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nife三秒檢測癌細胞 縮短手術時間 減低復發風險

 
 
 

【本報訊】英國專家成功發明智能手術刀(iKnife),透過分析切除腫瘤過程產生的煙霧,3秒內分辨出是健康或帶癌細胞的組織,藉此為病人徹底清除殘餘癌細胞,減低復發率;初步已為超過400個病人進行臨床研究,望兩至三年後可廣泛應用。
記者:梁麗兒

智能手術刀發明人、倫敦帝國學院醫學院外科及癌症系博士Dr. Zoltan Takats,昨在城大一個講座上介紹其手術刀的好處及未來發展。他指部份癌症手術靠切片化驗,確定切除腫瘤後,周圍組織有否殘餘細胞,化驗時間或長達30分鐘不等,醫生要待結果出來後,才確定是否已完全清除或仍要切除組織,若醫生未能即場確定,病人或要進行第二次手術。研究團隊針對此切除腫瘤的手術問題,鑽研智能手術刀,提高手術準確度及節省手術時間。

 

如鼻子嗅出癌細胞

他解釋,智能手術刀涉及「快速蒸氣離子光譜儀」技術,其中手術電刀連接離子光譜儀。當醫生用電刀切出腫瘤時,電刀連接的導管同時會吸入手術產生的煙霧。
儀器會將煙霧內的特定分子轉化為氣態離子,然後3秒內分析當中有否癌細胞,或純粹為健康組織,過程就像利用靈敏的鼻子嗅出癌細胞一樣,以確定下一步是否需再做切除程序。
此技術已在超過400名病人身上作臨床研究,準確度超過90%,部份更達100%,即能準確分析病人體內有否殘餘癌細胞。他透露,除英美外,正與內地醫院磋商進行深入研究,計劃以肺癌病人為對象,希望兩至三年後可廣泛應用。

 

研究測試食物安全

除檢測癌細胞外,學院正研究智能刀能否用作測試食物安全,如分辨牛肉有否混入馬肉,以及食物有否受到細菌污染等等。手術刀儀器約20萬英鎊、即250萬港元。
中大上消化道外科主任吳國偉表示,智能手術刀的概念很嶄新,若能有效運作,相信能為病人帶來好消息。他稱,手術「切唔清」癌細胞的風險約5%,一旦殘留癌細胞,有90%復發風險,故外科醫生一般會為病人「切多少少」,如腸胃腫瘤會切多約5厘米的邊緣組織。
但吳國偉指出,並非所有腫瘤都會「盡切」,如腦癌、皮膚癌或乳癌等等,都會盡量保留腫瘤附近的健康組織,故手術刀的發明有助此類病人清除癌細胞及保留組織。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25/18478699

編者的話( 34 ) , 我真的這樣重要嗎?

 

連續數星期帶著累透的身軀回家,枱頭始終堆積起沒完沒了沒完沒了的檔案,電話電郵總是沒有一刻可以停下來。這樣的生活模式毫無疑問是不健康的,頗羞愧還自稱是健康網站的編輯。。@@ 休息?習慣了廿四小時運行的腦袋就是要停下來片刻也覺困難,還有許多人和事等著我。。。

 
我真的這樣重要嗎?
或者以下的轉載文章是最及時的温馨提醒。
 
假如一天世上沒有了我,我曾服務的單位自然找到其他人取替我的工作。一切如常運作,事實上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重要。
唯有我的父母,伴侶,孩子的天空才會塌下來,
唯有在他們眼中的我才顯得最重要。
 
無論如何,調整適度的工作,多陪伴渴望陪伴的人,愛惜自己僅有的時光。
 
人生很簡單吧,離不開生老病死。只是佔據了太多的時間我們是分不清方向。
 
希望大家也能找到重要的,互勉。
 
編輯( 2013-10-23 )
 

( 鳴謝李氏一家借出照片分享 / 照片將於全新結集我們都是同路人中刊載今次結集的銷售收益將全數撥捐香港癌症基金會 )

女企業家捐假髮助癌患

女企業家捐假髮助癌患

2013-10-21 04:48:00 来源: 香港成报
核心提示:現為企業家的傑青溫小蘋,小六時還生活在一個破產家庭中,這令她自小學懂照顧自己。小蘋自中一起替小學生補習支撐生活開支和學費,減輕家庭負擔,直到中四的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她用自己的積蓄開設了2間時裝店,是她人生中的首次創業,一年後更把店舖易手,賺得第一桶金,足夠小蘋往後數年的生活開支。

  【記者黃煒堯報道】現為企業家的傑青溫小蘋,小六時還生活在一個破產家庭中,這令她自小學懂照顧自己。小蘋自中一起替小學生補習支撐生活開支和學費,減輕家庭負擔,直到中四的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她用自己的積蓄開設了2間時裝店,是她人生中的首次創業,一年後更把店舖易手,賺得第一桶金,足夠小蘋往後數年的生活開支。

  小蘋昨日穿上紅色襯衣,她昨日更透露曾為已故歌星梅艷芳度身訂造假髮,「當時患癌的梅艷芳也接廣告拍攝,惟接受化療後的梅姐頭髮開始脫落,託助手到我公司訂做一個假髮。」雖然她接過訂單,但卻從未見過梅艷芳,直到廣告播出後,她補充「看到梅姐充滿自信的表現,我明白到原來假髮對患癌病的病人有特殊的意義,故開始捐贈假髮予患癌的病人。」

  曾為梅姐度身訂造假髮

  由於假髮對病人非常重要,她主動聯繫醫院,明言會捐出假髮,更承諾每捐一個假髮,再捐出100元至相關基金,後來母親患癌離世,令她更明白家人承受的壓力不比患者本身少,決定將行動升級,優先聘用癌症病人家屬,並提供彈性上班時間,讓他們可以照顧家人。

  成為傑青後,她表示未來會成立一個慈善基金幫助患癌的病人和家屬,更要開設有關假髮設計的課程,推動香港傳統的假髮藝術,鼓勵年輕人加入假髮製作的行列。

http://www.singpao.com/xw/gat/201310/t20131021_466897.html

( 肺癌 ) 28歲女子辭職陪癌症父親逛北京:不想留遺憾

28歲女子辭職陪癌症” onmouseover=”m1721555713.action('over', '癌症', event, this)” onmouseout=”m1721555713.action('out', '癌症', event, this)” onclick=”m1721555713.action('click', '癌症', event, this)” style=”border-bottom: rgb(0,153,0) 2px dashed; padding-bottom: 1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color: rgb(0,153,0); cursor: pointer;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癌症父親逛北京:不想留遺憾

北京新浪網 (2013-10-20 13:54)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舒均 特約記者張立群 通訊員徐桂松

  為幫肺癌晚期的老父親實現夙願,28歲的湖北黃岡英山女孩胡雪瑩辭掉工作,推著輪椅帶著父親到了北京。

  在幾天旅途里,胡雪瑩推著輪椅上的父親,看了天安廣場,逛了故宮,又去了只在電視裡見過的八達嶺長城。昨日,胡雪瑩專門買了兩張白天從北京飛回武漢的機票,「讓父親看一看空中的藍天白雲,俯看地下的山川和房屋。」胡雪瑩說,回家后,她要繼續留在父親身邊,照顧父親,希望能讓父親「在有生的日子不再有遺憾」。

  父親患癌

 

  女兒辭職回家照顧

  昨日上午10時30分許,胡雪瑩扶著78歲的老父親胡世仲走出天河機場,看到父親一臉笑容,胡雪瑩也高興不已。

  28歲的胡雪瑩出生在黃岡英山,家中還有一個年長10歲的哥哥。胡世仲50歲時老來得女,於是對這個女兒格外疼愛。

  因為家裡太困難,18歲的胡雪瑩讀到高二就輟學外出打工。在上海打工期間,好學的她,通過自學獲得成人大專文憑,最終在上海浦東謀得一份物業管理的工作。在那裡,她也收穫了愛情,與董鈴相識相戀,並在徐匯區組建了小家庭。如果不是父親突如其來的病情,她本該在今年秋天舉辦婚禮

  一年多以前,胡世仲的身體一直沒啥大毛病,不僅下地幹活,還經常上山砍柴。今年6月以來,胡世仲的身體突然清瘦了許多,飯量相比以前也減少了,而且一到晚上,就整夜整夜的咳嗽,完全睡不了覺。

  8月初,胡雪瑩從上海打電話回家,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的身體情況后,便請了假,從上海趕到英山老家,帶著父親看病。在武漢的協和醫院,父親被查出是癌症晚期,癌細胞已擴散至大腦,並影響到中樞神經。因老人年紀較大,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放化療效果並不一定很好,醫院建議胡世仲回家靜養治療。

  長年在外打工,每年回家的時間並不多,從醫院了解到父親的時日不多后,胡雪瑩決心留下來照顧父親。

  今年年初,胡雪瑩從浦東的物業公司辭職,進入徐匯區的一家網路公司當職員,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父親病倒時,她在網路公司上班才3個多月。為了多陪陪父親,今年8月,她從網路公司辭職,回英山老家陪伴照顧父親。

  夙願未了

 

  希望去首都看一看

  在老家,胡雪瑩除了每天給老父親煎藥做飯,陪父親聊天外,她還常常詢問父親,「有啥未了的心愿」。

  幾次不經意之間,老父親常念叨著「從未出過遠門,也不知道首都是個什麼樣子,希望去北京看一看」。當時,老父親提出想法時,家裡的不少親友都不同意:因為胡家並不寬裕,這一趟遠門,要花不少錢。胡雪瑩的哥哥也不是很支持:「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要是在去北京的路上,發生了什麼意外,那該如何是好?」

  胡雪瑩認為,老父親時日不多,不管如何困難,她都該滿足老父親的夙願,帶老父親去北京轉一轉。

  這兩個月來,她不斷與父親商量,確定到北京要去哪些地方。「天安門、故宮、長城都要去瞧瞧,這是父親的要求。」行程確定后,胡雪瑩又上網確定了交通出行的線路,以及到達北京后,該如何陪伴半邊身子已經不利索的老父親,順利遊玩天安門、故宮和長城。這些細緻繁瑣的問題,胡雪瑩都一一做了精心準備。

  今年10月13日,正好是胡雪瑩老父親的生日。在家裡,胡雪瑩與老父親約定,過完生日後,他們就坐飛機去北京。

  10月14日,父女倆臨出發前往北京之前,胡雪瑩還做了一件有心的事情,帶著父親又到醫院做了一次體檢。體檢認為,老父親的身體狀況,還可以出一趟門。萬事皆安排妥當,父女倆欣然從武漢坐飛機前往北京。

  北京遊玩

 

  背父爬長城當好漢

  10月15日,胡雪瑩與老父親到北京后,她先將老父親安頓住下,接著又租了一張輪椅,以方便帶老父親出行。

  十月的北京,秋高氣爽。10月16日清晨三四點鐘,胡雪瑩為老父親穿好衣服,推著父親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然後去了故宮。這些父親常在電視裡見到的景觀,如今自己能親眼目睹,胡雪瑩明顯察覺到,「父親情緒很好」。

  她當即決定,趁熱打鐵,帶父親去八達嶺長城!說來有些難以置信,一個需要靠輪椅出行的78歲老人,怎麼登長城呢?這個28歲的黃岡姑娘說:「我推著他上去,實在不行,我就背著他,背不了多久,但十幾分鐘總是沒問題……」

  到達長城入口,胡世仲試圖靠自己站起來,他抓住欄杆,卻怎麼也邁不出腿,胡雪瑩攬著父親的腰,讓父親把自己當成拐杖,借力邁出步子。還沒開始爬長城,父女倆都喘起了氣。儘管如此,胡世仲還是一步一步在爬長城了。

  儘管速度很慢,但遊客們還是投來讚許的目光,老人臉上也露出笑容:「不到長城非好漢,如今我也是好漢了!」

  在胡雪瑩的協助下,胡世仲一共登上了93級台階,他終究沒能爬上烽火台去,那個他一直想去看一看的地方。到了他們下長城的時候,胡世仲抓著欄杆,久久不願放手。胡雪瑩看在眼裡,心裏落著淚,臉上卻擠出笑容,她對自己說:「其實很多事情,再怎麼彌補,還是會有遺憾……」令她難忘的是,父女倆在長城上合影,她看了一眼相機里的照片,驚覺「父親確實是老了」。「我想到父親會有那麼一天,但是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快……」

  丈夫理解

 

  支持盡孝不留遺憾

  這一趟北京之行,花費了胡雪瑩兩個多月的工資。對於董鈴、胡雪瑩夫婦倆的小家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

  對妻子的行為,昨日,遠在上海工作的丈夫董鈴說,今年8月中旬,當妻子回家帶老岳父看病,老岳父的情病確診后,妻子便打電話與他商量,表示想從公司辭職,留在家裡照顧老父親一段時間,他當即就同意了。

  董鈴介紹,自己是上海人,在一次工作中,他與胡雪瑩認識了,他覺得這個湖北女孩脾氣好、性格直爽,一下子就喜歡上了。經多年的追求,兩人終於領證結婚,只是還未辦婚禮。這麼多年來,平時妻子回家時間並不多,所以她偶爾提到父親時,總覺得虧欠了父親。這一次,當她剛得知父親患癌的事情,一下子也接受不了。

  平靜過後,她決心辭職專門照顧父親,「說實話,我非常理解,也十分支持她的舉動。陪著父親去北京,看似是老父親的心愿,何嘗又不是她在完成自己的心愿呢?」董鈴說,古話說「子欲養而親不在」,如今老父親還在世,妻子儘力的為老父親盡孝,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將來妻子回憶此事時,至少她心中不會留下什麼遺憾。

  董鈴說,若是時間允許,在明年春節期間,他希望與胡雪瑩能夠在英山老家辦一次婚禮,讓岳父高興高興。

  昨日,胡雪瑩所在網路公司武經理稱,胡雪瑩今年初進入該公司做工程助理,主要負責跟蹤通訊服務訂單的進度。入職三四個月來,與公司員工相處融洽,而且工作上也非常勤懇。約2個月前,胡雪瑩提出辭職,公司十分想挽留,但當他了解到胡雪瑩父親患癌的情況后,公司還是尊重了她的決定,因為他們也不想自己的員工,為此留下終生的遺憾。

(原標題:英山女孩辭職陪癌症父親逛北京)

詳全文 28歲女子辭職陪癌症父親逛北京:不想留遺憾-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1020/10904205.html

( 卵巢癌 ) 癌末女記者 瘋玩50願望

 

癌末女記者 瘋玩50願望

高空溜索 飆賽車 遊巨石陣

 

2013年10月20日  

 

法吉斯的50個願望中,不乏玩溜索(圖)、高空彈跳等刺激運動。 翻攝英國《每日郵報》

 

英國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女記者海倫法吉斯(Helen Fawkes),日前觀賞了英國神秘巨石陣的日出,也完成她50個餘願中的第16號願望。對於罹患卵巢癌、原只剩6個月可活的她來說,充滿喜悅與滿足。如今距她被宣判「死刑」已過10個月,她很慶幸還活著,希望幸運之神讓她再多活5年。
 

現年41歲的法吉斯11年前就被診斷罹患卵巢癌,有次在等候看診時,她隨手在筆記本列出此生最後50個願望,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很瘋狂。 
 

 

法吉斯日前完成觀賞巨石陣日出的願望。翻攝BBC

 

期待結婚上太空

 

去年底法吉斯癌症3度復發,當醫生宣告,這次已無藥可醫時,法吉斯淚流不停。她決定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希望人生最後一段路充滿幸福喜悅。 
她的願望清單中,包括結婚、搭私人飛機俯瞰倫敦、跟匿蹤戰機飛行員翱翔天際、到南極看企鵝、和鯊魚共游、上太空、玩溜索、高空彈跳等刺激運動。在親友協助下,她逐步實現願望。前一陣子還完成和F1車手一起賽車的心願。 
由於餘生太短,每件事她都以最快方式完成。但她同時還要對抗跑醫院、做化療的疲累,及末期癌症帶來的痛苦。每當完成一個願望,她的痛苦就會暫時消失幾小時,完全被喜悅取代。目前為止,她已完成10個願望。 
 

 

「慶祝我還活著」

 

最近她和朋友到巴黎酒吧暢飲,她們的歡樂引起陌生人好奇:「你們在慶祝什麼?」法吉斯說:「慶祝我還活著!」 
 

 

報你知:卵巢癌

 

卵巢癌指卵巢組織發生惡性病變,分上皮細胞癌、生殖細胞癌及基質細胞癌3種,致病原因不明但有家族遺傳傾向,或特定基因缺陷與突變。卵巢癌早期無明顯症狀,逾75%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或第4期。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31020/35377367/%E7%99%8C%E6%9C%AB%E5%A5%B3%E8%A8%98%E8%80%85%E7%98%8B%E7%8E%A950%E9%A1%98%E6%9C%9B

世衛癌症研究機構首次認定大氣污染致癌

世衛機構首次認定“大氣污染致癌”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17日發布報告,首次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並視其為普遍和主要的環境致癌物。專家認為,量化到每個人,大氣污染致癌幾率不高,但危害在於幾乎難以完全避免這種可能。

  這份報告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強烈信號,即迫切需要採取有效措施,減少影響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大氣污染。

  適用全球所有地區

  設在法國里昂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報告中說,有充足証據顯示,暴露於戶外空氣污染中會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風險會相應增加。該機構專家召開為期一周的會議,審議來自全球五大洲研究機構的1000多篇最新論著,最終做出認定。

  作為世衛組織負責癌症研究的權威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專著大綱”的致癌評估被視作“致癌物百科全書”。

  報告說,接觸顆粒物和大氣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風險越大。盡管大氣污染物成分以及人們與污染的接觸程度因地點不同而差異明顯,報告給出的結論仍適用於全球所有地區。報告還提及,人們面臨的大氣污染威脅近年來“顯著加大”,這一問題在人口密集且工業化發展迅速的經濟體尤其突出。

  危險程度與煙草同級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對物質致癌性的評估分為4大類,依次為第四類“不大可能對人類致癌”、第三類“無法界定是否對人類致癌”、第二類“可能或很可能對人類致癌”以及第一類“對人類致癌”。

  這家機構先前已將大氣污染中的一些成分界定為第一類致癌物,如柴油尾氣,但這是第一次將大氣污染作為整體列為第一類致癌物。由此,大氣污染在致癌方面的危險度已與煙草、紫外線和石棉等致癌物處於同一等級。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負責致癌評估的“專著大綱”主管斯特拉伊夫強調,就個人而言,大氣污染構成的風險“低”。但是,大氣污染的主要成因普遍存在,難以避免,包括汽車尾氣排放、發電站、工業和農業排放等。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多米尼奇認為,量化到每個人,大氣污染的致癌幾率不高,但危害在於幾乎難以完全避免這種可能。據新華社

  全球2010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22.3萬人因大氣污染患癌。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最新數據

  將大氣污染列為‘對人類致癌’是重要一步,有一些有效方法能減少大氣污染。鑒於全球範圍內人們普遍接觸這種污染,這份報告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一個強烈信號,應立即採取行動。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負責人克里斯托弗‧懷爾德

  你可以選擇不喝酒或者不抽煙,但無法控制你是否暴露於空氣污染中,你不能就這麼決定不呼吸。──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多米尼奇

( 乳癌 ) 服用魚油 可防乳腺癌

服用魚油 可防乳腺癌
 
編譯中心綜合8日電
 

 

 

最新科學研究顯示,服用魚油可以把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約三分之一。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報導,含有大量人體必須的脂肪酸EPA、DHA和Omega-3的魚油(fish oil),通常被譽為具有維護心臟健康和大腦功能的作用。但「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把魚油作為補充劑直接服用,魚油還具有防止乳腺癌的作用。

研究者對3萬5000多名服用魚油等15種補充劑的停經的婦女,進行了為期六年的追蹤研究,其中880名婦女罹患乳腺癌。研究者發現,雖然大多數補充劑對於預防乳腺癌似乎沒有效果,經常服用魚油的婦女罹患「浸潤性導管乳腺癌」(invasive ductal breast cancer,一種最常見的乳腺癌)的可能性較小。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艾米莉.懷特說:「我們對許多補充劑預防癌症的效果感興趣。美國人服用的補充劑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但似乎大多數補充劑沒有任何作用。」

懷特說,這是關於魚油預防癌症效果的第一次研究,「總的說來,我們對這項發現感到驚訝」。

雖然研究者懷疑抗氧化補充劑可能具有某種預防癌症的效果,但使他們感到驚訝的是,有消炎作用的補充劑魚油,卻是唯一具有顯著預防乳腺癌作用的補充劑。

懷特等人還發現,魚油補充劑還具有預防結腸癌的作用。

但懷特審慎表示,這項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魚油已被確認為一種預防乳腺癌的補充劑。她說:「證據是支持性的,但不是確定性的。」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服用魚油 可防乳腺癌

( 乳癌 ) 乳癌新藥減復發率 32%

乳癌是女性頭號癌症殺手,每年平均約有 500人死於此病,死亡率比肺癌等低,但令女士們最擔憂的是可能要切除乳房。有腫瘤科專科醫生表示,醫治乳癌新藥「特素療」可減少早期乳癌患者的復發率 32%,同時也減少患者切除乳房傷痛。

免費提供予嚴重患者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本港 08年有 2,616個新增乳癌個案,當中約 60%患者的癌細胞未轉移到淋巴腺,屬病情輕微人士。不過,約 30%患者會面對復發風險,癌細胞一旦擴至淋巴腺,患者就要接受化療,甚至可能要切除整個或部份乳房保命。
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關永康表示,乳癌確診人數持續上升,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經他醫治的最細患者只有 18歲。他指,由於乳癌早期患者存活率偏高,醫學界一般會採用荷爾蒙治療或舊式化療等較溫和的治療方法,往往會忽略患者復發風險,如患者年齡及腫瘤大小等。

關永康說,《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去年 12月公佈的醫學研究指,使用特素療可大大減少乳癌患者復發機率。該研究 99年開始追蹤 1,060名乳癌病人六年,發現使用特素療的一組病人的復發率,較使用傳統化療的另一組病人低 32%,也間接減低病人切除乳房風險。使用新藥會令病人出現低白血球症,可在療程中加入白血球補充劑以緩和病情。
醫管局現時只為嚴重乳癌病人提供免費特素療,病情較輕患者就要自費購藥。以每六個治療周期計算藥費約 60,000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amp;art_id=15063896

( 乳癌 ) 乳房造影難防治乳癌

乳房 X光造影檢查一直備受爭議。一項國際性研究發現,乳房造影檢查無助大減乳癌病人死亡率,促醫學界檢討。英國、法國及挪威的專家,利用世界衞生組織收集的89年至06年乳癌死亡率數據,將七個國家分三組比較,每組均有一個國家先提早10至15年推行乳房造影檢查的篩查。
結果發現,每組國家的乳癌死亡率減幅均無明顯差異,其中先推行篩查的北愛爾蘭乳癌死亡率下降了29%,作對比的愛爾蘭相對較遲推行篩查,其乳癌死亡率也下降26%。同樣先推行篩查的瑞典,乳癌死亡率下降16%,比遲推行的挪威24%跌幅更低。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10802/15485962

( 乳癌 ) 乳癌康復者求助 15%為淋巴水腫

乳癌康復者求助 15%為淋巴水腫

 
 

【明報專訊】乳癌非不治之症,患者完成切除腫瘤手術後,其中一項主要困擾是繼發性淋巴水腫。香港乳癌基金會(基金會)接獲的求助個案中,有一成半人就淋巴水腫問題求助,更有患者指公立醫院未能提供足夠援助。

水腫惡化影響大 公院忽視

根據國際資料顯示,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治療後有24%至49%風險出現淋巴腫脹(見表)。本港暫未有相關統計,但基金會在2009年接獲的272名乳癌患者的求助當中,有一成半人需要就淋巴水腫問題求助。自基金會在去年11月推出淋巴水腫護理服務以來,逾350人接受淋巴水腫數測量,並接受免費跟進課程,學習預防或治療淋巴水腫。

在公立醫院覆診的病友Polly於基金會通訊刊物中直言,當她告訴醫生水腫問題難耐,但醫生為她完成乳癌檢查後,不消兩分鐘就把她送出診療室,沒有理會她的水腫問題。

她表示,「療程完畢他們就假定我的問題得到解決,我也不知誰可以幫到我」,接受右邊乳房部分切除手術的她因未有及時治理,現時右手出現水腫至比左手明顯較粗,除了影響外觀,日常工作及睡眠亦受影響。

基金會提供免費X光檢查

另外,基金會現為低收入婦女提供免費「乳房X光造影檢查」,至今已有逾100人受惠。

香港乳癌基金會查詢熱線﹕2525 6033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10804/-1-2398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