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加花椰菜 抗癌加分

益生菌加花椰菜 抗癌加分

 

來源 : 蘋果日報 2010年10月28日

 

花椰菜生熟食皆可抗癌,研究發現關鍵在體內益生菌。資料照片 

【邱俊吉╱綜合報導】科學界已知花椰菜具抗癌效果,且不論生食或熟食,都能降低罹癌風險,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關鍵在人體內的益生菌,可將花椰菜一種特殊成分水解為具抗癌作用的蘿蔔硫素,額外補充益生菌或能提高花椰菜抗癌力。醫師認為,蔬菜抗癌力大同小異,與其補充其他食物來增加蔬菜抗癌力,「不如多吃蔬菜較實際。」



切勿高溫久煮
據最新一期《食品及功能》期刊,台灣籍的美國伊利諾大學生化營養學博士賴人豪實驗發現,腸道內細菌可望增加花椰菜抗癌力,使花椰菜不管生食或熟食都具防癌效果。 
科學界一般認為,花椰菜主要抗癌成分是蘿蔔硫素,它是由蘿蔔甙(音同帶)水解而成,賴人豪研究則顯示,益生菌是水解蘿蔔甙的重要因素,許多證據都指向乳酸菌可水解蘿蔔甙,未來若釐清哪一菌種水解能力最強,多補充並吃花椰菜,將可提升花椰菜抗癌作用。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蔬菜抗癌力都很接近,沒有哪種特別強,也不必為增加花椰菜抗癌力而補充益生菌,他建議:「蔬菜能多吃就多吃。」榮新診所營養師陳韻帆說,花椰菜除蘿蔔硫素具抗癌效果,還有多種營養成分,若想盡量吸收營養,記住勿高溫久煮。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1028/32918182

女性每天喝熱巧克力可潤膚抗癌 血液循環更加通暢

女性每天喝熱巧克力可潤膚抗癌 血液循環更加通暢

 

來源: 香港商報  2010年 12月 22日

 

 

    冬季氣候乾燥,隨著氣溫下降,人體新陳代謝減慢,皮膚變得乾燥粗糙。美國《預防》雜誌,近日刊文推薦三款有護膚功效的飲品。

    熱巧克力。美國研究顯示,女性每天喝含有2大湯匙富含類黃酮的可可粉,連續喝12周以後,皮膚明顯變得光滑了。皮膚會存有更多水分,血液循環也更加通暢。

    橘皮紅茶。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研究發現,煮茶的時候加入柑橘皮可以增加其抗癌功效,對預防皮膚癌尤其有效。

    胡蘿蔔汁。1杯鮮榨胡蘿蔔汁(相當於1斤胡蘿蔔)含22毫克的β胡蘿蔔素,實驗證明這種強抗氧化劑可以保護皮膚免受太陽的損害。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0-12/22/content_2658680.htm

 

常吃这八种菜 可预防八种癌症

常吃这八种菜 可预防八种癌症

 

来源:39健康网   2011-04-01

 

导读:饮食与肿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吃错了会引爆癌症的导火索,吃对了则能起到防癌的功效。对于常见的八种癌症,哪些食物能肩负起防御的重任呢?

 

 

肺癌
  抗癌明星:菠菜
  上榜理由:菠菜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有助于预防自由基损伤造成的癌症。每天吃1碗菠菜可使患肺癌的几率至少降低一半。此外,番茄、胡萝卜、南瓜、梨和苹果也都可以预防肺癌的发生。


乳腺癌
  抗癌明星:海带
  上榜理由:海带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食物纤维,还含有微量元素碘。而科学家认为,缺碘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因而常吃海带有助于预防乳腺癌。日本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可能与经常摄入海带等海藻类食物有关。同时,红薯、番茄、菱角、荸荠、豆类食品也是能预防乳腺癌的美食。
  补充阅读:
  解密痘痘地图 告诉你健康状况
  5种美白水“喝”掉脸上的斑点
  警惕!这5种水早上起床不能喝
  不同年龄段 女人饮食计划有变化

 

肠癌
  抗癌明星:茭白
  上榜理由:茭白、芹菜类食物富含纤维,食物进入肠道后,可加快其中食物残渣的排空速度,缩短食物中有毒物质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对预防大肠癌极为有效。此外,经常食用大蒜,也可使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30%。同时,红薯、卷心菜、麦麸也是极其重要的预防肠癌的食物。


胰腺癌
  抗癌明星:菜花

  上榜理由:美国《全国癌症学会期刊》近日指出,多吃菜花、西兰花等十字花科食物,能够降低患胰腺癌的风险。研究指出,这可能与食物中含有的天然叶酸有关。同时,由于萝卜中含有芥子油,它和萝卜中的酶能互相作用,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萝卜因此也有助于抵抗胰腺癌。

 

皮肤癌
  抗癌明星:芦笋

  上榜理由:芦笋是近年风靡世界餐桌的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芦丁、核酸等成分,对淋巴瘤、膀胱癌、皮肤癌有一定疗效。


宫颈癌
  抗癌明星:黄豆

  上榜理由:用黄豆制成的豆腐、豆浆,可以补充植物雌激素,它所含有的异黄酮、木质素都被认为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抑制宫颈癌的生长,减少癌细胞的分裂,同时有效阻止肿瘤转移。此外,酸梅、西红柿也是很好的预防宫颈癌的食物。

 

胃癌
  抗癌明星:大蒜

  上榜理由:常吃生大蒜的人,胃癌发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显著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而这是胃癌非常重要的诱因。而经常吃洋葱的人,胃癌发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葱的人也要低25%。此外,少吃腌渍食品、熏鱼烤鱼也是预防胃癌的好方法。


肝癌
  抗癌明星:蘑菇

  上榜理由:有“抗癌第一菜”的美誉,比如菜蘑、口蘑、香菇等,由于含有多糖体类的抗癌活性物质,可以促进抗体形成,使机体对肿瘤产生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可以抵抗包括淋巴瘤、肠癌等在内的多种癌症,特别是对肝癌病人,很有益处。

(图片来源:PConline摄影部落)

 

 

http://health.pclady.com.cn/ysjk/swyy/1103/673116_3.html
 

常吃紅薯、芹菜有助預防腸癌

常吃紅薯、芹菜有助預防腸癌

 

來源 : 新浪香港 2011-4-11

 

 

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紅薯是超級抗癌食物。這主要歸功於紅薯含有的一種特殊成分:脫氫表雄酮。這種激素可以防癌並且延緩衰 老。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成分對於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尤其有效。同時,紅薯中的胡蘿蔔素含量毫不比胡蘿蔔遜色。而β-胡蘿蔔素有幫助身體抵抗輻射的 作用,從而也具有防癌作用。此外,紅薯富含膳食纖維,可以通宿便,改善便秘,也能預防大腸癌。不過,胃潰瘍及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食用紅薯。

 

另外,芹菜等是富含纖維的蔬菜,進入腸道後,可加快其中食糜的排空速度,縮短食物中有毒物質在腸道內滯留時間,促進膽汁酸排泄,對預防大腸癌極爲有益;而經常食用大蒜,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降低30%。

(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10411/-1-2071987/1.html
 

91歲患癌老婦7小時跑完馬拉松破紀錄

 

点此看大图片
91歲的湯普森跑完馬拉松,神情很放鬆。(視頻截圖) 

 

 

 

 

 

 

 

 

 

 

更令人驚嘆的是,她還曾患過2次癌症,接受過多次放射治療,在1個月前還進行過腿部的放射治療,甚至幾周前連站立都有困難。

由於這些健康因素,她無法做足夠的賽前訓練,最長一次訓練僅跑了6英里,而通常參賽者會進行至少20英里的賽前訓練。

6月1日是湯普森第15次參加馬拉松,並以7小時7分的成績跑完全程。該年齡組的前世界紀錄保持者是伯里爾(Gladys Burrill),用了9小時53分跑完2010年檀香山馬拉松全程,當時她92歲。

在前13英里,湯普森都感覺很好,到17英里時就開始有點掙扎了。為防止變得無聊和疲憊,每次經過樂隊時她都會仔細聽他們的演奏。聖地亞哥搖滾馬拉松的特點是每隔一英里處就有搖滾樂隊演奏。

事實上湯普森在76歲時才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當時她的一個朋友為了給一個慈善基金籌款而參加馬拉松,之後她本人也決定要這麼做。多年來,她已經為白血病和淋巴瘤協會籌得了9萬美元的捐款。

那麼她明年會不會再回來呢?她面帶燦爛笑容的說,「我相信這將是我最後一次了。我的朋友提醒我說我每年都會這麼說。如果我還在的話,我明年會再回來的。」

 

 

郭林氣功

 [ 郭林氣功 ]

 

          郭林老師示範郭林老師示範

 

 

生平事蹟 :

 

 

郭林(1909 - 1984),原名林冠明,又名林妹殊。廣東中山三鄉人,父名林文,乃辛亥革命烈士。


1949年初 ,郭林突患子宮癌作全切手術 ,1959年癌轉移膀胱 ,手術後 ,郭林遂萌生以氣功為抗癌康復的手段 ,於是開始大量研讀中外醫學書籍 ,攻讀醫理學 、病理學 、解剖學 、經絡學 、心理學等著作 ,同時廣交氣功名師 ,經過十年的讀書與操練氣功的實踐 ,終於創立了一套自成體系的“新氣功療法” 。


郭林老師罹患癌症以後,在生命的緊要關頭,想到用氣功自救,她廣泛接觸各派氣功高人,對古氣功、心理學、西醫學、中醫學、解剖學等學科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創編出一套“動靜相兼、不易出偏”的“新氣功療法”。


 

郭林老師創編的這套“新氣功療法”包括:抗癌健身功法、保健養生功法,還有“氣功五禽戲”等特種功法。這套功法來源於古氣功,又區別于古氣功,所以,郭老師稱之為“新氣功療法”,又叫“自電療法”、還俗稱“吸吸呼”。1984年,郭老師逝世以後,為了紀念她,她的弟子們改稱這套功法為“郭林氣功”或“郭林新氣功”,1998年,為了更好地推廣這套功法,著名免疫學專家馮理達教授建議,又改稱為“抗癌健身法”。

 

 

郭林之友

http://hkguolin.loveu.hk/index.html

 

   

郭林气功(抗癌健身法) 的媒體報導 [蘋果日報]  

郭林氣功為什麼要以“行功為主”?

新氣功選功練功原則

視頻: 郭林百年祭

中西醫治療加郭林氣功‧提升癌症治癒率

郭林新氣功五禽戲 ~ 新潮社

病患分享 : 我練郭林氣功 花花樹 from MALAYSIA

郭林氣功、抗癌、防癌健身氣功

毛巾操

 [ 毛巾操 ]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2011年01月12日  來源 蘋果日報 

 

已故企業家王永慶最著名的養生方法就是每天都得做毛巾操,達到伸展和溫熱身體的效果,由於保健毛巾操重點在活絡筋骨和保健強身,動作較簡單,多半著重在上半身的伸展運動,較少下半身的伸展。內科醫師呂紹達表示,以毛巾做類似乾擦澡的動作、或緩和的伸展等,僅能讓身體短暫發熱,對於養生保健較有助益,如果要以瘦身為目的,除針對局部設計運動和伸展動作外,最好還能達到深層牽扯、刺激腸胃道,進而提升代謝率。本次就由模特兒示範4組針對雕塑下半身的毛巾操動作,只要利用平常用來洗臉擦澡的長型毛巾,就能幫助瘦身。

報導╱解光芸 攝影╱王永村

 

平躺抬腿 伸展後側 

 

 

 

 

 

 

 

 

 

Step1

平躺在軟墊或床上,雙手伸直握毛巾,雙腿膝蓋伸直踩緊毛巾,感覺腿部後側有延伸感,雙腿和身體大約呈直角。 

 

 

 

 

 

 

 

 

Step2

深吸氣,手肘彎曲將毛巾拉近身體至雙腿與身體盡量呈45度,注意此時膝蓋不彎曲,頭、肩膀、背部均貼緊軟墊。停留10秒鐘,深吐氣並回到動作1的位置,重複約10次。 


 

 

V型仰臥起坐 瘦小腹

 

 

 

 

 

 

 

 

Step1

雙腳踩毛巾採坐姿,雙手伸直拉緊毛巾,上半身盡量往上延伸拉長。 

 

 

 

 

 

 

 

 

Step2

深吸氣,身體稍微往後躺至上身和雙腿成V字型,腿部大約離地25公分,利用腳踩毛巾和雙手拉毛巾的作用力維持身體穩定平衡,注意雙手伸直、不聳肩也不可駝背。穩定後邊深吐氣邊停留在V字型約10秒鐘後再回到動作1,重覆10次。 

 

 

 

前彎平伸 緊實臀腿

 

 

 

 

 

 

 

 

 

Step1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握毛巾約與肩膀同寬,往胸前平行伸直,高度約與肩膀同高預備。 

 

 

 

 

 

 

 

 

 

Step2

握毛巾的雙手往前平推,帶動上半身往前彎,臀部往後推不刻意翹起,維持重心,讓背部與雙手呈水平線,眼睛看地上,感覺背部和腿部後側均被延伸拉長。收緊小腹,膝蓋不彎曲。維持此動作5秒鐘,慢慢吐氣回到動作1,重複10次。 

 

 

 

 

 

 

 

 

初學者剛開始練習時,可先扶不會滑動的桌椅助練習平行延伸背部動作,柔軟度變佳後再搭配毛巾做操。 

 

 

 

站姿拉筋 修長雙腿

 

 

 

 

 

 

 

 

 

Step1

右腳後、左腳在前踩毛巾,雙手拉毛巾兩側預備。 

 

 

 

 

 

 

 

 

 

Step2

以雙手拉毛巾的力量將左腳帶起,右腳伸直以維持重心,身體穩定不搖晃,並且夾緊臀部、收緊小腹,可幫助平衡。 

 

 

 

 

 

 

 

 

 

Step3

將踩毛巾的左腳往前平伸與地面平行,腳背勾起,膝蓋和手肘伸直,藉手拉毛巾和腳踩毛巾反作用力保持平衡,維持此動作10秒鐘,深吐氣回動作1,左右腳交替各做10次。 

 

 

 

 

 

 

 

 

 

 

 

 

企業家王永慶的毛巾操以乾擦澡等動作居多,著重上半身伸展,訴求活絡筋骨和暖身。 

 

 

 

 

 

 

 

 

 

 

 

 

 

總統馬英九去年10月參加長庚紀念醫院永慶路跑活動時,也示範毛巾操動作。 

 

 

 

 

 

 

 

 

 

 

 

 

 

專家檔案

呂紹達醫師
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專科醫師、新竹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現為自行開業診所院長,著有《史上最有效瘦身毛巾操》一書。 

模特兒╱陳筱蕾(會星堂) 造型╱李曉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10112/33103481/

 毛巾操– YouTube

實用氣功網

 [  實用氣功網 ]

 

 

《網站作者簡介》

 

劉樹華, 廣東人三十年前,作者患有嚴重胃病,後又有骨折舊患、坐骨神經痛、鼻竇炎等,飽受折磨。十年前開始學習氣功,先後隨北京氣功大師劉漢文、雲南來聖靈等修習氣功。及後數年,各種慢性病逐漸消失,如獲新生。

 


近數年來,作者一方面勤練氣功,又教授學生,研究氣功法及原理,對氣功偏差亦有體會。他對自己治病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上遇到的病例,深有領悟,理論與實踐並重。作者認為,氣功確可對不少醫藥無法治好的病起重大作用,而所講「走火入魔」,是迷信和誇大。事實上,氣功人人可以練習,學習亦不困難,問題在日日堅持練功,和對氣功要有信心。

 

http://www.qigonghk.com/

腹式呼吸法

[  腹式呼吸法 ]

 

 

腹式呼吸 穩定情緒 好輕鬆

 

一般我們呼吸是利用肺,它是淺、短的呼吸。
而腹式呼吸則是深、沈的呼吸,例如吐納功。
吸氣時,鼻子吸氣嘴巴閉氣,將腹部充滿氣,
吐氣時則相反,以嘴部吐氣而不從鼻子吐氣,氣一定要吐到盡頭。
這樣的呼吸法,不僅在運動時使用,在平時更可利用這樣的方式吐納。
特別是有恐懼焦慮病症的患者。 

失眠時集中精神做腹式呼吸 亦能更容易入睡。

 

 

腹式呼吸 好處多多

 

現代醫學也有部分研究顯示,學習呼吸放鬆訓練,無論在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疼痛的緩解等,都有許多助益;而在臨床上,精神科常會教導包括廣泛性焦慮症、社交焦慮症、懼曠症、憂鬱症及許多因壓力引起的心身症患者,學習腹式呼吸來調節身心壓力,進而達到緩和高血壓、自律神經失調症、大腸激躁症、頭痛等症狀。

學者在1979年的著名國際胸腔科期刊(Chest期刊)中,有一位學者曾比較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不同,發現胸式呼吸在身體處於休息或非劇烈運動狀態時,胸式呼吸會較腹式呼吸費力,且肺部換氣較不完全,胸式呼吸會阻礙較低部位肺葉的換氣,而腹式呼吸在吸氣時會造成胸腔負壓,此種負壓會協助靜脈血流注入心臟,而減少心臟的工作量。

1975年也有另一位學者在心理生理學期刊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發表報告指出,在不愉快、緊張、焦慮的情緒狀態下,胸式呼吸會較明顯,而在愉悅狀態下,腹式呼吸則較顯著。

而另一位學者也在1993和1994年的身心學期刊(Somatics)中發表,不同方式的呼吸對生理無論是在心血管和淋巴系統、自律神經系統、新陳代謝、肌肉系統、周邊系統及疲倦感或警醒度,與壓力反應或放鬆狀態,以及健康狀態上的整體功能上,腹式呼吸都優於胸式呼吸;而在心理層面上,腹式呼吸的自我效能也較胸式呼吸高;而在壓力因應上,腹式呼吸時也較能積極掌控,進而鎮定面對。

這篇論文指出,特別是在許多強調「自律神經失調」的壓力身心症方面,胸式呼吸因為淺而短,因而容易換氣過度而造成血液偏鹼,此時交感神經長時間被活化而肌肉緊繃,至於腹式呼吸時呼吸深而長,二氧化碳提高,血液偏酸性可產生副交感神經的拮抗作用,舒緩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時緊張的肌肉,讓身體得到放鬆。

 

專注呼吸 暫脫思考牢籠

 

臨床上,當身心症患者學會呼吸放鬆之後,體會到「自己可以控制呼吸運作」的滿足感,心理獲得安定的力量,往往可以更進一步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另一方面,當人專注於「控制自己的呼吸」時,可以停止不自覺在腦海中怪罪自己或增加自我壓力的想法,可暫時跳脫思考的牢籠而得到解脫,進而得到身、心放鬆,且在發現自己可直接控制生理及心理的反應時,還可以提高自我情緒的控制力。

09-50-1

 

 

丹田位置與腹式呼吸– YouTube

 

 

logo

http://www.twhealth.org.tw/index.php?option=com_zoo&task=item&item_id=452&Itemid=22

醫生與你, 運動醫學

香港電台網站

香港電台節目

醫生與你 :  運動醫學   2010-2-17

 

近年香港人的健康意識漸增,做運動可強身健體,但運動不當,會造成身體損傷。每年因運動創傷而到醫院求診的個案,以威院為例,約有24000宗,當中有12%至15%需轉介至運動創傷專科處理,前十字韌帶受傷是最常見的運動創傷之一。

    本集個案為20歲的黎穎嘉,在2009年7月一次玩欖球比賽中膝關節受傷倒地,即時不能行動,經轉介至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由臨床副教授容樹恒醫生確診是前十字韌帶斷裂。容醫生建議若患者往後仍想繼續做運動,應考慮接受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手術是透過關節鏡微創形式進行。為確保手術達致最佳的成效,需要進行為期約四至六個月漸進式的復康計劃。至09年11月底,黎穎嘉已完成該手術,現時每星期進行復康治療,正期望痊癒後可重拾運動的樂趣。

        此外,近年愈來愈多人參與長跑活動。 Jacky及亞麥今年首次參加十公哩長跑,平日兩人均有進行各類運動,而為爭取好成績及比賽時的安全,特別向浸會大學體育系劉永松博士請教如何為賽事作最佳準備以免受傷。



導演: 方樂群
助導: 關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