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維基醫生 DR KWONG WAI KAY, PHILIP

鄺維基醫生

DR KWONG WAI KAY, PHILIP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英國皇家醫學院放射治療學文憑

MBBS (HK)

FRCR

FHKCR

FHKAM (Radiology)

DMRT (UK)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地址︰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冠君大廈4樓全層

地區︰ 中環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辦公室電話︰  3700 6888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區兆基醫生 DR AU SIU KIE

區兆基醫生

DR AU SIU KIE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MBBS (HK)

FRCR

FHKCR

FHKAM (Radiology)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地址︰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1.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冠君大廈4樓全層

2. 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A座1908-09室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

3. 香港司徒拔道四十號香港港安醫院低層地庫

地區︰ 中環/ 尖沙咀/ 司徒拔道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辦公室電話︰  3700 6888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陳少康醫生 DR CHAN SIU HONG, OSCAR

陳少康醫生

DR CHAN SIU HONG, OSCAR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學深造文憑

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學士後文憑

MBChB (CUHK)

FRCR

FHKCR

FHKAM (Radiology)

PDipID (HK)

PDip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CUHK)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地址︰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冠君大廈4樓全層

地區︰ 中環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辦公室電話︰  3700 6888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黃麗珊醫生 DR WONG LAI SAN, CINDY.

黃麗珊醫生

DR WONG LAI SAN, CINDY

 

  性別︰      女
  專業資格︰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 (H.K.)
  • 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 FRCR
  •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FHKCR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FHKAM (Radiology)
  • 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助理教授 Honorary Clinical Assistant Professor,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診所名稱:      仁安腫瘤中心
  地址︰ 111九龍尖沙咀中間道15號 H ZentreB1層
111B1, H Zentre, 15 Middle Road, Tsim Sha Tsui, Kowloon
  地區︰      尖沙咀
  傳真機:      3956-2240
  辦公室電話︰      2159-6100
  電郵地址︰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曾偉光醫生 Dr. Tsang Wai Kong, Maverick

曾偉光醫

Dr. Tsang Wai Kong, Maverick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MBBS (HK)

FRCR

FHKCR

FHKAM (Radiology)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地址︰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1.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冠君大廈4樓全層

2. 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A座1908-09室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

3. 香港司徒拔道四十號香港港安醫院低層地庫

地區︰ 中環/ 尖沙咀/ 司徒拔道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辦公室電話︰  3700 6888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蘇炳輝醫生 DR SO PING FAI, PETER

蘇炳輝醫

DR SO PING FAI, PETER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醫療)

MBChB (CUHK)

FRCR

FHKCR

FHKAM (Radiology)

MBA (Healthcare) (CUHK)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地址︰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1.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冠君大廈4樓全層

2. 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A座1908-09室

地區︰ 中環/ 尖沙咀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辦公室電話︰  3700 6888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張寬耀醫生 DR CHEUNG FOON YIU

張寬耀醫

DR CHEUNG FOON YIU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MBChB (CUHK)

FRCR

FHKCR

FHKAM (Radiology)

Clinical Assistant Professor (Ho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Onc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地址︰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1.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冠君大廈4樓全層

2. 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A座1908-09室

地區︰ 中環/ 尖沙咀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辦公室電話︰  3700 6888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李智群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

性別︰

專業資格︰

  • 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 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
  •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
  •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 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

 

註冊專科︰ 臨床心理學家

地址︰

恩德賢醫務中心

香港中環都爹利街6號印刷行405室

地區︰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國語

醫療服務項目︰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使用醫院︰

辦公室電話︰

預約 請電(+852)2151 8009

辦公室傳真︰

傳呼機 :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

陪你度癌關——生死相依

莊周妻死,鼓盆而歌,因為莊周認為生死猶如四季交替,周而復始。如今妻子安息於天地之間,活着的人實在沒必要哭哭啼啼,否則就太不通達天理了。當然,現實中能有莊周的境界者太少了。從容面對生離死別,談何容易?

我小二那年的班主任楊老師,曾請了一段頗長的病假,當時的我年紀小,不明所以,只知道班中許多同學都不喜歡那位代課老師。升中以後,我在一場合碰見楊老師,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指着她手臂問:「老師,這是甚麼?為甚麼要束着手臂?」原來她多年前之所以請病假,是因為患上乳癌,手術後手臂出現淋巴水腫,需長期穿壓力袖。

我和楊老師交換了電話號碼,並一直保持聯絡。有時候,她會邀請我到府上飯聚和麻將耍樂,她教我打她最愛的「越南牌」。後來,她八十多歲的母親也確診乳癌,僅活了半年。母親過身後不久,她發現自己的乳癌竟在相隔廿年之後復發,而她相濡以沫的丈夫陳先生也患上肺癌。

楊老師性格內向,曾患過抑鬱症,一直十分倚賴丈夫和兩名女兒。過了沒多久,楊老師的身體狀況轉差,只能接受紓緩治療。那年的寒冬,一場重感冒讓她一蹶不振。陳先生流着淚說:「我很愛她!如果她比我先走一步,那我活着就沒意義了。」我為他們的鶼鰈情深而感動。可惜數個月後,楊老師還是先走一步。在她的安息禮上,陳先生這樣說:「如果我比她先走,她還活着,那她肯定更痛苦,因為她比我脆弱多了,而且無法照顧自己。都這麼一把年紀了,我們都賺了很長的日子。如今只是一場重感冒帶走她,沒多大痛苦,她安息了,遺憾的只是我沒能跟她同日死。」

現實中,「不能同日生,但願同日死」的例子並不少見。許多相依相伴數十載的老夫老妻彷彿有默契般,在短時間內雙雙離開。不久前也有媒體報導過,美國一對結婚七十多年的恩愛夫妻,相隔兩分鐘先後離世;另一對携手走過五十年的夫婦,丈夫在臨死前,親口向妻子告別:「我很快就會去找你。」數小時後,丈夫果然離開人世。

生老病死是常態,「同日死」卻只是一種理想狀態。最後支持陳先生活下去的是兩名女兒。「為了她們,也為了讓她們仍有家的感覺,我要好好活下去。」不管怎樣,他面對了離別之苦,也接受了生死相依的事實。

海倫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

陪你度癌關——與孩子談論癌症

阿韶與妻子青梅竹馬,婚後育有一女,五歲的女兒是他的掌上明珠,他是女兒心目中的巨人,一家三口樂也融融,幸福美滿。可惜好景不常,阿韶被確診患上肺癌。起初,他鬥志高昂,為了心愛的妻女,他積極接受治療,並深信自己一定能完全康復。住院期間,他不忍心女兒看見自己一臉病容,影響自己在女兒心目中的「巨人」形象,他選擇向女兒隱瞞病況,更拒絕妻子帶女兒前來探望。他堅信自己很快便能康復出院,回復昔日狀態共聚天倫。

人算不如天算,阿韶對治療的反應欠佳,癌細胞不但未能受控,更擴散至多處器官。短短半年,阿韶的病情已惡化至末期,生命進入最後階段。這時候,他才首肯讓妻子帶女兒到醫院,惟女孩已認不出病牀上那個面容枯槁、皮黃骨瘦和插滿喉管的「陌生人」是她的巨人爸爸,更害怕得又哭又叫。

這個似曾相識的故事,把我帶回五年前的場景——我起初也向孩子隱瞞了病情,甚至不敢提及「癌症」兩個字。可是,成年人啊!請不要小覷孩子的觀察力。你臉色蒼白,你身體不適,你惆悵憂心,你食慾不振,你吃完便吐,你沒體力跟他玩耍,你不分晝夜地睡,你累得連腿都不願抬起,你連眉毛都掉光……這一切一切,心思細膩的孩子都看在眼裏。故意隱瞞,反而會令孩子更加不安和沮喪。

如果孩子察覺並表示知道父母患病,首先應正面肯定他們的觀察力,並且按孩子的認知能力向他們解釋病情,不必忌諱「癌症」二字,同時教導他們「癌症」只是芸芸疾病中的一種,「死亡」並非必然的結果。然後,請容許孩子表達他們的感受,例如恐懼和憂慮等,耐心聆聽、表示尊重和不加批判。向孩子講解你將要接受的治療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不致到時給嚇壞。如果需要住院,也可與孩子討論未來在生活上可能出現的轉變,例如照顧者的安排。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所以他們可能會向你發問許多問題,請耐心解答,如遇到不懂解答的,應坦白表示不清楚,千萬不要杜撰或亂答一通,孩子懂的比成年人想像的要多呢!

根據個人經驗,鼓勵孩子參與家事,可更有效紓緩孩子不安的情緒,更快消化和接受父母患病的事實,例如可請孩子提醒父母服藥、幫忙斟水、按摩,甚至繪畫表達感受或自製心意卡等,讓他們感到「原來我都很有用,能幫得上忙」。總括來說,孩子需要感受到被愛、被重視和被信任,父母信任孩子,孩子才能學會信任自己。

海倫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