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 從一滴血說起(下篇)

 

前言

 

上篇由香港及亞太區腫瘤科基因檢測的領先科技企業「善覓有限公司」
 
(Sanomics)行政總裁翁錦輝先生(Tony),為大家剖析「液體活檢」(Liquid
 
Biopsy)如何令基因突變的檢測方法出現了革命性的改變。現在,我們邀得香港
 
港安醫院-荃灣臨床腫瘤科區兆基醫生從醫學角度講解這項新科技如何應用於肺
 
癌的檢測和治療,並為我們作個案分享。
 
 
 

 
A:Dr Joseph Au (臨床腫瘤科區兆基醫生)
 
L:Helen Law (癌症資訊網記者)
 

L:區醫生,可否為大家講解甚麼是「液體活檢」,這項技術如何使肺癌患者受
 
惠? 
 

A:「液體活檢」是非創傷性、敏感度高及可重覆使用的檢測方法。部分患者因
 
腫瘤位於腦部或骨骼等難以進行傳統組織活檢的位置,透過「液體活檢」可檢測
 
血液中的游離腫瘤基因,協助醫生判斷哪一種標靶藥物對他們有效,從而接受適
 
當治療。根據我以往在伊利沙伯醫院行醫的經驗,在2015年至2016年間有超過
 
130名患者接受「液體活檢」,他們都是EGFR基因突變型肺腺癌患者,在接受治
 
療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性。可是,要從他們的腫瘤內直接抽取組織作基因檢測有
 
相當困難,於是我們為這些病人進行「液體活檢」,結果顯示接近50% 患者出現
 
T790M基因突變。當時剛巧有新一代針對T790M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試驗計劃推
 
出,這些病人便順理成章參加試驗計劃,接受新一代的藥物治療,效果非常理
 
想,反應率達60%,疾病控制率更高達 90%。
 
 
 
 

L:目前,「液體活檢」可否作為肺癌的篩查工具?
 

A:在肺癌的篩查方面,關鍵是要找出哪一類是患肺癌的高風險人士。舉例說,
 
我們已知吸煙是導致肺癌的一項重要風險因素,但事實上90% 的肺癌女性患者及
 
超過20% 的肺癌男性患者都是非吸煙者。如果單靠有否吸煙來界定是否肺癌高危
 
一族,結果可能會有所遺漏和偏差,故「液體活檢」並不適合作為篩查工具。
 
 

L:檢驗患者血液中的游離腫瘤基因,跟我們經常聽到的「腫瘤標記」(俗稱「癌
 
指數」),例如CEA、PSA等有何分別?
 
 

A:檢測患者血液中的游離腫瘤基因,可以確定腫瘤細胞內的基因有否出現特定
 
的變化,以幫助醫生擬訂合適的治療方案及判斷哪一種標靶藥物對患者有效。然
 
而,一般的腫瘤標記(例如CEA)只能反映癌細胞的活躍程度,但無助作為臨床
 
的治療指引。總括來說,「液體活檢」在精準腫瘤治療 (Precision Oncology) 上
 
是有很大的應用及參考價值的。
 
 

L:可否為大家分享一些臨床個案?
 

A:第一個個案,患者是一名年過 90的伯伯,X光影像顯示其肺部長有一個很大
 
的腫瘤及有肺積水,胸膜液細胞學顯示為肺腺癌,但細胞數目不足,無法進行基
 
因分析。然而,伯伯自覺年紀大,不願進行入侵式檢查,於是選擇做「液體活
 
檢」,檢測血液中的游離腫瘤基因,以確定是否存在基因突變。最後,檢測結果
 
證實為 EGFR基因突變型肺腺癌,標準治療為TKI藥物。伯伯在我的建議下立即
 
開始服用針對性的標靶藥,效果十分理想,不但腫瘤顯著縮小,而且病情受控達
 
兩年之久。
 
 

另一位是 70多歲的第四期EGFR基因突變型肺腺癌患者,起初對第一代藥物治療
 
反應良好,惟兩年後出現抗藥性及腦轉移。由於腫瘤位於腦部,難以進行傳統組
 
織活檢,於是我建議他接受「液體活檢」,結果顯示腫瘤出現T790M基因突變。
 
這名患者在接受新一代標靶藥物治療後,轉移至腦部的腫瘤明顯縮小,病情成功
 
受控。
 
 

還有一名男患者,因嚴重骨痛求醫,經檢查後很快便確診肺癌,其腫瘤體積很
 
大,一般做法是進行傳統組織活檢,惟需時5至14天才有結果。我遂建議他做
 
「液體活檢」,檢測血液中的游離腫瘤基因,兩天之內便有結果,證實是帶有
 
L858R的EGFR基因突變型肺腺癌。就此個案而言,「液體活檢」的高效率,使
 
患者得以盡快開始治療,骨痛的症狀亦迅速得到舒緩。
 
 
 
 

L:最後,區醫生有甚麼說話鼓勵肺癌患者?
 
 

A:過往,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選擇的確寥寥可數。然而,科技日新月
 
異,過去十年間,新的檢測方法和各種針對性的標靶藥物相繼誕生,為肺癌的治
 
療樹立了新的里程碑。快而準的「液體活檢」使患者能透過無創的方法重覆檢查
 
腫瘤基因,為醫生擬訂治療方案及處方合適的標靶藥物作為重要的指標,達至最
 
有效和最個人化的治療。我在此鼓勵患者切勿灰心,應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
 
積極面對治療。
 
 
 

基因檢測 從一滴血說起(上篇)

 

 前言

 

隨著醫學和科技的進步,近年各種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推陳出新,為患者提供更
 
多、更個人化的治療選擇。然而,並非所有癌症患者均適合以標靶藥物作治療。
 
以頭號癌症殺手「肺癌」為例,只有出現某些基因突變的患者,才適合服用針對
 
性的標靶藥物。過往,要揪出突變基因只能透過傳統組織活檢 (Tissue Biopsy),
 
惟自從「十大科技突破」之一的「液體活檢」(Liquid Biopsy)誕生後,基因突
 
變的檢測方法出現了革命性的改變。
 

我們很榮幸邀請到香港及亞太區腫瘤科基因檢測的領先科技企業「善覓有限公
 
司」(Sanomics)行政總裁翁錦輝先生(Tony),為大家剖析「液體活檢」
 
(Liquid Biopsy)是一種怎樣的科技,以及如何惠及癌症患者。
 
 

Y:Tony Yung  (Sanomics行政總裁)
 
L:Helen Law (癌症資訊網記者)

L:Tony,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何以當初毅然放下高薪厚職,由零開始建立
 
Sanomics這家基因檢測公司?
 

Y:我以往曾在大學學習生物科技。大約十年前,我在中文大學研究院跟隨一些
 
從事基因和腫瘤研究十分出色的教授,向他們學習如何進行基因研究,並希望將
 
研究成果應用至社會及醫學層面。多年後,教授認為應該成立一家公司,將大學
 
的科研成果推出社區應用。由於我在過去十年累積了不少科研和企業運作方面的
 
經驗,於是便由我帶領一個團隊成立Sanomics公司。
 
 
L:成立這家基因檢測公司的過程曾否遇到甚麼困難?
 

Y:科研方面,由於得到幾位醫學院教授的鼎力支持,而他們分別屬於不同範疇
 
的基因研究專家,為我們提供了最優秀的技術支援;而商業團隊的運作,例如投
 
資及營運等方面,香港也有很充足的人才,因此我們成立的過程說不上困難。
 
 

L:你個人對基因檢測有甚麼看法?
 

Y:在香港,這無可否認是個新興的行業。以美國為例,許多大學在基因研究的
 
範疇已迅速地商業化,並應用於醫學界別。在香港,這也是未來一個必然的趨
 
勢,將會愈來愈多人投資,將大學的科研成果應用於醫學層面。另一方面,香港
 
有充足的生物科技人才希望從事這個行業,有相應科學技術的同時,醫學界亦有
 
很大的需求,因此我預料這個行業將會發展得很蓬勃。
 
 
 

 
L:貴公司於何時正式成立?可否告訴大家 貴公司的規模和業務? 
 

Y:Sanomics於2015年成立,在科學園有一個數千呎的基因研究中心,進行許多
 
科研工作。我們與香港和東南亞不同地區的醫院和藥廠合作進行科研,包括關於
 
腫瘤範疇的基因研究,希望可以將科研成果應用至社區層面。本公司另一項重要
 
的工作是,我們利用精準醫療 (Precision Medicine) 的方法協助腫瘤科醫生為癌
 
症患者擬訂合適的治療方案,並提供技術支援予醫生及醫院。我們現時於科學園
 
進行了大量投資,將一些新技術由美國引入本公司。我們未來的目標是將更多科
 
研成果推出社區應用。
 
 

L:貴公司獲得哪些國際認可?
 

Y:我們致力與具規模的醫院和藥廠合作,例如我們跟英國一家大藥廠合作,進
 
行一項亞洲地區的「血液游離腫瘤基因」研究工作。同時,我們與數間香港的主
 
要醫院,例如瑪麗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醫生合作,得到最頂
 
級、最權威的醫生的支持,就是我們做好科研工作最強的後盾。
 
 
 

 
L:甚麼是「液體活檢」?這項技術與傳統的基因檢測方法有何不同?
 

Y:「液體活檢」是我們的核心工作。傳統的基因檢測方法涉及具創傷性的醫療
 
程序,以入侵性的方法抽取患者體內癌細胞的組織,然後提取基因樣本進行檢
 
測,過程複雜且具一定風險,不能多次重複及頻繁地進行。而「液體活檢」這種
 
生物技術乃透過抽取液體(主要是患者的血液),提取血液內的基因。這是由於
 
腫瘤細胞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基因於患者的血液中,換句話說,只要抽取患者的
 
血液,便有機會在其血液內找到來自腫瘤細胞的基因。這可以使我們得到重要的
 
基因資訊,以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從而擬訂合適的治療方案。相比傳統組
 
織活檢,好處在於無創和效率,醫生可隨時安排覆檢。
 

L:上述提及血液內的基因資訊,這跟我們經常聽到的「腫瘤標記」(俗稱「癌指
 
數」),例如CEA、PSA等有何分別?
 

Y:分別很大。我們現時做的工作統稱「精準醫療」。假設有一名癌症患者,可
 
能需要服用標靶藥物,惟標靶藥物並非對所有癌症患者有效,而有效與否需視乎
 
患者的腫瘤細胞中是否出現特定的基因突變,例如肺癌細胞中的EGFR基因突
 
變。即是說,如果我們準確地檢測出癌細胞內的基因資訊,就可以幫助醫生判斷
 
患者適合使用哪些藥物或治療方法,這個概念稱為「精準醫療」,也是我們最核
 
心的工作,有別於一般的「癌指數」。
 

L:「液體活檢」的技術分析過程複雜嗎?如何克服?
 

Y:過程相當困難和複雜。原因是癌症患者的血液中存在數量龐大的基因,但我
 
們的目的是找出特定的變異基因,不能找錯,也不能有所遺漏,難度好比大海撈
 
針。作一個簡單比喻:基因變異的基因是恐怖分子,機場裡有三萬人,當中只有
 
兩、三個恐怖分子。我們如何從三萬人當中準確地揪出這兩、三個恐怖分子?如
 
果機場安檢逐個檢查,過程相當費時,甚至事倍功半,這就是「液體活檢」的難
 
度。我們進行了許多科研克服這個難題,目前本公司專項的「微滴式數位核酸偵
 
測系統」(ddPCR)分析技術,將每條基因變成微滴(Droplet)點在晶片上,放
 
進分析儀器進行檢測,大約十分鐘便能偵測幾萬條基因。
 
 

 
L:這項基因檢測技術如何使癌症患者受惠?
 

Y:在癌症治療上,其實沒有萬試萬靈的藥物,每種藥物都可能會對某些患者有
 
效,對某些患者無效。醫生會根據一般的指標,例如族群、細胞樣本特徵等作判
 
斷,而作這個判斷有時候是困難的。癌症患者選擇是否使用某些藥物或治療方
 
法,要考慮金錢成本及時間成本兩方面。某些藥物和治療費用相當高昂,由十萬
 
至一百萬不等;另一方面,使用一種新的藥物,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得知效果,惟
 
癌症患者的病情進展彷彿與時間競賽。我們的工作是提供重要的基因資訊給醫
 
生,醫生便可利用這些資訊與病人溝通,共同商討合適的治療計劃。舉例說,本
 
公司研究的「單基因多點測試」主要針對香港市面上的標靶藥物進行配對,如肺
 
癌患者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這項檢測最快兩天便有結果。
 
 

L:你如何看 貴公司未來的發展?有何挑戰?
 

Y:未來的挑戰在於新的科學技術愈來愈多,我們會繼續從大學及歐美引入新技
 
術,而當中的限制是,如何令普羅大眾,特別是癌症患者了解這些新科技?這顯
 
然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因此,我們將會投放資源進行公眾教育,邀請不同的醫
 
生向市民及癌症患者講解,讓這些科研知識得以普及。我們更期望將這些新科技
 
延伸至東南亞地區、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地。
 
 

 
總結
 
感謝Tony為我們剖析「液體活檢」這項新科技是甚麼回事。下一篇專訪,我們將
 
會邀請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詳細講解「液體活檢」如何應用在醫學層面,為肺
 
癌的檢測和治療帶來怎樣的新突破。有興趣的朋友,請留意「癌症資訊網」的
 
「基因檢測-從一滴血說起(下篇)」。
 
 

洪致偉醫生 HUNG CHE WAI, TERRY

洪致偉醫生

 HUNG CHE WAI, TERRY

性別︰

專業資格︰

英國劍橋大學外科醫學士 1993
英國劍橋大學內科醫學士 1994
英國格拉斯哥皇家醫學院外科院士 1998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1999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耳鼻喉科)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耳鼻喉科院士

 

註冊專科︰ 耳鼻喉科醫生

地址︰

中環皇后大道中16-18號新世界大廈1期樓4403-404

地區︰

中環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國語, 德語

醫療服務項目︰

Endoscopy 
Ear Toileting Under Microscope 
Laser Surgery 
Radiofrequency Surgery 
Minor Ear, Nose, Throat & Face Surgery
Tonsillectomy & Adenoidectomy 
Nasal Septal Surgery & Turbinoplasty 
Rhinoplasty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Thyroid & Salivary Gland Surgery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Hearing & Balance Tests 
Hearing Aid Fitting 
Speech and Swallowing Therapy 
Sleep Study 
Cosmetic Procedures

使用醫院︰

養和醫院; 明德國際醫院
香港港安醫院; 聖保祿醫院
香港浸會醫院; 仁安醫院

辦公室電話︰

2526 8422

辦公室傳真︰

2526 8433

傳呼機 :

7388 8869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白威醫生 PAK WAI, MARTIN

白威醫生

PAK WAI, MARTIN

性別︰

專業資格︰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1994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1994
香港耳鼻喉科醫學院院士 1995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耳鼻喉科) 1997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耳鼻喉科院士 1997

 

註冊專科︰ 耳鼻喉科醫生

地址︰

尖沙咀漢口道28號亞太中心111101

金鐘診所:

夏愨道18號金鐘海富中心第1161605-09 

Tel:2529-8667 

沙田仁安醫院
大圍富健街18
Tel:2608 3366 (敬請預約)

地區︰

尖沙咀 / 金鐘 / 沙田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國語

醫療服務項目︰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Ear, Nose & Throat Surgery 
Laser Surgery 
Emergency consultation

使用醫院︰

香港浸信會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

仁安醫院; 聖保祿醫院

辦公室電話︰

2393 3293

辦公室傳真︰

2392 3378

傳呼機 :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趙潔儀醫生 CHIU KIT YEE, SHERLIANNE

趙潔儀醫生

CHIU KIT YEE, SHERLIANNE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84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1990
英國格拉斯哥皇家醫學院外科院士 1991
英國倫敦大學耳鼻喉科文憑 1990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1993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耳鼻喉科) 1993
香港耳鼻喉科醫學院院士 1996

 

註冊專科︰ 耳鼻喉科醫生

地址︰

銅鑼灣渣甸街5號京華中心101005

香港耳鼻喉專科中心

地區︰

銅鑼灣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國語

醫療服務項目︰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使用醫院︰

辦公室電話︰

8202 1018

辦公室傳真︰

2579 0881

傳呼機 :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黃海清醫生 WONG HOI CHING

黃海清醫生

WONG HOI CHING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75
英國倫敦大學耳鼻喉科文憑 1980
英國格拉斯哥皇家醫學院外科院士 1980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1980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耳鼻喉科) 1993
香港耳鼻喉科醫學院院士 1996

 

註冊專科︰ 耳鼻喉科醫生

地址︰

旺角彌敦道580G-K號彌敦中心704

地區︰

旺角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醫療服務項目︰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使用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 香港浸會醫院

辦公室電話︰

2332 3288

辦公室傳真︰

2770 6717

傳呼機 :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陳鍵明醫生 Chan Kin Ming

陳鍵明醫生

Chan Kin Ming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98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員 2002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耳鼻喉科院士 2006
香港耳鼻喉科醫學院院士 2006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耳鼻喉科) 2006

 

註冊專科︰ 耳鼻喉科醫生

地址︰

中環皇后大道中92601-2604

楷和醫療集團

地區︰

中環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國語

醫療服務項目︰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使用醫院︰

養和醫院, 聖保祿醫院, 嘉諾撒醫院,

香港港安醫院, 明德國際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 香港浸信會醫院, 仁安醫院

辦公室電話︰

2530 0006

辦公室傳真︰

2153 9983

傳呼機 :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