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man Chung 鍾敬文 (總監及音樂治療師)

 

Kingman Chung 鍾敬文(總監及音樂治療師)

 

性別︰

專業資格︰

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
瑞典Bunne Method 認證一級督導

  • 澳洲昆士蘭大學音樂治療碩士
  • 澳洲昆士蘭大學音樂及心理文學學士
  • 腦神經音樂治療深造文憑
  • 音樂引導想像二級文憑
  • 新生兒加護照顧音樂治療二級文憑
  • Gottman Method 婚姻伴侶關係輔導治療二級文憑
  • 香港音樂治療協會主席 (2016-現任)
  • 音樂共悅節(香港) 幹事
  • 香港音樂治療協會會員
  • 澳洲音樂治療協會會員

專長: 

癌症復康、社區音樂治療

 國際音樂治療中心 –地址︰

九龍新蒲崗雙喜街17號富德工業大廈19樓C室

地區︰

九龍新蒲崗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辦公室電話︰ 2968 1710
辦公室傳真︰ 2968 1217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國際音樂治療中心  www.imtc.com.hk

www.facebook.com/imtc.hk

香港音樂治療協會  www.musictherapyhk.org

 

 

癌症患者明哥分享︰補充營養 持續作戰

癌症患者明哥分享︰補充營養 持續作戰
明哥回憶數年前確診鼻咽癌時以平靜心態接受確診噩耗, 在家人支持下,明哥積極展開治療,兩年來先後採用電療和化療控制病情。在治療期間,明哥受副作用影響,活動能力下降,或多或少影響到日常生活,加上胃口不佳,身體更見虛弱。後來在活動得到癌症同路人介紹,參加了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慈善營福包計劃(營養補充品贈飲)」的服務,明哥覺得飲用營養補充品有助增加食慾、紓緩少量副作用,提升抵抗力,特別是幫助維持體重的成效很理想。他說在每天平均飲用兩至三包,以幫助營養吸收。

他現在持續作戰中,幸得速癒素支持,持續服用不致體力下降,仍可保持生活質素,自由外出享受生命。明哥勸告大家不要胡亂相信任坊間資訊,對於一些廣傳的飲食宜忌,應該主動諮詢醫生的建議,勿誤信不正確資料,影響治療成效。

文: Cecilia 癌症資訊網

城大科學家探索RNA與基因調控關係奪科研大獎

城大科學家探索RNA與基因調控關係奪科研大獎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化學系助理教授郭駿傑博士對核糖核酸(RNA)的開創性研究,有助了解RNA與基因調控、以至形成癌症等疾病的關係,極具科學探索和應用價值,獲裘槎基金會頒發前瞻科研大獎2019。

雖然RNA廣泛分佈於人體細胞裏並擔當重要角色,但目前為止科學界對RNA相關基礎研究普遍不足。郭博士成功研發創新技術,以識別及鑑定編碼RNA(mRNA) 的結構及運作機制。該技術大有可能應用於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及其他RNA種類。

人體的RNA中約5%屬編碼RNA,會按帶氧核糖核酸(DNA)的遺傳訊息製造蛋白質以維持生理機能;其餘逾九成是非編碼RNA(包括lncRNA),它們定義上沒有製造蛋白質的功能,研究人員對其作用及確實位置所知甚少。郭博士指出,學術界暫時知道人體有超過15,000條lncRNA,但已知其作用的僅有約200條。而近年有研究發現,部分疾病例如癌症與lncRNA有關,但箇中因由仍是個謎,郭博士實驗室的研究範疇之一,正是要揭開lncRNA的神秘面紗。

郭博士率先運用結合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結構生物學及基因組學的跨學科研究方法,開創高通量測序方式,檢測lncRNA在不同條件及細胞系的結構及相互作用。

 

郭博士研究 RNA與G-四鏈體結構對基因調控以至疾病形成的關係。

郭博士說:「lncRNA在基因表達調控、物種進化、物質代謝以及腫瘤形成等過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此研究將揭示lncRNA介導的基因調控和分子機制之嶄新及重要模式,可進一步以化學和分子工具加以調控,從而作疾病診斷及靶向治療之用。」

郭博士亦深入研究RNA G-四鏈體結構與疾病的關係。RNA G-四鏈體是一種由RNA折疊形成的特殊結構,被發現於人類、植物、細菌、病毒等存在。RNA G-四鏈體可作為一個與蛋白質結合的平台並執行不同的功能,亦在基因的啟動和關閉中起重要作用。

郭博士舉例解釋,RNA G-四鏈體很多時會影響其mRNA結構,從而抑制其蛋白質的形成,若它在人體腫瘤基因形成,腫瘤蛋白(壞蛋白)會受抑制 ,有助阻止癌症的形成;相反如G-四鏈體在腫瘤抑制基因形成,腫瘤抑制蛋白(好蛋白)會受抑制,導致癌症的形成。他的團隊正研究G-四鏈體與基因調控、細胞生長及癌症基因的關聯,以了解可否進一步成為生物標記和藥物治療標靶點。

早前,郭博士的團隊已報告了RNA G-四鏈體對阿茲海默症中有關的澱粉樣前體蛋白有基因調控的作用,研究已刊登於學術期刊《化學科學》,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化學系博士生呂凱欣

裘槎基金會2019年向來自本港三所大學的九位優秀學者頒發科研獎項,以表揚他們的卓越科研成就,城大兩位學者包括郭博士獲頒「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19」,可獲最多五百萬元科研基金,供五年研究之用。郭博士對獲獎感到榮幸,他感謝裘槎基金會對其研究方向的信任,並感謝城大、化學系及其他資助機構的大力支持。

 

文章來自: 香港城市大學

 

在柳樹裡尋到「美雅貝拉星」頓成治癌藥物研發新彗星

在柳樹裡尋到美雅貝拉星」頓成治癌藥物研發新彗星

原來宮柳或枝柳含有天然元素如水楊苷可作為止痛處方,還因為最近來自英國洛桑研究所(Rothamsted Research)的研究人員和英國肯特大學的腫瘤生物學家合作,竟然發現一種化學物質 — 美雅貝拉星,它包含兩組水楊苷。正因這兩組水楊苷會使美雅貝拉星(miyabeacin)具有一種潛在的「雙倍劑量」的抗炎和抗血栓能力,並可殺死各式癌細胞如乳腺癌、咽喉癌和卵巢癌細胞系,甚至包括那些因為對其他藥物產生耐藥性的癌細胞。此外,兒童癌症中最常見、很難治療、總體存活率不足50%的一種成神經細胞瘤,竟然因為這種藥物的活性而被殺死,令人振奮不已。假若柳樹所含元素能有效治癌,研究成功,它將成為治療癌症的金礦。

柳樹研究早於1763年已有科學研究發現柳樹的成份元素具治療發燒的效用,直到拜耳公司於1897年生產合成類似提取物物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作疼痛和發炎之藥,不過大眾仍未繼續研究這天然藥物的潛在能力。最近,卻因為洛桑研究所在實驗室中測試,他們從枝柳和宮柳柳葉中發現提取的宮柳霉素((Miyabeacin,又名美雅貝拉星)含一種環二體類水楊酸能有效對抗乳腺癌、咽喉癌和卵巢癌細胞系,而且對兒童常見的成神經細胞瘤 —即交感神經系統的高度惡性腫瘤同樣有功效,遂勾起科學家對柳樹研究的興趣。

洛桑研究所兼此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員邁克·比爾(Mike Beale)教授表示,雖然水楊苷(salicin)的藥物活性和阿司匹林的活性成分眾所周知,但是美雅貝拉星的藥理學特性潛力更大,因為它可解決在治療成神經細胞瘤等癌症中耐藥性的重要問題。如果需要具新型作用模式的新藥物,美雅貝拉星將成為這方面的另類新選擇的可能。事實上,美雅貝拉星含兩組水楊苷而達到「雙倍劑量」的抗炎和抗血栓能力,亦算是有科學驗證的理據支持的天然藥物,這項認知促使科學家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於柳樹元素研究,進而利用天然藥物以研發未來癌症藥物,減低癌症患者的痛苦和副作用,增加存活率,拯救更多癌症病人的生命。

文: Cecilia 癌症資訊網

實戰篇 – 突破屏障的標靶

  實戰篇 發表留言   1 分

 

她再也不能逃避否認了— 左腳乏力而且腰椎骨痛得厲害,已嚴重影響生活及行動— 雖然六十歲的自己健康一向正常,又沒有吸煙習慣,就是一位普通愛逛超市的家庭主婦…… 但這時確是患上了第四期肺腺癌,除了多發淋巴結轉移外,還廣泛影響了骨骼,腦內亦有兩顆轉移瘤。

我們針對腦內腫瘤進行電療,並化驗了這種腫瘤常見的EGFR及ALK基因,皆無變異,眼看標靶藥並不適合,就要進行免疫治療及化療了。可是從不吸煙的亞洲女性肺腺癌患者中,大部份腫瘤由基因變異引起,所以我們鍥而不捨,繼續追尋,果然發現ROS1融合突變!

雖然這種基因突變在所有肺腺癌患者中只佔1%,卻已經有通過認證的標靶藥物作針對性治療。只是常規的第一代標靶在有效控制身體各處病情的同時,滲透到腦部及對腦內腫瘤的效用並不最理想;這是因為正常的腦部與血管之間有一道「血腦屏障」,是保護大腦的機制,防止某些物質(包括吸收到身體的標靶藥)從血液進入腦部。至於第三代標靶雖然能更有效直達腦部,但用於第一線治療的臨床數據並未充足。權衡利害後,我們決定試驗性使用後者方案。

藥物非常有效,數月間她不再需要輪椅代步,而且無痛一身輕。掃描顯示腦部的兩顆腫瘤縮小,其他各處的病灶則完全消失,而她除了為避免接觸化學品不再染髮而滿頭鬆散的銀絲外,一切回復患病前的正常,可以自在地逛超市,為兒孫張羅。

一年多後,左腳感覺又再次有點異樣— 磁力共振顯示其中腦內一顆腫瘤稍為長大一點。我們輕微上調了藥量,希望達致更好的控制。再有幾次穩定的掃描結果後,這個陰影終於明顯地大了。我們都彷彿知道這天終會來臨,她也平靜面對。再次電療會帶來頗大的副作用,她決定接受手術切除。手術順利,而令人喜出望外的是,病理報告顯示那顆「漸大的腫瘤」原來完全不含癌細胞,只是「放射性壞死」— 腦部電療後不常見的併發症,跟腫瘤一樣可以引起漸大的陰影及病徵,臨床上難以分辨。換而言之,標靶終究是突破了血腦屏障到達腦部發揮作用,只是我們小覷了它呢!

 

黃曉恩醫生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

(以上資訊由羅氏大藥廠香港有限公司贊助)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同心抗疫 再向抗癌戰友派發防疫包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同心抗疫 再向抗癌戰友派發防疫包

戰勝癌症之路不好走,在目前新冠肺炎肆虐的情況下,癌症病人要頻繁出入醫院接受不同形式的治療,加上癌症病人的抵抗力和免疫系統都比較差,更是困難重重。防疫物資不好買,價錢也不便宜,更加重了病人的負擔。有見及此,並本著同心抗疫、攜手抗癌的精神,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跟癌症復康者聯手製作了1000份防疫包,繼第一輪防疫物資派發後,將於4月9日起,向正在抗癌路上積極作戰的癌症病人再次派發,為更多抗癌戰友加油。

防疫包中有口罩、酒精搓手液、酒精棉(供癌症病人清潔喉管)、濕紙巾和營養補充品等物資。計劃得到雀巢健康科學(Nestle Health Science)的支持,提供當中的營養補充品,古天樂慈善基金則捐出口罩,而其他防疫物資則由其他捐款者募集。衆志成城,一起為復康路上的癌症病人打氣。基金獲得物資後,會策略性地、分階段派發,以保證可持續長期支持癌症病人。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爲了防止在派發防疫包的過程中聚集大量人群,在安排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基金主席方嘉儀說:「正在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可以通過網上登記,預約領取時間。爲了配合政府防止人群聚集的要求,我們安排每小時不超過10個人上來我們的會址領取,期間大家保持1點5米的距離,領取前也會量體溫及清潔雙手。」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在兩年多前成立,跟已康復的癌症病人聯手分享他們復康的經驗。另外,亦向癌症病人提供相關的社區復康資訊,更有醫生義務詢問、中醫義診等服務,讓病人知道在抗癌的道路上不感到孤單。

 

登記方法:
憑有效的醫管局腫瘤科覆診紙,通過網上登記,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1GQ2UmiOzksjYB7uSoi9PaoyRwiapKQD_I7Q6BhR_fz6RWA/viewform
分時段預約領取

領取地點: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會址

 

明報報導

 

文章來自: STARSHK

【第8號癌症殺手】患癌不是末日 港女患淋巴癌活在當下台灣單車環島遊重拾笑容

【第8號癌症殺手】患癌不是末日 港女患淋巴癌活在當下台灣單車環島遊重拾笑容

▲ Jennifer從淋巴癌康復後就創辦了「不倒騎士」的組織,帶領一班癌症康復者及患者可以騎上單車離開病床,甚至赴台環島。

與癌魔的搏鬥總會磨蝕患者的意志,患者甚至會有自己一生也離不開病床的想法,作為過來人的Jennifer亦深深明白。過去患上淋巴癌的她曾經在醫院崩潰大哭或打大腿發洩,這些經歷讓她在康復後決定創辦了「不倒騎士」的組織,帶領一班癌症康復者及患者可以騎上單車離開病床,甚至赴台環島。

這些一般人也未必能完成的旅程,最終卻被Jennifer與這班「同路人」一一征服。談到自己在組織的角色,她表示:

當看到『同路人』接受我的鼓勵後,能夠繼續咬緊牙關往前騎…到抵達終點所露出的笑容絕對開心過自己騎車。

 

▲ 接受化療期間,Jennifer感激一直有家人的支持。(受訪者提供)

難忘父親「走私」魚蛋粉 即使食完必嘔仍快樂

Jennifer02年在加拿大讀書時證實自己患上淋巴癌第三期,加上當時正值失戀期,這雙重打撃讓她幾近崩潰。回港就醫後,她甚至一度因害怕抽取骨髓而在醫院大哭,儘管醫生曾安慰指只會有少少痛,但Jennifer這時笑着揭開真相:

當一枝如原子筆般長的針插入盤骨,我那時「痛到飛起」!

 

證實患癌後,Jennifer需接受為期3個月的化療,其間不斷嘔吐及掉頭髮,再接受骨髓移植後「被困」隔離病房更讓她不時暴躁到要打大腿發洩,這時她就慶幸自己有家人的支持。

本身為護士的母親總是緊張的關注她飲食衞生等習慣,讓Jennifer至今仍感嘆「壓力山大」,還有父親偏偏愛把她愛吃的魚蛋粉「走私」至醫院,雖然她最後還是會把魚蛋粉嘔出來,但她仍覺得這些「嘔吐」是開心的,當然還有不時為她洗頭的妹妹,以及那個骨髓相吻合的弟弟,總是揶揄她的一句:「你要錫住我,我係你救命恩人!」

笑着回憶過去種種的Jennifer坦言,家人的關心和支持真的好重要。再談到那豌「邪惡」的魚蛋粉,Jennifer表示患病期間的飲食當然必須要有益,「但如果有些食物你吃完後會感到很開心,其實亦可以淺嘗」。

因為開心很重要,有些明明很有營養的食物,甚至藥物,但你以苦果乾的口臉去吃,其實未必吸收到…治療過程一定要有正面開心環境先撐得住!

 

▲ Jennifer帶領「同路人」離開病床,赴台環島。(受訪者提供)

Jennifer :人生不只是一張病床

這些家人的支持讓Jennifer發現到原來旁人的關心,對患者及長期憂慮會復發的癌症康復者有很大幫助,加上她後來認識到幾位曾赴台環島的同路人「前輩」,創辦「不死騎士」的念頭開始萌芽。

由最初不會轉波段、騎馬路的單車新手,到在2016年創辦「不倒騎士」為「同路人」組織本地單車活動,甚至帶領他們赴台環島、騎上台灣公路海拔最高點武嶺,Jennifer坦言要感謝一班同為癌症康復者的「單車前輩」幫忙。

對於創辦「不死騎士」的動機,Jennifer表示想借此找更多背景、經歷類近的「同路人」互相鼓勵,讓他們知道「人生不只是一張病床,你還可以離開張病床去鼓勵其他人,不是生病後就『收埋自己』。」

過去曾有一位患有胃癌的病人剛做完手術,他本身很喜歡騎單車,但一直沒人陪。Jennifer當時決定陪他騎上一段路,雖然過程中他騎得非常慢,但當大家在餐廳休息吃飯時,他卻動容地表示自己從未試過生病後笑得那麼開心,又感恩自己終於可出外與那麼多人見面。

可惜他的治療不太理想,最終不幸病逝。但Jennifer仍然記得對方生前所說的一番話:「我單車都已經由內地帶回香港,待我病情好轉後一定要出發環台」。雖然這個願望他最終沒有達成,但Jennifer表示,單車儘管未必可以直接對病情有幫助,但至少單車讓他認識到一班單車同好,在他離開前擁有一個快樂的回憶。而這正正就是Jennifer創辦「不倒騎士」的原因,那就是為「同路人」帶來一個積極面對的心境。

醫生只會醫你的病,但你自己的精神只能自己及身邊的朋友支持才有幫助…我們有樣辨你看,其實我們可以笑,可以走出病房,希望更多「同路人」可以走出來,打開自己,我們會陪你行每一步!

 

▲ 為「同路人」帶來一個積極面對的心境,是Jennifer創辦「不倒騎士」的原因。(受訪者提供)

 

文章來自: TOPICK

 

 

癌症患者家家分享︰營養品可幫助維持體重

癌症患者家家分享︰營養品可幫助維持體重

二十多歲的家家,正應該處於對世界充滿幻想的年紀,然而卻得到一句醫生告知她是罕見癌症病人,確診時已被醫生診斷為第四期,頓使人生陷入低潮。自此家家展開永續治療的人生,接受了多次化療及標靶治療,至今已達10年了。長久的治療引起不少副作用如嘔吐、肚疴、食慾不振和四肢無力等,令她體重下降,缺乏營養。

家家說︰「治療期間,醫生會為我處方藥物來緩減因為治療出現的副作用。營養師了解我的身體情況就建議我可以試飲癌症治療營養補充品。含免疫營養,能提升人體的蛋白質、能量、營養,同時還可紓緩治療的不適,減低口腔黏膜炎發生,增強抵抗力,有助手術傷口癒合和降低感染風險。」她續說︰「我覺得速癒素方便飲用,味道都頗適合我的喜好,效果不錯,維持到我的體重,咁咪每天飲兩包囉,咁醫生話可以幫助攝取營養和維持體重,確保有足夠體力來應付治療呀嘛。」醫生對家家說白血球太低、身體虛弱,都不適合繼續治療,有機會影響治療效果,所以她開始飲用癌症治療專用營養品。最近營養師告訴家家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有一項「慈善營福包計劃」的服務可申請,她就去申請了。

坊間流傳許多偏方和謬誤的癌症資訊,家家也曾試過一些和覺得無效,反而令身體更差最終棄去不用。自始之後,家家若遇到對癌症治療的問題,會到互聯網找尋資料後再諮詢醫生意見,省卻藥石亂投的危機,讓她的治療更穩妥。她認為跟從醫生指示治療才是對抗癌關鍵,切勿誤信坊偏流言,胡亂戒口和採用不實偏方,令治療效果變差。

 

「同心抗疫‧攜手抗癌」贈送防疫包行動

「同心抗疫‧攜手抗癌」贈送防疫包行動

同心抗疫、擕手抗癌
香港現正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威脅,疫情下癌症病人舉步維艱,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為此展開防疫包送贈行動,紓緩癌症病人的燃眉之急。我們都是同路人,逆境中互相守望。

 

對象
每位癌症患者可獲贈一套防疫包。

防疫包
包括口罩、酒精搓手液、酒精棉、濕紙巾及營養補充品等物資。

申請及派發防疫包

登記方法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防疫心意包線上登記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1GQ2UmiOzksjYB7uSoi9PaoyRwiapKQD_I7Q6BhR_fz6RWA/viewform
派發時段 4月9日起,分階段派發
領取地點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會址(九龍觀塘偉業街205號茂興工業中心8樓B室)

 

確認與領取須知

  1. 如未能提供充足資料,有關申請將不獲受理。
  2. 將有專人通知和確認已成功申請。
  3. 領取及派發防疫包時須出示「腫瘤科預約紙或相關證明」方可領取。如未能出示文件或資料不符者,恕未能辦理領取手續。
  4. 所有獲贈之防疫包不得轉售或轉讓圖利,。
  5. 如有任何爭議,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將保留一切最終決定權。

 

聯絡我們

電話︰(852)3598 2157

電郵︰info@cicf.org.hk

 

 

 

疫境求生術——疫情減壓區

疫境求生術——疫情減壓區

聆聽音樂是身心減壓的妙法,可以減低焦慮感,使心情愉悅!
今次我哋請黎內科腫瘤科專科黃曉恩醫生在嚴峻疫情下,為留家抗疫嘅你,帶來輕鬆的鋼琴音樂,同大家傾下偈。

除了Facebook ,YouTube 都會同步現場直播:https://goo.gl/V54UUw。歡迎大家即時留言,分享隔離家中打發時間嘅妙法!

黃曉恩醫生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