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精子別浪費 可助女性抗癌?

精子
研究證實,精子能改造成為攜帶藥物的載具可應用於治療婦科癌症。(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愛愛後,男性會產生精子,健康的精子是孕育下一代的基礎,經由和女性卵子受孕,就是一個新生命!然如不是要受孕的精子,還有什麼用途呢?科學研究證實,精子能改造成為攜帶藥物的載具可應用於治療婦科癌症。

醫療科學進步,然癌症至今仍是無解!據調查,台灣每100名女性中,有4人會得到癌症,其中近一半女性是罹患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除開刀動手術外,就是以抗癌藥物治療,然以目前治療方法而言,能否準確瞄準癌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不讓癌症患者造成負擔也成目前醫學界的抗癌重點。

神奇!「精子」竟能成為的藥物運輸載體,還能有效應用於婦科癌症治療!《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近期德國科學家發現了精子的新用途!科學家以公牛的精子作為實驗,讓精子大量吸收活性藥物,再在精子頭部安裝極小的微型架構,這個透過雷射列印出來的微型架構,可讓「精子」成為攜帶大量癌症治療藥物的微型電動機。

透過磁體牽引,當精子靠近腫瘤細胞時,真正接觸到腫瘤組織時,精子頭部可脫離精子,進入癌細胞。實驗中證實,精子頭部的安裝的微型架構,可促使精子運動速度降低43%,然進入癌細胞沒有什麼影響,未來可將此精子技術應用於婦科癌症治療。

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科學家進行實驗的是使用「公牛精子」,然如果要使用人類男性的精子進行癌症治療,需考慮的問題還會更多,包括精子數量、攜帶藥物的種類劑量,另有人會擔心,這樣透過「精子治療」的女性是不是有可能會意外「懷孕」。

然這個新治療方法引發國際關注,因此方法和傳統癌症治療法相比,不會引起免疫系統反應,也不會造成其他不適或病症,也不至癌症患者的損傷正常細胞。因此醫療界也期盼這項研究能早日臨床應用,造福更多婦科癌症患者重獲健康!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

別浪費!男人精液「很珍貴」 研究:可助女性對抗癌症

ETtoday – ‎10 小時前‎
癌症在台灣連續34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天128人死於癌症,且100名女性中,就有4人會罹,又以子宮頸、卵巢、子宮內膜為大宗。現在科學家發現,男人每天製造出的「精液」有妙用,可改造為攜帶藥物的載具,成為女性對抗婦科癌症的新手段。
 

男性注意!精子別白白浪費德國研究:有望助女性抗

三立新聞網 (新聞發布) – ‎19 小時前‎
女性福音!在當今眾多疾病中,癌症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每100名女性中,有4人會得到癌症,其中有近一半女性是罹患子宮頸、卵巢、子宮內膜等。面對女性的頭號殺手,除了手術外,抗藥物成為治療的根本,因此能否準確瞄準細胞 …
 

男生注意!精子不要白白浪費德國研究:可助女性抗

東森新聞 (新聞發布) – ‎15 小時前‎
精子是受孕過程中的一大主角,也是形成受精卵的重要部分。根據調查,台灣每100名女性中,就有4人會罹患癌症,其中近一半女性是罹患子宮頸、卵巢、子宮內膜等,除開刀動手術治療外,最新科學研究證實,男性精子竟能成為的藥物運輸載體,進而有效應用於 …

 

Sperm Loaded with Drugs Could Target Gynecological Cancers

Fitting sperm cells with a steering mechanism offers a new way to target treatments.

 

Delivering drugs to cancerous tissue is one of the more urgent medical issues of our time. The problems with drug delivery are many. These chemicals often become diluted in body fluids or absorbed by other organs. And even when they do reach their target, they cannot always penetrate cancerous tissue easily. So a better way to deliver drugs that overcomes these issues is urgently needed.

Step forward Mariana Medina-Sánchez and pals from the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Nanosciences in Germany. They’ve created a unique drug delivery system that uses sperm to carry the active ingredient into a tumor. Their new approach i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diseases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such as gynecological cancer, endometriosis,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others.

The system is simple in essence. Medina-Sánchez and co simply soak sperm in the active ingredient, which causes the sperm cells to take up surprisingly large doses. They then force the sperm to swim into a kind of mechanical harness—a self-tightening micromachined structure that attaches to the head of the sperm.

The harness is coated in iron, which allows the sperm to be steered by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So the sperm provides the propulsive power while a doctor can direct it to the tumor.

The harness also has a quick release mechanism. When the device hits a surface, the force of the collision causes the harness to release its grip on the sperm which then swim away freely. The idea is that this happens when the sperm reaches the tumor, where it can then burrow into the tissue and into the cancer cells themselves.

Medina-Sánchez and co have tested the mechanism in their lab. For these tests, they use bull sperm because it is a similar size to human sperm. They load the sperm with a standard chemotherapy drug called Doxorubicin and then attach the sperm to mechanical harnesses.

They test the utility of the system in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in which the sperm swim toward and then enter a standard cancer model consisting of HeLa cells and HeLa spheroids, which simulate tumors themselves.

The results make for interesting reading. The team found that the harness significantly slows down sperm, reducing its speed by 43 percent. However, it can still move and enter cancer cells. They show that the mechanism effectively kills cancer cells and that the sperms cells can penetrate the cancerous spheroids, helping to kill cells inside.

That’s impressive work. Sperm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other drug delivery systems such as bacteria, which can trigger significant immune responses. And unlike bacteria, sperm cells do not proliferate to form colonies that can cause other problems.

Sperm have other advantages, too. They protect the drug from enzymes that can degrade it, and they do not dump their load unexpectedly, which is a potential problem with drugs carried in molecular cages called micelles.

Of course, the work raises important questions that Medina-Sánchez and co will need to tackle. For example, after delivering the sperm, the mechanical harnesses play no further part in the treatment, and understanding the way the body deals with and degrades these devices will be important.

Then there is the question of how well the amount of drug can be controlled. That’s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sperm that complete the journey and how much active ingredient they each carry and deliver. That will need to be carefully calibrated.

Finally, the team also needs to test this mechanism with human sperm. And that raises the question of ethics—whose sperm will be used for this kind of treatment, and what of the potential for pregnancy?

If these questions can be satisfactorily answered, the technique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Every year, some 100,000 women in the U.S. are diagnosed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 Better treatments are urgently needed.

 “Sperm-hybrid systems may be envisioned to be applied in in situ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he near future,” say Medina-Sánchez and co.

Ref: arxiv.org/abs/1703.08510: Sperm-Hybrid Micromotor for Drug Delivery 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

Methotrexate( 甲氨蝶呤)

注意:此藥物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病人須憑醫生處方,到已註冊藥房購買。

 

資料來源 :   廖繼鼎癌症專家網頁

 

 

化療藥物 :      Methotrexate( 甲氨蝶呤)

簡介
在1948年由Farber採用葉酸拮抗劑為癌症治療開創重要的新時代。許多葉酸類似物已經被發展而且在臨床上使用, MTX是目前使用之一。

功效
MTX有三種主要的應用方式:
1. 標準劑量治療: 經由口服或非經腸道方式給藥
全身性給予標準劑量的MTX是治療急性白血病、妊娠滋養葉腫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蕈樣黴菌病(mycosis fungoides)、頭頸部癌症、乳癌的重要藥物。也用於其他非惡性疾病, 特別是嚴重牛皮癬和風濕性關節炎。  
2. 椎管內注射(intrathecal therapy):
椎管內注射是某些急性白血病標準治療的一部分, 不論是預防或是治療活動性軟腦膜白血病(active leptomeningeal leukemia)。椎管內注射也用於治療腦膜轉移(meningeal carcinomatosis)。
3. 高劑量治療併用葉酸救援(leucovorin rescue):
    這種方式主要是用在骨肉瘤(osteosarcoma)的輔助性治療。少數的情況用於治療兒童急性白血病和許多晚期非霍奇金氏症的複方化療。

機轉
1. MTX和它的多重穀氨酸鹽(polyglutamate)代謝物與葉酸(folic acid)的化學構造相似, 會一起競爭二氫葉酸還原脢(DHFR)的葉酸結合位置, 和DHFR緊密卻可逆性的結合造成細胞內四氫葉酸(FH4)的合成受阻和還原型葉酸的缺少, 導致胸腺嘧啶核甘(thymidine)和嘌呤核甘酸(purine nucleotides)的合成降低。MTX的多重穀氨酸鹽(polyglutamate)也會在細胞內抑制其它的酵素, 特別是amino-imidazole carboxamide ribonucleotide(AICR)、transformylase、和thymidylate synthase。最後, 這些作用導致細胞凋亡。
2. MTX比較而言是細胞週期階段特異性的藥物(cell cycle phase specific), 雖然這作用是自限性的(self-limited)。臨床的應用取決於藥物給予的時間表(schedule dependence)。   

抗藥性
1. 多重原因, 涉及下列一或多種步驟:
a) 減少MTX流入細胞或增加MTX流出細胞。
b) 細胞內MTX可以直接或被轉換成不會流出的長鏈多重穀氨酸鹽(polyglutamate), 雖然這兩種形式都有細胞毒性, polyglutamate可以保留在細胞內較長的時間而引起大量的細胞毒性, 因此減少MTX轉變成polyglutamate可能是抗藥性的一種機轉。
c) 涉及DHFR, 可能是DHFR量的改變, 主要是透過基因放大; 或者是DHFR質的改變, 改變DHFR對MTX的親合力。 
2. 已知MTX的細胞毒性可以用leucovorin(LV)逆轉, 在細胞內LV是已經轉變成其它形式的還原型葉酸, 可以在各種不同的生化反應提供甲基(methyl donors)。在低劑量MTX, LV有效地迴避DHFR的阻斷。然而在高劑量MTX, 需要相對較高劑量的LV, 因為MTX和LV兩者都會競爭細胞內的運輸。使用LV來克服MTX的細胞毒性通常被稱為"leucovorin rescue"。
3. 其它形式的救援也已經被研究, 包括使用胸腺嘧啶核甘(thymidine)和羰胜                      月柬酵素(carboxypeptidase)。

藥物動力學
1. 在靜脈注射之後, MTX與血清白蛋白結合, 它廣泛地分布在神經系統以外的身體水份中。MTX滯留在腎臟幾個星期, 而滯留在肝臟幾個月。它從血漿清除是三相式的(triphasic), 最初很快, 但關鍵期(開始於靜脈注射後12~36小時)的半衰期是8~12小時。正確的清除速率因病人而有差異, 依照劑量、給藥途徑、腎功能、和是否出現第三空腔積液(third-space depots, 如胸水或腹水)而不同。
2. 大部分MTX的臨床應用與毒性是從組織暴露在MTX關鍵性閾值濃度(critical threshold concentrations)的持續時間來了解。完全抑制DNA的合成通常需要細胞外MTX的濃度 ≧ 10-8M, 以及出現在細胞內未結合的MTX或MTX polyglutamate。細胞暴露在細胞內游離的MTX或MTX polyglutamate的持續時間也是關鍵。實際上, 如果毒性要發生, 必須超過對組織的濃度閾值和時間閾值(conc. threshold and time threshold), 而且毒性的嚴重性特別是由超過時間閾值的程度來決定。對骨髓和腸道上皮而言, 血漿的濃度閾值和時間閾值似乎分別是2×10-8 M和大約42小時。對不同組織毒性的濃度閾值估計, 在鹼性尿下腎臟是10-3 M, 在酸性尿下腎臟是10-4 M, 對肺臟和肝臟是10-9 ~ 10-7 M。不幸的是, 對許多組織毒性的時間閾值未確定。


藥物交互作用
1. MTX存在許多潛在的和已證實的藥物交互作用。例如, 傳送MTX到組織可能被許多因素所影響。MTX有50~70%與血管內血清白蛋白結合, 低白蛋白血症或藥物可能從白蛋白取代MTX。使用腸道消毒類抗生素可能藉由消除腸細菌而增加MTX的毒性, 腸道細菌部分分解經口給予的MTX或進入腸肝循環(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的MTX; 相同地, 胃腸阻塞延長血清MTX的濃度。不同的藥物會影響MTX進入或離開細胞的能力。例如, cephalothin和hydrocortisone抑制MTX累積在人類白血病細胞, 然而高濃度的vincristine則藉由抑制MTX流出細胞而加強MTX累積。  
2. 就實際應用而言, 藥物動力學的改變和藥物的交互作用很少造成臨床上的問題; 然而有一個藥物動力學的考量是相當重要的, 那就是腎臟的清除率。MTX很難溶於酸性溶液, 所以尿液鹼性化會加強腎臟的清除。任何會降低腎功能的事情都會增加MTX毒性, 包括經常使用的藥物, 如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和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甚至這藥物部分是經由腎臟排泄(和肝臟經由膽汁排泄), 會抑制MTX排泄的藥物可能會增加毒性。某些已證實的藥物要個別討論:
a) 阿斯匹靈(aspirin): 
    Aspirin會與MTX競爭腎臟的清除, 而且它會從白蛋白的結合位置取代MTX, 所以兩藥同時使用會增加MTX的毒性。   
b) 磺胺類藥(sulfonamides):
    Sulfonamides可以從白蛋白取代MTX而增加MTX的毒性。  
c) 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NSAIDs): 
    許多研究指出同時使用NSAIDs和MTX會增加MTX的毒性。機轉不明, 可能是NSAIDs改變腎血流或腎臟對MTX的清除率。不同的NSAIDs也有差異, 最明顯的藥物動力學改變是ibuprofen, 而ketoprofen、flurbiprofen和piroxicam不造成藥物動力學的改變。
d) Probenecid: 
    此藥降低MTX的腎小管排泄, 所以同時使用時可以增加MTX毒性。例如, 在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 此交互作用造成危及生命的全血球減少症(pancytopenia)。
e) Trimethoprim: 
    此抗生素是DHFR的抑制劑; 同時使用時可以增加MTX毒性, 包括全血球減少症(pancytopenia)。
f) 其它:
    Macrolide antibiotics可以延長血漿MTX清除率, 導致嚴重的毒性。   

A. 標準劑量下的毒性
MTX的主要劑量限制毒性是骨髓抑制。但其它的毒性也很重要, 包括黏膜炎、噁心、腹痛、全身無力、過度疲勞、畏寒和發熱、和對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毒性的型態則依照劑量和給藥途徑而不同。 
1. 造血系統:
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與劑量有關, 最低點在第7~14天, 第14 ~21天回復。血小板減少症的程度傾向與嗜中性求減少症平行發生。貧血則很少發生。骨髓抑制是延遲治療的指標, 特別在MTX用於非惡性的情況。即使低劑量也會引起長期的全血球減少症。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很少發生。
2. 消化系統:
在標準劑量不常發生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吐血、和黑便。腹瀉可能發生而且是停止MTX治療的指標。此藥用於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和消化性潰瘍病人要特別小心。可能發生肝功能異常, 主要在長期接受低劑量治療的病人, 通常是轉胺脢急性上升, 停止治療後通常會回到正常; 然而慢性肝毒性合併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也可以發生。慢性肝毒性通常發生在長期慢性治療, 它可以是致命的, 因此在接受其它肝毒性藥物或先前有肝疾患的病人要特別小心。慢性肝病變是如此嚴重, 所以在牛皮癬或風濕性關節炎接受MTX的病人, 建議每年做肝切片。
3. 黏膜皮膚:
正在增生中的上皮細胞是主要的毒性目標。口腔黏膜特別容易受傷, 口腔炎是中斷MTX治療的強力指標。黏膜炎常見而且發生頻率和嚴重性與劑量有關。這可以包括結膜炎和過度流淚。其它的皮膚反應不常見, 但可以包括紅斑或疹子、搔癢、蕁麻疹、禿頭症、光敏感性、脫色或色素沉著、痤瘡狀疹子、癤病、剝落性皮膚炎、末梢紅斑及脫屑、水皰形成、毛囊炎、瘀斑、毛細管擴張。MTX曾報告有反應性灼熱感。
4. 肺臟:
在任何劑量的治療中偶而會發生乾咳或非特異性肺炎, 此時MTX必須立刻停止, 因為這會進展到嚴重的肺疾患而有呼吸困難、組織缺氧、和胸部X光浸潤增加, 這種間質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tis)可以變成慢性的間質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甚至死亡。   
5. 生殖泌尿系統:     
下面情況可能發生: 由於高劑量發生腎毒性而血尿; 偶而腎小管壞死和腎衰竭, 特別在高劑量治療時; 和高劑量治療時水分補充不理想而發生蛋白尿。 
6. 免疫系統:
過敏性休克非常罕見, 對免疫的抑制通常是輕度到中度, 但先前有免疫抑制的病人可能變成很嚴重。
7.  心臟血管: 
可能發生血管炎。
8. 眼睛: 
結膜炎、過度流淚、白內障、畏光和視力模糊都很少見。

9. 神經系統: 
大腦白質病變(leukoencephalopathy)可以在先前曾頭顱或頭顱脊椎上放射線照射(cranial or cranial-spinal irradiation)的病人發生, 雖然停藥, 此大腦白質病變可能持續存在。暫時性的功能異常也可以發生在接受高劑量MTX併用LV救援的病人, 此症狀包括:
行為改變、局部感覺運動神經改變、和不正常神經反射。中樞神經系統的改變也包括了頭痛、困倦、失語症、半側偏癱、抽搐。
10. 肌肉骨骼: 
骨質疏鬆性骨折、關節痛、肌肉痛。
B. 椎管內注射(intrathecal)的毒性
這種給藥方式可能有急性、亞急性、和延遲性的神經毒性。
1. 急性(acute):
給藥12小時內5~40%病人發生有症狀的化學性蛛網膜炎(chemical arachnoiditis)。此症狀與徵象類似其它的腦膜炎, 通常是自限性的, 但曾有接受腦室內注射(intraventricular) 而致命的案例。
2. 亞急性(subacute):
通常在給藥後幾天~幾星期後發生脊髓病變(myelopathy)或大腦病變(encephalopathy)。此最常見於已經接受5~11次治療的病人, MTX共累積約 90~192 mg。主要的表現是大腦或脊椎神經起源的運動功能障礙, 它很少進展成半身不遂; 此脊髓病變或大腦病變可能是永久的, 但大部分的案例會因減量或停藥而恢復。也可能以癲癇表現。
3. 延遲性(delayed):
在只接受椎管內注射病人特別罕見; 但當同時接受頭顱放射線照射或其它椎管內注射藥物時重要性增加。以大腦萎縮合併精神和智力異常來表現。 
C. 高劑量MTX併用葉酸解救(leucovorin rescue)
1. 雖然多數只有輕微的副作用, 任何上面在標準MTX劑量所描述的, 也可見於高劑量治療; 雖然高劑量MTX多數只有輕微的副作用, 必須強調高劑量MTX事實上是非常危險, 甚至是致命的, 必須監測MTX血中濃度。雖然高劑量一般耐受性很好, 不可預期、危及生命的毒性仍會發生。高劑量MTX引起的腎衰竭可能是MTX直接沉澱在腎臟之中。用透析療法來移除MTX是無效的, 但單獨使用活性炭血液灌注(charcoal hemoperfusion)或併用血液透析已經證實有效。腎功能異常後, 病人明顯地發生因為急性腎功能異常而引起MTX延遲排泄和血漿中MTX持續高濃度, 增加LV的劑量和給藥次數已經是常規的治療手段用於防止嚴重的全身毒性, 不幸的是LV不能解救已經發生的組織傷害; 這強調在高危險群病人預防性使用LV的必要性。   
2. Flombaum(JCO 1999)則發表單用高劑量LV成功地解除MTX的毒性。他將MTX的濃度在24小時 > 10 umol/L、48小時 > 1 umol/L、72小時 > 0.1 umol/L定義為高危險群, 因為毒性由暴露的期間決定, 高劑量LV的治療必須在高劑量MTX後的24~48小時之內開始, LV經由靜脈間斷性推注(push)或連續性滴注(civ), 每天LV的總劑量介於240 mg到8 gm。 
他認為單用高劑量LV的成功可能與腎功能降低導致高濃度的還原型葉酸有關, LV部分由腎臟排出而且快速轉變成幾乎由腎臟排除的 5-methyltetrahydrofolate, LV與 5-methyltetrahydrofolate 兩者都是由腎臟排除, 可以預期當腎衰竭出現時, 這兩個複合物的半衰期會有意義地延長, 而反覆性的LV劑量會導致它們聚積在血漿和組織。事實上, 在Relling(1988)的研究指出給予高劑量LV導致LV和 5-methyltetrahydrofolate的濃度特別高, 此濃度會隨著時間而增加, 因為MTX引起的腎衰竭出現延遲性的排泄。這兩個複合物和MTX分享相同的高親和力的轉運系統而加速它們進入細胞, 因為每個複合物抑制另一個複合物的流入, 如果LV與5-methyltetrahydrofolate大量出現, 對攝取的競爭最後會被抵消。因為毒性由暴露的期間決定, 高劑量LV的治療必須在高劑量MTX後的24~48小時之內開始。  

A. 傳統MTX全身性治療的劑量與用法
1. 通常給予單一劑量25~75 mg/m2, 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或口服, 每週一次或每週二次。這個劑量會造成尖峰血漿濃度1×10-6M ~ 1×10-5M, 理論上在1到2天完全清除, 而且在先前沒有骨髓異常或腎疾病的情況下, leucovorin是不需要的。這個劑量可以依照病人的忍受度往上加量或向下減量。
2. 病患必須密切追蹤血球數、尿液分析、腎和肝功能、和胸部X光。病人有腎功能異常、肋膜積水、或其它第三空腔體液聚積(third-space fluid accumulation), 特別是毒性的高危險群, 只有在絕對必要時才考慮給予MTX治療, 可能的話在治療前先將體液除去; 這樣的病人需要測量血中MTX濃度, 而且可能必須接受leucovorin救援。  
B. 椎管內注射MTX的劑量與用法
用於椎管內注射和高劑量治療必須使用無防腐劑的MTX。 
1. 通常注射到腰椎蛛網膜下腔(subarachnoid space)的劑量是 6~12 mg/m2, 最多是15 mg。此劑量通常是一週兩次, 直到白血病侵犯的證據消失, 然後每個月給一次。在預防性治療的案例, 總共給予5次劑量與全腦放射線照射合併治療。  
2. 正常從腦脊髓液(CSF)清除的半衰期是大約12小時, 這會伴隨血漿MTX濃度緩慢地上升,  而細胞毒性的濃度可以維持到48小時; 這個曲線與靜脈注射後MTX從血漿中較快消失有所不同。對可能因骨髓抑制而發生危害的病人, 必須在椎管內注射MTX後24小時開始多次低劑量的leucovorin (3~6 mg q6h)。等待24小時是必須的, 因為 leucovorin 的代謝物會通過血腦障礙(BBB), 太早使用會抵消MTX對抗腦脊髓液中白血病細胞的作用。
C. 高劑量MTX的劑量與用法
主要的應用是在骨肉瘤的輔助性治療。此時MTX的起始劑量通常是12 gm/m2, 接著在開始MTX輸注後24小時開始給 leucovorin 15 mg po q6h x 10 doses, 這療程可以每週重複一次。如果12 gm/m2不能使MTX尖峰血清濃度在MTX輸注結束後達到1000 umol/L(10-3 mol/L), 則在下一個療程應該增加到15 gm/m2。如果病人正在嘔吐或不能忍受口服藥物,  leucovorin 可以同樣的劑量和時間表以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給予。

 

 

 

延申閱讀 :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
http://www.hkapi.hk/search_page_chi.asp

大腸癌患者處理感困難 兩院合作研發造口護理App

news-images

目前有一至兩成大腸癌患者,在接受腫瘤切除手術後,需要以臨時或永久造口作排便之用,但不少患者或照顧者在護理造口時,或會面對不少困難,對生活造成影響。兩間公立醫院近日合作研發手機應用程式,指導用戶護理步驟,減低出錯機會。


北區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最近透過外科醫生、造口科護士和資訊科技部門合作,研發出一款名為「造口護理通」的手機應用程式,提供造口護理的相關資訊,並且容許用戶輸入過人和造口資料作為記錄,提示用戶或其照顧者在有需要時,換袋或清理排泄物。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外科部副顧問醫生曾致鋒表示,不當的造口護理,如造口袋開口過大丶甚至是忘記更換造口袋等,可以引致大便滲漏和皮膚破損等問題,這些情況在初接受造口手術的病人上最為普遍。


另外,鑑於不少病人在得悉要接受造口手術後,都會感到難以接受,部分人甚至會選擇不接受治療。曾致鋒希望推出相關應用程式後,可以令病人或其照顧者對造口護理有更深的認識,提高他們對造口手術的接受程度。


相關應用程式已在今年2月推出,分別提供Android和iOS版本供用家下載。

 

https://www.am730.com.hk/

 

 

大腸癌造口護理手機App 鬧鐘提病人換排洩物袋

香港01 – ‎2 小時前‎
大腸癌病人切除直腸後,可能要在肚皮開造口排便,康復過程中,清理造口袋的技巧也非「一學就識」。北區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推出「造口護理通」手機應用程式(App),提醒病人定時換造口袋或清理排洩物,亦特意拍了短片教授如何更換造口袋。大埔那打素醫院外科部 …
 

Dr.東:造口滲漏難打理北院App醒護理貼士

on.cc東網 (註冊) – ‎10 小時前‎
部分大腸癌病人切除腫瘤後,需在腹部開造口供大便排泄,但多數人不懂護理造口,更換造口袋時常造成大便滲漏,令周遭皮膚潰爛。北區醫院研發「造口護理通」手機應用程式,以影片教導換袋過程,讓病人同步學習,更圖文並茂介紹日常生活的護理小貼士,包括病人應 …

Mitomycin (絲裂霉素)

注意:此藥物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病人須憑醫生處方,到已註冊藥房購買

 
資料來源 :  香港藥劑師學
 
 
學名:      Mitomycin (絲裂霉素)

商品牌子名: Mitomycin-C

劑型:   針劑: 2mg / 10mg

孕婦用藥分級:    D

藥理:   為強效抗生性抗腫瘤藥物。對經手術、放射線或其他化療藥物無效的腫瘤具有療效。詳細藥理未明,但對快速增生的細胞具有高度破壞力並減緩癌細胞發育。

用途:   胃癌*、胰臟癌#

劑量:  視乎各種病情而定。

用藥禁忌: 血小板減少或有凝血疾病人士;懷孕或哺乳婦女忌用。

用藥注意: 有腎功能不全或骨髓抑制的人士要小心使用。

副作用:
(1) 常見副作用:  口腔炎、噁心、嘔吐、厭食、嘔血、腹瀉、血小板減少、白血球減少、血栓性靜脈炎、貧血。
(2)  其他副作用:  急性支氣管痙攣、咳血、呼吸困難、乾咳、肺炎、間質性肺炎。

病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
–  如出現呼吸困難或一般感冒症狀,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  藥物治療期間,因骨髓會被抑制,病患者可能會較容易受到感染。所以患者應避免出入人潮擠擁的地方或接觸傳染病患者,減少受感染的機會。

醫管局藥物分類:通用藥物
                               
藥物分類:抗生素(此藥為醫生處方藥物,須由藥劑師核實處方後配藥)

(1) * 為FDA和HA的認可適應症
(2) # 為FDA的認可適應症
(3) 沒有標記的為HA的認可適應症
 
 
延申閱讀 :
 
 

研究:注射高濃度維他命C 有潛力讓癌症標準療法效果變得更好

研究:注射高濃度維他命C   癌細胞容易被消滅?
  • 作者 : 陳俊辰

癌細胞像野草,生命力相當頑強,現在臨床專家發現一種輔助療法,只要一種維他命,就可以幫放療、化療更輕鬆殺掉癌細胞。

美國愛荷華大學進行臨床試驗發現,定期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病人注射一日建議劑量800~1000倍濃度的維他命C,是一種有潛力讓癌症標準療法效果變得更好的輔助方式。GBM與NSCLC分別是最常見的腦癌和肺癌。

研究者指出,高濃度維他命C會有效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它介入癌細胞的鐵代謝過程,使腫瘤變得對放射線和化療藥更加敏感,容易被殺掉,卻不致於影響正常細胞。

參加第一期臨床試驗的11名GBM患者每週接受3次輸液注射維他命C,持續2個月,接著每週兩次輸注7個月,同時接受標準放療和化療。初步結果顯示,11位病人存活時間達18~22個月,比一般標準治療的存活期14~16個月多出了4個月到半年。

和大多數成年人約70μM的血液正常維他命C濃度相比,這種療法每次輸注的目標是將病人血液中的維生素C濃度大幅提高到2萬μM。研究者表示,高劑量有其必要,因為維他命C在人體內只要每過2小時左右就會減少一半。這種治療會伴隨輕微副作用,例如常跑洗手間和口乾;部分患者在輸液時偶爾會出現高血壓症狀,但只要輸液結束就會很快恢復正常。

這種方法為什麼安全?愛荷華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腫瘤細胞因為粒線體代謝異常,會產生許多不穩定的鐵離子,能和維他命C產生化學反應,生成過氧化氫(也就是拿來塗傷口消毒的雙氧水的主要成分)和大量自由基,正常細胞則沒有這問題。科學家認為,這些自由基可以「轟炸」癌細胞的DNA,促使細胞死亡,也使癌細胞更容易被輻射和化療殺死。

目前研究團隊正招募第4期肺癌患者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也準備招收腦癌病人。他們希望透過臨床試驗更進一步確認安全性、病人存活期是否真正延長、是否真能生活品質提升。

這項報告已刊登在《癌症細胞》(Cancer Cell)期刊。研究共同主持人、愛荷華大學放射腫瘤部資深醫師亞倫(Bryan Allen)審慎表示:「結果看起來很有希望,不過我們要等第二期試驗完成,才能知道這種方法是否真的改善了治療效果。」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4661&page=1

High-dose vitamin C proves safe and well-tolerated in brain and lung …

https://now.uiowa.edu/…/high-dose-vitamin-c-proves-safe-and-well-tolerated-brain-an…

Mar 30, 2017 – In a new study published online March 30 in the journal Cancer Cell, … says Bryan Allen, UI assistant professor of radiation oncology and an …

High doses of vitamin C to improve cancer treatment … – EurekAlert!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7-03/cp-hdo032317.php

Mar 30, 2017 – Buettner, along with study senior authors Bryan Allen and Douglas Spitz, … Cancer Cell (@Cancer_Cell), published by Cell Press, is a monthly …

High doses of vitamin C to improve cancer treatment … – Science Daily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3/170330142341.htm

Mar 30, 2017 – Buettner, along with study senior authors Bryan Allen and Douglas Spitz, are faculty …Vitamin C, even at high levels, isn't toxic to normal cells.

How Vitamin C May Help Cancer Treatments Work Better | Time.com

time.com/4718630/vitamin-c-cancer-treatment-chemotherapy/

Apr 5, 2017 – The exciting part, says Allen, is that the unstable iron particles are unique to cancer cells. That makes them ideal targets for the vitamin C, which …

High-dose vitamin C makes cancer treatment more effective, trial …

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16643.php

 Rating: 4.9 – ‎15 votes

Mar 31, 2017 – How vitamin C weakens cancer cells … Bryan Allen, co-senior author. Learn howvitamin C can target and kill cancer stem cells. Written by Ana …

Cancer treatment vitamin C has passed the first phase of clinical trials …

chelorg.com/…/cancer-treatment-vitamin-c-has-passed-the-first-phase-of-clinical-trials…

Mar 31, 2017 – The penetration of vitamin C into cancer cell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a … Allen and his colleagues tested the conclusions of these studies in a …

Vit C and Cancer – becoming mainstream after 40 years – WeeksMD

weeksmd.com/2017/04/vit-c-cancer-becoming-mainstream-40-years/

Apr 2, 2017 – Recently we posted that vitamin C even kills the lethal cancer STEM cells. … effect ofvitamin C in cancer cells, specifically, brain cancer glioblastoma … author and UI assistant professor of radiation oncology Bryan Allen said.

Vitamin C can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cancer treatment, study finds …

www.sacbee.com/news/nation-world/national/article142967394.html

Apr 5, 2017 – “The vitamin C stresses cancer cells that are already stressed,” study author Dr. Bryan Allen told Time. “All we're doing is tipping it over the …

Vitamin C may help in cancer treatment | EmaxHealth

www.emaxhealth.com › Cancer Treatment

Apr 2, 2017 – It appears vitamin C sensitizes cancer cells to radiation and … Co-senior author Bryan Allen, who was the leader of the clinical part of the study, …

Vitamin C Infusion Improves Efficacy of Cancer Treatment – Medindia

www.medindia.net/…/vitamin-c-infusion-improves-efficacy-of-cancer-treatment-1689…

Mar 30, 2017 – But higher doses of vitamin C trigger death of cancer cells due to the … says co-senior author Bryan Allen, who led the clinical side of the study.

8歲開始一生患過9種癌症 大命男如今兒孫滿堂

美國佐治亞州一名男子自稱為「癌症磁石」,他8歲開始即被癌症吸住,至今40多年間共患過9次癌症,最絕望時生存幾率只有4.8%。但這名奇跡般的男子卻自稱世上最幸運的人,因為他通過積極治療戰勝死神,生存至今54歲,已經是三名孫仔女的祖父。

 

庫基克和孫仔孫女。(網上圖片)

庫基克和孫仔孫女。(網上圖片)

 

54歲的庫基克(Andrew Kuzyk)幾乎一生都在不斷和癌魔鬥爭,更可以說是最勇敢和成功的鬥士。早在1970年,年僅8歲的他罹患皮膚癌,為此切除了部分左耳朵;1980年他得了骨肉瘤(骨癌),切除了部分腓骨;1984年他又得了 T2膽囊癌;1987年是了第4期惡性黑色素瘤(兩種癌症痣);2007年又得了第4期腎細胞癌(腎癌);2017年得的是惡性黑素瘤(三種癌症痣)。

 

年輕時的庫基克。(網上圖片)

年輕時的庫基克。(網上圖片)

 

但庫基克戰勝所有癌症存活下來,得以擁抱孫仔女微笑。庫基克的生活自律健康,一生不敢吸一支煙。他稱頻繁患癌可能是因為遺傳,因為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被癌症殺死的。他說:「我的DNA中一定有一些東西引發癌症,但同時也有東西抵抗癌症細胞,使身體能通過手術治愈。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謎。」

 

庫基克和妻子。(網上圖片)

庫基克和妻子。(網上圖片)

 

醫生佩服庫基克稱:「你是一個幸運的家伙。」一位專門記錄癌症的腫瘤學家也說:「從沒有人得過9種癌症(還活著)。」庫基克感慨:「我否定了所有認定我命不久矣的預估,迎來我的54歲生日,癌症已經成為我的朋友。」他又稱:「我意識到我的使命是給其他癌症患者希望,鼓勵他們繼續戰鬥。」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

Doxorubicin ( 多柔比星 )

注意:此藥物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病人須憑醫生處方,到已註冊藥房購買。

 

資訊來源 :  https://www.cancerquest.org/patients/drug-reference/doxorubicin

 

 

Doxorubicin 多柔比星(Adriamycin®, Rubex®, Doxil®)是一種蒽環類抗生素,通過以下兩種機製發揮抗腫瘤作用:

嵌入: 作為嵌入劑,此藥可嵌入到 ( DNA)碱基之間從而阻斷DNA合成與轉錄(transcription)。
酶抑制: 該藥可抑制II型 (topoisomerase type II) 拓撲異構酶這種酶(enzyme)的活性,從而導致 基因組DNA的崩解。
這兩種機製都可導致DNA破壞,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多柔比星的結構。

藥物使用
多柔比星對治療許多惡性腫瘤有效,只有少數幾種對它不敏感(如結腸癌、黑色素瘤、慢性 白血病(leukemias)、腎臟腫瘤)。

多柔比星治療的惡性腫瘤如下:
何傑金氏與非何傑金氏淋巴瘤(Lymphoma)
乳腺 癌
卵巢癌
睾丸癌
急性白血病
軟組織 肉瘤(sarcoma)
肺癌
膀胱癌
消化道腫瘤
甲狀腺腫瘤
肝癌
Wilms氏腫瘤
神經母細胞瘤
多柔比星通過靜脈給藥。Doxil®是多柔比星的一種新劑型。這種劑型的藥物是用一層 脂質(lipid) “氣泡”(膜)包裹起來。劑型的設計是想減少此藥的毒性作用,通過不傷害正常組織來達到這個目的。

不良作用
常見的不良作用如下: 
“放射損傷再現”(既往 放射治療(radiation)所致皮膚損害的再現)
骨髓抑制(血細胞計數減少)
易感染、易出血
食慾下降
口腔炎
脫髮
噁心、嘔吐
口腔潰瘍
出生缺陷
肝臟毒性
急性心律失常
大劑量使用可導致心臟毒性。如果心肌病存在,此藥的大劑量使用可使心肌病加重,導致不可逆性心力衰竭. 因此,病人應告訴醫師自己的心臟情況或存在的併發癥。減慢靜脈輸液給藥的速度可減輕心臟毒性(使血藥濃度下降)。然而,這樣做也有問題,因為藥物輸入時間會長達48-96小時。 

妊娠婦女使用多柔比星可能導致新生兒出生缺陷,故使用該藥的婦女不宜妊娠;使用該藥的男性也不應考慮要孩子。

如果病人有如下疾病,則可出現更嚴重併發癥: 水痘、心臟病或心力衰竭、痛風、帶狀皰疹、腎結石、肝臟疾病。所以,病人在決定使用此藥之前,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會出現以上併發癥。

有趣的是,有幾項研究顯示,飲用綠茶可增強此藥的抗腫瘤效果。

表柔比星(Ellence®)是又一種具有類似生物活性的蒽環類衍生物。它也可嵌入到DNA結構中,干擾細胞活動。Ellence®由Pfizer(Pharmacia)推向市場。 藥物不良作用與同類的其它藥物相似。

 


延申閱讀 :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
http://www.hkapi.hk/search_page_chi.asp

 

Fluorouracil (5-FU)(氟尿嘧啶)

注意:此藥物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病人須憑醫生處方,到已註冊藥房購買。

 

資料來源 :  廖繼鼎癌症專家網頁

 

 

Fluorouracil (5-FU) (氟尿嘧啶)

 

5-FU是一種抗代謝物(antimetabolite), 在1957年由Heidelberger和Ansfield開發, 做為DNA重要的前驅物胸腺嘧啶(thymine)的一種構造性類似物。 

功效
用於治療乳癌和胃腸道癌症和其它各種癌症。也可以對某些惡性和癌前期的皮膚疾病做局部治療。 

機轉
5-FU在細胞內轉換成5-FdUMP和FUTP。 
1. 5-FdUMP(5-fluorodeoxyuridylate)是5-FU最重要的代謝物和作用機轉, 5-FdUMP抑制thymidylate synthetase(TS)是5-FU的主要機轉, 5-FdUMP與還原型葉酸MTHF(N5,N10-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和TS形成共價三級結構複合物。抑制TS會使得DNA的前驅物dTMP(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s)的累積失去平衡, 增加DNA雙股斷裂。此MTHF的濃度決定5-FU和FUDR的有效性, 因為只有適當濃度的MTHF時, 共價結合才會發生; 在低濃度的MTHF時, 對TS的抑制是不完全而且是暫時的。
2. 5-FdUMP也可以經過磷酸化形成5-FdUTP在嵌合到DNA, 接著作用在DNA修復和誘發DNA雙股斷裂而造成有缺陷的DNA分子。
3. FUTP(fluorouridine triphosphates)是5-FU另一個重要的代謝物, 也會與RNA嵌合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
4. 5-FU對正常細胞和惡性細胞細胞週期的影響是複雜的, 在不同的細胞和細胞株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它包括下列顯著的特徵:
a) 5-FU對細胞在整個細胞週期期間的進展有完全的作用, 最值得注意的是G1和S期。
b) 5-FU殺死在細胞週期中S期和非S期的細胞。
c) 5-FU是一種取決於增殖的藥物(proliferation-dependent agent)。
d) 增加細胞暴露在5-FU的期間戲劇性地增加細胞毒性, 如此, 在短時間暴露時似乎具有抗性的細胞如果延長治療的間隔可能變成具敏感性。

抗藥性
1. 對氟嘧啶(fluoropyrimidine)生化作用的抗藥性是複雜的。 在大多數的案例, 抗藥性是由於5-FU代謝的改變或者是5-FU代謝物的作用改變。另外一個抗藥性的機轉是主要攻擊酵素thymidylate synthetase(TS)的改變。還有另一個涉及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dTMP)的改變。許多其它的改變也有可能, 包括改變酵素動力學、加強基質deoxyuridine monophosphate(dUMP)的累積、減少5-FdUMP的滯留、新的酵素合成的快速回復、基因放大、降低三級複合物的穩定性、缺乏葉酸共同因子、和減少葉酸的多重麩氨酸鹽作用(polyglutamation)。  
2. 在5-FU短時間推注治療和5-FU連續暴露治療之間沒有交互抗性, 這現象被認為是不同給藥時間表在抑制DNA和RNA合成上相對差異的結果。


藥物動力學
1. 口服吸收不穩定, 一般不經消化系統而以注射等方式的胃腸外給藥(parenterally)。
2. 在快速靜脈注射之後, 5-FU快速地分佈到所有身體的成分, 包括神經系統和惡性體液。在快速靜脈注射 5-FU 15 mg/kg後, 它快速由血漿清除, 半衰期10~20分鐘, 在這劑量下最大血漿濃度達到10-4~10-3M, 但三小時後在血漿中測不到5-FU(<10-8M)。  
3. 不同於快速從血漿清除, 5-FU和其代謝物可能在某些組織存在較長的時間, 包括在某些腫瘤, 而這種捕捉(trapping)的程度可用核磁共振光譜學(NMR spectroscopy)來評估。初步研究顯示這種捕捉(trapping)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病人對5-FU的臨床反應。
4. 要注意的是重複給予5-FU呈現非線性的藥物動力學, 而且曲線下面積(AUC)與時間(CxT)和臨床毒性很有關係; 用另一種說法即是: 隨著5-FU劑量增加, 全身的清除率反而降低, 
可能是分解的位置已經被飽和。 
5. 此藥主要在肝臟分解(約80%), 但也會由腎臟和肺臟排泄。
6. 當以肝動脈輸注(HAI), 超過50%以上的5-FU在第一次通過正常肝臟時被清除(first-pass clearance), 然而肝臟攝入5-FU的程度明顯地被劑量和輸注持續時間所影響。例如: 5-FU肝動脈輸注1000 mg/m2/day時, 肝臟攝入5-FU約20-60%; 但當劑量降到780 mg/m2/day時, 肝臟攝入5-FU約90%。

藥物和放射線的交互作用
1. 氟嘧啶(fluoropyrimidine)的細胞毒性可能藉由給予其它藥物或代謝物而改變, 例如: MTX、leucovorin、thymidine、uridine、interferon、cimetidine、dipyridamole、sparfosate(PALA)、allopurinol。Levamisole最常與5-FU併用於大腸直腸癌的輔助性(adjuvant)治療。和這些藥物一起使用可能會增加某些罕見毒性的頻率, 特別是與轉移性疾病極相似的大腦髓鞘脫失(demyelination)和肝功能障礙。
2. Leucovorin(LV)與5-FU的交互作用最重要, 這牽涉5-FdUMP及TS的共價結合(covalent binding), 並與還原型葉酸MTHF形成三級結構複合物。給予LV會增加這種結合而增加5-FU的毒性; MTX治療會消耗MTHF而抑制5-FU的毒性。然而延長MTX的使用導致MTX 多重麩氨酸鹽(polyglutamates)在細胞內形成, 這會使TS與5-FdUMP的結合更緊密而增加5-FU的毒性。在一個併用5-FU和MTX的多重分析中(JCO 1994), 大腸癌病人5-FU與MTX併用, 反應率會加倍而存活會延長。
3. 5-FU是放射線致敏劑(radiosensitizing agent), 雖然這作用沒有其它抗癌藥強。事實上,  在某些組織5-FU反而是放射線保護劑(radioprotective)。

 
毒性

毒性由給藥劑量(dosage)、給藥途徑(route)、及給藥持續時間(duration)所影響。當5-FU以每週一次推注注射(bolus)時, 骨髓抑制是主要的毒性。當5-FU以連續靜脈輸注(civ)或是和leucovorin合併使用, 口腔黏膜炎和腹瀉變成主要的毒性。有趣的是, 當5-FU以每週一次高劑量24小時連續靜脈輸注, 卻反而見不到以上兩者之副作用。在二氫嘧啶去氫脢(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缺乏的病人會增加5-FU的毒性。 
 
1. 血液: 
目前的給藥方式很少引起骨髓抑制。然而, 嚴重且威脅生命的骨髓抑制仍然可以發生, 特別是在骨髓儲藏量有限的病人, 不論是因為先前接受過治療或是骨髓受到腫瘤侵犯。
2. 消化道: 
目前任何給藥方式都會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和腹瀉, 但以連續輸注(civ)或合併leucovorin使用特別常見。當發生腹瀉時, 是暫停5-FU的指標。當合併leucovorin使用發生由小腸結腸炎引起的腹瀉是會致命的, 這種嚴重的腹瀉對輸液和octreotide acetate (100ug sc bid ≧ 3天)的治療有效。Hugo(Anti-Cancer Drugs 1996)指出Octreotide對癌症治療引起的腹瀉有重要的治療效果, 不論用在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以後的急性腹瀉或者是用在晚期的放射線腸炎, 在腹瀉是嚴重併發症的病人必須考慮Octreotide是第一線治療。其他需要停藥的胃腸道問題, 包括5-FU或5-FUDR做肝動脈輸注引起的膽囊炎和總膽管狹窄。當5-FU合併levamisole使用時, 40%病人發生輕度到中度的可逆性肝功能障礙。最常見的變化是鹼性磷酸脢(Alk-P)上升, 但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和轉胺脢(GOT, GPT)也可能上升。在某些病人, 這些變化會合併CEA上升和在電腦斷層或肝臟切片檢體出現脂肪肝的外觀, 這些變化會看起來像是肝轉移。
3. 黏膜皮膚: 
常見口腔黏膜潰瘍, 當見到口腔炎(stomatitis)時, 是暫停5-FU的指標。在5-FU推注注射期間口含冰塊30分鐘可以有效預防口腔炎。其他常見反應包括可逆性禿頭症、斑疹和丘疹(maculopapular rash)、光敏感性(photosensitivity)、過度色素沉著(hyperpigmentation)(特別是靜脈注射的地方)、皮膚萎縮、指甲變化、和手足症候群(hand-foot syndrome)。雖然手足症候群幾乎總是和連續輸注治療有關, 也有報告發生在接受每週一次推注治療的病人。Kingsley(1994)指出尼古丁貼片(nicotine patch)(7.0mg)可以有效預防中度嚴重的脫屑性皮膚炎。Mortimer(1990)也指出維他命B6(pyridoxine)(150mg qd)可能有效。
4. 免疫系統:
曾報告有過敏性反應。5-FU在人類是免疫抑制劑(immunosuppressive)。
5. 心臟血管:
很多報告指出5-FU與心臟局部缺血有關, 尤其當先前有心臟疾患的病人接受5-FU連續輸注。Keefe(1993)指出910位接受標準劑量病人的發生率是0.55%, 它的病理生理學是冠狀動脈痙攣(coronary vasospasm); 高劑量連續輸注時發生率是7.6%。這副作用最可能的解釋是在給藥期間發生暫時性棘狀細胞增多症(transient echinocytosis), 它會暫時地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增加紅血球通過小孔的運輸時間。血栓性靜脈炎(Thrombophlebitis)也可能發生。
6. 眼睛:
偶爾可以見到結膜炎、流鼻水、畏光、過度流淚(因為淚管阻塞)。急性毒性視神經病變是罕見的併發症。
7. 神經:
可逆性嗜睡、迷失方向感、混亂、興奮、小腦運動失調症、眼球震顫症、頭痛、錐體束症候(pyramidal tract signs)可以發生在2%的病人。在併用5-FU和Levamisole的罕見案例曾報告發生嚴重大腦髓鞘脫失疾病。
8. 致癌性(carcinogenicity):
對導致某些系統突變但非全部; 致癌的危險性不確定。
9. 局部性5-FU:
局部5-FU給藥一般認為不會有全身毒性, 但會有不等程度的局部皮膚反應。

劑量與用法
1. 在溶液中與下列藥物不相容:
cisplatin, cytarabine, daunorubicin, diazepam, doxorubicin, idarubicin。
2. 最適當的劑量、給藥路徑、和時間表尚未確定:
雖然有人以肝動脈輸注(HAI)用來治療侵犯肝臟的癌症, 這做法的價值仍有爭議。5-FU也可以口服(oral), 但吸收和血漿濃度的不穩定使得一般人不用此路徑給藥。因此, 最常以靜脈注射(IV)給予。幸運的是, 有肝臟和腎臟雙重系統足夠將5-FU排除體外, 所以有肝或腎功能不全時並不需要調整5-FU的劑量。
3. 以下討論常用的方式:
a) 單一5-FU的靜脈推注(bolus):
    (1) 12 mg/kg/day × 5 day        q4~5w
    (2) 15 mg/kg/wk × 4wk → 以後如果可能的話增加到 20 mg/kg/wk (最大劑量1 gm) 
b) 單一5-FU的連續靜脈輸注(civ):
    (1) 1000 mg/m2/day(range, 650~1300 mg/m2/day) x 5 days        q28d   
    (2) 225 mg/m2/day qd + 放射線治療 (用於直腸癌的輔助性治療)
          5FU 500 mg/m2/d iv push x 5天                             第1天和第28天
          RT 180 cGy x 5d/w x 6w (5040-5400 cGy)            第56天起開始電療
          5FU        225 mg/m2/d civ x 3天                                     在電療第1週和第5週
          在電療結束後一個月 5FU 400 mg/m2/d iv push x 5天
          再一個月後 5FU 500 mg/m2/d iv push x 5天 q4w   
c) 合併5-FU和Leucovorin的給法:
    (1) Mayo Clinic 5-day regimen:
          LV 20 mg/m2/d run 30 min + 5-FU 425 mg/m2/d bolus x 5 days        q5w
    (2) Roswell Park weekly regimen:
          LV 500 mg/m2 run 30 min + 5-FU 500 mg/m2 bolus         qw, 連續6週休息一週
           Buroker(JCO1994): (2) 比(1) 易造成腹瀉, 住院時間長, 而且較貴
    (3) AIO regimen: 
          LV 500 mg/m2 run 2 hour + 5-FU 2.6 gm/m2 run 24 hour qw, 連續6週休息一週
    (4) De gramont regimen:
          LV 200 mg/m2/2h+5-FU 400mg/m2 bolus and 600mg/m2/22h x 2d q2w

 

 

延申閱讀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uorouracil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
http://www.hkapi.hk/search_page_chi.asp

 
 

Oxaliplatin (奧沙利鉑)

注意:此藥物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病人須憑醫生處方,到已註冊藥房購買。

 

資料來源 :  香港藥劑師學會

 

 

學名:                Oxaliplatin (奧沙利鉑) 

商品牌子名: Eloxatin (樂沙定) 

藥物製造商: Sanofi-aventis

劑型: 50mg滴注裝

香港註册編號: HK-46027

孕婦用藥分級: D

藥理: 奧沙利鉑透過生物轉化而成的衍生物與DNA產生相互作用,造成鏈間及鏈內交聯,破壞DNA合成,從而造成細胞毒性及抗腫瘤作用。

用途: 治療已擴散的結腸直腸癌的一線藥物,與氟尿嘧啶(5-FU / 5-Fluorouracil)及亞葉酸(Folinic acid)聯合使用。

劑量: 視乎各種情況而定。療程一般為每次劑量85mg/m2 ,每兩星期(14天) 給藥一次,共12次療程(為期6個月)。

用藥禁忌: 
–  對鉑類衍生物有過敏的人士
–  妊娠;哺乳婦女
–  骨髓功能受抑制的人士(中性白細胞數量低於2×109/L或血小板數量低於100×109/L) 
–  嚴重腎功能不全的人士
–  周邊性感覺神經病變導致的功能性障礙

用藥注意: 
–  治療期間病人應接受定期的血液檢查
–  有肝或腎功能不全的人士要小心使用

常見副作用:  噁心、嘔吐、腹瀉、疲倦、發熱、貧血、肝酵素上升;周邊性感覺神經病變,症狀表現為四肢末端感覺異常和遲鈍。

其他副作用:  腹痛、食慾不振、口腔炎、血少板減少、白血球減少。

藥物相互作用: 
對腎臟有毒性的藥物(Nephrotoxic agents)如Aminoglycosides可能會增加Oxaliplatin的副作用。

病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 
1.   如患者對鉑類藥物敏感,過感反應可能會於注射Oxaliplatin數分鐘內出現。
2.   藥物治療期間,因骨髓會被抑制,患者可能會較容易受到感染,所以患者應避免出入人潮擠擁的地方或接觸傳染病患者,減少受感染的機會。 
3.   Oxaliplatin可能會影響神經的運作和產生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
–  急性神經病變-於注射藥物後2天內出現,並於14天內復原
–  持續性神經病變-症狀持續多於14天,並影響到日常活動如寫作、吞嚥等,停藥後症狀會有所改善
–  若出現下列神經問題的任何症狀,請告訴醫生:
        - 對低溫或冷凍的物件非常敏感
        - 呼吸、吞嚥或說話困難,舌頭有異常的感覺或胸口感到受壓
        - 手腳感到疼痛、刺痛、灼痛(針刺、麻痺感),而這些痛楚可能影響步行或進行日常活動
4.   每次靜脈注射後,手或腳尖可能會出現麻痺或刺痛感。這種副作用通常會在數天後消退。而手或腳尖較持久的麻痺或刺痛感,通常會在較後期的治療出現。
5.   建議使用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以筷子夾豆或衣鈕,以測試麻痺或刺痛的程度。
6.   為將上述副作用減至最輕,可採用以下建議:
–  在接受Oxaliplatin輸注時,以毛毯包裹身體
–  在接受Oxaliplatin輸注後5天內避免接觸低溫或冷凍物件
–  在寒冷的空氣中,避免深呼吸
–  在天氣寒冷時,經常穿著保暖的衣服。以圍巾或面罩遮掩口鼻,令進入肺部的空氣溫暖
–  從冰箱或雪櫃取出物件前,必先戴上手套
–  飲用和暖或室溫的飲品並經常使用飲管

醫管局藥物分類:  自費藥物

藥物法例分類:      P1S1S3(此藥為醫生處方藥物,須由藥劑師核實處方後配藥)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和英國國家卓越臨床研究中心(NICE)建議:
1.  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指引:
 –  Oxaliplatin 與5-Fluorouracil及Folinic acid一同使用,可用於治療曾接受原發腫瘤完全切除手術的第III期結腸癌患者(作為輔助治療)
–  Oxaliplatin 與5-Fluorouracil及Folinic acid一同使用,可用於治療未曾接受過治療的晚期結腸直腸癌患者。
2.  英國國家卓越臨床研究中心(NICE)指引:
–  Oxaliplatin 與5-Fluorouracil及Folinic acid一同使用,可作為晚期直腸結腸癌的一線合併治療或往後的治療。

 

 

延申閱讀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xaliplatin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
http://www.hkapi.hk/search_page_chi.asp

Bevacizumab (貝伐珠單抗)

注意:此藥物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病人須憑醫生處方,到已註冊藥房購買。

資料來源 :  香港藥劑師學會

學名 :            Bevacizumab (貝伐珠單抗)


商品牌子名    Avastin

藥物劑型 :  針劑

孕婦用藥分級 :  C  (動物研究顯示藥物對胎兒有不良影響,但並沒有對懷孕婦女進行對照試驗;或尚未進行動物試驗及婦女研究。此類藥物只能在對胎兒的潛在利益大於潛在風險的情況下使用。



關於此藥物
貝伐珠單抗是基因重組的單株抗體,選擇性與人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結合,阻止VEGF與內皮細胞的相應受體結合,進而阻止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此藥用於治療擴散性結腸及直腸癌。

使用藥物前, 須注意之事項
如有以下類別之疾病或正在服用下列之藥物,在使用藥物前,請確定醫生或藥劑師知道病人正患有/正在服用,以使醫生或藥劑師決定該病人是否適合使用該藥物:
– 腸胃道有破損或腹腔有膿瘡人士
– 將會進行大型手術
– 患有心臟病及高血壓人士
– 若你懷孕或計畫懷孕,請告訴醫生或藥劑師

在下列之情況下, 切勿使用該藥物
如有以下之情況,除非在醫生或藥劑師特別之監督下,否則不可使用該藥物:
– 對貝伐珠單抗及其藥物成份敏感的人士忌用

如何使用該藥物
請遵循醫生或藥劑師之指示或藥物標籤上列印之指示服用,以下為參考劑量
結直腸癌:
每兩星期一次;每千克體重使用5至10毫克藥物並以靜脈緩慢注射。
– 若出現腸胃道破損、嚴重高血壓、傷口撕裂、嚴重出血或腎病症候群如嚴重的蛋白尿時應立刻停用。

藥物可能引致之副作用及藥物相互作用
– 常見副作用包括有腹痛、嘔吐、腹瀉、食慾不振、便秘、口腔炎、傷口的癒合緩慢、出血問題、高或低血壓。
– 貝伐珠單抗 (Bevacizumab) 與蒽環類(anthracyclines)藥物共用時,可能會增加後者心臟毒性的影響。

使用藥物之重要資訊
–  如你正在服用任何藥物(包括西藥,中藥),請在醫生方該藥物前通知醫生你正在服用該藥物。
–  請將藥物放在兒童不能拿取之地方,以免兒童誤服。
–  如你需要購買任何其他藥物使用,請咨詢你的藥劑師。
–  如你需要進行任何手術或檢查(包括牙科手術),請通知醫生你正在服用該藥物。
–  如你對任何藥物有過敏反應,請通知醫生。
–  在使用藥物前,請小心閱讀藥物標籤或用藥小冊子。
–  除在醫生的特殊指示下,請勿自行更改使用藥物之劑量,如你懷疑自己或家人服用過量之藥物,請立即往急症室求診,連同藥物及其標籤帶往急症室。
–  請勿給藥物予其他有相同徵狀之病人服用。
–  請勿保存已超過有效日期之藥物。
–  如對你正在服用之藥物有疑問,請向藥劑師查詢。


有關該藥物之其他資訊
醫管局藥物分類:        自費藥物
香港藥物法例分類:    此藥為醫生處方藥物,須由藥劑師核實處方後配藥。
香港註册編號:            HK-53549
藥物製造商:                Roche

延申閱讀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vacizumab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
http://www.hkapi.hk/search_page_chi.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