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ncerinfo-admin
全球最大的調查:負擔得起的抗癌藥物在哪裡?
芝加哥 – 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在2016年年度會議中展示的研究,儘管通用和專利抗癌藥物價格有下調的傾向,惟於低收入國家似乎仍是難以負擔 。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進行了一項抗癌藥物在世界各地的價格差異的分析,研究在六個不同國家中23種抗癌藥物的平均零售價格。
研究結果似乎是可預期的:零售價格最高的國家是美國,最低的分別為印度和南非。
在抗癌藥物的負擔能力方面,澳洲的負擔能力最高,中國和印度的負擔能力最低。
「這項研究讓人們窺探到抗癌藥物的價格和全球經濟承受能力,並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平台。」以色列Rabin Medical Center 的腫瘤內科高級醫生暨首席研究員Daniel A Goldstein, MD說。
早前進行的各種分析已經表明,零售價格最高的是美國,與其他工業化國家之間存在很大的價格差異。
Dr Goldstein指出,最近一項在16個歐洲國家以及澳洲和新西蘭的抗癌藥物費用研究(Lancet Oncol. 2016; 17:39-47)中,價格最高的國家與價格最低的國家之間的差異介乎28%至388%。
這項研究「主要集中在工業化國家」,Dr Goldstein說。「我們不知道其他國家在購買這些藥物方面的負擔能力。」
例如,他指出Merck的主席兼首席執行官Kenneth Frazier曾提及藥物在印度的價格。「我們希望為印度提供其國民能夠負擔得起的藥物價格。」
「但是,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Dr Goldstein 問道。
有越來越多的共識,藥物應該是「價值定價」。除了現有的確定成本效益的方法,他指出,一些專業機構已開發了新的框架以評估價值。
「價值已經成為癌症治療的流行語。」Dr Goldstein說。「最終,價值歸納為一道簡單的方程式:得益除以費用。」
貧窮國家難以負擔
在他們的研究中,Dr Goldstein 和他的同事們評估全球抗癌藥物的價格和負擔能力的差異和兩者之間的關係。
該小組計算用於治療多種癌症類型和階段的15種通用和8種專利抗癌藥物的每月費用。他們利用澳洲、中國、印度、以色列、南非、英國和美國的藥物價格目錄進行比較。
為了評估負擔能力,他們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按購買力平價(GDP cap PPP),並衡量國民財富與生活需要成本作考慮 。
專利藥物的平均每月零售價從印度的US$1,515至美國的 US$8,694不等;而通用藥物的平均每月零售價則由美國的US$654、印度的US$159和南非的$120不等。
圖表-指定國家的購買力平價(GDP cap PPP)價格百分比
國家 |
通用藥物,% |
專利藥物,% |
澳洲 |
3 |
71 |
中國 |
48 |
288 |
印度 |
33 |
313 |
美國 |
14 |
192 |
「美國的藥物價格比其他國家高許多。」Dr Goldstein說。「然而,儘管擁有最高的人均GDP,考慮到較高的藥物價格,對藥物的負擔能力似乎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更低。」
他補充說,這種衡量負擔能力的方法並不意味著是對支付能力的準確指標。 「這是用以識別這個趨勢的一個廣闊的替代指標。」Dr Goldstein解釋說。 「有跡象表明,現實世界中許多其他因素,例如保險、折扣和財富的差異等等將開始發揮作用。」
尚有許多問題,這項研究並沒有解決。他指出,比如藥物應否訂下全球劃一價格,又或者是否存在道德責任,藥物價格應與個人或人口的財富水平掛勾?
「我們只詢問每月價格,其實了解其價值更加複雜(臨床獲益、治療時間)。」Dr Goldstein說。 「替代品和毒性都是因素,也是這項研究提出的重要問題(倫理、經濟、政治和監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的醫藥成果及政策學助理教授Dr Stacie B Dusetzina指出,美國在專利藥物方面的付出比其他國家更多,但是當我們將這個數字調整為支付能力,你會發現美國不再是經濟承受能力的領導者。
「一個引起爭議的問題是,美國是否應該在藥物方面付出更多,或其他富裕國家是否應該付出更多?」她說。
位於洛杉磯的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Jonsson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預防和控制研究總監Dr Patricia Ganz說,提高藥物價格為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為所有患者提供能力負擔得起的治療,我們需要做得更多。」Dr Ganz在新聞發布會舉行演說前表示。「當我們考慮負擔能力,它實際上引伸出另一個層面。」
這項研究並無獲得資助。Dr Goldstein 和 Dr Dusetzina宣稱沒有相關的財務關係。研究合著者,Rabin Medical Center的Dr Salomon Stemmer報告Novartis 與Genomic Health的財務關係。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 2016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LBA6500. Presented June 6, 2016.
轉載標示:如轉載時請標明文章出處 癌症資訊網 ,並將文章連結提供給讀者。
太多如出一轍的抗癌藥物?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官員質疑
一種以剎停人體免疫系統為機制的新型抗癌藥物,為製藥公司在對抗致命性疾病方面帶來了重大的成功。然而,一美國最高監管機構認為太多製藥公司都集中在相同的方法。
腫瘤的特性是能夠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阻截,該療法旨在以藥物暫停人體免疫系統PD-1蛋白。這療法成了芝加哥臨床腫瘤學會(ASCO)本週會議的年度美國社會的重要話題。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批准 Merck & Co, Bristol-Myers Squibb Co 及 Roche Holding AG 研發的有關療法。上述每間製藥公司都有每年US$150,000的定價,另外還有至少五間製藥公司正在開發類似的藥物。
「人們應該問自己……若我們將這些資源用以開發其他更新穎的藥物,會否是更好的選擇?」FDA 辦公室主任 Dr Richard Pazdur 在接受訪問時告訴路透社記者。
Dr Pazdur博士承認,數間製藥公司於全球擁有US$110億癌症治療的市場,這樣的成功吸引了其他對手繼續開發類似的療法,而不是大量投資於未經驗證的療法。
「藥物的開發,重點是降低風險。」他說。然而,在同一時期開發多種類似藥物的現象,是腫瘤學領域的首次;這使PD-1的市場的後來者將可能被降級為「小眾」,他補充說。
製藥公司高層反駁Dr Pazdur的批評。在接受路透社的訪問中,他們表示科學在癌症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重點是如何最好地結合不同療法,以攻擊癌細胞的多種機制,並確定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對療法有理想的反應,以及患者需要接受多長時間的治療。
Bristol-Myers 及 Merck 被公認是免疫療法的先驅,幫助患者戰勝一些最致命的癌症。根據在ASCO會議上提交的數據,Merck 研發的藥物 Keytruda 被證實對晚期黑色素瘤有顯著療效,患者有至少三年的存活期; 而 Bristol-Myers 研發的 Opdivo 則能延長某些肺癌患者的壽命達兩年 。
實際上,有醫生表示,約有20%的晚期癌症患者對新藥物有反應,當中部分患者的症狀更有持久的緩解。
AstraZeneca PLC 的 PD-1 獲得 FDA 的「突破性」地位,加快審查治療一種膀胱癌的藥物。其他公司尚在早期開發階段,包括: Pfizer Inc 與德國的 Merck KGaA,Novartis AG,Regeneron 以及中國的 BeiGene。
「我們之所以研發 PD-1,目的並非『人有我有』。」正進行PD-1 早期試驗的Regeneron公司,其轉化科學及腫瘤學主管Israel Lowy說。 「大多數人認為未來的治療方向是結合不同療法……擁有自己的PD-1是積極和有利的,這給我們在進行臨床試驗時擁有更大的靈活性。」
業內高層表示,他們在作額外的、潛在的互補投資,研發PD-1治療最終能夠用於不同類型和階段的癌症。「我們並不認為自己是『後來者』,事實上,我們在多個領域是聯合療法的領導者。」AstraZeneca 的 MedImmune 部門執行副總裁Bahija Jallal 說。該部門正與其他一系列的實驗性藥物進行 PD-1測試。
「問題是,我們如何能夠真正遵循科學。」Jallal說。
在ASCO會議上,例如,Pfizer展示了試驗藥物4-1BB的早期研究數據,該藥物效能主要是增加T細胞,與 Merck 的 Keytruda 同時使用是安全的。然而,在參與試驗的23名患者中,只有兩位獲得一年的完全緩解。
「有人可能會對新機制的出現感到驚喜。」Leerink的分析師Seamus Fernandez 說。他表示,Bristol-Myers 及 Merck研發的藥物將最有可能成為許多患者的標準治療。
Dr Pazdur和其他專家們一致認為癌症免疫療法最大的機遇將是他們可用於早期治療。Fernandez認為如果由 Bristol-Myers 研發的免疫治療藥物Opdivo及 Yervoy二者結合,成功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的話,Bristol-Myers將會在市場上勝出。
Merck和 Roche 正在測試他們的PD-1與化療結合,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果Merck和Bristol-Myers 在市場上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患者最終可以從較低的成本中獲益。在美國,Keytruda和Opdivo有大約每年US$150,000的定價。
如果昂貴的治療組合成為常態,製藥公司理論上可以透過結合其研發的治療方法,以保持較低的價格,而不是從競爭對手中尋求許可。
「抗癌藥物的利潤非常高,同類的藥物將繼續被開發。」南加州大學醫藥經濟及政策學教授Joel Hay說。 「他們最終將減少該類別的利潤,這就是競爭應該是怎樣運作的。」
轉載標示:如轉載時請標明文章出處 癌症資訊網 ,並將文章連結提供給讀者。
新聞來源 : www.nbcnews.com/health/cancer/too-many-me-too-cancer-drugs-fda-official-asks-n589601
逾六成受訪男士前列腺癌乏危機意識
一項調查顯示,逾6成受訪男士出現前列腺癌癥狀,但大多對前列腺癌缺乏危機意識,沒有前往看醫生進行檢測。
男士前腺聯盟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4月時以電話隨機訪問逾500名、50歲以上的中年男士。結果顯示,逾六成受訪男士曾出現前列腺癌的徵狀,包括晚上尿頻、滴尿、骨痛等。前列腺癌可以經由血液檢查診斷,但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者未曾接受檢查,近6成表示不曾看醫生作檢查,逾一半認為無需要,只有不足百分之一懷疑自己有機會患癌。
聯盟聯席召集人兼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指,結果顯示本港男士對前列腺癌缺乏危機意識,甚至諱疾忌醫,呼籲50歲以上男士每年應定期進行血液檢查。
據癌症基金會指出,前列腺癌的症狀,年紀大的男性常有前列腺腫大的情況,通常是屬於良性的前列腺增生。良性和惡性腫瘤的徵狀有很多相似之處,可能出現的徵狀如下,包括排尿困難、排尿時刺痛、排尿時帶血、排尿次數頻密、排尿不順或微弱,並且時有沮滯、腰背、盆骨及大腿骨位置持續疼痛。絕大多數前列腺腫大都是良性,很容易治療。
延申閱讀 :
美女記者罹癌曝光頭照 媽媽一句話讓她超感動
美女記者安維絲勇敢秀出自己的光頭照,並表示自己會一直勇敢抗癌。(翻攝自臉書)
〔記者陳建嘉/專訪〕美妝記者安維絲(Avis)樂觀開朗,積極樂觀度過每一天的人生,未料在30歲這一年得知罹患乳癌,勇敢的她一邊接受化療療程,一邊決定將療程寫下來,希望能與許多癌友分享,互相扶持能一起走過許多難關,安維絲一句「面對任何事都不要放棄美麗的可能」更是感動許多網友,她表示已經有許多網友跟她交流生命經驗,讓她頓時受寵若驚,而媽媽所說的一句話更讓她感動。
安維絲相當積極面對人生,多達13萬名網友現身為她力挺。(翻攝自臉書)
她透露自從粉絲團爆紅之後,媽媽在新聞媒體上看到女兒的光頭照,第一時間則跟她說:「我的女兒即使是光頭,也很美。」讓她非常感動。
安維絲坦言得知自己罹癌之後,沒有悲觀,還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安維絲熱愛旅行,過去曾遊歷捷克、土耳其以及韓國等許多國家,目前她最想去古巴,也想去看極光,但一切還要等身體恢復。她也是個運動美女,還表示自己最愛的運動是打網球,但因為目前裝了人工血管,不能太劇烈運動,只得慢慢健走維持體力,等之後康復時再打自己最愛的網球。
安維絲勇敢寫下自己的抗癌過程,還說「面對任何事都不要放棄美麗的可能」感動無數網友。(翻攝自臉書)
安維絲的粉絲團自從爆紅以來,不僅有包括蕭閎仁、黑人陳建州以及洪詩等眾多藝人出現現身留言,許多癌友也為她加油打氣,她為此相當感動,同樣期許要將自己的抗癌過程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繼續散發正面能量。
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725718
延申閱讀 :
30歲禮物是乳癌美女記者公開光頭照「別放棄美的可能」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成立於2015年,是一個非牟利的專業組織。
學會致力建立一個多元平台,促進醫生之間、醫患之間的溝通,提升本港市民對泌尿腫瘤疾病的認知。本會的四大目標包括:
促進醫護之間的溝通及學術交流
推動有關泌尿腫瘤疾病的公眾教育
推廣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在診斷、治療、復康等多方面的角色
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適當的支援
所謂「泌尿腫瘤」,泛指所有與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有關的惡性腫瘤,包括腎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及睾丸癌。
由於這些腫瘤生長在人體較隱密的器官,患者可能難以發現,或羞於求醫,因而延誤了診治。因此,醫學界近年積極進行泌尿腫瘤的推廣教育,希望藉此提升市民的認知。

現時,治療癌症時,多會採取跨專科治療方案,以達致更佳的治療效果。
所謂跨專科治療方案,是指透過結合多個專科的力量,
提供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
以泌尿腫瘤為例,醫療團隊一般包括各專科醫生,包括泌尿外科、
醫護人員。他們會按患者病情,商討如何利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
手術、藥物、放射治療等來治療患者,以在療效及副作用之間取得平衡。
治療泌尿腫瘤個案的醫療團隊
- 臨床腫瘤專科醫生
-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
- 放射科專科醫生
- 病理科專科醫生
- 護理人員

容易被忽略的婦科癌症 (卵巢癌)
婦科癌症除了為人熟悉的乳癌和子宮頸癌外,還有位列女性常見癌症第六位的卵巢癌,2012年及2013年的平均新症約500宗。「早診早治」是戰勝癌症的關鍵,對付卵巢癌亦不例外,早期卵巢癌的治癒機會比晚期高。唯早期卵巢癌的病徵並不明顯,而且常被誤以為是一般婦科毛病的病徵,因此很容易被婦女忽略,錯失治療黃金期。
由於卵巢癌的早期病徵並不明顯(如腹部隱隱作痛、肚脹、經期不準等),加上卵巢癌與乳癌不同,因為卵巢位處盤腔深處,於癌變發生時,腫瘤不易被觸摸到,令婦女難以察覺。當出現較嚴重的病徵如腹水時才求診,很大機會已屬晚期,治癒機會因而大降。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指出,就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卵巢癌期數分佈數據可見,早期卵巢癌(第一、二期)的確診個案僅佔所有確診個案不足50%,較其他婦科癌症的比例低,如乳癌(接近70%)和子宮頸癌(接近60%)。
卵巢癌風險因素
卵巢癌的成因至今未明,但相信與以下的風險因素有關:
-
- 從未生育
- 停經後使用雌激素超過五年
- 近親曾患卵巢癌或其他婦科癌症
- 擁有遺傳基因BRCA1、BRCA2
近年有相關的研究數據顯示,基因變異可能是導致卵巢癌的其中原因,常見是BRCA1和BRCA2基因。為減低患上卵巢癌的機會,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的婦女可考慮接受預防性手術,將卵巢及輸卵管切除。如有任何疑問,建議請教醫生。
早期發現手術可根治
卵巢癌與眾多癌症一樣分為四期: 第一期泛指腫瘤局限於卵巢;腫瘤延伸至卵巢以外如盆腔為第二期;腫瘤已擴散至腹腔膜或淋巴系統則為第三期;而第四期指腫瘤已超出盆腔和腹腔之範圍並已出現擴散,常見轉移至肺部或肝臟。
陳醫生解釋,早期卵巢癌可透過外科手術處理,治癒率視乎腫瘤的特性、分佈及手術能否徹底清除癌細胞而定。「卵巢癌腫瘤的切除手術很多時候除了把整個卵巢切除外,亦會一併切除子宮、輸卵管、大網膜等組織。同時,醫生亦會抽取腸衣和腹水等組織進行化驗,部分個案更需要清除盆腔淋巴。基於切除手術的複雜性和精密性,手術應由婦科腫瘤科醫生處理。」
術後配合化療將復發風險減至最低
卵巢癌的復發風險頗高,這與腫瘤細胞的特性及位置有關。為減低復發的可能,術後常以化療輔助。視乎期數,化療需要3至8個療程,以每三星期為一個完整療程。現時常用的化療組合為紫杉醇配合卡鉑。陳醫生續指,化療除了適用於手術外,於術前亦有其用處。部分第三期的卵巢癌由於腫瘤太大並不適合動手術,此時可先進行化療,嘗試縮小腫瘤再進行手術,以增加治療機會。一般來說,早期卵巢癌的治癒率可達70至80%。
化療配合標靶藥物增晚期卵巢癌存活率
雖然徹底根治晚期卵巢癌的機會不高,但現時患者可透過化療配合標靶藥物控制病情,從而增加存活率。研究指出,以化療配合標靶藥物貝伐株單抗用於卵巢癌晚期患者(即第三期手術後無法清除腫瘤或第四期患者),可將無惡化時間中位數和總體存活中位數分別延長5.5個月和9.5個月
定期婦科檢查 防患未然
與子宮頸癌和乳癌等婦科癌症不同,卵巢癌並未有一個有效的箍查方法,加上早期病徵不易被察覺,使卵巢癌被發現時大多已屆晚期。陳醫生建議婦女應每年進行常規的婦科檢查,予以預防,而帶有遺傳基因者更應緊密監察情況。同時,卵巢癌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的女性身上,不要誤以為更年期後的婦女才是高危一族。有任何不適時應向醫生查詢,不要諱疾忌醫。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研究:人工智能使癌症治療成功率更高
伯格公司認為,新藥物對高能源需求癌症的患者將最有幫助,因此他們凖備在胰腺癌患者中展開更進一步臨牀試驗。
初步試驗數據顯示,一種使用人工智能的新藥物可以在臨牀試驗中減緩癌症的生長。
在美國臨牀腫瘤學會會議上提出的一份數據顯示,一些癌症腫瘤萎縮了1/4。
該藥物現在將進入更高級的試驗階段。
科學家們說,我們目前在將計算機和醫藥技術結合的爆發性增長階段。
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無法發現一個癌細胞和一個健康細胞之間的每一個差別。
因此,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伯格一直把該公司科學家找到得盡可能多的數據輸入一台超級計算機,由此來測量細胞的生化成分。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人工智能提出一個將癌細胞變回一個健康細胞的方法。
創新療法
由此,他們開發出名為BPM31510的第一種藥物,它試圖扭轉沃伯格效應,即改變癌細胞的能量供應的變化方式。
85例患者數據顯示,這種方法可以殺死多種腫瘤。
伯格的創始人之一、尼文·納拉因博士對BBC說,雖然這種藥物仍在開發的初期,但超級計算機將在未來戰勝癌症。
從治療上述患者得到的數據又被輸入超級計算機,以便找到最有可能有效的治療領域和方法。
伯格公司認為,高能量需求的癌症患者將受益最大,因此他們凖備在胰腺癌患者中展開更進一步臨牀試驗。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艾倫·沃斯利博士表示,利用計算機研究癌症的工作剛剛開始,今後還需要不斷找到更多的創新療法。
癌症圖譜第二版(中文繁體版)
香港防癌會主席朱楊珀瑜女士
《癌症圖譜》第二版是非常珍貴的資源,它收集了全世界引人注目的癌症數據。香港防癌會很高興接受了國際抗癌聯盟及美國癌症協會的邀請,攜手合作推出中文版的癌症圖譜,並且邀請到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代表,以及來自此區域不同國家政府代表及專家的參與,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在香港舉行西太平洋區域抗癌研討會暨癌症圖譜第二版(中文版)發布,正式推出中文版簡體和繁體的 《癌症圖 譜》第二版,它提供了清晰的癌症流行病最新情況。
最新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1,410萬宗癌症新病例,其中44%發生於南亞、東亞及東南亞, 癌症發病率正不斷地逐年上升, 而中國承受了最大的癌症負擔 – 佔整個亞洲地區近乎百分之五十的癌症個案。
隨著中文這個語言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我們衷心希望通過印製中文版《癌症圖 譜》,並且致力在中國,東南亞以至全世界有中文讀者的地方廣泛派發這本書的推動,能有助於將癌症資訊和知識廣泛發布給亞洲區的大眾、決策者、非政府組織機構及專業人士,以實現我們對抗癌症的目標及憑藉全球力量,應對這個世界性的挑戰。
Download The Cancer Atlas, Second Edition in Chinese (PDF, 78.6 MB)
http://canceratlas.cancer.org/more-languages/
義教校長陳葒悼亡妻 感謝太太成就助人
為了幫助基層學生毅然辭去校長一職的「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陳葒,在facebook發文,悼念本月4日因病離世的太太Fion,感謝太太一直以來的支持及理解,令他有勇氣辭去校長一職,造就今天的成就。他相信太太會化作小天使,長伴他和三個孩子身邊,內容感人。
陳校長本周日(5日)於facebook發文,指與太太一起裁種的「天使小號」很久沒開花,但太太離世翌日在雨中開出了「清麗的一朵」,彷彿是太太向他說
不用傷心,我隨著吹小號的天使走了,而我也將化作天使,在你和三個孩子的身邊,永遠吹著守護你們的天使小號……
陳葒與指太太一起裁種的「天使小號」在太太去世後翌日開出小花。(圖片來源:陳校長Facebook)
陳校長在文中透露,太太在三年前患癌,上周六在孩子們的圍繞下安詳地離開了:
沒有她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有辭去中學校長的勇氣,也不可能有創辦『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的能力
陳校長又說,從來沒當面向太太說「感謝」:
但我知道現在說也還不遲,因為在我們身邊吹著小號的她,一定聽得見……
不少網民亦留言表示哀傷,「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facebook管理人亦指收到不少網民詢問,陳校長太太喪事和給與帛金心意的安排,惟陳太生前意願是一切從簡,故此不會舉辦任何形式的喪禮,但指陳太生前是公務員,於國際學校就讀的子女,大部份學費均可由政府資助,惟陳太離世後,下月起陳校長要全數負擔,建議有心人可以支援陳校長子女日後的學費。
陳葒於2009年毅然放棄直資中學校長的高薪,並於2011年創辦「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5年來凝聚了8,000多名義師,為逾萬名基層孩子提供了免費的一對一補習和其他學習支援。
陳校長fb悼念太太的留言全文如下:
我們一起種的這株"天使小號"很久沒開花了。昨晚你一走,今早它就在微雨中開了這麼清麗的一朵。我流著淚笑了,仿佛聽見你在說:"不用傷心,我隨著吹小號的天使走了,而我也將化作天使,在你和三個孩子的身邊,永遠吹著守護你們的天使小號……"
(我妻子FION三年前確診癌症,昨晚在孩子們的圍繞下安詳地離開了。沒有她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有辭去中學校長的勇氣,也不可能有創辦[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的能力。
五年來這個慈善教育機構凝聚了八千多名義師,為超過一萬名的基層孩子提供了免費的一對一補習和其他學習支援。
如果說這是我的某種成就,那麼這個成就至少有她的一半。藉著這朵清麗的天使小號,我想向她說聲:"謝謝你,謝謝你對我,對這個家,對那些基層孩子的付出!我們愛你!"我從來沒當著她的面向她說"感謝",但我知道現在說也還不遲,因為在我們身邊吹著小號的她,一定聽得見……)
欲支持陳校長繼續其工作,可到陳校長fb及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fb了解最新情況。
延申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