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會推動更多相關專注於癌症患者、康復者及照顧者的活動

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會推動更多相關專注於癌症患者、康復者及照顧者的活動。增強對癌症患者的支持,讓他們在面對挑戰時,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力量。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為這個崇高的目標而努力。

多場精彩的足球比賽,參賽者當中有癌症康復者,亦有專科醫生,還有來自各行各業的熱心人士。他們在球場上揮汗如雨,展現出團結與拼搏的精神。除了賽事,還設有互動環節,讓參加者能夠更深入了解癌症患者的需求與挑戰,並鼓勵大家一起為這個社群發聲。

整個活動不僅是一場體育盛事,更是一個凝聚愛心與希望的平台,讓我們共同努力,為癌症患者帶來光明的未來!約定下次再聚首,期待能夠長踢長有,身體健康,共同努力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多的支持與關愛!

鳴謝: 溢晞醫務中心

在雷暴警告的陰影下,天公卻為我們帶來了美麗的陽光,賽事不僅精彩絕倫,更讓人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今天,一群專科醫生不僅在診所裡展現專業,還在球場上展示了他們的另一面!這次活動旨在支持 #初心慈善體育協會— 一個專注於癌症患者、康復者及照顧者的運動團體,並得到了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的全力支持。

在雷暴警告的陰影下,天公卻為我們帶來了美麗的陽光,賽事不僅精彩絕倫,更讓人感受到團結的力量!這些醫生們在綠茵場上如同戰士,揮汗如雨,展現出他們的拼搏精神。

除了醫療上的照顧,這些醫生也用心關懷癌症病人。他們不僅提供專業意見,還積極參與各種慈善活動,幫助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鼓勵他們在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

每位參賽者都約定下次再聚首,期待能夠長踢長有,身體健康,共同努力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多的支持與關愛!💪⚽️

顧問醫生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抽出寶貴的時間支持「Easy Ask」醫事問義務查詢計劃

在香港面臨經濟挑戰的背景下,我們的病人組織同樣受到不小的影響。隨著經濟環境的不穩定,資源變得愈加緊張,這使我們在提供支持和服務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然而,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依然懷著感激的心情,感謝我們的顧問醫生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抽出寶貴的時間支持「Easy Ask」醫事問義務查詢計劃。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無私奉獻,為病人帶來了希望與指引。

同時,我們也要特別感謝前線同事的努力與奉獻。在這艱難的環境中,他們依然堅守崗位,為病人提供溫暖的支持。每一次的諮詢,每一個關心的問候,都是他們對病人深切的關懷與支持。他們用心靈與真誠,讓病人感受到並不孤單,並在艱難的癌症路上,為他們帶來一絲光明。

這些努力不僅僅是工作上的責任,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儘管我們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但我們相信,透過團結和共同努力,我們能夠為每位病人提供更多的支持與關懷。讓我們一起繼續在這條路上,攜手前行,為每位病人帶來希望與溫暖。

在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愛跑友主持人劉Sir的引領下,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限可能。

作為一名癌症康復者,劉Sir以跑步作為生活的起點,鼓勵每一個人勇敢向前,因為”生命影響生命”的真諦深深扎根於他的心中。

這次受邀到濟南參加一場充滿愛與關懷的跑會。身穿慈善跑隊服「Run for Passion」抵達濟南,與當地的弱勢社群分享,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期待,充滿力量。

劉Sir分享他的故事,述說如何在逆境中堅持不懈,將痛苦化為力量。當大家一起運動,所有的疲憊與困難似乎都被拋在身後,只有彼此的陪伴讓我們感到溫暖。

「You never walk alone」,這句話在我們的心中迴響。無論生活中遇到什麼挑戰,我們都不再孤單。每一個微笑、每一聲加油,都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共同體的力量。

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通過跑步,我們不僅鍛煉身體,更能傳遞愛與希望,鼓勵更多人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戰。

衷心感謝Morris及保誠保險TopGear團隊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與大家交流!🌟

昨晚,#癌症資訊網 創辦人吳偉麟先生有幸與一眾年輕保險從業員聚會,分享本機構的使命、核心價值及未來願景。

交流過程氣氛輕鬆正面,亦為大家介紹了 #癌症資訊網 多項服務,如何為癌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適切支援。雙方更就保險行業於危疾產品資訊,進行了深入討論。

期望日後有更多機會與新一代行業領袖交流學習、共同成長,攜手推動更多有意義的改變!🚀

【justwannasay】獻給所有受癌症影響的每一位

 

這是屬於我們的旅程

不知不覺中,突然就開展了與癌症共舞的訓練人生。
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天賦之一就是能夠在黑暗中航行。
我的生活處於這種壓力下「 不適」的黑暗之中,還有潛藏在我內心的深層黑暗。

這些經歷讓我慢慢學習穿越人生最黑暗深處的能力。

與其把這些經驗當作是失敗,我更願意把它們當作連結與愛的力量。
所以今天,我決定把這過程寫下來,與正閱讀的你分享。

經歷這段癌症旅程對我來說深具意義,作為一位瑜珈修行者,透過我感受到了每一個細節。

除了身體上,還有情感、能量、靈性夾集的體驗。在這過程中,我們用眼睛去看,更用心去感受這種激進的存在。

經歷了無數的診斷和治療,我可以確認這是一段極其孤立和個人的旅程。縱然有家人的陪伴,但當中的恐懼是很個人的。

用文字去分享經驗對於幫助我們重新連結,在如此艱難的時刻至關重要。我希望透過文字一起帶來連結、愛、希望和療癒。透過這些反思所傳達的精神、架起心靈的橋樑。這些碎片聚焦於我個人癌症旅程中的情緒。在靜思中多感受,這樣正在接受治療的人能與我一起閱讀,觸動更多的心靈。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療癒旅程都是獨特的,我透過我的視野和心靈與你分享。

我相信文字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們背後帶來的能量。

這一切訊息,有些是抽象的。旨在連結路上的每一位,希望其中至少有一篇能觸動你的心靈,陪伴大家深入思考。

願這些文字讓你回歸自我,願它們為你提供癌症旅程的一個視角,幫助你照亮你所愛之人,可能正在經歷的黑暗與光明。遇上癌症可能是人生中一個引發內省的旅程,只要我們願意接受。

以真實、愛、深度與光明陪伴分享。

待續..

【活動花絮】交換禮物 慈善優先謝票場

善寧會與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日前 (14/06-2025) 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的英皇戲院舉辦電影《交換禮物》慈善優先謝票場,今次活動扣除成本後收益全數捐予善寧會及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用於晚期病人及癌症病人照護服務。活動反應相當熱烈,吸引超過350人出席,善寧會院長兼營運總監黃嘉然先生、善寧大使許家傑先生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以及而有份參與製作的幕後策劃人 曾寶儀 都有份出席,並分享自親經歷的心路歷程。

曾寶儀聯同導演 林明謙 ,耗時四年走訪病友、家屬、醫師與科學家,打造這部紀錄片。《交換禮物》透過五位病友重新審視人生、放下執著的故事,見證生命動人的轉化。電影播放期間,不少觀眾都感觸落淚,曾寶儀坦言希望這紀錄片成為溫暖的陪伴,讓抗癌路上的朋友知道:「你並不孤單」亦讓其家人或照顧者,從而學習將悲傷放下。

活動後,許家傑 及曾寶儀及製作團隊合照留念,並分享感受,許家傑表示感激善寧會邀請,讓他可以跟大家一齊欣賞這部感人的電影。他表示:「電影最震撼我嘅係一個想法:『每一件事情都係客觀,你點去睇呢件事就係主觀嘅心。』就好似死亡一樣,好多人好驚、唔敢面對,但其實最可怕就係唔面對。《交換禮物》入面,有人想面對癌症視為一份禮物,係因為我哋好多人太忙,根本冇聆聽過自己身體,成日捱夜或者損耗自己身體,患癌係一個警號亦係一個提醒。冇人想病,但當呢個警號響起,就可以提早令自己改變生活方式,絕對可以好得番。」

家傑表示生命不在乎長短,重要的是看到病患面對治療的痛苦,仍然努力希望活下去,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熱愛。多次到賽馬會善寧之家探訪的他表示:「雖然好多已經到達生命的晚期,但他們仍然好珍惜去享受同活好每一日。死亡或者癌症一直係好多人避諱唔想講嘅話題,總係覺得好負面,其實生老病死係每個人必經階段,反而我哋應該學習去面對佢,早啲去正視,絕對係一件好事。」

——————-

善寧會 成立於1986年,作為沒受政府資助的香港註冊慈善機構,一直致力為晚期病人及其家屬提供涵蓋「身、心、社、靈」的全人紓緩治療。透過沙田「賽馬會善寧之家」的寧養住院服務、家居照護、日間護理及善別輔導,讓病人在親友陪伴下,安舒及有尊嚴地完成人生最後一程。另外,善寧會亦在長沙灣設立「譚雅士杜佩珍安家舍服務中心」,作為社區善別輔導及資源中心,支援喪親者。

為實踐「寧養服務普及化」的理念,善寧會特別設立基層資助計劃,為合資格的基層家庭提供大幅減免甚至豁免收費。2023/24年度就「社區紓緩服務計劃」,我們為家居照護的病人提供8,370服務人次,而資助病床的服務總日數超過2000天。同時,善寧會也透過推廣晚期照顧安排和生死教育課題,提升大眾對紓緩治療的認識,讓晚期病人也可過有質素的生活,圓滿生命。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簡稱 CICF,於2017年由癌症資訊網創立,旨在將網上服務進一步延伸,為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全面及合適的支援。我們亦希望透過凝聚抗癌路上的同路人,鼓勵更多人參加病人病人組織,積極倡議病人病人權益。本基金的服務發展及日常運作經費主要由「癌症資訊網」撥款支持,惟持續服務的需求甚殷,公眾的捐助對本基金至為重要。

李嘉誠基金會向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捐贈「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ipsy 儀器 李嘉誠:「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李嘉誠基金會近日先後向英國劍橋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捐贈兩部革命性的「肝癌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ipsy儀器,旨在加速尖端無創癌症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惠及更多病人,兩項捐贈標誌著基金會對全球頂尖醫療科研機構的長期承諾,推動創新科技以改善人類健康的願景。

英國劍橋大學:開創英國及歐洲無創癌症治療新篇章

李嘉誠基金會向 英國劍橋大學的捐贈,使其成為英國乃至全歐洲首家引入Histotripsy儀器的機構。 這項技術將率先應用於劍橋大學醫院國民保健服務基金會信託(Cambridge University Hospitals NHS Foundation Trust)旗下的愛丁布魯克醫院(Addenbrooke’s Hospital),預計將於*今年夏季*開始治療首批國民保健服務(NHS)的肝癌患者。

是次捐贈得以迅速落實,有賴*英國政府創新及務實的政策支持。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透過其「創新型設備普及途徑計劃」(Innovative Devices Access Pathway programme),簡化相關監管程序,加速這項突破性技術的引進。*

基金會董事周凱旋女士*上周親赴劍橋大學出席捐贈儀式,主禮嘉賓包括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部副部長Baroness Merron。周女士在致辭時分享,*李嘉誠先生收到了許多香港病人的感謝信,他們的生活因成功的Histotripsy治療而得到改變,其正面影響立竿見影。*她引述李先生常提及的佛學哲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並表示:「今天,我們有幸透過Histotripsy及相關創新科技幫助拯救生命,每一個生命都如最宏偉的寶塔一樣彌足珍貴。」

美國史丹福大學:延續逾四十載的深厚情誼

與此同時,基金會向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捐贈第二部Histotripsy儀器。是次捐贈是基金會與史丹福大學在醫學領域緊密合作的最新篇章,旨在共同突破癌症治療的界限,再次彰顯李嘉誠先生對該學府的長期支持。李先生與史丹福大學的深厚友誼始於四十多年前,基金會的慈善支持為大學的科研、教育和病患護理注入了源源不絕的動力

基金會對史丹福大學的支持橫跨多個領域,其中項目包括:

* 李嘉誠學習與知識中心 (Li Ka Shing Center for Learning and Knowledge): 於2010年啟用,由基金會資助興建,現已成為史丹福醫學院的核心建築。

* 轉化醫學及專科培訓: 多次支持各項轉化醫學計畫及專科醫生的培訓項目。

* 李嘉誠心臟病學教授席 (Li Ka Shing Professorship of Cardiology): 現由楊清源醫學博士(Dr. Alan Yeung)擔任,致力於心臟病學的前沿研究。

附件為周凱旋女士演講辭,美國史丹福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的英文新聞稿可於下方連結觀看,兩位英國患者的真實分享影片(UK Patient Testimonial Video)、英國劍橋大學捐贈儀式圖片亦可於下方連結下載。歡迎傳媒朋友使用。謝謝!

參考資料:

美國史丹福大學英文新聞稿

https://medicalgiving.stanford.edu/news/breaking-barriers-in-cancer-care.html?mkt_tok=ODg0LUZTQi0zMDcAAAGbGNnCsWNQVLyCCINY2HAE3FIFSVpeCQuTDEacGVbtzulGuseMK3_eg-CRj3bE7QL2dDrHb7KDDLbMFO0_Ljics7ylGMyPOsA5TqaJKnbyECIZ

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部英文新聞稿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nhs-red-tape-blitz-delivers-game-changing-new-cancer-treatment

英國劍橋大學英文新聞稿

https://www.cam.ac.uk/news/cambridge-to-offer-cutting-edge-ultrasound-treatment-for-nhs-cancer-patients-in-uk-first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 開發癌症及代謝疾病創新療法

後排左至右: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門總經理吳珊女士;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及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教授

前排左至右:阿斯利康香港醫學事務負責人(生物製藥及罕見病)黃天鴻先生;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

 

香港,2025613 – 阿斯利康香港(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佈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加速本地生命科學生態圈的研發進程以及創新發展,進一步強化雙方過往的長期合作基礎。簽署儀式於科大獨角獸日2025上舉行,該活動匯聚一眾企業家、投資者及業界領袖,作技術知識交流與合作。

是次合作備忘錄在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門總經理吳珊女士,以及科大校長及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教授的共同見證下,由阿斯利康香港醫學事務負責人(生物製藥及罕見病)黃天鴻先生及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正式簽署。

是次合作同時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框架,促進雙方在醫學、生命科學及醫療保健領域的研發機會,最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質效用,推動醫學進步。

合作的另一核心是結合阿斯利康深厚的臨床專業知識與科大在計算生物學的領先研究,將尖端的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技術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借助這些新穎技術,醫療診斷及病理圖像分析的效能將得以提升,為完善精準治療(precision treatment)、生成高質量的真實世界證據(real-world evidence)及改善醫療服務提供強大助力。

此外,是次備忘錄發揮的協同效應將對擷取醫療數據至關重要,特別是複雜的多組學及臨床數據。這些數據會被轉化為可行的洞見,為呼吸系統、心血管及腎臟疾病等代謝相關疾病開發有效的治療策略,當中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心臟衰竭、慢性腎病及糖尿病腎病等。

建基於雙方已有的合作基礎,是次合作亦會在癌症治療領域開推動更先進和精準的治療方法,涵蓋從篩查、分子診斷到監測的整個過程。與此同時,雙方會共同為其他罕見病研發創新的治療方案,旨在找出新的治療標靶點、路徑及抗藥性機制。

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門總經理吳珊女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香港科技大學在長久的合作基礎上更進一步,共同推動生命科學的進步。憑藉多年的共同研究經驗,我們將應用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技術,為主要代謝疾病研發創新治療策略,以提升診斷準確度、個人化治療、及整體病人護理水平,同時推進我們在癌症及罕見病研究的合作。這份合作備忘錄發揮的協同效應對為病人創造新的效益至關重要,並將為香港醫療研發的生態系統提升至新水平鋪路。」

科大校長及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教授表示:「我們很高興能透過簽署這份合作備忘錄,鞏固與阿斯利康緊密合作的夥伴關係,這標誌著我們將前沿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的重要里程碑。科大的研究人員將實踐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的領先成果,用以應對日益嚴峻的醫療挑戰,並加快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轉化至臨床應用。更重要的是,這次合作將支持大學促進人工智能與醫療健康領域的深度融合,開拓創新教育模式,及開展前沿醫學研究,進而推動香港成為世界級的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關於阿斯利康香港

英國阿斯利康藥廠是一家利用科學為人類、社會和地球帶來健康的全球製藥企業,以科學為本創造革新的改變,我們主要集中於治療四大專科範疇的疾病 — 腫瘤、心血管與代謝疾病、呼吸系統及罕見疾病;另外,我們亦選擇性研發自身免疫、神經科學及感染學的範疇。

如欲了解更多阿斯利康的資訊,請點按此連結:www.astrazeneca.com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致力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研究及具影響力的知識轉移。科大著重為學生提供全面及跨學科的教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4》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個科目躋身《2025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50強,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全球排名第17位,蟬聯本地大學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一直位處全球首30名以內,反映畢業生極具競爭力。在研究及創業創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的「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直至20255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逾1,800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7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

HK-11957 2025/06/13

「Re:Start我仲掂!!舍區嘉年華」圓滿落幕!

🌻【衷心鳴謝】🌻 「Re:Start我仲掂!!舍區嘉年華」圓滿落幕! 這份熱鬧與溫暖,全因有你們—— 感謝所有支持單位、義工好友,和每一位到場參與的病人及照顧者! 是你們的創意、汗水和笑容,讓這場重生派對 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活動後感:

本地圖文作家 大泥 Bigsoil

感激癌症資訊網的帶領,開展了連結大家嘅re:start之旅!

Re:start,係每一個曾經患病或經過低潮嘅朋友都希望踏上嘅人生新階段。可以重新嚟過又活得精彩,就梗係好啦!不過,要邁向呢個目標,中間其實唔多唔少都要經歷好多高低起跌,亦都唔係咁易⋯⋯ 就係咁,同路人嘅支持就好重要啦!

今次我參與嘅部分有展覽、畫大畫活動、仲有病友分享會⋯⋯ 《take a break 別忘記休息》展覽好開心可以默默地同大家連繫上,多謝大家嘅留言卡!當中有俾我嘅鼓勵,亦有留言者分享嘅心聲⋯⋯ 我喺度諗,展覽嘅短短一星期,如果可以曾經帶過少少感動俾你,或者有令到大家放鬆少少,我覺得已經好good㗎啦!

畫大畫workshop,多謝每一位參與嘅朋友,亦多謝個天,令我哋可以喺一個無敵正嘅天氣好好咁放開自己,俾身體、顏色同大自然結合,仲創作咗一幅有你有我有感動嘅震憾大畫!

至於病友分享會,別來無恙就係我哋最好嘅禮物!我哋接觸時間雖短,但某程度上我哋比起身邊大多數嘅人都明白對方,一見面就可以毫無保留盡情分享!呢份信任,都因為我哋都係有過共同經歷嘅人,冇人比我哋可以更了解對方呢!

Re:start,其實都係我哋個人嘅功課,好好去努力,跌低嘅時候彼此互相扶持,我相信,目標就唔會好遠。

Dr.Wendy Wong + 瑜伽Carol老師

Dr Wedny Wong:只是一個星期,心中的畫面都繼續讓我感激、動容。因為癌症資訊網的Alan同大泥穿針引線下,令到我走出來,take a break! 你們包容我呢個中醫師極之不專業咁教你哋做瑜伽、仲有唱歌同分享(我把聲堅抽好難聽…仲要比我老公笑)!獻上我戓者你們的第一次,多謝你俾機會我同瑜伽Carol老師學習做個好老師!見到你哋出晒汗,都出盡奶力去郁動自己嘅膊頭、髖關節、手手腳腳,希望你哋唔好放棄,繼續努力、一齊努力搵返健康!

瑜珈導師Carol: 感謝癌症資訊網和 Dr. Wendy 的邀請,於在 6 月 1 日一同帶領一小時的瑜伽練習。這次課堂聚焦在呼吸與溫和伸展,目的是讓同學可以透過簡單的練習,幫助身體放鬆、穩定心神。

當天同學的參與度很高,非常投入,並願意嘗試不同的動作。天氣良好,場地寬敞舒適,讓整體的練習進行得很順利。希望這次的體驗能為同學們帶來實際的支持,也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練習,建立穩定且實用的療癒方式。

 

樂行商龍會
樂行商龍會好榮幸受到癌症資訊網的邀請,參與今次的慈善市集暨黃昏音樂會,活動不僅能夠籌集資金支持癌症患者及其家庭,還能提高公眾對癌症患者的關注。

在市集、工作坊和音樂會中,許多義工和參與者熱情投入,展現出凝聚社區的力量。音樂會的表演者也充滿正能量,歌曲鼓舞人心,讓人感受到愛和希望。

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支持癌症資訊網的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帶來更多的溫暖和祝福。

寧亮慈善基金

寧亮慈善基金創辦人–任亮憲先生(Edward) 對慈善活動非常支持,凡事都親力親為, 雖然平日忙於工作,

會議一個接一個,但不妨礙他的一顆善心和毅力 ,一有空餘時間就積極籌辦及參與慈善工作,不遺餘力。剛落機的他急急趕過來活動場地支持!

寧亮慈善基金首次與癌症資訊網合作,於鰂魚涌舍區擺攤位 ,活動中大家都很融洽 ,大家打成一片 ,各攤位互相支持,義工們樂也融融。

寧亮希望借助此次活動– 彩繪 ,喻意點“亮”人生 ,為生命添上色彩。

寧亮合作機構–AGenius天才製作邀請了TVB女演員<愛.回家>飾演「賈名媛」邱芷微作演唱表演嘉賓,演唱歌曲分別是強及<愛.回家>主題曲愛心灌溉。

邱芷微小姐由武術家丈夫陳志忠先生陪同出席。陳志忠先生進行演說, 盼望為患者及照顧者帶來希望 ,鼓勵患者,希望以自身經歷說明癌症不可怕 ,除了靠藥物和手術治療外, 積極治病的正向心態也很重要!

在場聽BUSKING的聽眾 :

沈浸在悅耳歌聲:一臉感動

引發共鳴: 眼中散發著感動的光芒

特別鳴謝 <愛.回家> 飾演「賈名媛」邱芷微小姐及武術家丈夫陳志忠先生 ,讓我們一起聽聽兩位的「Re:Start」心聲:

邱芷微小姐 : 演唱出關懷與希望,感觸照顧患病家人絕不容易, 表示非常感觸: 「我都係一個照顧者, 睇住家人患病時的軟弱,在治療過程所承受的痛苦, 感到無助,我們在身邊除了需要整頓自己的情緒外,也需要給予更多關懷與正能量,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全家人的愛及支持是非常緊要的。」

陳志忠先生 :「 我在活動上除了分享抗癌心得外, 也希望給予抗癌的病人看得見現在醫學昌明,癌病其實一點都不可怕,不要害怕,只要積極面對,尋求治療方案盡快處理, 都可以好快變回正常人。以我個人為例,仍然正常和健康。不時有人說:癌病康復路是好漫長,病癒後仍然有不少後遺症,仍有辛苦和不適應,其實都不是的。這是我想給病人和家屬的一個訊息:是有希望的。」

(媒體報導:成報, 東周網EW TVB 娛樂新聞台, 東周刊,東網(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