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骨髓穿刺後,躺在床上休息。爸和騎士先生來到病房看我。騎士先生跟我聊天期間,突然對我説:「肯定是我以前做盡壞事,所以令你患重病。」我聽罷立即回應:「你完全不需要覺得內疚,根本與你沒關係啊,只是我的身體暫時倒下了,現在需要來個悠長假期好好休息而已。」
完成骨髓穿刺後,躺在床上休息。爸和騎士先生來到病房看我。騎士先生跟我聊天期間,突然對我説:「肯定是我以前做盡壞事,所以令你患重病。」我聽罷立即回應:「你完全不需要覺得內疚,根本與你沒關係啊,只是我的身體暫時倒下了,現在需要來個悠長假期好好休息而已。」
昨天傍晚見腫瘤科陳醫生,原約了6:15pm,但由於陳醫生上星期不在香港,星期三才恢復覆診,所以整間診所滿是人。結果,8:15pm才輪到我,我笑姑娘們天天OT!
與陳醫生談足半小時,他提出plan A, plan B,也告訴我一大堆治療的藥物。簡單歸納,就是:
先用08, 09年用過的化療+標靶組合,每兩星期一個治療周期(cycle)。他的目標是4-5個cycle後,腫瘤可以由5m縮至2cm左右,然後可以進行外科手術。手術後仍然要繼續化療+標靶,但沒有提到要打多少cycle;手術後甚至可以考慮做免疫療法 – 一種最新的治療癌症方法,但要先驗基因是否適合。
現階段會先打2個cycle的化療+標靶,然後做CTscan,若腫瘤縮小的速度合乎理想,繼續多打2個cycle,否則馬上轉其他化療藥或標靶藥。
除了肝臟中間的大大粒腫瘤,肝臟頂部有一片古怪的異形物,這塊異形在2013年底已發現,放射科醫生不把它歸類為癌腫。上星期外科醫生說稍後的手術會將它一併切除,免留後患。陳醫生提醒,若這異形物因化療+標靶而同時縮小,則很大機會是癌腫瘤;由於它貼近腹膜,日後完全康復的機會會大減。
下星期一會入院,先將一個小儀器(port)放身上,用來入藥。星期二開始療程,星期四才可以出院。
面對許多的未知:未知藥物是否有效?未知腫瘤能否縮小?若縮小,又會否合乎醫生的期望進度?未知那塊異形物是否癌腫?
但我知誰掌管生命,將生命的主權交還給神,我相信,若衪許可,一切困難都不會成為問題。我會努力作戰,結果交上帝決定!
漫畫
我要向山舉目, 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今日好勇敢為左預備化療剪左一半ge頭髮,不過因為髮型師阿的高超技術,剪完仲型左
講真,對於一個女孩子黎講要剪晒啲頭髮真係唔容易接受,所以最後一刻我都係唔肯剪光頭,只係under cut左,髮型師話一步一步黎啦
我覺得好似呃左六毛仔咁,佢為左陪我一齊經歷,佢已經剪光左個頭,但我淆底唔肯剪晒。真心感動及感謝您為我付出。
雖然唔想變光頭妹,但我知道自已要堅持,為天父及愛我的人加油!
感冒發燒會死死氣睇醫生、唔想番工,射波會拿拿林睇醫生、長期病患者要Keep住見醫生…點都有一個睇開睇慣嘅醫生,開假紙都開得容易啲呀大佬!
兩年前,我係個少病痛嘅人,頂多係考試嘅時候,頭痛肚痛胃痛頸痛手痛腳指都痛。但考試一完,全部小病大痛就不藥而癒。正因如此,醫生係好日都唔睇~
但過去呢兩年,我幾乎每隔一至兩星期就要見見我親愛嘅李醫生,有時更加係個個星期見。我都講過啦,佢唔會主動同我講病情、點醫點醫⋯⋯…咁我係咪次次倒塔咁早番醫院,等兩三四個鐘,同醫生對望一眼就拂袖而去呢?
事實係佢更加關心我嘅心情、體會、成長。
老老竇竇,我肯定有Cancer嘅原因絕對離不開「內心唔放過自己」嘅諗法。做人嘛,有時候真係會好累。因為好多事你好唔願意做,但你不得不硬食。即使你再強,你能夠硬食幾耐?其實我地都只不過係人…
病前,我唔明白。我淨係知我要讀書讀得好,因為我想要Scholarship;我唔開心我唔會講出口(雖然塊面黑過屎),我會寧願自己死 頂,然後內心就不停諗不停諗,諗到天下荒地老!直到我意識到自己隨時會死…
我好能夠明白要放過自己一啲都唔容易,因為你性格係咁、因為事實係咁…無限嘅原因。但你需要做嘅只係嘗試一次!為身邊疼錫你嘅父母試一次、為愛護你嘅朋友試一次、為Better you 試一次。我敢講,一定值得!因為過後,你會發現自己豬仔到浪費咗好多時間。而呢啲時間其實可以俾你睇倒原來個天好大好闊、原來你嘅笑聲好好聽、原來私煙bb都幾靚(嘔)!
著起件綉左"Doctor" 嘅白袍、掛個名就可以係醫生嘅。但當佢能夠陪伴你走過艱難日子;提醒你病嘅時候,更值得敞開個心去讓心靈成長,佢先係好醫生!(係年青靚仔醫生就更好)
大腸癌為一種常見的癌症,近年更超越肺癌成為香港頭號癌症。儘管政府積極推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仍然有約四分之一患者在確診時已屬第四期,即癌細胞出現了遠處轉移。幸而癌症治療方法推陳出新,晚期患者仍可透過標靶藥物配合化療,縮小腫瘤,控制病情。
腸癌擴散並非等同於被判死刑。當出現局部擴散,例如肝臟轉移,仍有一部份病人可通過局部肝腫瘤切除而達到根治目的,以此挽回生機的關鍵在於新一代標靶藥物。現時腸癌患者可用的標靶藥有兩類,分別是抑制表皮細胞生長因子(anti-EGFR)標靶及干擾血管新生(anti-VEGF)的阻截劑。有研究顯示,如患者出現肝臟轉移,使用anti-EGFR標靶藥如西妥昔單抗(Cetuximab)不但成效快速,而且比單用化療更能提高局部肝切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根治機會。
五十三歲的保羅在確診腸癌後,經過一連串檢查,發現癌細胞已擴散到骨骼及附近淋巴,引致嚴重骨痛。強烈的痛楚使保羅行動不便,只能使用止痛藥稍作緩解。筆者為保羅做了基因測試,確認為RAS野生型,適合使用anti-EGFR標靶藥物。保羅接受一個月的標靶藥配合化療後,骨痛已明顯改善,毋須再使用止痛藥,行動也回復自如。經過四個月的治療,在跟進的正電子掃描(PET)裏顯示骨擴散的跡象已不復見,病情也因而受控。
治療晚期腸癌,選擇成效快的標靶藥配合化療,以及早控制或消滅腫瘤的局部擴散,是增加康復機會的關鍵所在。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無論政府多麼冷漠,
無論人心多麼難測,
無論世途多麼險惡,
無論人生多麼無常,
我始終告訴自己,
也時刻提醒自己,
生命是如此美麗,
活著是如此美好。
生命的意義,
在於盡一己之力幫助身邊的人,
不論是認識的、不認識的、
擦身而過的、萍水相逢的……
貧困的、病厄中的、
老無所依的、需要安慰的……
以生命影響生命,
祝福他人, 讓他人感到溫暖,
也好使自己懂得感恩。
貢獻社會,
不一定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
上天給每個人不同的能力,
只要你願意, 定能給身邊的人一點溫暖。
勿妄自菲薄, 勿以善小而不為;
善小為之則福聚,
惡小為之則德損。
Helen YC Law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市面上精油品牌越來越多,用途也日益廣泛。本報發現,一家在港擁有四萬會員的美國精油品牌公司,其會員以極端手法推銷精油;有人聲稱用後馬運亨通、「吸金力」大升,甚至能蒙眼透視,「運程順暢啲,生意好咗。」有人則吹噓精油能醫百病。有藥劑師指,精油並非藥物,若有人聲稱其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有可能觸犯《商品說明條例》。
記者︰趙雅婷
精油治病近年蔚然成風,本報記者早前佯裝有意購買Young Living的產品,與該公司會員Louiza見面,Louiza向記者介紹數款精油,其中名為Finance(金錢)的精油,「可以幫助你財務自由,用油再加埋意念,可以幫助目標達成」,她指有朋友使用該精油一段時間後,賭馬頻頻贏錢。
另一支精油Abundance(豐裕)則有助「吸啲嘢返嚟」,若個人思想正面,該精油有助「吸正能量」。她指其丈夫每天都會混合兩支精油使用,「真係順咗,連多年前解決唔到嘅問題,突然有方法解決」,而她自己在處理店舖租約時,亦使用了Abundance,「後尾真係冇加租」。
Louiza解釋,每一個生命體都有頻率,人類健康時為70-80,若生病或不開心頻率就會降低,而精油由植物提煉而成,不同植物有不同頻率,適當使用可提升自身頻率,從而提升財運。
生命體有頻率一說,浸大生物系教授黃港住表示「冇聽過」,他舉例光線的波長有頻率,人的心跳有頻率,「精油同頻率真係大纜都扯唔埋。」
本報記者參加了由該品牌的教育及健康科學總監作主講的活動,有會員分享參觀農場及製作精油的經歷,指甫到達農場便感受到「神聖及恩典」,重新將她與大自然連結在一起,忍不住上前擁抱樹木,感受到樹木正將她身體中的負能量吸走,更向她傳遞正能量,是個很「amazing嘅旅程」。
本報記者其後獲加入到聲稱是該品牌全亞洲最大團隊的內聯網,內有大量精油配方,由針對普通感冒傷風、消化不良,到過度活躍症硂甚至愛滋病的配方都有,雖然網站已列明免責條款,指所有內容均由會員自行分享,不涉醫療聲稱。惟每一張配方均有用藥指引,針對各種疾病的配方用法及次數。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批評,有關產品以「關注」硂「紓緩」等字眼似想逃過法例監管,惟事實上或已誤導消費者,以為該產品具有治療作用,質疑「取巧得好緊要」。崔俊明認為,有關推銷人員有可能觸犯《商品說明條例》,過份誇大產品的作用,虛假失實,提醒消費者不要盡信。
Young Living回應指,並無任何產品作出預防或治療疾病、病患或創傷等宣稱,就其會員的銷售手法,YL表示會要求會員按協定推銷,確保符合所有法律和規定,同時亦會主動監察互聯網和印刷宣傳品,以監管會員的銷售行為。
2013年才進軍本港的Young Living,在短短數年間大幅擴展,不少明星名人均是用家,無綫藝人王君馨更為YL獨家設計精油頸鏈,搭配一支精油出售,標價500元,成為去年聖誕節YL力推的產品之一,而王的品牌網站中亦有售賣部份YL精油。不少YL會員在推銷時會分享一張由歌手鄭秀文手執該品牌精油的照片,以「天后都用YL」作招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24/19938720
衞生署下周一(二月二十七日)起推出第二階段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約二十五萬名於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一年期間出生的合資格香港居民,將可參加計劃,預防大腸癌。
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資助於一九四六至一九五五年出生及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接受大腸癌篩查。計劃分階段推行,首階段的參加者是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期間出生的人士。先導計劃於去年九月展開,截至昨日(二月二十日),有597名基層醫療醫生和134名大腸鏡醫生已登記加入先導計劃。同期,有大約12 900名合資格人士參加先導計劃。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醫生今日(二月二十一日)在記者會上公布,衞生署下星期一起推出第二階段計劃,將計劃擴展至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一年期間出生的香港居民,而首階段的合資格人士,即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期間出生的香港居民,仍可繼續參加計劃。他呼籲合資格人士盡早參加,預防大腸癌。
根據衞生署資料,在先導計劃推行的首三個月,即截至二○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10 008名交回大便樣本並得出陽性或陰性測試結果的參加者中,有1 423人(14.2%)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化驗結果呈陽性,當中799人已完成大腸鏡檢查服務,包括95人不需切除瘜肉,以及704人需要切除瘜肉,而他們的瘜肉化驗結果分別為大腸腺瘤(560人)、大腸癌(51人),以及增生性瘜肉、大腸發炎或沒有任何病理變化等(93人)。
出席記者會的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醫生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大腸鏡檢查服務的參加者當中,約七成被診斷患有大腸腺瘤,由於在檢查過程中即時將瘜肉切除,因而避免演變為癌症。同期,約6%已完成大腸鏡檢查服務的參加者確診患有大腸癌,已接受轉介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相信參加篩查的人士,由於沒有明顯徵狀,即使證實患有大腸癌,也屬於較早期,及早識別患病和治理,治愈率相對較高。」
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專責小組成員林露娟教授則在記者會上提醒合資格人士考慮參加計劃時,應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相關病歷,例如他們現在是否有大腸癌症狀及過去10年內有否接受過大腸鏡檢查。
她解釋,篩查是指對沒有大腸癌症狀的人士進行檢測,從而找出已患病或較高風險的人士,以便及早醫治和提高治療成效。合資格人士如有大腸癌症狀應立即求醫,而不是參加先導計劃和接受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因為篩查測試有機會出現假陰性結果,患者可能因而耽誤求醫,影響病情。此外,根據政府轄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的建議,無症狀的人士如在過去10年內曾接受大腸鏡檢查,不需要重複接受篩查。
程卓端醫生又提醒合資格人士參加先導計劃前必須預先登記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登記方法包括親身到指定登記站辦理,或透過網上、傳真、郵寄或到電子健康紀錄申請及諮詢中心(中心)遞交申請。長者可考慮要求家人或照顧者協助辦理申請手續。詳情可瀏覽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網站www.ehealth.gov.hk,亦可致電3467 6300向中心查詢。
先導計劃的流程可分兩個階段:(一)參加者首先約見已參與先導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並報名參加計劃,隨後接受政府資助進行大便免疫化學測試;(二)如果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該基層醫療醫生會轉介參加者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找出大便帶血的原因。參加者可以自由選擇接受已參與先導計劃的專科醫生進行大腸鏡檢查。
為鼓勵合資格人士積極參與先導計劃並完成篩查程序,政府為參加者提供大幅度資助。大便免疫化學測試方面,基層醫療醫生一般為參加者提供一次診症,測試結果呈陽性時提供第二次診症,每次診症獲政府定額資助280元。至於大腸鏡檢查方面,若沒有發現瘜肉,政府會定額資助7,800元;若發現有瘜肉並切除,定額資助則為8,500元。此外,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化驗服務及病理組織化驗服務的相關費用由政府承擔。
參與計劃的醫生提供指定服務時,可在政府資助金額以上向參加者收取額外費用。基層醫療醫生額外收費不設上限,專科醫生提供指定大腸鏡檢查服務時收取額外費用上限為1,000元。
有興趣參加先導計劃的人士,可以瀏覽專題網站www.colonscreen.gov.hk,了解更多計劃詳情,以及參加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和大腸鏡醫生名單。如有查詢,歡迎於辦公時間致電3565 6288。
完整報導
性別︰ |
男 |
專業資格︰ |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96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員 1999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耳鼻喉科院士 2004 香港耳鼻喉科醫學院院士 2004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耳鼻喉科) 2004 |
註冊專科︰ |
耳鼻喉科醫生 |
地址︰ |
旺角彌敦道639號雅蘭中心一期 717室 沙田仁安醫院: 大圍富健街18號 Tel:2608 3383 敬請預約 仁安馬鞍山分科診所: 馬鞍山新港城廣場二樓商場33-35號舖 Tel:2608 3377 敬請預約 |
地區︰ |
旺角 |
執業類別︰ |
私人執業 |
語言或方言︰ |
廣東話, 英文, 國語 |
醫療服務項目︰ |
Endoscopy Ear Toileting Under Microscope Minor ENT Operation Laser Surgery Allergy Test Ear Opeartion Nose Operation Throat Operation Head and Neck Operation |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
Hearing and Balance Test Hearing and Fitting Vestibular Training Speech & Swallowing Therapy Steep Study |
使用醫院︰ |
|
辦公室電話︰ |
2392 1333 |
辦公室傳真︰ |
2393 1873 |
傳呼機 : |
|
手提電話︰ |
|
電郵地址︰ |
性別︰ |
男 |
專業資格︰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70 |
註冊專科︰ |
耳鼻喉科醫生 |
地址︰ |
旺角彌敦道582號信和中心12樓1207室 |
地區︰ |
旺角 |
執業類別︰ |
私人執業 |
語言或方言︰ |
廣東話, 英文, 國語 |
醫療服務項目︰ |
ENT Exam. With Microscopy |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
All general ENT operations in hospital |
使用醫院︰ |
香港浸信會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 播道醫院 |
辦公室電話︰ |
2384 5708 |
辦公室傳真︰ |
|
傳呼機 : |
|
手提電話︰ |
|
電郵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