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我和 Dr. Cindy(黃麗珊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閒談中提及到這問題,行動派的她立即想到邀請一班志同道合的醫護人員組成跨醫療界別的作者群,攜手編寫一本集合各方專家意見的書——「給癌症病人的建議」。全方位、深入淺出地拆解癌症病人和照顧者常見的問題,避免跌入選擇錯誤的治療方案,再加入貼身的飲食宜忌的內容,為病人提供更「落地」的癌症相關資訊。
這神奇畫布有褪色功效,上面寫的字約數分鐘便會消失,Sandy表示就像將不愉快的記憶及情緒抹走,感覺很治癒。(曾耀輝攝)這是Sandy進行電療時使用的配件,她形容咬着嚿牙膠然後再被那面膜緊緊罩着,常有一種窒息的感覺,絕不好受,最後全靠意志力捱過。(受訪者提供) Sandy鼻咽癌確診後,身邊好友都默默為她張羅,這一枱東西內每一項物件,都代表着一種祝福與陪伴,她形容天使是無處不在。(受訪者提供)畫作名為「The Power of Love!」,是Sandy送給瑪麗醫院陪伴她經歷了33次電療的醫護人員,中間的空白圓形代表Sandy單獨躺在電療房內,但四周圍有很多人、很多力量撑着她。(受訪者提供)
「多發性骨髓瘤」與「淋巴瘤」、「白血病」並列為三大血癌。多發性骨髓瘤是本港第三常見的血癌。根據香港醫管局數字,2019年本港新增320位患者,比十年前的發病案例數增加近四成。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簡稱APRU)合作,調查多發性骨髓瘤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結果顯示,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與各地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人類發展指數(HDI)、缺乏體能活動、超重、肥胖及糖尿病患病率有密切關連,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發病率普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