,以下連結可供深一層的閱讀参考 :

哀傷關懷治療 – 醫院管理局

https://www.ha.org.hk/espp/ESPP_Newsletter-Vol25final.pdf

 

 

 

港大醫學院發現抑制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的合成與整合素循環 可阻斷癌細胞侵入性轉移

港大醫學院發現抑制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的合成與整合素循環
可阻斷癌細胞侵入性轉移

2021年06月29日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透過抑制癌細胞中的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PI(3,4)P2)可有效阻止多種癌細胞的侵入性轉移。此項研究揭示了一個嶄新的靶點,有望用於抑制癌細胞的惡性轉移。研究由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游承翰博士(中間)領導,並與其博士研究生馮珍(第二排最右)共同完成。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中的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PI(3,4)P2]與其侵入性轉移息息相關,並發現透過抑制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可有效阻止多種癌細胞的侵入性轉移。癌細胞向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轉移,是令香港癌症病人致死的最主要原因[1]。此項研究揭示了一個嶄新的靶點,有望用於抑制癌細胞的惡性轉移。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是促進細胞侵入性轉移的信使
細胞是構成生物組織的基本單元。細胞膜承載各式各樣的脂類信使與蛋白受體,進而傳遞細胞內外的信息,調節各種細胞的生理功能。例如整合素是在細胞膜上重要的蛋白受體,以調控細胞黏附與遷移。惡性癌細胞往往利用整合素轉化而形成、富有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的侵襲偽足,破壞細胞外的組織,促使癌細胞轉移。今次研究發現,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主導細胞膜內陷並加速整合素循環,削弱細胞黏附的穩定性,進而促使癌細胞的侵入性轉移。

領導此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游承翰博士表示:「此項研究最重要的突破是發現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與細胞骨架之間的交互作用與調控機制,有助加深我們對於癌細胞惡性轉移機制的理解。今次研究的結論,將可廣泛適用於其他分子生物與轉化醫學相關的研究,並有望為製藥及生物醫學相關產業提供嶄新的靶點,以研發更有效的藥物和技術,進而抑制癌症轉移。」

研究團隊
是項研究由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游承翰博士及其博士研究生馮珍共同完成。有關研究團隊致力於基質黏附信號傳導、細胞骨架調節和定量熒光顯微鏡等尖端研究項目。

鳴謝
是項研究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優配研究金(項目:17118620)資助。

 

[1]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https: //www.chp.gov.hk /tc/static/90081.html

 

文章來自: 香港大學

乳癌瑣碎事(3): 0期乳癌術後電療計分法

乳癌瑣碎事(3): 0期乳癌術後電療計分法

理解0期乳癌看似簡單,但治療方案經常有不少要討論的地方。在早前的文章中,我和大家講及有關保險保障及手術邊界的問題,今次會集中講解術後電療。

一般的黃金標準是醫生建議病人切除部分乳房後,再配合放射治療,不但可以保留乳房,又等同全個乳房切除的術後效果,有助減低乳癌復發的風險。除非有些病人是不適合使用放射治療,例如多個病竈感染在乳房不同位置,或有自身免疫系統問題(如:硬皮症,懷孕,從前曾經接受胸腔放射治療)等,便會建議全個乳房切除。

有些情況即使切除部分乳房後,也可避免使用放射治療。 醫生會根據一個名為預後指數(Van Nuys Prognostic Index)的計分系統,按照腫瘤的大小、手術邊緣、腫瘤的分化度及病人的年紀作考慮因素計分,然後將細分計算交相加而得出治療建議,以下是四大計分標準:

  1. 腫瘤大小:小於/等於15 mm (1)1640 mm (2), 大於40 mm (3)
  2. 手術邊緣:大於/等於10 mm (1)19mm (2)小於1 mm (3)
  3. 腫瘤分化度:12級,沒有壞死細胞(1)12級,有壞死細胞(2)3(3)
  4. 病人發病年紀:年長過60(1)4060(2),少於40(3)

總分:

4-6:建議局部乳房切除

7-9:建議局部乳房切除+全乳電療

10-12:建議全個乳房切除

首先,根據醫療的一般建議中,甚少會因病人總分數為10-12分而建議全個乳房切除,醫生盡可能希望幫助病人保留乳房,以免會對心理有負面影響。

另外,如果總分數為4-6,屬低風險群組。如果按照這個指引的話,只需要切除腫瘤,並不需要進一步進行全乳電療 。在香港,業界大部分醫生都不會跟從這個指引,一般是部分乳房切除手術再配合電療方案 。

而且最新的醫學數據顯示,這個系統計算似乎不太適合評定是否需要電療。 如果跟從這個評分來治療低風險零期乳癌病人的話,15年後乳房復發的風險爲29%。換言之,香港的治療方案是相對有效和安全。

所以最後結論是除非是比較年長(年過70)較低風險,同時又非常抗拒電療的病人,會比較適合用局部乳房切除的方式來處理0期乳癌。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黄麗珊醫生

落實支援面臨停藥的癌症病人

落實支援面臨停藥的癌症病人

由於《蘋果日報》停運,一直依靠「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協助籌募藥費的一群基層患者,正為未來的醫療開支四處尋求援助。近日我們收到大量相關患者查詢,正逐一瞭解及評估,盡力提供協助。

在我們接觸的個案當中,綜援家庭,單親媽媽羅女士和一位11歲兒子同住於劏房。她5年前患上肺癌並擴散至骨。

因無法購買藥物,一直依靠社會上慈善基金協助籌募藥費,因受惠於藥物資助計劃下條款,病人現時可免費使用癌症標靶藥物。由於羅女士癌細胞已入侵骨骼,避免引起脆骨性骨折,醫生建議每6星期需自費注射補骨針。病人下星期就要用藥。

考慮到羅女士的緊急情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將調動緊急援助基金支援羅女士未來注射補骨針的支出。

然而羅女士的個案只屬於冰山一角,我們只能在有限資源下盡力去做。

早前,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先生呼籲社會上的慈善基金「拔刀相助」,承接有需要的基層市民。這期間我們亦收到不少善長及慈善基金的建議,商討如何落實支持他們的醫療開支。據了解, 城中好幾間大型社福單位也響應林正財先生的呼籲, 懷著病人為本的初衷,承接這一群貧苦無助的個案。

 

香港在面對民生問題上, 感恩仍然有一群有心人願意付諸行動,急病人所急 落實支援面臨停藥的癌症病人。

香港的美,豈止外貌。

Alan Ng
不完美 才是美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6)  – 癌中之王「胰臟癌」,中西醫如何結合?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6)  – 癌中之王「胰臟癌」,中西醫如何結合?

 

 胰臟癌之所以被稱為「癌中之王」是因為死亡風險很高,胰臟在身體內的深深處,在腹膜後,一般早期都沒有症狀。胰臟被胃,十二指腸以及小腸包著,如膽管亦從而通過到12指腸。早期的胰臟腺癌,可透過手術根治。 如果要用手術完全切除胰臟腫瘤的話,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手術,因為除了要切除胰臟,亦要切除部分胃部、前段十二指腸、部分小腸、膽囊以及膽管,然後再要重建腸道,膽管以及胰管。由於復發風險高,手術後亦需要輔助術後化療。 而且,絕大部分胰臟癌病人病發的時候,腫瘤已經侵蝕或貼近附近主要血管,並不適合手術根治。 在這種情況下,有時醫生會處方手術前的化療去縮細癌細胞,爭取能夠用手術切除的機會。 若然化療後腫瘤縮細還未達到安全切除的程度,現在一般會用高劑量的電療進行治療。 合適的病人,會使用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療效也較一般傳統電療高。

擴散了的胰臟癌,一般需要用化療來控制腫瘤,標靶藥物數據並未令人滿意,免疫療法暫時對於胰臟癌也效果不佳。 胰臟癌病人之所以惡化速度快,一方面因為胰臟癌影響消化以及營養吸收,快速引起惡病體質;另一方面胰臟癌會引起令人困擾的痛症,因為胰臟被神經包裹著,腫瘤透過侵蝕附近神經而導致痛症,從而進一步影響化療進度。若然再加上膽管受到阻塞引起黃疸,也很容易有感染併發症。

台灣有研究數據顯示,化療同時使用中藥的話,能夠延長生存中位數。只用西藥的話大約八個月,但中西合璧的話能夠延長至19個月。 有些中藥例如石見穿、山慈菇、土茯苓、生熟薏仁、北芪對胰臟癌病人有一定的藥效,棉茵陳及金錢草對於肝轉移的病人亦有一定效用。 大家要注意的是,由於西藥治療胰臟癌已經用很多不同的化療藥,建議大家諮詢主診癌症病人的中醫,尤其是熟悉西藥的中醫來處方中藥,減低中西合璧所引起的風險。

 

作者: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黃韻婷博士 (註冊中醫)
蘇子謙醫生(港大臨床腫瘤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相關節目重温:https://youtu.be /SRlbUd1hK-Q

文:  癌症資訊網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5) – 中藥食得耐會傷肝傷腎?如何分辨中藥質量?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5) – 中藥食得耐會傷肝傷腎?如何分辨中藥質量

 

中藥的原材料有80%於中國種植,例如吉林盛產長白山人參。中國亦沒有這麼多農地種植中藥或其種植速度未趕及全球供應,故花旗參或高麗參等在美國、韓國、澳洲種植再入口香港作貿易。現在有很多歐美國家或澳洲亦有特設農地種植中藥材。中藥分成原材料經香港炮製及包裝,或有部份的中成藥是直接由其他國家進口,註冊後在港銷售。中草藥絕大部分(80%)的中藥由國內進口,一般跟據中國國家藥典檢測標準檢測。歐盟或亞洲也有統一草本標準 (European Union’s 2004/24/EC EU Directive on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namely the EU botanical drug approval and continuity clause)。 中藥質量視乎兩大條件,首先要符合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是由藥材原材料揀選至炮製成中藥飲片(即家中可煲的藥材)或顆粒的藥廠需要符合 GMP的條件,而GMP亦會參考國家藥典的標準以及嚴謹標籤,以方便追溯源頭。第二個條件是衡量製造中藥的中醫院是否符合國家三甲的標準。其實,在內地符合三甲標準的醫院是跟西醫院是同等的。

香港所買到的中藥一般都屬國內最高級別的中藥,除了符合GMP,亦有一定數量中藥材符合國家三甲的標準。而且,香港一直定期監測中藥的質素,透過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以及衛生署中醫藥監管辦公室,定期監測化驗中草藥以及中成藥的成分。若發現任何重金屬超標的話,會進一步化驗,然後提交報告以作進一步核實。香港亦有一套鑑定中藥材的標準,被稱之為港標。除了化驗中藥是否有藥效,還會化驗微生物以及重金屬成分。國內有大約7000多種的中藥,但進口到香港的只有大約500多種。自2015年起,衞生署檢驗了上千種藥材,沒有一種在煎煮後發現重金屬超標。 如果該產品的重金屬及有毒元素、農藥殘留、微生物含量通過審核,包裝上會印有「HKP–XXXXX」或者「HKC-XXXXX」的中成藥註冊編號,代表符合安全要求。此外在香港較受歡迎的各類牌子濃縮中藥,一般也有GMP認證,同樣受到衛生署監管。

留意的是,一般檢測中藥重金屬安全性,是檢測中藥煲出來的藥液作為標準。而不是煲完後的藥渣作檢測,為安全計一般都不建議病人進食藥渣。(臨床上有的確很少見到)

總括而言,在香港可以用得到的中藥大部份已通過國內GMP認證、由三甲醫院所採購使用,亦需要通過香港嚴格的檢測排除重金屬成分,所以在香港使用中藥是安全的。

 

作者: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黃韻婷博士 (註冊中醫)
蘇子謙醫生(港大臨床腫瘤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相關節目重温:https:// youtu.be /SRlbUd1hK-Q

文:  癌症資訊網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4) – 癌症病人性事有誰知?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4) – 癌症病人性事有誰知?

 

根據資料顯示,大約68% 女性以及50% 男性癌症病人有不同程度以及不同類型的性功能障礙,例如性慾下降,陰道乾涸,男士勃起障礙以及影響高潮,另外亦有機會影響生育大計或女士會提早收經。

腫瘤治療若涉及盆腔手術以及盆腔電療,例如前列腺癌、直腸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等等,都有機會影響下陰肌肉從而引起性功能障礙。乳癌手術後亦因為影響外觀,影響心理從而間接影響性功能。另外,化療以及荷爾蒙治療的副作用亦有機會引致性功能障礙。化療後出現的身體不適例如疲倦,身體疼痛,嘔吐,大便困難都會間接影響性需要。乳癌病人以及前列腺癌病人所用的荷爾蒙治療亦會影響性慾。

雖然這個情況十分普遍,在外國的癌症治療指引當中,處理病人的性功能障礙其實是癌症復康的重要一環,只是在香港的癌症治療當中經常會被忽略,這個與我們傳統對「性」話題有所避忌有莫大關係,所以絕大部分的病人以及她們的伴侶只會啞忍,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家庭問題,繼而影響整個復康過程。

首先,有很多病人以及家人都誤解癌症治療期間不適宜有性生活。這個其實是大錯特錯的想法,一般而言,會建議進行內服輻射治療的病人避免性生活一段短短的時間。一般放射性治療(電療),由於是體外輻射射進身體內從而影響細胞內的細胞分裂,電療後輻射不會殘留在體內,所以回家後亦不會有輻射影響身邊的家人,亦不會影響同床的枕邊人。至於化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等都不會透過性行為傳給對方,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如果化療期間身體疲倦的話,或者白血球偏低以及血小板偏低的話,盡可能都建議病人休息為主。縱使身體不適合性行為,但卻可以繼續有其他親密行為,例如擁抱,kiss,互相撫摸等來維持生活的情趣,有待身體狀況回復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治療期間適當的安撫對心靈上的輔助極大,尤其是對乳癌病人而言,適當的撫摸行為某程度上代表接納對方身體上的殘缺,對於病人來說意義重大,有機會增加治療的效果,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愛的威力!

甲狀腺癌病人服用放射性碘治療,由於身體內的放射物質需要時間排出體外,所以一般建議治療後兩至四個星期內避免與人有親密接觸 (例如一米範圍內不要超過30-60分鐘的接觸,尤其是小朋友以及孕婦盡量少於15分鐘接觸),亦建議要避孕大約半年的時間,因為放射性碘治療有機會對胎兒成長而造成影響。

正電子掃描涉及注射放射性物質,但由於份量只是輕微,所以一般建議正電子後要多飲水以便排出放射性物質,以及掃描後一晚避免同床以免輻射影響枕邊人,之後便可以正常地過日子,所以不用太擔心。

對於早期前列腺癌病人,無論手術,電療以及荷爾蒙治療都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影響,建議在治療時與泌尿科醫生及腫瘤科醫生好好探討,或可因應病人的病情作個人化的分析,選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其實,現在無論是手術或是電療方案都有就著改善性功能障礙而在技術上有所改良,例如手術期間,會盡量達至 nerve sparing (保留神經)的效果。而電療的時候,由於前列腺以及直腸在位置上是前後緊密地貼著的,現行電療方案如在電療前於前列腺及直腸的邊界注射啫哩狀物質分離前列腺以及直腸,不但可以減少電療對直腸的副作用,同時亦發現減少電療對神經和陰莖底部肌肉的影響,從而減低電療引起的性功能障礙。

對於男性腫瘤病人出現勃起障礙,西醫方面,可以考慮藥物治療(例如偉哥類藥物),另外,外國亦會建議病人使用真空儀器或者打針的方法幫助勃起,但這些方法在香港並未受到病人廣泛接納。

對於女性腫瘤病人出現陰道乾涸的情況,會建議選用潤滑劑幫助減輕行房前的痛楚。如果有下陰出血的問題,要先諮詢醫生的意見,透過檢查排除其他病理因素 (例如子宮內膜病變,宮頸問題等等),才建議使用不同類型的潤滑藥膏會比較安全。

如果長時間出現性功能障礙,有機會出現抑鬱的問題,可以透過短時間服用血清素協助改善情況。

中醫方面,性功能障礙治療的醫學數據普遍集中於治療女性的經期問題,研究數據顯示透過使用適當的中藥能有效改善陰道乾涸的情況,例如使用婦科調經4號方——中含有龜板、龜甲、熟地、生地、知母、黃柏、山茱萸、當歸、川芎、丹參、桃仁、巴戟天、鹿角霜、山藥、茯苓、澤瀉、牛膝、金櫻子、五味子、遠志。由於癌症病人情況比較複雜,建議先諮詢中醫,就著病人體質選用不同的方案。除了女性的經期問題,其實其他性功能障礙均可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分析是否有其他身體因素例如肝鬱等,亦可以透過調理身體從而改善性功能障礙。

總括而言,性功能障礙無論是女士還是男士都是非常普遍,只是在香港無論病人或醫生都傾向避而不談,建議大家遇到問題的話,不要只是自行服用坊間的補陽藥物,因為有機會影響身體,要跟主診醫生商量有甚麼好方法幫大家解決問題,從而加快大家康復的進度。

 

作者: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黃韻婷博士 (註冊中醫)
蘇子謙醫生(港大臨床腫瘤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相關節目重温:https://youtu.be /SRlbUd1hK-Q

文:  癌症資訊網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3) – 如何結合中西醫治療肺癌病人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3) – 如何結合中西醫治療肺癌病人

 

西醫會將肺癌分成不同的期數,不同的類型來進行治療方案;中醫會將肺癌分成致病因素例如熱毒,血瘀。如果要結合中西醫同時間治療肺癌病人的話,基本上會跟從西醫的治療骨架,視乎病人的期數來建議中藥治療。

對於早期肺癌病人來說,中西醫都會建議病人先行做手術。有些病人會問為何有些中醫會建議不可以做手術?其實,即使是中醫的歷史,早在宋朝的時候已經建議用手術來處理毒瘡問題,只是後來這些技術沒落才令人覺得中醫沒有手術的發展,而現在的中醫,即使是在大學的正規教學課程內,也不會建議病人不可以做手術。由於手術是唯一可以根治肺癌的治療方案,中醫西醫都有一致的共識,切勿受到不正確的資訊影響!

手術前中醫著重補氣益血,健脾和胃,手術後如果病人不需要電療化療的話,中醫會著重益氣、活血、解毒來鞏固手術效果。解毒的意思是透過使用低劑量的抗癌中藥來減低復發風險。其實,術後兩年是肺癌復發的常見時候,因為即使是早期的肺癌,亦有數據顯示肺癌細胞於早階段時已經很善於透過血管分佈在身體不同的位置,而現行的科技並未能準確地反映有沒有殘留癌細胞在體內,造成將來的復發。西醫很多時候都會使用化療,電療甚至在某些情況會使用標靶以及免疫治療來預防復發,只是非常小部分的成人不需要術後的西藥治療。中醫西醫亦會著重術後監測病人的整體身體狀況,以及有沒有復發的情況。

如果是不能透過手術但仍能透過電療化療根治的肺癌,化療期間中醫會著重補氣益血,健脾和胃,滋補肝腎;電療期間中醫會著重益氣養陰,清熱涼血,活血解毒。至於標靶治療期間中醫會著重健脾利濕,溫腸止瀉,涼血解毒,來達至防護治療的效果。簡單一點來說就是鞏固病人的體質,減少治療副作用引起的不適,幫助病人完成整個根治性的西醫療程。完成西醫療程後,中醫會開始維持治療,透過益氣活血,解毒散結來緩解治療後遺症以及穩定病情。

對於擴散性的肺癌病人,有些病人會服用標靶藥,如果標靶藥引起的皮疹比較困擾的話,透過服用中藥有機會改善皮疹。中醫的概念是肺主皮,補脾補肺,清肺清熱的中藥有機會改善皮疹的狀況。時下流行蛋黃油,在西醫的角度來說這個並不是藥物,亦沒有任何西方醫學數據證明對標靶引起的皮疹有幫助。在中醫的角度來說藥用價值低,或許可以幫助潤膚,因為蛋黃本身有陰潤燥的作用。中醫不反對短期 (1-2天)在比較小的皮膚範圍內使用。但是要針對標靶引起大範圍的皮疹以及頭瘡,中醫亦不建議使用。至於金銀花水或芫茜水是否能有效幫助減輕標靶引起的皮疹,其實從中醫角度亦不是有特別大的療效,建議病人皮疹多於1星期, 最適切還是向西醫及中醫求診,以對症下藥。

總括而言,結合中西醫治療肺癌病人是可行的,但重點是如何安全地中西醫結合,曾經見過有些病人使用的中藥治療藥方裏的20種藥物,頭六位原來是中藥複方,結果加起來總共有70多種中藥成分。這些情況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使用越多不同種類的中藥成分越大機會跟西藥相撞。其實現行中醫藥條例有非常好的監管,中醫師必須將中藥處方提供給病人。三方合作或大學相關中醫診所更會列明複方,也會詳細列明複方內所含的中藥成分。建議病人希望使用中西醫結合的同時, 要保留中藥處方,以方便中西醫參考。另一方面盡量選擇比較熟識西醫治療的註冊中醫較為穩妥。最理想的情況乃中西醫之間有良好溝通,同步緊密監測病人才能將風險減到最低。

 

作者: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黃韻婷博士 (註冊中醫)
蘇子謙醫生(港大臨床腫瘤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相關節目重温:https://youtu.be/1WQEUbb3mrI

文:  癌症資訊網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2) – 如何處理口損,生飛滋的問題?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2)- 如何處理口損,生飛滋的問題?

 

癌症治療期間,化療標靶或者頭頸部電療都會引起令病人困擾的「生飛滋」問題,因為飛滋數量能夠多達數十粒,吞口水都有如吞玻璃碎一樣,時時刻刻都在困擾著病人。 除了影響進食,導致體重下降以及營養不良,亦會影響病人情緒,繼而影響治療進度。

西醫方面,如果情況輕微的話,一般會建議病人先用鹽水漱口,如果情況加劇,會建議使用有消毒成分的漱口水。 如果是頭頸部電療的病人,醫生會先排除是真菌感染,因爲要處方抗真菌的漱口水才能有效紓緩情況。如果有真菌感染的情況,一般口腔內都有一層厚厚的白色脷苔,而且痛的程度亦會加劇!如果真菌感染的情況比較嚴重的話,會處方抗真菌的藥,但由於這些藥物有機會引起肝功能下降,所以醫生處方的時候都會小心監測肝功能。 如果治療引發的問題情況嚴重的話,醫生會將治療藥物的分量調整,希望減低治療引起的副作用。若情況進一步惡化,醫生有機會停止相關的治療直至情況改善為止。

中醫方面,會處方清熱解毒配合養陰潤燥的中藥來處理反复的口腔潰瘍。養陰生津的中藥來處理口乾,例如沙參、百合、石斛,如果口腔潰瘍流血流膿特別嚴重,可加上清熱解毒中藥,如連翹、黃連、玄參、敗醬草等等,但必須提醒要經中醫檢查後才能判斷哪些最適合病人使用。

另外,可以試用中藥來調配漱口水,即是三黃湯/四黃湯,將黃芩,黃耆,黃蓮 +/-大黃再加水煲滾製成漱口水,但要注意,這些中藥的食物色素較重,病人使用後牙齒會變黃,所以令很多病人卻步。其實這些色素可以退減,而且效果不錯,對於食藥多過食飯的病人來說,如果這些漱口水是適合病人使用的話,不妨一試!

已經服用很多西藥的癌症病人始終不想再食如此多藥,可以自己強刺激合谷或三陰交穴位,詳情可重溫我們唱雙黃第二集的內容。合谷位處手陽明經,古書有云,口面合谷收。又陽明經循行口腔及牙肉位置,故強刺激合谷有瀉陽明經熱的作用,從而改善生飛滋問題。另外,三陰交乃三條陰經交滙之處,故按壓三陰交有滋陰降火之效。當然要針到更強效果,必需向註冊中醫師針的效果更強!

除了使用不同類型的漱口水,中醫和西醫亦建議大家注意一下生活的小細節,有些病人在口損的時候仍堅持進食比較熱的食物,其實,這些都是中醫認為不必要的戒口。中醫亦會建議病人在這些時候用清涼的飲料或食物,例如西瓜或者豆腐花。在開始進行任何治療之前進行牙齒檢查,先處理牙周病亦可減少治療期間引發的牙肉發炎。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口腔護理,例如使用牙線保持牙罅之間的乾淨,適當的潔齒方法都有機會幫助減少牙肉發炎的機會。 如果治療期間出現牙周病牙肉發炎的情況,亦會建議尋求牙醫的幫助,適當的護理及抗生素治療可以加快回復進度。

 

作者: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黃韻婷博士 (註冊中醫)
蘇子謙醫生(港大臨床腫瘤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相關節目重温:https://youtu.be/1WQEUbb3mrI

文:  癌症資訊網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 (1) – 什麼是化療腦(Chemo Brain)?

中西醫傾下偈 X So Easy(1) – 什麼是化療腦(Chemo Brain)?

很多病人完成化療治療後感覺頓頓地,諗嘢慢三拍,反應變得遲鈍,這些都是化療對腦部產生的後遺症,已經有不少醫學數據顯示無論腫瘤本身,或者治療(腦部手術,化療,腦部電療等等) 都會影響腦部的運作,令病人感到持續疲倦,影響認知力,記憶力下降,失眠以及抑鬱情緒,這些症狀令病人難以治療後完全復原,令病人覺得非常困擾,究竟有沒有方法可以幫病人呢

從西醫角度來說,這個基本上是一個治療的後遺症,亦是西醫的盲點位,基本上沒有好的方法處理這個情況。 一般而言,例如化療後引起的失眠,如果失眠情況嚴重的話,適當分量的安眠藥是適合的。 所謂適當份量,是醫生評估病人情況後處方最低劑量而又有效的安眠藥分量。其實安眠藥有好多種,最合適當然由醫生處方。除了處方安眠藥外,西醫亦會建議病人注重 Sleep Hygiene (睡眠衛生),即是透過改變日常生活的習慣,例如多做運動,減少飲用咖啡因飲品,減少午睡時間。睡覺前兩小時避免使用電子產品等。

失眠(i.e. 瞓瞓下醒左/輾轉反側睡不著)的時候,避免起身做其他事……希望身體可以重新適應日夜節奏,從根本解決睡眠問題。有些時候,可以試用褪黑激素(Melantonin)來調整日夜節奏。 但要小心劑量,因為這些屬於保健產品,可以從各大藥房自行購買。坊間的褪黑激素可以高得驚人,由3mg10mg不等,可以先試試 1.5mg(半粒)或者 3mg1粒),一開始便服用 10mg 劑量則太高了! 要小心啊! 

從中醫角度來說,會分兩個階段處理 Chemo Brain所引起的失眠,第一個階段是處理治療後陰虛火旺的情況,可以處方一些保健處方,例如黃連阿膠湯水可以短期紓緩失眠問題。如果是長期失眠問題,中醫角度很多時候認為是血虛的問題,可以使用養血的配方例如酸棗仁湯。但有些情況,例如乳癌病人是正在服用抗荷爾蒙治療的話,便要小心使用某些中藥成分,因為有機會與荷爾蒙治療衝撞。中醫亦強調短期自行服用這些湯水大部份情況都問題不大,但如果超過一星期服用仍然未有改善,或者病人本身有多種長期病患的話,都是要諮詢中醫才服用處方最為安全。

隨著時代進步,內地和韓國都有不同的資料庫誕生,透過大數據發現某些中藥能夠有效通過血腦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到達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功效。簡單一點來說,中藥需要通過這個血腦屏障才能發揮補腦/修復腦損傷的效果!暫時為止,有數據顯示人參、刺五加、穿心蓮、五味子、土茯苓、薏苡仁、石見穿、石菖蒲、王不留行以及紅景天都能夠發揮補腦功效。所以中醫會考慮處方使用這些中藥來處理 Chemo Brain 有些時候中醫亦會處方這些藥來處理有腦轉移的病人,但最緊要小心,參類藥物例如人參很容易與化療以及標靶藥物有衝突,切記要小心。

除了處方中藥,中醫亦會考慮幫病人使用針灸來處理 Chemo Brain。早前香港大學為乳癌病人進行研究,發現針灸有效幫助部分病人處理 Chemo Brain 的症狀。因為針灸相對都比較安全,一方面不需要另外服用藥物,另一方面亦因為不懼怕跟西藥衝突。 其實外國的指引早已建議癌症病人在復康階段可以嘗試使用針灸處理症狀,有些比較常用的頭部穴位例如率谷,四神聰等,大家不妨試試。

總括而言,如果病人出現 Chemo Brain 有關的症狀,首先西醫會詳細檢查病人,先行排除與病情惡化有關的問題,然後再因應症狀看看有沒有適合的西藥處方。通常可以使用的西藥不多,如果情況困擾病人的話,可以考慮針灸或者服用中藥。 最後,亦想溫馨提示——既然經歷癌劫重生,身體的情況未能完全回復至從前的巔峰狀態的話,不如借機學習慢活人生。這或許是一個契機學習如何善待自己,學習如何享受人生,所以大家不用氣餒!

作者: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黃韻婷博士 (註冊中醫)
蘇子謙醫生(港大臨床腫瘤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相關節目重温:https://youtu.be/1WQEUbb3mrI

文:  癌症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