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委任中醫藥發展專員

鍾志豪博士將由五月二十日起出任中醫藥發展專員。
鍾志豪博士將由五月二十日起出任中醫藥發展專員。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四月十日)宣布,經公開招聘後,委任鍾志豪博士為中醫藥發展專員。任期由二○二四年五月二十日起生效,為期三年。

鍾志豪博士是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博士持有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及生物醫學學士、英國牛津大學循證醫療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哲學博士學位。鍾博士專注於醫療服務、公共衞生,以及中西醫協作服務政策的跨學科研究,並曾在國際同行評審學術期刊發表超過170篇文章。此外,他曾擔任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和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等諮詢組織的委員,就推動香港中醫藥發展的策略及規管事宜向政府提供建議。

醫衞局發言人說:「鍾志豪博士熟悉中醫藥發展及公共衞生政策,並在推廣中醫藥、中西醫協作臨床研究,以及公共醫療和衞生服務研究等方面具備豐富經驗。鍾博士將帶領醫衞局中醫藥處(中醫藥處)積極與中醫藥界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共同構建《中醫藥發展藍圖》以勾劃未來發展願景及策略,完善政策頂層設計,並監督與香港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發展、中醫藥服務、專業、產業、教育、研究及公眾教育等範疇相關的政策事宜,全方位推動香港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政府會繼續把握好香港中醫藥的特色,善用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獨特優勢,與中醫藥界攜手,讓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中擔當更重要的角色,進而貢獻國家中醫藥發展大局,助力國家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中醫藥處於二○一八年成立,在政策層面推動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的整體規劃及統籌工作。為進一步推動香港中醫藥的全方位發展,政府由二○二三/二四年度起強化中醫藥處的職能,包括開設「專職專責」的中醫藥發展專員職位,以及增聘具備中醫藥專業背景的非首長級支援人手。

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00分

【癌症中西醫】中西醫結合學會週年會議

四月七日「中西醫結合學會」週年會議以癌症為題目。 有幸參與其中。

聽四位講者分享的內容實在精彩萬分!

 

今年出席者眾,超過180人參與交流。

可見中西醫護對於「中西結合治理癌症」這個題目的興趣。

【癌症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究應對肝癌免疫治療的抗藥性

原發性肝癌是全球第四大及香港第三大致命癌症。2021年,本港有超過1,400人死於肝癌。對於無法進行切除腫瘤手術的晚期肝癌病人,通常會使用免疫療法進行治療。雖然治療初期反應良好,但超過八成患者在治療約七個月後出現抗藥性,因此為免疫治療後產生抗藥性的肝癌患者尋找替代治療方案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研究焦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早前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最近更確定了口服標靶藥物及放射治療有望醫治對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的肝癌患者。

中大醫學院與韓國兩所研究機構合作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發現對免疫治療產生抗藥性的晚期肝癌患者,在接受一種口服標靶藥治療後,生存期中位數可達14.3個月。團隊發表的另一份臨床病例報告同時發現,放射治療對部分接受免疫治療後產生抗藥性的患者亦能奏效。(左起)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副顧問醫生兼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楊庭恩醫生、葉氏家族基金腫瘤學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教授及助理教授陳瓏醫生。
中大醫學院與韓國兩所研究機構合作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發現對免疫治療產生抗藥性的晚期肝癌患者,在接受一種口服標靶藥治療後,生存期中位數可達14.3個月。團隊發表的另一份臨床病例報告同時發現,放射治療對部分接受免疫治療後產生抗藥性的患者亦能奏效。(左起)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副顧問醫生兼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楊庭恩醫生、葉氏家族基金腫瘤學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教授及助理教授陳瓏醫生。

口服標靶治療的多中心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韓國兩所研究機構合作,於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期間領導一項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對免疫治療產生抗藥性的晚期肝癌患者,在使用一種口服標靶藥物後的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對於只曾接受免疫療法作為一線治療的患者,他們在接受口服標靶藥治療後,生存期中位數可達14.3個月。超過八成患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後病情在一定程度受控,包括6.4%的患者病情達至部分緩解[1],76.6%的患者則保持穩定[2]。大多數患者對藥物並無不良反應,只有6.4%的患者出現中度至嚴重的副作用。研究結果已在多個國際會議及國際醫學期刊《肝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上發表。

陳林教授表示,目前世界各地治療對免疫療法產生抗藥性的肝癌患者可謂「各施各法」,中大的前瞻性標靶藥研究將為臨床及肝癌治療指引提供寶貴的參考數據。
陳林教授表示,目前世界各地治療對免疫療法產生抗藥性的肝癌患者可謂「各施各法」,中大的前瞻性標靶藥研究將為臨床及肝癌治療指引提供寶貴的參考數據。

葉氏家族基金腫瘤學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教授表示:「此研究乃全球首個針對肝癌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後,進行標靶口服藥物治療的前瞻性臨床試驗,為臨床及肝癌治療指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數據。」

陳教授補充:「我要感謝參與試驗的患者、家屬、藥業以及韓國的合作夥伴,在新冠疫情期間共同努力,為醫學研究作出貢獻。期刊的評審們亦表示對我們團隊的速度和效率印象深刻。」

特定的情況使用放射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外,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亦進行了關於放射治療(電療)的研究。雖然電療已廣泛應用於肝癌治療逾十年,但它對於那些對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的肝癌患者是否奏效尚未明確。中大回顧了從2016-2022年期間105名曾經接受電療的肝癌患者,發現其中有5名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期間使用電療。通過分析接受電療患者的臨床效果,發現若病人肝內腫瘤數目不太多,他們在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時接受電療後的生存期中位數可達24.5個月,並且沒有出現任何顯著的副作用,團隊還觀察到一些出現肝內門靜脈血栓的患者亦對電療反應良好。

楊庭恩醫生表示,雖然電療已廣泛應用於肝癌治療逾十年,但它對於那些對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的肝癌患者是否奏效尚未明確,因此他們進行研究,並發表首個相關臨床病例報告。
楊庭恩醫生表示,雖然電療已廣泛應用於肝癌治療逾十年,但它對於那些對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的肝癌患者是否奏效尚未明確,因此他們進行研究,並發表首個相關臨床病例報告。

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副顧問醫生兼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楊庭恩醫生表示:「這是首個針對肝癌病人在接受免疫治療失效後使用電療的臨床病例報告。雖然研究的規模不大,但結果顯示電療對部分病人奏效。」

陳瓏醫生表示,研究團隊正計劃開展前瞻性研究,進一步了解電療在肝癌免疫治療抗藥後可扮演的角色。
陳瓏醫生表示,研究團隊正計劃開展前瞻性研究,進一步了解電療在肝癌免疫治療抗藥後可扮演的角色。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助理教授陳瓏醫生冀盼未來電療可發揮更多作用,他表示:「愈來愈多動物和人類研究表明,電療與免疫治療之間可產生協同作用。我們目前正計劃進行多項臨床試驗,以擴大電療在肝癌治療中的角色。」研究結果亦已在國際醫學期刊《肝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上發表。

 

[1] 「部分緩解」是指腫瘤有縮小或癌細胞減少,對治療的反應良好。

[2] 「保持穩定」是指腫瘤沒有增大,亦沒有新腫瘤出現。

【癌症病人支援】音樂治療師 以音樂為癌症病友帶來希望

相信沒有人想患病,更何況是癌症?即使多積極的人,當面對各種頻繁的治療,也會被打垮,對生存少了一份盼望。音樂治療師透過音樂中不同元素,例如旋律、拍子、樂器、歌詞等等,幫助病友及其家屬釋放焦慮、壓力,對人生重燃希望,積極邁步前路。

學音樂學治

甫踏入張潔瑩(Carol)的音樂治療中心,放眼望去有各式各樣的樂器,Carol 於大學期間修讀音樂,其後在英國修讀音樂治療碩士課程。類似的音樂治療課程在英、美、澳、加也有開辦,但每個國家的課程內容也不同,以英國為例,2年制碩士課程中需要學生付費親身接受52小時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起初她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接受治療,後來Carol 認識到每個人的成長歷程,與家人的關係,都會影響日後與別人建立關係,怎樣待人處事等等。 接受治療過程不但更加了解自己,並且對某些事情解脫了。 這個經驗讓她明白與治療師建立互信的重要性,更可設身處地明白接受治療者的感受,對於她未來擔任治療師很有幫助。

以音樂達到治療目

大家可能好奇,究竟音樂治療是什麼?與平日聽音樂有何分別?Carol 說音樂治療是把音樂作為一種途徑或工具去達到治療的目標,治療的範疇包括心靈、社交、肢體復康,例如中風病人在步行上有困難,便可以透過節奏調整身體步伐;失語症的人士又可以用唱歌的方式重拾語言技巧;對生存感到沒有希望的癌症病人,透過不同歌曲可以與病人產生共鳴, 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 治療師會用受助者喜歡的歌曲介入,如 《漫步人生路》、《天蠶變》,某些歌詞正好說出他們的心聲,如《天蠶變》歌詞:

「獨自在山坡,高處未處高,命運在冷笑,暗示前無路,浮雲遊身邊,發出警告,我高視闊步。雖知此山頭,猛虎滿佈,膽小非英雄,決不願停步 。冷眼對血路,寂寞是命途,明月映山崗,倍覺孤高。」

治療以人為

雖然音樂治療在香港尚未普及,但在外國已經納入正規的醫療體系內。從早產嬰兒至善終也可採用音樂治療。Carol 說音樂治療可以以個別或小組形式進行。

音樂治療的原理與腦神經刺激有關,與音樂互動可以激活大腦中與情感和感官處理有關的各個區域。這種刺激可以幫助掩蓋疼痛信號,並促進與愉悅和幸福感相關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因而影響大腦對音樂的反應,調節疼痛的感知及其體驗方式。

Carol 說音樂治療可以以個別或小組形式進行。

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

a)接收(receptive ) : 音樂意像導航、 呼吸練習等等 。 Carol會請對方按所聽的音樂的感受繪畫,透過繪畫引導對方思考,逐步釋放情緒。

b)互動(interactive): 當患者尋求協助時,Carol會用問卷或對答形式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各項背景、音樂喜好、行為習慣、情緒,大家再一起訂定治療目標和方式,如創作歌曲、即興玩樂器等。

Carol 說音樂治療以人為本,不同患者所選用的音樂也不同。曾經有比較年輕的癌症患者很喜歡姜濤,他的《矇着嘴說愛你》讓患者有動力,用歌曲去表達對家人隱藏於心底的愛。

Carol 說音樂治療師猶如一位同行者,從旁扶持患者,協助他們及家屬紓緩焦慮及壓力。

家中的音樂治療

癌症患者除了尋求音樂治療師協助外,閒時亦可於家中多聽音樂、多唱歌。Carol 說患者可於不同音樂串流平台下載不同類型的歌曲,也可體驗一下有歌詞和純音樂的分別。 此外,不妨多做一些呼吸練習,亦可以在聽歌的過程中畫畫,你會發現在不同心情時聽同一首歌,感受也不一樣。

中大研究發現咽峽炎鏈球菌可引致胃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咽峽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的細菌可引致胃癌。于君教授與她的研究團隊觀察到胃癌病人的胃黏膜中存在大量咽峽炎鏈球菌,並利用實驗小鼠確立其致癌機制,證實此細菌透過誘發胃部產生炎症及胃萎縮,促使胃腫瘤生長。他們還揭示了咽峽炎鏈球菌定植在胃部的機制,有助日後研究臨床干預措施。研究結果已於生物學國際頂尖期刊《細胞》上發表,亦是中大首份主理的研究論文登上此期刊。

咽峽炎鏈球菌常見於蛀牙等口腔疾病

胃癌在全球第五常見癌症,亦是香港第六大癌症。幽門螺旋菌感染雖說是胃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但其實只有1%至3%感染者會患上胃癌。除了幽門螺旋菌,其他存在於胃部的微生物群會否引致腫瘤,醫學界一直未有答案。

研究團隊就此進行相關研究,分析患有胃炎、胃癌前期病變(包括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及胃癌患者的胃部微生物群,發現他們的胃黏膜有五種口腔病原體大量存在,包括咽峽炎鏈球菌。咽峽炎鏈球菌主要存在於口腔、鼻咽、胃腸道和陰道,可以進入體內所有無菌部位,引起侵襲性感染。由於咽峽炎鏈球菌可以適應pH 3-5酸性較高的環境,所以能夠在胃黏膜中存活及定植。團隊的實驗室數據顯示,咽峽炎鏈球菌的感染十分普遍,可以在5成至7成中國人群的胃黏膜內檢測得到,相比幽門螺旋菌的感染率約為4成。

咽峽炎鏈球菌誘發胃炎 長遠促使胃癌發展

研究團隊利用小鼠模型,研究咽峽炎鏈球菌如何誘發炎症及引致胃癌。他們發現小鼠在感染咽峽炎鏈球菌後很快就會出現急性胃炎,然後發展成慢性發炎、萎縮、黏液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等。

咽峽炎鏈球菌相關的胃癌癌變機制

研究人員繼而探究相關的癌變機制,發現咽峽炎鏈球菌的表面蛋白TMPC與胃部的上皮細胞受體ANXA2產生直接相互作用,使咽峽炎鏈球菌可以在胃黏膜中定植,並啟動MAPK信號通路促使癌變。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于君教授表示:「我們分析了不同人類群組的數據,發現萎縮性胃炎、腸化生和胃癌患者有大量咽峽炎鏈球菌,確立了咽峽炎鏈球菌的致癌過程及機制。我們下一步將研究以此菌作為治療靶點,透過抑制此菌減低胃炎及胃癌風險。」

她續說:「我們共花了五年多的時間完成此項研究,能夠將成果發表於世界最頂尖的國際期刊《細胞》,感覺就像登上了世界之巔。《細胞》因要求嚴謹而聞名,亦十分重視研究文章的原創性和深度。」

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休講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院長及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沈祖堯教授表示:「大眾普遍認識的胃癌風險因素是幽門螺旋菌感染和家族遺傳。我們此項研究發現胃癌患者的胃黏膜存在大量咽峽炎鏈球菌,為理解胃癌發病機制開拓了全新方向。更值得關注的是,倘若同時感染咽峽炎鏈球菌和幽門螺旋菌,產生癌前病變和胃癌的風險會顯著升高。」

研究第一作者和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後研究生付凱莉博士表示:「此研究證明了咽峽炎鏈球菌與胃癌存在因果關係。感染咽峽炎鏈球菌會引起自發性胃炎,繼而啟動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病變程序。我們還發現感染咽峽炎鏈球菌會損害胃黏膜屏障功能和促使細胞增殖,改變胃部的微生態,使腫瘤更易生長。」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一種名為「咽峽炎鏈球菌」的細菌可引致胃癌。研究團隊觀察到胃癌病人的胃黏膜中存在大量咽峽炎鏈球菌,並利用實驗小鼠確立其致癌機制。研究結果已於生物學國際頂尖期刊《細胞》上發表,是中大首份主理的研究論文登上此期刊。 (左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休講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院長及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沈祖堯教授;中大醫學院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于君教授;和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後研究生付凱莉博士。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一種名為「咽峽炎鏈球菌」的細菌可引致胃癌。研究團隊觀察到胃癌病人的胃黏膜中存在大量咽峽炎鏈球菌,並利用實驗小鼠確立其致癌機制。研究結果已於生物學國際頂尖期刊《細胞》上發表,是中大首份主理的研究論文登上此期刊。 (左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休講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院長及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沈祖堯教授;中大醫學院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于君教授;和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後研究生付凱莉博士。
付凱莉博士表示,研究發現感染咽峽炎鏈球菌會損害胃黏膜屏障功能和促使細胞增殖,改變胃部的微生態,使腫瘤更易生長。
付凱莉博士表示,研究發現感染咽峽炎鏈球菌會損害胃黏膜屏障功能和促使細胞增殖,改變胃部的微生態,使腫瘤更易生長。
沈祖堯教授指出,同時感染咽峽炎鏈球菌和幽門螺旋菌,產生癌前病變和胃癌的風險會顯著升高。他呼籲大眾關注口腔健康,以防止「病從口入」。
沈祖堯教授指出,同時感染咽峽炎鏈球菌和幽門螺旋菌,產生癌前病變和胃癌的風險會顯著升高。他呼籲大眾關注口腔健康,以防止「病從口入」。
于君教授表示,團隊下一步將研究以咽峽炎鏈球菌作為治療靶點,透過抑制此菌減低胃炎及胃癌風險。
于君教授表示,團隊下一步將研究以咽峽炎鏈球菌作為治療靶點,透過抑制此菌減低胃炎及胃癌風險。
中大團隊共花了五年多的時間完成此項研究。
中大團隊共花了五年多的時間完成此項研究。
在實驗室進行的多種研究過程,主要包括細胞培養、病理檢查及蛋白印跡拍照。
在實驗室進行的多種研究過程,主要包括細胞培養、病理檢查及蛋白印跡拍照。

癌症治療新突破:港大醫學院研製雙重抗腫瘤疫苗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從 γδ-T 細胞中提取的外泌體不僅具有直接的抗腫瘤效果,在開發為腫瘤疫苗時亦能有效誘導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研究提出嶄新的癌症治療方法,並已發表在著名科學期刊《細胞外囊泡雜誌》上(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背景

外泌體是由細胞分泌的納米級顆粒,包含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不同物質,在細胞通訊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有研究將外泌體用於開發腫瘤疫苗,因為它可以保護疫苗免受降解,提高穩定性,延長生物半衰期,並增強抗原提呈細胞對抗原的攝取。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於腫瘤細胞(TExos)和樹突狀細胞(DC-Exos)的外泌體,但研究發現其安全性和臨床療效均有限制。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集中研究人類 γδ-T 細胞的外泌體,這是一種罕見的 T 細胞亞群,能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又同時加強 T 細胞反應,因而在腫瘤治療中廣受關注。

研究結果

研究團隊發現, γδ-T 細胞衍生的外泌體(γδ-T-Exos)具有雙重抗腫瘤活性,當中包含的細胞毒性分子和免疫刺激分子,可以直接殺死腫瘤細胞,同時刺激免疫系統。研究人員發現,γδ-T-Exos 可以作為免疫佐劑,增強細胞的抗原提呈表達和分泌更多炎性分子,提高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腫瘤細胞的能力。相比僅使用 γδ-T-Exos,將腫瘤相關抗原載入 γδ-T-Exos 中研發成腫瘤疫苗,可更有效促進腫瘤特異性 T 細胞反應,該疫苗策略保留直接抗腫瘤作用,並誘導腫瘤細胞死亡。

研究顯示,在小鼠模型中利用同種異體 γδ-T-Exos(來自不同個體)的疫苗與利用自體 γδT-Exos(來自相同個體)的疫苗展示出相似的預防和治療效果,這意味著這種方法適合於集中批量和標準化生產。此外,這種疫苗具有雙重抗腫瘤活性,能夠有效殺死腫瘤細胞,並通過誘導 T 細胞免疫反應間接殺傷腫瘤細胞,較現有的疫苗策略能更好地控制腫瘤。

領導這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涂文偉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首次揭示了 γδ-T-Exos 的免疫佐劑作用,並發現其作為腫瘤疫苗能有效誘導腫瘤特異性 T 細胞反應。在多個小鼠模型中,利用 γδ-T-Exos 的疫苗能有效控制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同種異體 γδ-T-Exos 疫苗與自體 γδ-T-Exos 疫苗具有相似的抗腫瘤效果。因此,來自健康捐贈者的 γδ-T-Exos 可用於治療異體腫瘤患者,大大促進這種新療法的臨床轉化和應用。」

Professor Tu Wenwei (first left),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at HKUMed, and his research team discovered that exosomes derived from γδ-T cells not only have direct anti-tumour effects but also, when developed into a tumour vaccine, can effectively induce a tumour-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涂文偉教授(左一)發現,從γδ-T細胞中提取的外泌體不僅具有直接的抗腫瘤效果,在開發為腫瘤疫苗時亦能有效誘導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
Professor Tu Wenwei (first left),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at HKUMed, and his research team discovered that exosomes derived from γδ-T cells not only have direct anti-tumour effects but also, when developed into a tumour vaccine, can effectively induce a tumour-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涂文偉教授(左一)發現,從γδ-T細胞中提取的外泌體不僅具有直接的抗腫瘤效果,在開發為腫瘤疫苗時亦能有效誘導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

研究意義

這項研究結果對癌症免疫治療的意義重大。研究發現,γδ-T-Exos 具有顯著的免疫佐劑效應,可以有效遞送腫瘤抗原,具較大的潛力研發成癌症疫苗;加上 γδ-T-Exos 的雙重抗腫瘤作用,遠勝於以樹突狀細胞的外泌體研發的腫瘤疫苗。

此外,利用異體 γδ-T-Exos 製成的疫苗由於不需要個人化製備過程,且能夠進行標準化生產,因此更容易實現臨床轉化。這項研究結果提供更簡化和易於使用的方法,有望改善癌症治療。

研究團隊

是項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涂文偉教授領導。第一作者是其團隊的博士後研究員王系偉博士。其他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港大醫學院同一學系的博士生張延梅、鍾越、張文月、王漫妮;博士後研究員母曉鳳;曹延洲基金教授(兒童及青少年科)陳志峰教授;蘇嬌華基金教授(兒童腫瘤及移植科)梁永恆教授;施羅艷基基金教授(社區兒童健康)及講座教授劉宇隆教授;專職研究員劉胤萍博士;以及美國哈佛大學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Chloe Tu。

粉跑 Pink Run.HK 2024 重返赤柱 蘇樺偉等名人匯聚 為遺傳性癌症患者打氣籌集善款

(香港‧2024 年 3 月 10 日) 由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下稱「資料庫」)主辦的年度盛事粉跑 Pink Run.HK 2024,今日重返赤柱﹗自 2018 年後,粉跑首次重回赤柱舉行實體跑,希望提醒公眾關注健康,並支持遺傳性乳癌及其他遺傳性癌症患者。一眾名人包括蘇樺偉先生、毛舜筠小姐、湯怡小姐、沈震軒先生何沛珈小姐均到場支持,並為遺傳性癌症患者打氣籌集善款。

名人出席展現對 Pink Run 支持

整個活動於上午 10 時由粉跑 5 公里賽事揭開序幕,身為「5K 之星」的何沛珈先帶領一眾跑手進行熱身,然後與多名星級跑手一起領頭開跑 5 公里賽事,連同各參賽者由赤柱海濱足球場出發,跑上舂磡角道上坡路,再跑經海景小路,最後返回終點赤柱大街。下午賽事焦點必定是粉紅高踭鞋慈善賽,不論男女,參賽者均穿上粉紅高踭鞋,加上特色粉紅裝扮,大步向前跑,場面有趣!

作為活動「慈善大使」的毛舜筠、湯怡及沈震軒於中午出席赤柱露天廣場舉行的粉跑開幕禮,聯同資料庫主席鄺靄慧教授及資料庫義務創作總監兼愛心大使鄺祖德先生,以及蘇樺偉先生為活動揭幕。鄺靄慧教授表示:「舉辦粉紅高踭鞋慈善賽的初衷在於喚起公眾遺傳性乳癌及其他遺傳性癌症患者的關注,在場參賽者的每一步都代表著對他們支持和關懷。我們期望資料庫的工作能為這些患者帶來希望和改變。」

最近忙於協助籌備巴黎殘奧運動會的蘇樺偉先生也有到場支持粉跑。他於開幕禮上表示,跑步要跑得好,要先有目標,就會練到好速度。毛舜筠、湯怡及沈震軒三人則暢談運動樂趣,強調定期檢查和健康的重要性,並呼籲公眾全力支持資料庫的工作。

超過 700 名參賽者齊聚赤柱

今年活動反應相當熱烈,多項賽事均告爆滿,全場有近 700 名參賽者參與這場盛事!賽事設有三大組別,包括:粉紅高踭鞋慈善賽(包括男子 100M、女子 100M 及企業組)、親子粉跑(包括親子 1 公里、親子 100M 障礙賽)、粉跑 5 公里(包括男子個人及女子個人)。活動所籌得善款,將用於資助本地經濟有困難之高危家庭,進行基因突變測試、輔導工作、預防措施及臨床醫學研究。

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主席鄺靄慧教授(右四)、鄺祖德(右一)、毛舜筠(左 五)、湯怡(右三)、沈震軒(右二)、何 沛珈(左一)和蘇樺偉(左四)共同主持PinkRun.HK 2024 開幕禮。
鄺靄慧教授表示,舉辦粉紅高踭鞋慈善賽, 希望能喚起公眾遺傳性乳癌及其他遺傳性癌症患者的關注。
蘇樺偉到場支持粉跑。
一眾跑手齊集赤柱,參與粉跑 2024 為遺傳性乳癌患者打氣。
下午舉行的粉紅高踭鞋慈善賽,不論男女均穿上粉紅高踭鞋,大步向前跑。

有關主辦單位及受惠機構

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下稱「資料庫」)成立於 2007 年,為首間及目前本港唯一致力研究 BRCA 基因突變及幫助患遺傳性癌症(包括乳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高危家庭進行基因測試、輔導及臨床醫護服務的慈善機構。「資料庫」是現時全球擁有最多專為華人病例作 BRCA 基因突變研究的基因樣本及臨床生物數據的資料庫,旨在進一步完善對華人患遺傳性癌症的醫學研究及制定合適的預防措施,以幫助基因突變患者及其家族成員,提供更全面及多元化的普查及支援服務,從而減低本地以至全球華人因基因突變導致遺傳性癌症的風險。

自成立以來「資料庫」得到各方慷慨支持,已成功資助逾 6,100 個本地經濟有困難的高危人士(當中超過 4,700 位癌症患者),進行基因測試及相關輔導服務。當中發現逾 1,200 名基因突變攜帶者,部份人士已被轉介到資料庫指定的高危乳腺中心,接受乳房普查或其他支援,以助疾病管理。

網址 : www.asiabreastregistry.com   Facebook:asiabreastregistry   Instagram:asiabreastregistry

回應民建聯女性乳健檢查習慣調查 及促請政府落實乳癌篩查計劃

香港乳癌基金會(下稱基金會)及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下稱委員會)一直關注及爭取婦女乳癌篩查。三八婦女節前夕,「女性乳健檢查習慣調查」新聞發布會於3月3日舉行,委員會主席兼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委員兼沙田區議員董健莉及羅婉珮,聯同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公布早前進行的「女性乳健檢查習慣調查」結果,希望了解本地婦女對乳房檢查的習慣和認知,同場邀請兩位乳癌患者現身分享確診的經過。

委員會是次調查訪問了1,010名全港女性,結果發現,三成半受訪者完全沒有乳房檢查的習慣,包括自我檢查、臨床檢查及乳房X光造影檢查。在40-59歲高風險一族的受訪者中,有定期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不足四成。另外,近八成受訪者對政府推行「乳癌篩查先導計劃」毫不知情,反映計劃宣傳及相關資訊極不足夠。根據政府數據,去年本港45歲至69歲婦女人口近164萬,而截至2023年3月底約有19,300人接受乳癌風險評估。先導計劃的參與人數與政府當初預期兩年的48,000人出現明顯落差,經獲轉介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病人不足5,500人,是全港45至69歲女性人口的0.33%,可見其成效之低。

香港乳癌基金會歡迎委員會展開是次調查。基金會一直建議政府落實全民乳癌篩查,政府卻未有積極善用資源投入乳癌防控工作。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雖然政府在2024/25年度的醫療預算有所增加,其中,醫院管理局將加強癌症等疾病的臨床服務。然而,預算案對婦女健康的支援著墨不多。

衞生署為期兩年的第一階段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已於去年九月屆滿,第二階段計劃卻遲遲未展開。去年,特區政府表示計劃在2023年底前推出下一階段為期三年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今年二月,再次表示「正積極籌備推出第二階段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詳情將適時公布」。然而,至今仍未聞聲響。

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表示:「全民乳癌篩查除了實踐政府預防為重的醫療方針,更重要的作用是減輕未來的公共醫療負擔。根據基金會一項以本地數據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無症狀下透過乳房X光造影檢查,比較有症狀下自我發現的癌症個案,平均治療費少近三成。若為本港十萬名具平均風險的四十歲婦女以乳房X光造影作乳癌篩查推算,總治療費用長遠可減少超過三成,折合約7.7億港元。長遠而言,有助控制公共衞生醫療開支。」

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癌症。因應晚期乳癌為婦女個人及社會帶來的沉重醫療負擔,推出範圍更廣的乳癌篩查計劃的時機應愈快愈好。香港乳癌基金會早於2018年起每年提交施政報告建議書,提倡「全民乳癌三步走」,循序漸進推行全港性的乳癌篩查計劃,以提高患者早期發現乳癌的機會,進而提升治癒率,降低其死亡風險。

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表示:「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如南韓、日本、新加坡和台灣,早已推行乳癌篩查計劃。香港在2021年才開始進行第一階段乳癌篩查先導計劃,相對鄰近地區落後了二十年之久。而在這兩年的先導計劃,只有不足六千人經轉介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與政府當初預期兩年有四萬八千人參加,出現明顯落差。基金會期望政府能盡快公布第一階段先導計劃的檢討成果,如期落實推行乳癌篩查。亦應考慮實行公私營協作,基金會亦一直為有經驗困難婦女提供免費及資助乳健檢查,共同守護本港婦女健康。」

左起:沙田區議員羅婉珮及董健莉、立法會議員葛珮帆、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及兩位乳癌患者
左起:沙田區議員羅婉珮及董健莉、立法會議員葛珮帆、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及兩位乳癌患者
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認為,全民乳癌篩查除了實踐政府預防為重的醫療方針,更重要的作用是減輕未來的公共醫療負擔
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認為,全民乳癌篩查除了實踐政府預防為重的醫療方針,更重要的作用是減輕未來的公共醫療負擔
香港乳癌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女士、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及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女士、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及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屬,他們為了進深了解病患及最新的治療方法,孜孜不倦地閱覽資料,並在會診中提出討論。哈!這正中下懷;我本來是幾近固執的(自命)「學術派」,秉持西醫「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理念──即從科學的角度出發,通過應用嚴謹及最新的研究數據,並結合醫生的臨床經驗及病人的價值觀,就病人的醫療問題作出最有科學理據支持的治療方案。這下竟然有人不厭其煩,願意了解醫學理論及研究數據,我當然樂於奉陪。在互聯網上資料繁多,但並非都能滿足這些想尋根究底的病友和家屬,而我重複說著,不如索性嘗試寫出來讓更多人能接觸到。這就成了我的部落格〈人人都能明白的──精準癌症治療〉的來由。

至於一年前的二月⋯⋯是看官閣下正閱讀這個專欄〈心.情繪本〉的誕生日期。

關於題材。部落格一直是如題的醫學方面,至於專欄則主要是病友的故事及工作上的點滴,偶爾也按捺不住要將自己對音樂的熱情抒發出來。說來可笑,年少在學時候的我有點反叛,無論中英作文,題目明明看是議論文、說明文的話題,例如「論公共衛生政策與抗疫成效」,我卻偏要把它寫成小說(當然題目有指明文體的時候,我還是會乖乖就範,畢竟求學還是求分數),老師的打分和評語都不錯喔!只是作為理科生的我這般膚淺的寫作功力,文學修養又付之闕如,寫小說只能自娛,絕不敢在專欄貽笑大方。至於親子題材也沒有在這專欄出現過;無論如何把家裏小寶貝倆與我的百般滋味記錄下來,都不及凝視他們熟睡時的臉蛋那種永恆──就讓所有記憶停留在那一刻吧!

關於「讚」。說不介意是不可能的,每次發稿後我都偷偷地留意著「讚」的數目,有時還無意識地連連刷新頁面期待新的「讚」出現。被讚固然感覺良好,但更重要的是代表與讀者的連繫,這可是寫作和專欄存在的目的呢!意想不到的是,年中竟然收到國立台灣文學館的邀請,提供其中一期文章的選句參展,令我受寵若驚。

關於脫稿。在正式登出專欄的第一篇文章前,編輯老師已經讓我交了十幾篇稿,以備不時之需。在堅持約九個月每週登稿後,備用的文章漸漸消耗淨盡,而我終於第一次脫期。並非沒有題材,只怪自己懈怠。而脫稿這回事……未試過就算了,一旦發生了就接二連三,甚至變得理所當然。新的一年,我不敢承諾不再脫稿,只能盡力而為,希望編輯讓我留下來,有多久是多久……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開會。喜歡的話,配戴口罩就理直氣壯無須以真面目示人,又或乾脆關掉電腦或電話的鏡頭;軟件還提供多個背景選擇,把家中凌亂的環境遮蓋著。聆聽別人發言時,你可以同時在電腦上幹點別的,甚至開幾個會,反正迎著鏡頭的你總顯得專心致志。到自己發言時,要小心別越說越大聲,生怕別人聽不清楚,後來卻換來喉嚨疼痛。打算盡情投入、貌合神離、神龍見首、姍姍來遲,又或若隱若現,全由得你。

除了隔空上課和開會,診症也無不可!線上視像會診並不是新事物,外國的醫院有時正以這種方式為住在偏遠地區病人提供醫療服務。在香港這四通百達的彈丸之地,視像會診本來並無必要,只因這場疫情應運而生。我對於隔空線上診症多少有些保留:我當然希望方便病人,但同時明白自己的首要任務是提供適切的診斷和治療;先不說隔空無法為病人進行觸診、聽診等正式的身體檢查,就是平常透過面見傾談中有機會留意到、但病人不以為意未有提及的蛛絲馬跡,例如眼白泛黃、指甲細紋等,在線上更難察覺。尤其腫瘤科病情複雜,瞬息萬變,治療又經常涉及相一般普遍藥物較高風險的化療與止痛藥等,依賴視像會診作決定並非最理想。而且本地的監管機構並未有充足的指引,對醫患雙方亦難提供實際的保障,萬一出現誤診或遺漏,責任始終落在醫生身上; 病人私隱與資料保密又是另外的挑戰。當然這個趨勢如箭在弦,我們還是慢慢適應,選擇病情穩定又能接受視像會診局限性的覆診(非新症)病人參與。

隔空合奏樂器算是近來風行的有趣玩意。樂團的樂手分別在家錄製整首樂曲中自己負責的部份,湊在一起便成。例如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之一的美國紐約愛樂樂團便這樣「合奏」了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舞曲《波麗露》,又如我母校聖保羅男女書院的管弦樂團聯同倫敦莫札特音樂家合奏團在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客席指揮下,「合奏」了奧地利作曲家老施特勞斯的《拉德茨基進行曲》,分別向兩地的醫護人員致敬。至於為何近百樂手分別錄音都達到整齊一致的效果,樂手造詣固然有關,選曲也至為緊要──兩首都由單一節奏貫穿全曲,只需拚死依從拍子,或雖不中亦不遠矣。

疫情的隔離讓人前所未有地渴望連繫,讓我們待疫情過去後好好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