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用 CBD oil, 對癌症病人有冇幫助?

潮流興用 CBD oil, 對癌症病人有冇幫助?

時代唔同咗, 除咗要 update 最新嘅醫學資訊, 還要 update 市場最潮流嘅資訊! 經常被病人問五花八門的保健資料, 有時真係口啞啞, 與其講唔知, 不如用專業知識幫一幫大家 factcheck 埋一份, 一方面又幫到大家, 另一方面又學到嘢, 一舉兩得.

即使係醫生, 聽到 CBD 一開始都有種感覺以為係一般犯法嘅大麻, 但係病人又點會犯法呢? 首先, 大麻植物含有超過一百種大麻素,只有兩種最多人講! THC 以及 CBD, 而 THC 才是犯法的大麻素.

THC- Tetrahydrocannabinol (四氫大麻酚) 可以令人high high地, 好 relax, 會令人上癮! 美國亦有使用這些配方來幫癌症病人止嘔, 但THC 在香港是不合法的, 而且 THC 對比其他止嘔藥成效亦不是特別出眾, 所以香港亦無需要引入這類型的藥物幫助病人.

CBD- Cannabidiol (大麻二酚) 不會引致上癮, 不會有提神作用, 所以在香港使用是合法的! 有不同的初步數據顯示 CBD 可以刺激體內的大麻素受體(Cannabinoid receptors), 有機會平复情緒, 幫助減壓, 似乎有機會幫助壓力大的癌症病人放鬆心情, 但是是否真的有數據證明這個理論有效? 另外, CBD 有沒有跟其他抗癌治療有衝突? 而且 CBD oil 或者其他食品對癌症病人有沒有存在風險?

CBD醫學功效: 現在唯一FDA認可CBD的治療效果是用於癲癇治療藥物, 並沒有有力數據支持 CBD有任何抗癌效果, 亦未有有力數據證明 CBD 可以有效幫助癌症病人舒緩焦慮情緒.

CBD oil 有沒有機會同其他抗癌治療有衝突? 答案係唔知. 因為醫療數據欠奉! 如果病人在治療期間想試用 CBD oil, 便要緊密監測病人所有狀況以確保沒有額外不良反應.

CBD oil / 其他食品對癌症病人有沒有存在風險? 暫時沒有太多數據建議CBD的安全劑量, 一般都不建議孕婦、小兒、老人家及長期病患使用, 通常建議每天不超過60毫克, 如服用後出現不適便要立即停止使用. 由於癌症病人除了抗癌治療藥物外, 還有其他多種藥物輔助治療例如安眠藥, 血清素, 鎮靜劑等等, 所以要非常小心. 至於其他 CBD食品, 癌症病人便要注意食物標籤, 小心攝取過量糖份! 另外, 由於難以確定是否單純含有CBD成分, 如果當中有少量THC即屬違法 (因為提煉過程當中, 很難確保只是能抽取 CBD成分, 所以大家要非常小心)

總括而言, 純正 CBD oil 不屬違法, 適量分量應該對身體冇害, 有機會幫助病人 relax, 但要小心有沒有跟其他藥物或抗癌治療衝撞, 這些都是給大家的溫馨提示.

#圖文不符
#荷蘭Amsterdam滿街都是大麻味 #感覺迷幻

Reference
https://www.nd.gov.hk/pdf/CBD_Information_Note_English.pdf (《危險藥物條例》有關 CBD 的資料)

https://www.mdanderson.org/cancerwise/cbd-oil-and-cancer–9-things-to-know.h00-159306201.html (美國權威大型醫學機構有關 CBD 的見解以及建議)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把握乙肝治療關鍵期 可減低患肝癌風險?

把握乙肝治療關鍵期 可減低患肝癌風險?

香港人工作繁忙,不時捱更抵夜,應酬中小酌數杯亦是不少人的生活寫照,提到加班捱夜與飲酒,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傷肝」。但,「肝」到底是如何傷的呢?

在與肝臟相關的疾病中,肝癌首當其衝。過去十數年,即使醫療科技日趨進步,香港的肝癌發病數字仍居高不下,在高企的數字背後,原來八成肝癌與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有關。乙肝病毒就像寄生蟲一樣,它們的基因會黏附在人體肝細胞的基因中,影響肝細胞的基因表達,當肝細胞的生長基因受這些「寄生蟲」影響,便可能造成病變,導致肝癌。

八成肝癌與乙型肝炎有關

「我患有乙肝,豈不是必定會患上肝癌?」先別慌張,乙肝患者的患癌風險會隨病情與個人風險因素而異,乙肝病毒量低的患者,患肝癌風險甚微(每年0.1-0.5%),故毋須過分擔心。然而,乙肝病毒量高甚至有肝硬化的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相會相對較高(每年5-10%),必須多加留神。換言之,乙肝病毒量越高,越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那麼,怎樣判斷自己是否乙肝帶菌者呢?乙肝病毒高低受大量因素影響,而且大部分不會引起病徵,因此若有懷疑,應找一位專科醫生進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檢查,並根據國際指南作出風險評估,由醫生決定是否需接受治療,千萬不要自行斷症。

新一代肝炎藥副作用少 幅降患肝癌風險

當證實體內有乙肝病毒後,要怎樣才能把它們一網打盡?在乙肝治療中,口服藥物治療最為成熟,現有藥物已面世逾廿年,在近乎沒有副作用的情況下已能壓制病情,而發展成肝癌的風險亦能大大降低。然而,治療乙肝並不能期望「一網打盡」,這是一場漫長的仗,乙肝藥物需要長期服用,因此亦難有「斷尾」一說。不必沮喪,數據顯示,服用藥物能大幅降低出現肝硬化的乙肝患者的肝癌風險(從每年5-10%跌至每年1-2%),只要遵從醫囑服用藥物,病情自會得到控制。

在藥物治療外,我們亦可從可逆轉的因素入手,增強自己的實力去打這場耐力戰,減少酒精攝取量便是其一。另外,由於糖尿病、脂肪肝患者若同時患有乙肝,他們罹患肝癌的風險亦會提高,故糖尿病和脂肪肝患者宜減重,這樣對減低患肝癌風險亦有所幫助。

對乙肝病毒提高警覺 把握乙肝治療的關鍵期

現在,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肝」到底是如何傷的?捱夜傷肝,是事實還是以訛傳訛?其實「傷肝」是中醫概念,中醫認為睡眠可養肝,但此「肝」不同彼「肝」,傳統中醫所指的肝並非實體,而是五臟六腑系統中的一部分,西醫所指的肝則是實體器官—liver,兩者是無關的。那麼,晚睡捱夜也「無傷肝」?這樣想便大錯特錯了,充足的睡眠有助人體免疫系統控制肝炎病毒,若常捱夜,肝炎便有機會復發。要確保肝臟無恙,必須多管齊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對乙肝病毒的警覺,以把握乙肝治療的關鍵期。

 

陳力元教授
仁安醫院副院長,內科部門主管,腸胃肝臟科主管

 

及早治療丙型肝炎 減低患上肝癌風險

及早治療丙型肝炎 減低患上肝癌風險

對於乙型肝炎,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但對於丙型肝炎,大家又認識多少?丙型肝炎(丙肝)分為急性和慢性,大部分人患上急性丙肝後,病情會逐漸發展成慢性丙肝,少數患者會因自身製造的抗體康復。慢性丙肝,顧名思義,治療過程相當漫長,患病初期大多缺乏病徵,甚少患者會感到不適,但隨著患病時間增長和病情發展,便可能引發一些症狀,例如脂肪肝、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當發生肝硬化後,許多併發症亦會隨之而來,包括食道靜脈血管擴張,甚至進一步演變成肝癌。

 

若不對下藥 丙肝隨時演變成肝癌

慢性丙肝可大致分為六類,這六類丙肝各有不同形態。何時會引發其他肝臟疾病取決於肝臟的健康狀態,例如嗜酒會使患者加速患上肝硬化,甚至肝癌。危害肝臟健康的,除嗜酒外,還有吸煙。吸煙的丙肝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會大大提高,且治癒後亦有較高的復發機會。

要降低感染丙肝的風險,得先了解其傳播途徑及高危族:

  1. 共用針筒(共用針筒的吸毒者)
  2. 血液接觸(因工作接觸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如救護員、消防員等)

感染丙肝初期並無病徵,要查探體內是否存在丙肝病毒,首先需抽血檢驗血液內的丙肝抗體,若患者的血液樣本存在丙肝抗體,需再作進一步檢查,包括利用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血液中的病毒含量以及病毒類型,所有血液中存在丙肝病毒的患者都需接受治療。

服用三個月口服藥物  丙肝可斷尾

乙型肝炎難以「斷尾」,患者必須長期服藥,那麼丙肝也是這樣嗎?多得發明治療丙肝藥物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丙肝病毒現已可透過口服藥物治療後徹底清除。治療丙肝的口服藥物已發展得非常成熟,其成效極高(超過九成九),對所有類別、所有型態的丙肝都有效。大部分患者服藥三個月便可痊癒,而且,只要肝臟仍處於良好狀態,基本上是沒有後遺症的。

儘管丙肝藥物成效斐然,亦難免有力有不逮之處。丙肝病毒會釋放毒素,損害肝臟,肝臟受損後會發動癒合機制,使肝臟不斷結疤,導致肝纖維化,最終造成肝硬化。有些患者罹患丙肝已久,出現上述情況,他們服藥後雖能改善肝硬化的狀況,卻難以完全康復,需要保持觀察。換言之,丙肝藥物雖能清除肝臟內的丙肝病毒,卻不能使肝硬化的情況逆轉。

新一代丙肝藥物少副作用 輕鬆治癒丙肝

昔日,丙肝的治療主要為注射干擾素,不但治療期長,成效強差人意,且副作用甚多。曾有患者在用藥期間因無法抵受副作用而停止治療。後來,治療丙肝的口服藥物面世,她亦因先前治療的痛苦經歷而對口服藥物心存疑慮,可喜的是,她最終願意嘗試口服藥物,並在服藥的三個月內完全沒有出現副作用,輕鬆地完成整個療程並且得到根治。

 

王衡海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

保健產品一定保健?

保健產品一定保健?

經常發現, 有好多病人同時進食大量保健產品, 希望盡快病好或者更加健康, 其實這些保健產品是否只有益無害? 首先, 作為醫生嘅我一定唔會依賴保健產品, 因為每種保健產品都係一種藥, 雖然每一粒/包產品內的主要成分不是藥, 但卻有同樣有的賦形劑! 而且這些賦形劑的成分甚至很大機會超過主要成分, 這些都是很多人不清楚的!

什麼是賦形劑?
藥物/ 保健產品中通常以有效成分(active-ingredients)及非活性成分(inactive-ingredients)所組成,其中非活性成分又稱輔料(excipients,或稱賦形劑),一般是天然或合成物質 (可以是動物、植物、礦物、或化學合成)。它具有一飾多角的功能從而提升藥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
1. 稀釋有效成分幫助胃部吸收
2. 幫助錠劑成型(錠衣)於胃部釋出有效成分
3. 粉末或非黏性物質來處理有效成分,維持藥物於有效期限內不會產生變化
4. 添加色素改善外觀
5. 調味劑添加口感或味道
6. 防腐劑

所以, 每食一粒保健產品, 其實已經食咗好多無關痛癢的成分!! 如果均衡飲食的話, 在香港這個發達的城市營養絕對不會欠奉, 為咗食對身體多餘的營養, 但食多咗化學物, 究竟係咪真係健康啲!!?? 而且, 這些無關痛癢的添加劑亦不是完全無副作用!! 越來越多數據顯示, 其實有很多人對這些添加劑有敏感反應, 所以有好多人所謂的無明腫毒其實可能是因為吃下這些保健產品引起的! 亦有些人因為有乳糖不耐症而對當中的乳糖成分有所反應, 繼而肚屙.

另外, 過分補充某些營養亦可能本末倒置! 過量綜合維他命而產生的急性中毒症狀主要包括噁心、嘔吐、肚瀉等腸胃方面的反應。而在眾多維他命的種類中,以A及D的潛藏中毒危機最大, 因為他們是脂溶性維他命, 並不迅速地從尿液中排出,部份更會被儲存在肝臟和脂肪組織,過量服用因而累積, 引致毒性反應, 曾經有小朋友維他命A中毒而需要換肝。至於水溶性維他命如B及C經身體吸收及同化後會從尿液排出, 不易積聚, 但過量型可以引起中毒症狀。

除了過分補充營養有機會中毒, 當中有效成分易有風險被汙染, 例如魚油丸有機會重金屬過高, 將來甚至要檢測是否輻射過高! 但是, 現行還未有法律規管保健產品如何達成質量保證, 這個絕對是隱憂.

其實保健食品市場龐大, 可以過億元, 利潤非常可觀, 保健產品不是藥物, 不需要受到衛生署監管, 與一般藥物發展不同, 藥廠需要投放超大量資源 (要經過一系列研究, 由實驗室細胞實驗開始, 老鼠研究然後再臨床研究, 要經歷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 需時通常超過十年)來核實某些藥物是有用才能推出市場 (當中亦有不少失敗案例, 血本無歸), 所以開發保健食品本少利大!

如果是醫病需要, 當然需要用藥物, 同時亦要服下那些非活性成分, 這個是無可避免的, 因爲要保命. 但是,保健產品大部分美其名補充營養從而改善體質促進健康, 一般依照的數據是實驗室的數據, 再簡單一點來說, 就是我們西醫常說的不入流的數據, 因為人體博大精深, 某種成分對一粒細胞有用, 並不代表對個器官有用, 亦不等於對人有用!!!

之所以長篇大論係因為唔忍心見到大家食藥多過食飯, 以為有益實是無益! 其實, 健康從來冇捷徑, 不可以用錢買健康, 不可以食幾粒好貴的保健產品就可以抵消不良飲食習慣以及欠缺運動的禍害, 亦不是越貴越好! 地球其實真係好危險, 食天然食品又驚汙染, 食保健產品又幫唔到忙, 但是在這個地球內人人平等,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坐言起行, 好好為自己及家人在這個危險的地球內 “damage control” 即是以最小的傷害繼續開心地活下去, 大家一起努力!

Ref:
https://www.derc.org.hk/en/medic-world-detail.php?id=10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賦形劑
https://www.nps.org.au/assets/03cccf6d672e3da1-9a8d5cf3163e-23fe0723d32447196d9902a781383c6f8ffb502d9958db960ba8e8bff0ad.pdf

#圖文不符
#人生總是充滿疑問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減肥唔成功 ,遺漏的一個要點

<<減肥唔成功 ,遺漏的一個要點>>

今朝巡房的時候有病房的姑娘, 無意中講到原來佢正在嘗試減肥。 我教佢試下用168的方法 ,但係講下講下我發覺佢唔係咁簡單。 佢話佢已經 不嬲食好少嘢 ,長期都唔係好好胃口 ( 其他同事也同意),但係唔知點解唔食都肥。 其實呢個情況並唔罕見 ,我嘗試用中醫角度解釋畀佢聽,同埋有何解救方法。

跟住我問佢, 佢係咪好細個甚至係小學嘅時候都已經冇乜胃口食嘢, 而且食嘢食得好慢嗰種人。 佢話係 。佢話曾經讀大學嘅時候有人以為佢接近厭食嘅程度。 另外佢就鍾意食零食多過食正餐。 所以喺佢哋講, 其實從中醫角度相對簡單, 就係小時候的腸胃問題未解決 ,一路拖到而家成人仍然受同一問題困擾。

不少小朋友都有胃口差食嘢慢正餐近己都哽唔落嘅現象。 喺中醫角度睇呢其實呢個情況係唔正常的。 但的確不少人大左會自己好返。 即所謂outgrow the problem. 但有部分又問題纏繞青春期甚至成人階段, 變成長大以後長期都有腸胃問題。 喺中醫嚟講 損傷脾胃, 便會產生氣虛和痰濕, 兩者都會令到肌肉鬆弛 ,脂肪積聚,而且肌肉看起來很“透”, 毫無張力。 咁就可以解釋到點解唔係食好多嘢都會肥。

就呢位護士朋友的情況嚟講, 有兩個可能性。

一個 腸胃 積滯。 即係這個概念只是在中醫有。 大概就是 小時候因為飲食不節, 不斷食唔同種類嘅零食, 又或者是情緒影響, 又或者是 過量用抗生素等等問題。( 很多時 已經很難追番小時後點解會起初有這問題) 腸胃有積滯 在小朋友身上症狀較為明顯。 但其實在成人中也有。 症狀包括長期食少少就會覺得 肚脹, 胃有好多氣, 食少即飽。 大便可以有便秘又或者 肚瀉 兩樣都得 。兩者 亦可交替出現。 而且一般情緒較為忟憎。 長期積滯會生熱, 就可以表現為口氣重 和其他熱氣嘅徵象。 治療要用消滯除積的中藥, 例如山楂, 神曲等等 。 但注意一般因為積聚已久治療不可急於一時, 要慢慢復藥。 但一般一至兩個月便可以有明顯改善。 呢種病人千萬不要服用補品, 否則只會越食越差。

第二個可能性就係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雖然吸收 較弱, 但另一方面所謂運化的功能也都弱。 亦即係話吸收了的營養身體不懂得正確利用運行全身, 只會堆積聚皮下成為脂肪。 即所謂脾虛濕重。 呢種人通常長期都覺得很攰 而且經常想睡覺。 治療方面和第一種情況剛剛相反, 要加一點點補益的中藥, 健脾益氣化濕。 好多人問點解我脾胃那麼虛弱呢? 除咗多食生冷之外, 很多時就係 小朋友的時候 腸胃有問題沒有調理好。

所以治療方面最好就係是經過中醫診症作出適當嘅處方。 但因為今天筆者很忙沒有時間為呢位護士朋友診症。 但我卻叫他可以進食一些益生菌以改善腸胃, 這是一個簡單的方法。 另外戒除所有零食。 並且有心理準備開頭食益生菌的時候會有不少腸胃不適。 腸胃調節好後就可以另外配合運動 和減食糖份來減肥。 至於點解要用益生菌呢,下一期再講。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淺談肺癌》

《淺談肺癌》

早前介紹過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CICF)出版嘅乳癌小冊子,今次就推介《淺談肺癌》畀大家,非常感謝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及呼吸系統科專科盧浩然醫生為《淺談肺癌——把握治療黃金期》之編寫提供專業意見。

《淺談肺癌》為剛確診患者帶來清晰易明的資訊,如肺症的症狀、種類、治療方法等。當中「問問醫生」更列出病人應該向醫生了解之事項,讓同路人更清楚掌握自己嘅病情!

 

閱讀《淺談肺癌》小冊子:https://cance rinformation.com.hk/web/wp-co ntent/uploads/2020/06/淺談肺 癌R1.pdf

閱讀《淺談乳癌》小冊子:https://cancerinformat ion.com.hk/web/wp-content/upl oads/2020/06/淺談乳癌R1.pdf

其實醫生巡房係做D乜(上) |蘇子謙醫生

其實醫生巡房係做D乜(上)
(網上圖片)

早排同一個中醫朋友傾計,佢話因為中醫主要係做門診,佢話佢有啲羨慕西醫可以在病房中工作,可以巡房。我同佢講其實等多幾年將軍澳中醫院開幕佢都到時就中醫巡房。咁我就同佢講下係公立醫院醫生巡房係做啲乜嘢。

以我們腫瘤科為例,一般負責巡房的醫生 通常早上返去到病房要負責 查冊每一個他負責的病人。一般一個醫生大概看十至十多位病人吧。有時病房唔滿可能少啲。又或者假期的時候可能一個醫生要巡三十多個病人(有些醫院和其他科更加多)。

通常所有的巡房要在早上完成我們叫做morning round。咁究竟睇每一個病人嘅時候和門診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每一個病人都會有 維生指數vital signs,即係譬如是血壓心跳,又或者血糖是否有問題。呢啲基本上每一個病人都會睇一睇。因為觀察這些指數可以讓我們知道病人身體有否大問題發生。

跟著便要考慮病人究竟今次入院是為了什麼問題呢。有些時候可能只是入醫院打化療針要留幾日,有些可能是因為要入院做一些醫療程序,例如何排走胸腔積液,腹腔積液又或者要做活檢抽針。呢一些病人可能都要留院數天。另外有一些可能是急症入院的,例如是發燒 又或者出血 又或者肺炎等等 這些都要特別留意病情是否會有急速變化。另外有一些病人可能是因為腫瘤病情較為差,需要作出各種症狀控制 例如止痛。總之各式各樣不同的病人 巡房的時候便要考慮 不同而且通常要計劃定之後幾日病人預計是否能夠出院。因為始終資源有限,有時沒必要的無謂霸住病床,騰出資源讓其他病人可以入院。( 當然冇必要的留院其實對病人身體有害)。

通常每個病人巡房的時候醫生,醫生都會和病人談幾句睇睇今天和昨天病情有沒有變化從而調整藥物等等。跟著便會在排板上寫上“orders”。即係可能呢個病人今日要抽血抽哪一種血,要加藥物,又或者要去做一些影像檢查。讓病房的護士同事或實習醫生知道如何處理。

一般巡房平均要幾多時間呢? 當然和病房病人 複雜的情況而異 亦和醫生是否有經驗有關。假如意平均十分鐘看一個病人,要看12個病人巡房便需要120分鐘即是兩小時。但實際情況當然唔會每個病人花的時間均等。巡完房後當然還有很多後期工作需要跟進。我哋行內俗稱呢啲叫做“功課”。

通常巡完房後便會將一車的排版送到電腦站,逐個做功課。又一些專科很多功課都是交給實習醫生做。但對於我們腫瘤方沒有上次的實習醫生所以主診醫生便需要自己做功課。咁究竟功課是做什麼的呢? 例如是該病人需要轉換藥物需要在電腦系統開藥和改藥。跟著便要 處理文書例如是 要打出院紀錄(discharge summary)。雖然叫做summary,但係由於腫瘤科的病人一般病情較為複雜 所以有啲summary而可能長達幾頁紙甚至更多。另外假如我們要找其他科 的醫生來幫忙看病人,我們叫做consultation。例如我需要心臟科幫手,我便會打一封信 之後再fax 到該部門 通知其他科的醫生請求他們有空時候過來看一看病人。另外有些出院病人需要出院藥也需要在電腦中出紙,有些可能要病假紙或各樣出院證明。

當然在你正在做功課的時候通常新入院的病人就會在差唔多時間到,那麼這個時候又要準備去 查看新的病人 和進行一些文書工作,我們俗稱叫做「收症」。

又或者有些病人 需要緊急照一些素描,醫生也要馬上出form安排。另外假如病人要申請一些 藥物基金援助也要在系統中填form。也有一些病人的家屬 要求見醫生,去了解下病人的病情,有些時候可能是電話聯絡,也有一些是親自約見。總之所謂做功課實在各門各類 有很多事情做。有些事情看來 鎖碎,但其實花的時間也不少。

當然還有打豆和有些抽血,有些程序也需要醫生自己做的。 例如在醫管局當中負責配血抽血 需要醫生做,抽血其實很多時候不太困難。但較為花時間的 事情 是去 找各種抽血的工具 和需要找電腦bar code 機器,(每個病人有獨特的barcode抽血紙上也有獨特的barcode,假如兩個曲線唔吻合的系統出不了抽血的那一個label)擺一大盤東西拿到病人床邊,有時因為病床位置 阻住咗抽唔到血 可能需要稍為移動 病床 和床欄。當然在電腦列印同意書給病人簽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巡房的醫生其實有時真係行嚟行去。不少醫生也有同感 ,其實做功課的時間和體力更勝於巡房本身。

初初入行的時候 當巡房醫生,很多事未必很熟手,有時朝早做曬啲功課收埋症可能都已經搞到點幾兩點。有時忙起上嚟可能成朝冇飲過一滴水。記得以前巡房,做了幾天週末便已經累得不得了,特別係隻腳因為成日要行嚟行去又要企喺度。我都試過腳板真的很痛。後來經其他同事提醒穿著一些較為軟又有厚墊的皮鞋 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聽日再講埋下半部,講下乜嘢係senior roundgrand round,同埋假如病人有急劇變化時候如何處理。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回應cuhk secrets 醫學生痛鬧考試文 + 自己讀和教medic的體會

<< 回應cuhk secrets 醫學生痛鬧考試文 + 自己讀和教medic的體會>>

話說琴晚睇咗一篇 放喺cuhk secrets 的文章 自由一位二年級醫學生, 應該是中大的。不斷通鬧考試唔合理同埋 讀書有差唔多130lectures 讀得好辛苦。 文中亦都講 發覺好多嘢都冇教要自己google。 呢一篇文變咗潮文 ,不少現職醫生留言。 不過我諗各位同學應該都係讀書讀得太辛苦, 喺網上呻一呻,其實大家又不需要太介懷。 讀過medic的,大家都試過讀書讀到將份notes鏈爛佢, 在掉落地,發洩憤怒後。最尾又係喺地下執返上枱面繼續讀。。。

不過文中有一些觀點都頗為有趣值得我係啲度討論下。 原文我不在這裏引述, 因為有太多粗口。

首先 我自己當然讀過醫學院,明白當中的痛苦。亦都考過不少專科試。 亦在醫學院任教, 雖然我唔知道中大的課程編排, 但是所謂130lectures 真係只不過小菜一碟。

其實讀醫真係一個考試行業。 入得讀醫嘅讀書本身已經好叻。 但入到去 個個都讀得咁辛苦, 以前什麼 dsc狀元ib狀元, 入到去考試都有機會唔合格補考兼留班, 都已經見怪不怪。 所以若然唔 頂不盡無窮無盡的考試, 千祈唔好讀醫。 畢竟世界上有更多更好的行業可以賺錢。 若然一心只為賺錢真的不要讀醫。 而且香港兩間醫學院 其實考試, 都會比其他一些海外醫學院難。( 個人睇法)。 其實不嬲讀乜嘢喺香港讀書都係辛苦過喺外國。 淨係講以前中學會考同英國會考 攞a的比率就知道。 所以若然要在香港讀醫就有定心理準備。 會比以前讀中學辛苦好多。 成日都有啲醫學生同我講話讀書好辛苦, 有無窮無盡的東西需要記憶。 問我有咩記憶的好方法。 我確實是有些竅門, 我之前在youtube度講過 今日喺度唔重複。

若然只計頭兩三年的基礎課程, 讀中醫畀讀西醫辛苦。 中醫除了一些基本的生物醫學課程, 還要死記硬背 幾百隻中藥, 黃帝內經條文, 傷寒論條文, 全身幾百個穴位。。。 所以什麼130lectures 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其實現在我的記憶力 是在讀中醫時候訓練番嚟的。

文中講到有啲嘢好似冇用, 他用的例子是 human genomic project。 講到明 原本考試唔考 最後又會考。。。 文中提到他的憤怒。 中大的考試方法 我不太清楚, 但應該和港大的考試範圍沒有太大分別。 很多時考試的範圍並不會 只有lecture notes. 有一些題目是會建基於lecture note 以外 的小小延伸閱讀。 亦有部分題目 是考驗你對 該課題是否已經 貫徹 理解 從而能夠推敲答問題。 是不是只是考記憶力。 但一般這些較為深的題目 佔全卷的百分比可能只有兩三成。 所以若然這些題目答得不好也不會不合格。 你寫題目主要是分別哪些 理解力 和實力較強的學生, 可以給他們distinction。 因為若然 全部題目都是平鋪直敘簡單,那就分不了高下。 呢個是我們醫學院出題目的一個philosophy. 那位同學若然見到 一兩條非常難的題目實在不要擔心。

所以我都同自己交的學生分析講, 讀醫最緊要清楚明白自己的目標。 第一要明白99%嘅學生都會準時畢業成為醫生。 總之合格了便可以。 中間這五六年當中可能有些挫折, 要補考其實也無傷大雅。 很多出色的醫生以前考試 都有 肥佬的經驗。 而最後能夠每一科distinction 的學生 比例一般少於一成。 起碼在我讀書的時候是這樣。 以前一班130人每年考試 攞到distinction 只有少於十位。 現在好似港大比distinction已經鬆手了很多。 所以假如同學不是aim distinction。 其實用平常心讀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大壓力。 始終超過九成的學生都是 攞一個pass, ( 醫學院沒有計grade or gpa). 又或者 假如對某一科目特別感興趣可以花多少少時間aim distinction. 咁樣 努力 集中做自己 最想好的科目就可以事半功倍。 始終將來做專科醫生的話也只會做一科。

同埋我之前都講過有時醫學院考試, 特別係clinical嗰幾年, 超過一半都係講運氣。 與其發曬癲咁樣讀, 不如有時借咗宗教的力量, 可以祈下禱 求上帝幫忙, 又或者念心經, 又 農曆新年去車公廟轉個風車等等( 按自己宗教而定), 可能都會有不小的幫助。

另外各位學生又話考試溫習要成日google。 其實我不嬲都教啲學生讀書溫習要多用google。 上堂教嘅好多時都係一個大綱, 好多時都係自己上網睇返嚟的。 與其睇教科書不如用多啲網上嘅平台, 例如是UpToDate 或其他行內常用 內容的網站。 有時youtube 免費教學也非常好。 有一些很難見到的sign, 喺youtube度都會有。 我諗嗰位學生唔明白喺醫學院 或其他大學的教育 都只是畀你一個框架framework, 內容很多時都係你自己睇返嚟去fill up。 作為醫學院老師都只是喺適當嘅時候 啟發你嘅思維,點條路你行。 所以點解其實上tutorials 比上lecture更加重要。

另外有講到話大學畀四萬幾蚊學費好貴, 其實喺香港讀大學嘅學費20年都冇加價 , 對比樓價升幅你就明)4 萬幾蚊一年雖然唔可以話係細數目, 但的確比世界很多地方都便宜。 再加上兩間本地醫學院 都有競爭 希望可以收取好成績的學生, 兩間醫學院都有不少入學獎學金 有不少醫學生讀曬幾年都係唔使畀學費。 假如你是在美國讀醫學院 ,讀完真係孭住一身債。 香港讀醫其實納稅人差唔多要津貼 每位醫學生200萬。 所以喺香港讀醫, 其實已經係攞咗一個很大的社會福利。 不要再怨吧。

另外於是不是有些科目真的是冇用呢? 其實有時到你出嚟做嘢嘅時候, 調返轉頭睇先會覺得有用。 有時就算 讀書嘅時候發現有些東西真係好廢好浪費時間冇乜用, 你覺得很無理。 但其實將來你做實習醫生 又或者正式執業, 你會發覺 無理及 浪費 時間的東西更加多。 現在你所受的只是小巫見大。

我經常都鼓勵自己和其他醫學生,其實讀醫學院整個過程 和實習醫生有時真係好辛苦。 但係成個過程 就好似軍校一樣, 係鍛鍊一個人嘅意志。 和在各種壓迫之下人變得強壯。 若然你把所有 的這些關卡當作自己正式行醫前的訓練, 你每日會過得好一點。 你的心境決定了你的未來。

當然若然你感到medic不適合自己, 又或者讀完之後不想作醫生。 這無傷大雅不需介懷。

#睇完篇長文就執番份note繼續讀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晚期卵巢癌化療後的標靶藥的臨床研究

晚期卵巢癌化療後的標靶藥的臨床研究

香港大學婦產科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現正進行一項用於晚期卵巢癌化療後的標靶藥的臨床研究。有興趣的人士請致電 (852)-22554265 或 WhatsApp (852)-90619609以獲取更多資訊。

💊研究名稱
尼拉帕利 (Niraparib) 於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新輔助治療後之維持治療 – 2期單臂研究(NEOPRIMA研究)

🔎研究計劃
符合資格的人士將接受尼拉帕利和定期的檢查和監測,為期18個月

https://www.obsgyn.hku.hk/en/Services/Gynaecological-Oncology

————————–————————–————————–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s conducting a clinical trial on the use of a targeted therapy in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s maintenance treatment after chemotherapy.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please phone (852)-22554265 or WhatsApp (852)-90619609 for more information.

💊Project title
Niraparib maintenanc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t neoadjuvant setting – a phase 2, single-arm trial (NEOPRIMA trial)

🔎Project plan
Eligible participants will receive niraparib and regular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for 18 months

https://www.obsgyn.hku.hk/en/Services/Gynaecological-Oncology

#健康 #癌症資訊 #癌症 #治療 #醫療資訊 #香港大學婦產科 #HKUMed #卵巢癌 #標靶藥

————————–——————
【 緊貼更多醫療健康訊息 – #癌症資訊網 】
Web :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
IG : www.instagram.com/cancer_information
Youtube Channel: https://goo.gl/V54UUw
TG Channel : t.me/cancerinfo
同路人群組 :https://goo.gl/qV9RZt
WhatsApp : https://wa.me/85252067607

其實醫生巡房係做D乜 (下) |蘇子謙醫生

其實醫生巡房係做D乜 (下集)
(網上圖片)

前日講咗公立醫院巡房醫生的工作,今日繼續。

負責巡房的醫生,簡單嚟講要做到 “隨傳隨到”。 特別係對於腫瘤科,沒有常設的實習醫生,呢個職責就更加重要。 因為即使完成早上巡房和各功課之外 ,病房病人有什麼變化又或者有什麼要求,病房護士都可以隨時call 醫生。 所以負責巡房的醫生要經常袋住call機 又或者是醫院配給的smart phone。 有什麼是護士都可以馬上通知醫生。

有時可能係病人突然間情況轉差,例如突然間抖唔到氣,含氧度降低,那麼醫生便要馬上作出應對,又或者即時跑回病房。 檢查和治療病人。 另外有一些較為minor的事情,其實都會花上醫生不少時間。 例如時出院時,病人可能之前唔記得咗,但佢突然醒起要出院證明又或者要假紙,又或者突然間醒起佢要多一兩隻藥。 那麼護士便會即時通知醫生,回到病房去處理文書工作。 但有時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醫生可能要有其他的duty,例如是正在看門診等等,根本不可能隨時走開。 因為假如一來一回,(而且可能唔係淨係行一次),其實已經花了不少時間和腳骨力。 另外由於在醫管局當中有些藥物是不用給錢的,有些藥物卻是要給錢的。 即係政府唔包。 又或者有一些時候即使同一隻藥物,有些情況是要開為不用給錢的,有些情況要開私家藥。 有時電腦入錯了code,去到藥房就會出現問題。 有時又要重新返回病房再改。

例如近排,我們病人有一個得到了深靜脈栓塞。 經過血科同事的診治,決定用一隻新型的薄血丸。 而呢隻薄血丸是需要自費的。 但病人還需要留在醫院進行其他治療。 於是我便開了一張所謂home leave 藥單,即係比還未出院的病人但是還是要留在醫院的,去藥房真金白銀買呢隻私家藥。 藥費不是太貴只是幾百塊。 我已經非常小心,出藥單的時候表明是home leave,而不是discharge。 (這個其實是非常容易錯的,開錯了假如病人倒出院的時候又需要開另外一張藥單,系統便會禁止,即係話病人唔可以再攞藥⋯⋯要再經過一些程序在取消藥單總之很麻煩⋯⋯)

我肯定這張藥單是私家藥單。 我充滿自信的認為今次做對了。 到了下午後,護士突然間call我,話我張藥單開錯了。 呢一張藥單只能夠再試其他社區藥房購買,而不能在醫院藥房購買。 我實在覺得很奇怪。 問為什麼呢? 明明這隻藥醫院藥房是有的。 後來再經過護士打去藥房再確認。 再call了我一次。 原來這隻藥藥房是有的,可以買私家藥,但是只係畀discharge病人買,home leave 藥單的病人是不能在醫院買的。 必須到其他社區藥房買。

我霎時間一個黑人大問號⋯⋯因為我知道再問點解也是徒勞無功。 很多事都已經慣了⋯⋯咁我再問因為病人暫時出不到院,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位病人真金白銀買藥呢? 原來答案是唔好用電腦出單⋯⋯ 改返用舊式的手寫藥單就可以喺醫院度買藥。 (即係電腦出單唔可以喺醫院買,手寫單就可以⋯⋯)

一來一回,為了一張藥單,大家便花了半個小時,病人也走嚟走去了兩次⋯⋯

另外作為巡房醫生無論病房什麼事到時你的責任。 例如突然間病人發燒,護士會馬上call你。 又或者病人可能喺病房行行下突然間跌倒,巡房醫生也有責任去睇一睇病人。 有一次試過病人因為隻腳非常瘦,竟然他在了病床和床欄中間,插了入去出不了來。 這些也是醫生需要處理的。 那次試了很多方法也不行,差一點要call消防員鋸床。 最後找了一些醫院技工,非常出色,把病床拆散了,救番病人隻腳出嚟。

所以總言之,有時一些其他事項佔用的時間比真係巡房睇病人的時間多。

另外醫院一般 還有另外活動,通常都會定期進行。 一樣叫做senior round,另外一樣叫做grand round。 首先講第一種senior round。 亦即時說由較為高級的醫生,去到supervise 巡房醫生睇病人。 (一般直接巡房的醫生都是初級醫生)。 很多時都是初級醫生在病房向高級的醫生逐個病人回報情況。 不同部門不同醫院有不同的做法。 有些地方可能是senior round 一星期一次,有些地方可能是每日都有一次。 各有各做法不同。

另外一樣巡房醫生要花更多時間準備的是grand round。 Grand round 有個grand字。 聽到都知道係勁。 一般主持的都是部門主管 又或者其他顧問醫生,或部門的教授等等。 很多時是整個部門的醫生空巢而出,又話寫是整個division的醫生一齊在病房 巡房。 較為初級的醫生一般在這些情況都很緊張。 因為其他醫生會一齊去到監視和評審巡房醫生對病人的處理是否恰當,另外其他醫生也會給一些意見和建議,怎樣做係更加可以完善病人所得到的medical care。 並且可以作為初級醫生的訓練。

在大學醫院當中也有一些grand round時歡迎醫學生來參加的。 最出名的是一個德高望重內科教授的grand round。 很多時整個division 的醫生加埋超過十個,都會一齊參與。 再加上十多位學生,在後面一齊參加。陣容非常鼎盛。 但大家須知,公立醫院的走廊一般很擠迫,其實很難容納那麼多人。 所以很多時行得慢在後面的人,基本上是聽不到巡房醫生和教授的對話,我哋經常說笑呢啲係後排攻擊。 大家可以幻想一下,情況就好似結婚擺酒去到敬酒的環節,新娘新郎行在頭,因為參與敬酒的親戚朋友兄弟姊妹甚多,排著最美的幾個兄弟姊妹,很多時都畀龍頭delay 兩三張枱的距離,根本參與不了前面發生的事。 多人參與的grand round 情況就正正一樣。

有些部門在grand round以後,還會有下部分節目sitting round。 即係所有醫生坐喺會議室當中,每星期輪流又不同的醫生講書。 互相update下大家的醫學知識。 不少醫生都會enjoy sitting round 多過真係喺病房行嚟行去。 因為真係冇咁攰,同埋病房有時多人起上嚟,真係唔係好夠fresh air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