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乳癌關注月 | 乳癌初期存活率可達八成! 醫生詳解乳癌分期的病患特徵及治療方案

國際乳癌關注月 | 乳癌初期存活率可達八成!
醫生詳解乳癌分期的病患特徵及治療方案

十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希望提醒全城女士關顧自己的健康,預防或及早發現乳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乳癌實算不上世紀絕症,大部分都可以根治,早期癌症只須割掉腫瘤,輔以其他治療,大多數康復者都能回復正常生活。但事實上,乳癌病人所經歷的過程比其他病患來得錯綜複雜。並非說治療未臻完善,而是痊癒後,女性患者不得不面對身體和心理上的轉變,最難熬是想像旁人投以什麼樣的目光。作為一個跟病人有密切關係的人,醫生不僅要理性地給予專業意見,而最重要是投入到病人的角色,感受當中的憂慮與喜悅。

乳癌在各種癌症中存活率相對高
乳癌是香港女性十大癌症之冠,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單是2018年已有接近4600宗新症。過去二十年,本港女性乳癌個案增加了三倍,每14名婦女就有一人有機會在一生中患上乳癌。乳癌主要出現在中年女性羣,中位病發年紀是57歲,但數據也顯示乳癌病發羣有年輕化的趨勢。雖然乳癌發病率近年不斷上升,不過一旦不幸發現乳癌也不必太過擔憂。其實乳癌在各種癌症中存活率相對高,所以就算不幸患上,只要盡早積極治療,可將傷害大幅度減少。

乳癌分期存活率
乳房屬於外露表面的器官,一旦出現異常也相對較易發現,因此現時很多確診個案均屬第一或第二期,尚未擴散到其他週圍器官,較易治療。第一期乳癌指腫瘤少於2CM及沒有腋下淋巴結轉移;第二期為腫瘤大小在2至5CM之間(不論有無腋下淋巴結轉移);或腫瘤小於2公分,但腋下淋巴結有轉移。第一或第二期乳癌病人的存活率可達八成。第三期乳癌指腫瘤大於5CM,多數伴隨腋下淋巴結轉移,或侵犯胸壁皮膚,在本港有15%個案發現時屬於第三期。至於第四期乳癌已是擴散性,即是已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以往第四期乳癌存活只有6至12個月,現時只要找到適合用的藥物,存活年期可改善至3至5年。

乳癌治療方案
第一和第二期的乳癌,以手術為骨幹主力治療,其後根據病理化驗報告,加上化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或放射治療;第三期乳癌,由於腫瘤體積較大,有機會需切除整個乳房。希望保留乳房的病人可視乎情況先於手術前接受化療或加上標靶藥的治療,先縮小腫瘤再做手術;晚期乳癌,則以化療、荷爾蒙治療、免疫治療及標靶藥物為主力治療。以上是乳癌按病情分類的一般治療方案,其實沒有固定的治療程式,主要還靠醫生根據病理報告,採取個人化的治療方案給病人而達到最適合而理想的治療效果。

 

潘智文
臨床腫瘤專科醫生

癌症與情緒 | 如何與癌共存?醫生分享9個預防癌症和抗癌的對策

癌症與情緒 | 如何與癌共存?
醫生分享9個預防癌症和抗癌的對策

癌症患者往往對自己為何患上此病而有所疑惑,在和病人診症時,一個點擊率甚高的提問是「醫生,我的癌症是否與我的情緒和壓力有關?」實話實說,在這個生活節奏超快、極度重視效率的都市生活,誰能夠活在無壓無重的狀態之下?我也常常勸勉病人將心態調整,多多放放鬆、放放空,然而我絕對了解這是知易行難。

以前我們都認為工作壓力過大導致腎上腺素、腦下垂體等一些跟壓力有關的荷爾蒙分泌,這些會引起身體產生慢性炎症,這些慢性炎症可能會引發癌症的風險,但這些都只是在動物實驗上或理論上的推測。過去很多科學研究已指出壓力並不會增加癌症風險,雖然有少數的研究指壓力和癌症有一定的關聯,特別是乳癌,但這些研究多是規模不足,研究對象人數亦比較少,而釐定壓力的定義亦未必可靠和精密,如只是要求患者回憶發病前是否曾承受壓力,調查便偏向籠統,故這些研究得出的結果可信性成疑,未能成為有力的證據。雖然未有證據指出壓力會致癌,但當人受壓時,可能會以暴食、吸煙或喝酒等不健康行為來尋求紓緩,這便可能會間接增加患癌風險。

麻省綜合醫院的公共衛生學碩士及安寧治療主任 A. Jackson和血液學/腫瘤學主任大衛David P. Ryan合著的《與癌共存》(Living with Cancer)一書中,提供了以下的Tips作預防癌症和抗癌之對策:

  1. 抽離、分散注意力:花點時間分心去做其他事,比如看電視、上網或觀察大自然。
  2. 樂觀:製造一件讓自己期待的事情,可以是參加兒女或孫兒女的演奏會、跟朋友逛街,或是來一次夢幻之旅。
  3.  感恩:每天專注地寫下三件值得感恩的事並養成習慣。
  4. 歡喜:把握機會停留在當下,享受一些簡單的事情,例如看日落、看體育賽事,或是與親人朋友交流。
  5. 靜坐和禱告:靜坐能令身心全面放鬆。如有宗教信仰,禱告和靈修可以讓精神有所寄託,不會胡思亂想。
  6. 幽默:一笑解千愁,幽默和歡聲笑語是正面的回應機制,你可以讀些笑話或看看喜劇。
  7. 心流(flow):指的是全身心投入及享受的一種渾然忘我的狀態,對有些人來說,這樣的活動可能是畫畫,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就是與三五好友定期聚會。
  8. 理智化:專注於治療自己的癌症,就像在玩拼圖一樣。
  9. 解決問題:這會包括和醫生共同研究和商議癌症治療的計劃。

另一方面,作為醫者,我們日常要面對的壓力也不容忽視,更加上本身是個完美主意者,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上也要求自己做得最好最多,我也自覺身心也常常處於崩緊狀態,所以我也希望和病人一同學習,能記緊要活在當下,達至「慢慢活、快快活」的境界。

 

潘智文
臨床腫瘤專科醫生

保持「正氣」,癌症就不會來襲?

保持「正氣」,癌症就不會來襲?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出自黃帝內經的一句說話,即係若體質好、免疫力高,癌細胞便不會有機可乘! 點樣可以保持個人內外都「正氣」?除咗攝取充足營養、睡眠充足等⋯⋯點樣可以「扶正」個人,就要聽臨床腫瘤科專科兼註冊中醫師蘇子謙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

#相關連結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上):https://bit.ly/3zLQF3D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中):https://bit.ly/3ijsR1d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下):https://bit.ly/3vLJokf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及註冊中醫師)

 

#健康 #癌症資訊 #癌症 #治療 #醫療資訊 #蘇子謙醫生 #中西醫說 #醫徹中西 #臨床腫瘤科 #中醫 #熱毒 #炎症

乳癌瑣碎事 (21):轉移性三重陰性乳癌的最新治療建議

乳癌瑣碎事 (21):轉移性三重陰性乳癌的最新治療建議

三重陰性乳癌一向被視為較惡性的乳癌型號 (即從病理報告中癌細胞指標對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 ER)、黃體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及上皮生長素因子(HER2)全部呈陰性),除了惡化速度較快,治療選擇亦相比其他乳癌型號少。不過,隨着醫學不斷進步,現在病人除了化療外,亦有更多的治療方案。有部分三重陰性病人可選擇免疫療法,採用抗體藥物複合體 (Antibody drug conjugate)及標靶治療,現將會為大家逐一介紹不同的治療方案:

化療藥物的建議:

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最新指引,如三重陰性乳癌病人選擇化療,建議每次只應使用單一種化療藥物,而不是以往的混合化療藥物,除了治療效果相近,副作用也比較少。以下是常用的乳癌化療藥物,供大家參考:

1. 小紅莓類 (俗稱紅魔鬼): Adriamycin, Epirubicin, Liposomal Doxorubicin

靜脈注射,一般每三星期一次,如有需要可以改為每星期注射。

2. 紫杉醇類

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 , 多西紫杉醇(Docetaxel),白蛋白結合-紫杉醇(Nab-paclitaxel)

靜脈輸液,一般每三星期一次,每次約一小時至三小時,如有需要可改為每星期靜脈輸液。

3. 吉西他濱(Capecitabine):

口服化療藥,每三星期一次,每次口服14天,每天兩次,然後休息七天。

4. 艾立布林(Eribulin):

靜脈輸液,每三星期需要兩次 (第一星期以及第二星期), 第三星期休息,每次約10分鐘。

5. 溫諾平注射液(Vinorelbine) :

靜脈輸液,每三星期需要兩次 (第一星期以及第二星期), 第三星期休息,每次約10分鐘。

6. 健擇注射劑(Gemcitabine)

靜脈輸液,每三星期需要兩次 (第一星期以及第二星期), 第三星期休息,每次約30分鐘。

以前的治療方法一般會將主要的化療藥物混合鉑金類藥物,例如卡鉑(Carboplatin)等,希望提升治療效果,但現在建議只需單獨使用。一般會先使用紅魔鬼或杉醇類藥物,因為這類型的藥物治療成效比較顯著。每種化療藥物都有不同副作用,並不是每種化療都會導致病人脫髮,主診醫生會因應患者的需要而提議不同的化療方案。

免疫療法的建議:

曾有醫學研究數據顯示,PD-L1陽性的乳癌病人,第一線抗癌治療 (即剛確診轉移性乳癌,從未接受過治療,而開始治療的情況)可以考慮使用免疫療法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配合紫杉醇類化療 (Nab-paclitaxel)以提升治療效果。不過,最近的醫學研究數據未能進一步核實治療成效,所以這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特快批核的治療神話爆破,有關的建議更被收回。

但亦有醫學研究數據顯示另外一種免疫療——法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配合化療使用的話,能夠增加治療有效機會率 (40%提升至53%),同時亦有機會增加無惡化存活期 (約5.6月提升至9.7月)。所以如果測試結果是 PD-L1陽性的話,仍可以考慮使用免疫療法,至於這種免疫療法的「命運」會否跟前者相同?現階段並無進一步數據,詳細情況請與主診醫生相討自己是否適合使用免疫療法。

抗體藥物複合體的建議:

塞妥珠單抗(Sacituzumab Govitecan)是一種人類化單株抗體 (標靶原理) 透過 Hydrolysable linker(無中文釋名) 結合化療藥物 SN-38,情況就如透過標靶追蹤腫瘤的位置,然後再釋放化療藥物集中攻擊腫瘤中心位置,主力集中攻擊腫瘤,提升治療效果,同時減少傷害周邊的正常細胞,從而減少治療的副作用。

第三階段臨床研究顯示,這種藥物對比其他傳統化療藥物更有效幫助控制三重陰性乳癌患者的病情 (有效機會率達三分一案例),亦有效提升整體壽命中位數 (由大約7個月提升至12個月), 所以得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特快批核使用於第三次或以上的治療方案 (即當第一線及第二線化療方案失敗病人)。

這種藥物是透過靜脈輸液,每三星期需要兩次輸液 (第一星期及第二星期), 第三星期休息,但值得注意是香港仍未能正式使用這種藥物,大家可密切留意。

標靶藥物的建議:

大約10-20%三重陰性乳癌病人是乳腺癌易感基因 (gBRCA)突變攜帶者,研究數據顯示這些患者如果曾經進行任何化療後惡化的話,使用口服標靶藥物 PARP 抑制劑 (他拉唑帕尼(Talazoparib) 或奥拉帕尼(Olaparib))對比一般化療有效機會率有機會高達五成(但這些化療並無包含紅魔鬼以及紫杉醇類藥物),亦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因此,建議三重陰性乳癌病人安排基因化驗測試,以便分析是否適合使用標靶藥物。

另外,由2021年11月15日開始,其中一種標靶藥奥拉帕尼(Olaparib)開始有藥物封頂資助計劃供病人申請,詳細請與主診醫生詳細溝通。

總括而言,三重陰性乳癌病人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不單只有化療,所以各位姊妹不要灰心。

參考資料:

https://ascopubs.org/doi/ full/10.1200/JCO.21.01374

https://ascopost.com/issues /december-25-2020/pembrolizumab -plus-chemotherapy-for-locally -recurrent-unresectable-or-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 /view/atezolizumab-tnbc-indication -withdrawn-by-manufacturer -after-talks-with-fda

https://www.nejm.org/ doi/pdf/10.1056/NEJMoa20 28485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黄麗珊醫生

 

CDK4/6抑制劑配合荷爾蒙治療 顯著延長晚期HR+ HER2-患者整體存活期中位數至五年

CDK4/6抑制劑配合荷爾蒙治療
顯著延長晚期HR+ HER2-患者整體存活期中位數至五年

 

乳癌乃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根據香港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乳癌確診個案由1993年的一千多宗按年遞增至2018年的四千多宗,而當中年輕(40歲前)發病的個案亦大幅上升,情況值得關注1。話雖如此,隨著醫學的進步,乳癌篩查日趨普遍,令未有病徵的乳癌能被及早發現;另一方面,普羅大眾的健康意識及對乳癌的認知亦有所提升,一旦發現病徵,也懂得適當地求醫,這些都是幾個乳癌確診數字上升的原因之一,同時反映更多婦女能及早發現乳癌並接受治療。

外科專科醫生張智瑩指出,乳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荷爾蒙受體陽性型乳癌,當中又分為雌激素受體陽性(ER+)和黃體酮受體陽性(PR+);第二類是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HER2+)型乳癌;而第三類則是荷爾蒙受體和HER2受體均呈陰性,故稱為「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2。ER+乳癌最為常見,約佔整體乳癌個案的六至七成3,幸而,這類乳癌較易以藥物控制,而且成效甚為理想4

外科手術是早期乳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方法包括全乳房切除和局部切除,年輕患者或會考慮進行乳房重建以減低切除乳房對外觀的影響,而前哨淋巴追蹤則可避免不必要地切除健康的淋巴,大幅降低術後出現淋巴水腫的機會。晚期乳癌則以藥物治療為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宇聰表示,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HR+/HER2-)乳癌,只要沒有嚴重擴散或器官衰竭風險,普遍會以荷爾蒙治療藥物Tamoxifen或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配合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AI)作為治療方案5

李醫生解釋,控制細胞增殖、生長和死亡的機制主要受一種名為「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的影響,而CDK4及CDK6在癌細胞的存在尤其活躍,如果能夠抑壓CDK4/6,換句話說,即是抑壓了癌細胞的生命周期,使其停止生長6。這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為白血球減少、噁心和疲勞等,大多可透過調整藥物劑量和密切監察予以處理5。根據目前 NCCN腫瘤臨床實踐指南及晚期乳腺癌指南(ABC5)的指引,不論絕經前或絕經後,CDK4/6抑制劑已成為晚期HR+ HER2-乳癌較為普遍的第一線標準治療7

目前有三種CDK4/6抑制劑, 而其中一款CDK4/6抑制劑有一個專門針對絕經前的晚期HR+ HER2-乳癌患的大型第三期臨床研究數據,證實此CDK4/6抑制劑配合荷爾蒙藥物使用,能為大部分患者帶來接近5年的整體存活期8。相比單用荷爾蒙治療,無惡化存活期由13個月大幅提升至23.8個月8,存活期中位數也由48.0個月提升至58.7個月8,並降低了24%的死亡率6。該研究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專門針對絕經前HR+ HER2-乳癌患者使用CDK4/6抑制劑的研究9。「化療的副作用較多,或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CDK4/6 抑制劑不但能延長這批年輕患者的存活期,同時將她們需要接受化療的時間推遲了超過4年8,這對年輕患者尤為重要,因為她們大多需要上班或照顧家庭。」

李醫生續稱:「絕經前的年輕婦女患上 HR+/HER2- 乳癌的情況屬普遍,整體數字更有上升趨勢。十年前,40歲以下的乳癌患者只有246名,但2018年已增至308名1。」根據研究數據,AI降低復發及死亡風險的效果較 Tamoxifen 顯著10,惟AI只適用於已絕經的患者。未絕經的患者必須抑制卵巢功能,即是用人工的方法達至停經效果,才能使用AI。李醫生指出,抑制卵巢功能的方法包括利用手術切除卵巢、盆腔放射治療和注射停經針。切除卵巢雖可馬上達到停經的目的,而且最為徹底,惟患者需接受全身麻醉及住院,且一旦切除卵巢便無法逆轉;放射治療同樣有效抑制卵巢功能,且能在門診輕鬆完成,惟有機會引致腹瀉等副作用;注射劑需每月定時注射一次,但效果理想,入侵性最低和較少副作用9。因此,以停經針配合CDK4/6 抑制劑和荷爾蒙藥物的合併治療,相信是絕經前的年輕患者的最佳選擇。」 至於如何選擇採用哪一種CDK4/6 抑制劑?「穩健和一致的臨床數據和調節劑量的方便度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當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副作用時或需暫時調低藥物劑量,但有些藥物為每顆固定劑量,如要調低劑量就只能丟棄餘下的藥物; 有一款藥物的標準劑量是每天三顆,若要調低劑量只需減至每天兩顆即可,非常方便,節省成本之餘又不會浪費藥物。」此外,患者也會考慮經濟負擔能力,如果有相關的藥物資助計劃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相信會使更多患者有機會使用最合適的藥物。「現時有不少公私營機構支持患者接受CDK4/6抑制劑治療,例如在私家腫瘤科醫生處求診的合資格患者現時可到香港乳癌基金會申請其中一種CDK4/6抑制劑的藥物資助計劃,而在公立醫院求醫的合資格患者則可申請關愛基金,或由聖雅各福群會及仁愛堂支持的藥物資助計劃,詳情可向主診醫生查詢。」

 

個案分享

現時45歲,素來不煙不酒、健康狀況良好的何小姐,於去年七月突感背痛,骨科醫生為她進行磁力共振,發現其胸椎第十節至腰椎第四節,以及右側盆腔也有癌細胞,其後發現乳房也有腫瘤,穿刺活檢證實是HR+/HER2- 乳癌,Ki67指數偏高但體能狀態良好。影像掃描顯示除已知的骨轉移外,也有早期的肺部和腎上腺擴散,幸而沒有嚴重的腋下淋巴擴散,因此,李醫生建議她注射停經針及在同一天開始使用AI,同時配合具絕經前患者數據的標靶藥CDK4/6抑制劑。何小姐自去年8月開始治療,至今情況良好,沒有出現副作用,更令人鼓舞的是乳房的主瘤明顯縮小,懷疑擴散至肺部的腫瘤已經消失,並毋須再服用嗎啡藥止痛。

最後,張醫生提提大家,年輕乳癌患者大多因為基因問題而發病11,她們的病情一般發展得比較快,由於這些患者年紀較輕,身體狀況及對治療的耐受能力較佳,且將來尚有漫漫長路,因此在選擇手術方式和術後治療方面都會比較進取。「雖然乳癌這位女性殺手看似來勢洶洶,但姊妹們不必惶恐,因為乳癌的治療日新月異,治療效果也愈見理想。我鼓勵患者積極面對,切忌諱疾忌醫,誤信坊間的偏方療法而耽誤病情。」

 

香港乳癌基金會Ribociclib藥物資助計畫
https://www.hkbcf.org/zh/ patient_support/main/549/

聖雅各福群會Ribociclib藥物資助計畫
https://charityservices.sjs. org.hk/charity/pharmacy

 

張智瑩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李宇聰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此文章鳴謝 : 瑞士諾華製藥(香港)有限公司全力支持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Available at www3.ha.org.hk/cancereg/dataNstat.asp

2  Breast Cancer Hormone Receptor Status.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org/cancer/breast-cancer/understanding-a-breast-cancer-diagnosis/breast-cancer-hormone-receptor-status.html . Accessed: 22 April 2021.

Rosenberg PS, Barker KA, Anderson WF. JNCI. 2015;107(9):djv159.

4 Breast Cancer Hormone Receptor Status.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org/cancer/breast-cancer/understanding-a-breast-cancer-diagnosis/breast-cancer-hormone-receptor-status.html .

Breast Cancer: Guide for Patients. Available at https://www.esmo.org/content/download /6593/114959/file/en-breast-cancer-guide-for-patients.pdf.Accessed: 22 Apr 2021.

Scott SC, Lee SS, Abraham J. Seminars in Oncology. 2017;44:385-394.

7 Cardoso, F., et al. “5th ESO-ESMO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BC 5).” Annals of Oncology, vol. 31, no. 12, 2020, pp. 1623–49.

8 Tripathy D, Im SA, Colleoni M, et al. SABCS 2020. Poster: PD2-04.

9 Harbeck N, Franke F, Villanueva-Vazquez R, et al. Ther Adv Med Oncol. 2020;12:1-8.

10 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2015;386:1341-1352.

11 Copson, Ellen R., et al. “Germline BRCA Mutation and Outcome in Young-Onset Breast Cancer (POSH):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vol. 19, no. 2, 2018, pp. 169–80.

電療及化療期間 是否適合服用中藥?

電療及化療期間 是否適合服用中藥?

「做緊電療化療,可唔可以食中藥?」呢個問題好多病人都會問。其實中醫可以擔任一個「緩和副作用」之角色,但要注意藥物會否有所沖撞或加重肝臟的負荷。 進行化療期間,可使用藥性較為溫和同時減輕副作用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如酸棗仁湯。 想知道更多,即刻睇片,由臨床腫瘤科專科兼註冊中醫師蘇子謙醫生為大家講解中西醫同用時應注意事項。

#相關連結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上):https://bit.ly/3zLQF3D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中):https://bit.ly/3ijsR1d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下):https://bit.ly/3vLJokf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及註冊中醫師)

 

#健康 #癌症資訊 #癌症 #治療 #醫療資訊 #蘇子謙醫生 #中西醫說 #醫徹中西 #臨床腫瘤科 #中醫 #熱毒 #炎症

乳癌瑣碎事(20):粉紅10月—非公立醫院病人乳癌藥物支援服務

乳癌瑣碎事(20):粉紅10月—非公立醫院病人乳癌藥物支援服務

上文提到公立醫院乳癌藥物的基金資助服務,而對於正在私家醫院或診所接受治療的病人是否也有相關藥物支援服務呢?答案是有的,由於本文所提及的全屬抗癌治療藥物,對於一般並非正接受抗乳癌治療的病人而言,今天的文章資訊過於技術性了,希望大家見諒。本文希望讓正面對抗癌治療的乳癌姊妹們知道香港現有不同的渠道支援大家需要,你們絕不不孤單!

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受體陰性轉移的乳癌病人適合的的標靶藥:

對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受體陰性轉移的乳癌病人,暫時只有CDK 4/6 抑制劑有藥物資助服務,詳細請參考以下的網站連結:

帕博西尼(Palbociclib) https://www.thrive-hongkong.com /zh-hant/financial- assistance

瑞博西利(Ribociclib)https://www.hkbcf.org /zh/patient_support /main/549/

捷癌寧(Abemaciclib): http://www.pcfhk.org/ hk/pharmacy?id=33

整體來說,這些藥物資助計劃都是需要病人連續服用標靶藥物超過18個月,而病情仍保持穩定,到第19個月的藥費就可以獲得資助。對於需要長期「作戰」的病人而言,如果病情持續穩定的話,有助減輕長時間使用同一種藥物所帶來的經濟負擔。

至於其他標靶藥物 Alpelisib 及Everolimus,至今仍未涵蓋在任何藥物資助計劃內。另外,對於部分正同步使用抗女性荷爾蒙針以及CDK 4/6抑制劑的病人,由於抗女性荷爾蒙針價錢亦非常昂貴,如果確實難以負擔,現時香港已引進副廠藥可供病人選擇。

什麼是副廠藥?

簡單而言,每一種藥物的開發都由零開始,經過細胞學分析、動物測試、人體測試,再細分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的臨床研究,往往要歷時超過十年才能研發出一種藥物。 有不少藥物在研發過程中已經失敗,未能面世。所以要成功研發一種藥物,需投放極大資源,也要有長達10年至15年的專利保障藥廠,確保藥廠有足夠回報,以及有充足的動力開發其他新藥物。由於是「獨市生意」,在專利保障期間的藥物定價一般都比較昂貴,並不是人人能負擔。當過了專利保障後,其他藥廠便可以參考藥物的成分,製造功效相近的藥品,並於市場銷售。由於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研發,成本大幅下降,藥品定價自然會大幅下降,令更多的病人可使用新的藥物。

不少人會質疑副廠藥的成效是否可信?這絕對是百分之百病人會產生的疑問。這個絕對是不可一概而論的問題,必須要視乎藥物的結構是否複雜,亦要考慮副廠藥的生產質素是否優良。但一般而言,副廠藥都需要經過品質監測,並要核實藥物功效才能推出市面,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如果未能負擔正廠藥物的費用,用副廠藥物治療總好過沒有進行治療, 而且香港衞生署對所有藥物,包括副廠藥物也有嚴格監管,大家可以放心。

HER2 陽性乳癌病人

對於HER2 陽性的乳癌病人來說,如果病人需要用到培妥珠單抗 (Pertuzumab)、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和賀癌寧(Trastuzumab emtansine)這三款藥物,其實正副廠藥物都是來自同一間藥廠。大家可以參閱以下網站,查詢有關藥物的資助服務:

乳癌藥物資助計劃

https://her2morrow.com.hk/ %e4%b9%b3%e7%99%8c%e8%97%a5% e7%89%a9%e8%b3%87%e5%8a% a9%e8%a8%88%e5%8a%83/

另外,由於第一代抗HER2的標靶藥物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已過專利保護期,現在各大醫院和診所已經有生物仿製劑 (概念跟副廠藥相近)可供病人使用,價錢比較便宜,減輕病人的藥費負擔。

至於另外一類型的抗HER2小分子標靶藥物來那替尼(Neratinib),亦可以參閱以下網站,了解更多:

https://www.hkbcf.org /zh/patient_support/main/ 560/

什麼是生物仿製劑?

在標靶藥物方面,由於部分藥物生產過程涉及使用動物製造抗體,再結合化學藥物,製造過程相當複雜,所以跟一般的副廠藥物不同,被稱為生物仿製劑。但整體概念跟副廠藥物相近。由於要使用動物製造抗體,亦需要將抗體結合藥物,所以生物仿製劑的有效成分及其功效有機會受到這些複雜的藥理而有影響,醫生一般會透過當時最新的臨床研究數據及藥廠的質素以幫病人選擇選用適合生物仿製劑,所以大家亦無需太過擔心。

三重陰性乳癌病人

最後,如果三重陰性的乳癌病需要使用免疫療法,現時並沒有任何資助適合病人。部分三重陰性乳癌病人可以考慮做基因測試,檢測是否BRCA 基因攜帶者,再決定是否合適使用 PARP 抑制劑。不過,至今暫未有任何PARP 抑制劑資助計劃,但如果符合某些條件,病人可獲BRCA基因檢測資助,詳細請與自己的主診醫生討論。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黄麗珊醫生

 

 

<<抗癌藥物咁多種, 點知道自己嘅癌症最適合用什麼藥?>>

<<抗癌藥物咁多種, 點知道自己嘅癌症最適合用什麼藥?>>

好多病人都有疑惑,究竟而家坊間所講抗癌藥物有咁多種,點先知道邊一種抗癌藥物先至係最岩自己呢?而家常用嘅抗癌藥物有傳統化療藥物,標靶藥物,和最新型的免疫療法。而且很多的治療並不是只是用一種藥物很多時是混合使用多種藥物,再加上而家嘅藥物種類繁多,新款嘅藥物不斷湧現,所以好多癌症病人和家屬都覺得好混淆,究竟邊一種藥物是最適合自己的呢?

在10多年前以往抗癌的藥物並不有那麼多,所選擇的唔多確實少了很多煩惱。但其實有黎從煩惱係一種好嘅煩惱,因為代表治療嘅選項越來越多。

首先講下傳統化療。其實所謂嘅化療很多都是對細胞一定毒性的藥物,大多數是注射的藥物,也有小部份是口服藥物。其實化療嘅種類可以話多不聲數,至少常用嘅有接近30隻。每一隻適應癌症,和相應的副作用都有不同。咁至於邊一隻化療係對邊一種疾病有效? 好多時都是靠以往所作的臨床研究數據所斷定。例如俗稱紅真的anthracycline 類別,對於乳癌有很好的療效這些都已經是20多30年前所定下的數據,那麼多年也沒有改變。又例如另一種化療藥俗稱紫杉醇,以往只是在乳癌當中發現有效,後來慢慢發現對某部份的頭頸癌甚至是前列腺癌,都有莫大的作用,近幾年甚至發覺對於已經手術切除嘅第三期胃癌,作為術後化療也有不錯的療效,可以減低復發增加生存比率。 另外對於大腸癌的中常見嘅化療,其中一種常用的化療藥物是口服藥物Xeloda。一種口服化療藥物可以拼其他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可以話係治療大腸癌嘅骨幹藥物。另一方面一種口服化療藥物亦對其他消化道的癌症有用。 又例例如胰臟癌就會對Gemcitabine和另外一種三合一的療法有用。

所以總括黎講邊一種癌症用邊一種藥物,其實是根據以往在實驗室和在大型臨床研究當中所定下來的。由於喺有臨床研究數據所推動,所以一些較為常見的癌症例如是大腸癌肺癌乳癌等等,就會有較多的化療藥物可以使用,是因為人很多,臨床研究容易進行。一些較為罕見的癌症例如是肉瘤,由於病例並不多所以有效的化療選擇也並不多。

但係再聞深一層, 即使是十個乳癌病人, 十個乳癌病人的腫瘤特性和當中的生物特質也不同, 是否每一個病人都對同一種的化療藥物有著相同的敏感度呢? 係咪個個打咗同一種藥物都一樣咁有用呢? 呢個係傳統嘅大型臨床研究,有所缺憾嘅地方。 有時一線藥物未必對個個病都有用打了幾針之後, 無什麼療效的病人醫生點會為他們轉為第二線化療。 這個情況其實對病人並不太理想 ,沒有療效只有毒性。

但其實現在已經有了新的準繩化療方法。

其實即使是化療藥物,也進入了個人化治療的年代。 現在已經有一些測試 ,可以吧病人嘅癌細胞 送往實驗室檢查, 利用電腦數據分析可以知道 哪幾款化療藥物對呢一個病人嘅腫瘤係特別有用。 那麼根據實驗結果腫瘤科醫生便會得到一些提示知道哪一款藥物較高機會有效。 呢一種做法對於有一些癌症同時有兩三款 都有用的 ,化療選擇時候就更加發揮用處。

經常聽 坊間的一些講法, 講話化療又傷癌細胞 又傷自己的正常細胞。 其實呢種講法並不完全正確。 現在化療藥物更加精準地 針對癌細胞, 而且在配合醫生的臨床判斷調教藥物種類和劑量, 準確度增加提高,而且毒性可以有效降低。

聽日再講下標靶藥物和免疫療法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呢?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及註冊中醫師)

 

腫瘤與熱毒 中西醫解究

腫瘤與熱毒 中西醫解究

不少中醫認為腫瘤是由「熱毒」所引起的,究竟咩係熱毒?是否等於熱氣、咳嗽、喉嚨痛咁簡單?
原來重覆的發炎就如中醫所講的熱毒,今次請到臨床腫瘤科專科兼註冊中醫師蘇子謙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

#相關連結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上):https://bit.ly/3zLQF3D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中):https://bit.ly/3ijsR1d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下):https://bit.ly/3vLJokf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及註冊中醫師)

 

#健康 #癌症資訊 #癌症 #治療 #醫療資訊 #蘇子謙醫生 #中西醫說 #醫徹中西 #臨床腫瘤科 #中醫 #熱毒 #炎症

乳癌瑣碎事(19):粉紅10月—公立醫院病人乳癌藥物支援服務

乳癌瑣碎事(19):粉紅10月—公立醫院病人乳癌藥物支援服務

醫院管理局基金涵蓋項目

對於癌症病人而言,即使知道有適合的治療藥物,但因藥物價格不菲,總是令人頭疼。即使在公立醫院治療,亦有很多藥物屬自費項目,令不少病人大失預算,壓力沉重!

其實,只要有醫學數據證實某些治療有顯著療效,即使這些治療超出醫管局對有經濟困難的病人一般資助服務範圍,醫管局會透過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的醫療援助計劃,為有經濟困難的病人提供醫療費用支援,幫助病人減少經濟壓力,專心接受治療。同時,醫管局會檢視安全網的涵蓋範圍(每年兩次),以考慮是否納入更多的自費藥物,放寬現有安全網藥物的臨床應用,或把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資助的藥物納入撒瑪利亞基金的涵蓋範圍。

除了撒瑪利亞基金以及關愛基金, 香港防癌會亦有一系列藥物資助服務可供病人申請。另外,更有藥廠跟指定社區藥房合作,為部分並未納入安全網的自費抗癌治療提供不同類型的藥物資助計劃。

對於癌症病人及其家屬而言,最大的問題是現時資訊複雜混亂。有不少正在接受治療的病人一方面要消化患病的負面消息,另一方面又要面對治療,又要處理公事、家事,還要搜尋基金資訊,實在是百上加斤。

本文希望以乳癌為例子,向大家簡述公立醫院的乳癌病人藥物資助項目,重新整理複雜的資料,讓大家對癌症基金有基本的概念。請記緊這些基金資料會隨時間更新,當大家申請基金時,資料數據可能有出入,請大家仔細留意申請詳情!

一般而言,如果病人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期間向醫生表示有經濟困難,而醫生發現有適當的基金乎合病人資格,便會為病人填妥適當的轉介表格,然後經醫務社工根據不同的基金要求作出審核,再透過基金資助內容發放經濟援助。

以下會提供每一個基金的細節資料讓大家參考:

撒瑪利亞基金/ 關愛基金:

獲基金資助的病人須為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病人並符合下列條件:

https://www.ha.org.hk/visito r/ha_visitor_index.asp?Parent_ ID=10048&Content_ID=21 2018&Ver=HTML

病人必須通過醫務社會工作者(醫務社工)的經濟審查,而有關經濟審查是以「家庭」為單位計算。在審視病人家庭的可動用財政資源後,計算可動用資金所佔藥費的比率,再提供藥費資助。

請參考經濟審查計算程式的使用條款:https://sfecal.ha.org.hk/i ndex.aspx?lang=tc

相關藥物於指定社區藥房設有限度的藥物資助:

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

網址:https://charityservices .sjs.org.hk/charity/pharmacy

  • 港島區 :灣仔,電話 :2831 3289,地址 :香港灣仔石水渠街 85 號聖雅各福群會一樓 105 室
  • 九龍區 :深水埗,電話 :2389 9456,地址 :九龍深水埗福榮街 188 號曉盈地下 7 號舖
  • 九龍區 :觀塘,電話 :2116 4958,地址 :九龍觀塘成業街 10 號電訊一代廣場 12 樓 C1 舖
  • 新界區 :沙田,電話 :2116 1276,地址 :新界沙田火炭山尾街 18-24 號沙田商業中心 9 樓 917 室

香港防癌會 (何 鴻 超 教 授 紀 念 助 醫 計 劃)

詳情: https://www.hkacs.org.hk /tc/medicalnews.php?id=41

何鴻超教授紀念助醫計劃於2006年成立,為紀念創辦人何鴻超教授而設,旨在資助癌症患者購買醫院管理局非安全網下的自費藥物。基金結合個人籌款、基金、慈善基金會、企業及藥廠的支持,填補並未涵蓋入安全網藥物的缺口,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援助。

癌症病人經公營醫院臨床腫瘤科、內科腫瘤科或血液腫瘤科醫生推薦,醫院的醫務社工為申請人進行入息審查後,由醫務社工向基金會遞交合資格申請,最後由「改善癌病人生活基金」委員會審批,資助內容每隻藥物都有所不同,視乎情況而定。

單單是治療乳癌已有多個基金資助,協助病人減輕治療上的財政負擔,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灰心! 至於在私家接受治療的病人,亦有藥廠提供不同的藥物支援服務,下次文章會再為大家講解。

參考資料:

http://www.yydbzz.com/article/ 2017/1004-0781/1004-078 1-36-8-945.shtml

http://app1.nmpa.gov.cn/ data_nmpa/face3/base.jsp?tableId=36&table Name=TABLE36&title= %E8%BF%9B%E5%8F%A3%E8%8D% AF%E5%93%81&bcId=15 29048588223430326393402770 73&CbSlDlH0=qAqCcqkoSZIo SZIoSd5PshCNigkcBER LSzLpnN4IY.EqqWQ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黄麗珊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