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最新期《BARRON'S》雜誌封面
作者:cancerinfo-admin
患癌改吃素 缺營養損抵抗力
3D打印胸骨架首植癌病者體內
西班牙一名癌症病人接受手術,成功植入一副由澳洲公司設計的鈦合金 3D 打印出來的胸骨和肋骨骨架,完成全球首宗同類型手術。
該名病人54歲,患有胸壁腫瘤,即有腫瘤在肋骨周圍生長。
負責監督 3D 打印過程的澳洲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稱,科研人員利用一部價值130萬澳元(約717萬港元)的打印機,打印出 3D 胸骨和肋骨骨架,然後運到西班牙,替該名病人進行植入手術。
CSIRO 女研究人員金斯伯里說,那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每次只能打印一層,直至最終完成整個打印程序。
由於傳統的植入物製造方法存在風險,因此西班牙醫生接觸澳洲醫療器材公司 Anatomics,合作進行這項計畫。
CSIRO 證實,該名病人已經`出院。手術完成後兩周,他的情況仍然良好,目前仍在康復階段。
腸癌飲食
( 網絡圖片)
腸癌病人在完成治療後,調整日常生活和改善飲食習慣,對康復和預防復發,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在2007年,美國醫學會雜誌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coiation) 發表了一篇前瞻性觀察研究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研究隨機抽選了1009位患有三期腸癌經手術與化學治療後的病人,定期了解他/她們的飲食習慣,並追蹤病人在其後數年內腸癌有否復發,藉此瞭解癌症復發與飲食的相關性 (reference 1)。
整個研究在追蹤長達5.3年後完成,結果發現以西方飲食模式為主的病人比審慎飲食模式者,有較高的復發率和死亡率。
研究中所指的西方飲食模式是指日常的主要食物是紅肉、加工肉類 (如煙薰食物、香腸等)、高脂肪食物 (包括高脂乳類食物)、精製穀物 (如白麵粉所造的食物)、炸薯條和多吃西式甜品等。
審慎飲食模式是指日常的主要食物相對有較多的蔬菜、水果、豆類、全穀類、家禽和魚類。
( 網絡圖片 )
所以病人完成治療後,當腸道功能恢復正常時,應採取健康高纖的均衡飲食:
1. 增加蔬果份量,並多選一些紅、橙、紫和深綠等「有色」蔬果,這些有色蔬果除了能夠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外,亦能供提供不同的多酚類化合物 (polyphenols, 它是一種抗氧化劑,亦有一些研究指多酚類化合物有抗癌作用,希望日後可以另文分享)。
2. 奶類食物應選脫/低脂的以減少熱量及飽和脂肪的攝取。
3. 穀類食物應選全穀類,例如以全麥麵包代替白麵包、以糙米代替白米。
4. 管控熱量攝取,避免過大份量的食物。
5. 選購食物時應注意營養標示,選購低鹽(鈉)、低脂肪、低糖的食物。
6. 不經常進食蛋糕、炸薯條、雪糕、披薩、肥肉、香腸、熱狗等食物。少飲用汽水或甜飲料、多喝開水或無糖飲料。
另外,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於今年六月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及到腸癌病人如能每星期進行超過15個代謝當量運動 (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 MET),可減低腸癌死亡率達38% (reference 2)。
每個人的代謝情況都不同,計算MET需要專業人員協助。簡單來說體重60 kg人士,以中速步行 (約5.5 km/h) 1小時計算,MET是3.6 ,而消耗熱量約為216 kcal。
再簡單來說,成人每週要進行4 小時的中速步行或每星期3天以上不短於 45分鐘的中強度帶氧運動,例如慢跑。
( 網絡圖片 )
Reference:
1. Association of Dietary Patterns With Cancer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Colon Cancer
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08423
2.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 After Colorectal Cancer Diagnosis
http://jco.ascopubs.org/content/33/16/1825.abstract
師兄隨筆( 2015-9-15 )
淋巴癌難察 約半發現時已屆3或4期
淋巴癌是本港常見的癌症,由於淋巴細胞遍布全身,因此淋巴癌病徵多變,難以察覺,往往會延遲就醫。香港血癌基金會副會長兼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指,淋巴癌的徵狀需要視乎原發腫瘤的位置,若淋巴原發腫瘤處於消化系統,可引起腹部脹痛、嘔吐、大便出血等腸胃症狀;若處於皮膚,可出現斑疹、皮膚腫塊或色素沉澱;若處於造血系統,可有貧血等情況。這些症狀與其他疾病亦非常相似,每年1千宗新症中,約有一半發現時已為淋巴癌3或4期。
32歲的王咖㬢,11年前淋巴癌首次病發,當時她只有21歲。她一次游泳後發現頸附近有腫脹,以為是海水不乾淨引起發炎,當時母親叫她飲用涼茶調理但無效,輾轉間花了1個月時間才確診何傑金氏淋巴癌,當時已在頸、肺、脾等淋巴組織發現癌細胞,終在9個月後完成治療。其後王咖㬢先後2次淋巴癌復發,並在2010年完成自體骨髓移植手術。她呼籲同路人珍惜生命,堅強闖過難關。
本月16日為第12屆「全球淋巴癌關注日」,今年主題是「淋巴癌乃不容忽視的癌症」。
hk.on.cc/hk/bkn/cnt/news/20150913/bkn-20150913163902124-0913_00822_001.html

癌天使鄭凱尹愛無敵
核心提示:「愛的力量好大……生命因愛而動聽」,現年24歲的鄭凱尹臉上總是帶着燦爛的笑容,但其實她備受癌魔磨折,四年內三次癌病復發,更因左腳不良於行而被迫放棄當空姐的夢想,但她依然積極樂觀,出書拍片開社交網站專頁,分享抗癌心路歷程,希望為其他人送上祝福,發放正能量,而她與其他面對逆境仍未有放棄的同路人,在「恒生銀行-再生會十大再生勇士選舉」中獲得嘉許,昨在頒獎禮中分享其自強故事,勉勵大家,冀能照亮他人。
「愛的力量好大……生命因愛而動聽」,現年24歲的鄭凱尹臉上總是帶着燦爛的笑容,但其實她備受癌魔磨折,四年內三次癌病復發,更因左腳不良於行而被迫放棄當空姐的夢想,但她依然積極樂觀,出書拍片開社交網站專頁,分享抗癌心路歷程,希望為其他人送上祝福,發放正能量,而她與其他面對逆境仍未有放棄的同路人,在「恒生銀行-再生會十大再生勇士選舉」中獲得嘉許,昨在頒獎禮中分享其自強故事,勉勵大家,冀能照亮他人。 本報港聞部報道
十位長期病患者及殘疾人士,以及三位內地人士昨日獲頒再生勇士獎,其中鄭凱尹雖然一再受癌魔折磨,但仍以笑容面對。她20歲時在學校表演跳舞,突然雙腳一軟,蹲在地上不能站起來,之後發現患上滑液惡性腫瘤,從此展開抗癌的生涯,而她四年內三次戰勝癌魔而又再復發,去年8月服用標靶藥,卻效果欠佳,現在正進行化療療程。
www.singpao.com/xw/yw/201509/t20150914_571915.html
社交網招聚同路人
即使不斷遭逢不幸,但她直言從來沒想過為甚麼受苦的是自己,亦從沒有感到絕望,雖亦曾哭過、軟弱過,但並沒有崩潰,要訣是總往好的方面去想,她覺得生命很寶貴,世界很美好,由於有家人、朋友和男友的支持,讓她知道生命充滿愛,直言愛給予她很大的力量,「生命因愛而動聽」。
她分享抗癌路的社交網站專頁已有近30,000人關注,她表示當初成立目的,是希望與同路人一起互相發放正能量,互相給與祝福,而她時常收到很多短訊和留言為她打氣,亦有同路人告訴她,受其影響而決心繼續追夢。男友跟她在一起時,已知她患過癌症,後來復發時亦沒有拋下她,反而一直在身邊支持,沒有埋怨,「愛可以戰勝一切」。她表示現在最想在康復後,繼續她被迫停止學業,完成只剩五星期課程的酒店管理學位課程。
另一面對癌症仍發揮正能量的再生勇士,乃76歲的陳汝森,他雖患上前列腺癌,但仍希望在有生之年讓更多人笑?活下去,不再只在病床上躺?,他因此決定停止注射荷爾蒙針,並化身小丑,將正能量送給病友。他數年來到訪各區醫院探望病友,用扭氣球、表演魔術及惹笑的說話,為病友帶來無數溫暖笑聲。
笑對癌魔化身小丑
鬼馬的他表示,隨身都會帶着「百寶袋」,隨時表演逗人開心,坐巴士時遇上小朋友讓座,他就會即席表演,用笑聲讚賞小朋友,「?人開心自己就開心」。曾經有一位打算放棄治療的女士,被他逗過後性格變回樂觀,昨日更親身到場見證他獲獎一刻。
主禮嘉賓之一的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兼再生會榮譽會長高永文表示,本港未來將受到經濟上等各種衝擊,而一眾再生勇士正向抗病的精神十分重要,能給予香港社會多些正能量,「再生勇士的奮鬥經歷,令人動容。他們背後的家人、親友及醫護人員,每一位照顧者的支持與關懷,亦成就了再生勇士」。
癌漢化身小丑為病友打氣
■陳汝森雖患癌,閒時亦堅持到醫院表演,為病友帶來正能量。
|
「我太太嫌我口水多,叫醫生割咗我啲聲帶」。略帶開玩笑口吻的沙啞聲線、今年最老的再生勇士陳汝森(Sam)如是說。自稱「口水佬」的他先後患上急性淋巴癌、聲帶瘜肉及前列腺癌,不甘被病魔打敗的他,化身小丑到醫院為病人表演魔術及扭氣球,「人哋開心我就開心」。
76歲的Sam於6年前患上急性淋巴癌,做過電療及抽骨髓治療,以為捱過一劫,2012年又發現聲帶瘜肉,要切去部份聲帶組織。至2013年癌魔再度來襲,證實患上前列腺癌。
收養21寄養兒童
本應要完成11支荷爾蒙針注射療程的Sam,因副作用令他長期卧床,「同佢(醫生)講你醫活多我3年,我瞓喺張床度都冇意思㗎」,故他自第4針後停止治療,改為參加耆英小丑,到醫院為病友打氣。他指自己是與瘤共存,只想做自己想做到事,令人生無憾。
Sam的人生充滿正能量,自1986年起參與寄養家庭服務,先後收養21名寄養兒童。成為小丑以後,他隨身攜帶一個百寶袋,裝有各式表演道具,昨訪問時更即席為在場記者扭氣球。
■記者佘錦洪
編者的話(46 ), 一年之後
一年.
對上一次籌辦關注治療癌藥物發佈會正好是一年前的事.
藥費每月達5萬元 組織籲多關注ALK肺癌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report_details.php
基因變異肺癌 月治療費逾5萬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report_details.php
一年,
對於癌症病人來說十分漫長, 特別是服用天價藥物的人, 更是憂心忡忡.
一年,
對於行政架構複雜的政府部門, 社福界, 國際大藥廠來説, 能夠短時間内達成共識, 落實藥費全數資助的结果, 我們興奮之情絶非筆墨可以形容.
針對ALK Lung cancer 的標靶藥物Xalkori ( crizotinib) 將會由聖雅各福群會提供全數資助 , 並於
計劃詳情
http://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id=1437
這則喜訊確實以後, 一班 ALK Lung Cancer會友和我興奮莫名, 我們總算盡力做了一件實在的事. 在過去兩年的工作中, 曾接觸過的官員, 議員和藥廠代表, 也不像我們一直想像的高高在上, 懶理病人死活, 相反, 他們也是站在各自的立場, 試圖平行各方的利益在工作. 然而這平行所虚耗的時間, 往往不是癌症病人能夠等到的.
(待續 )
編輯( 11-9-2015 )
Xalkori crizotinib 藥物資助計劃
癌症患者體質與保健
從中醫角度看癌症
腫瘤,中醫學屬「癥瘕」、「積聚」、「癰疽」等範圍。它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與人體「氣」(免疫功能系統)的強弱有莫大關係,誠如《內經》所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癌症病理
癌症,古有文獻論述。《靈樞‧百病始生篇》說:「壯人無積,虛則有之。」這說明癌症的發生,多屬人體正虛為本,如脾、腎臟系功能和營養過度耗損有關。
此外,長期情志鬱悶、飲食不節,都為癌症的形成和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癌症的迅速發展,又逐漸耗傷了正氣,從而衍生痰結、濕聚、氣阻、血瘀、鬱熱等病能,與正虛並存,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使到癌症不易治愈。
病患體質
個人歷驗及辨識,千般癌患,其潛藏的致病源,兵分二途而已;其一為體內長期積聚燥熱;其二為身心鬱滯。證諸臨床上病患多屬於「內蘊燥熱」及「津液虧損」的病理體質。據此,在調治和預防癌患復發的觀點上,必須注重清疏長期積存體內的「熱」和「鬱」的身心致病誘因。
症患表現
口乾、夜睡不寧、肢體疲乏、胸口悶熱、自汗或盜汗、皮膚缺少光澤、自覺氣力不足、嗜睡、步伐緩慢、膝踝部痹冷、心情淡漠等徵狀。
預防與保健
平日宜保持充足睡眠、心境開懷、定時飲水、多進新鮮蔬果,避免熬夜和動怒,常做適合自己體質的運動,減少煙燻燒烤腌制、含酒精、辛辣刺激調味;以及煎炸物品,而一些霉變食物,必須禁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膳食平衡,不偏食,不食過熱、過冷、過硬和粗糙食物,以減少造成消化道「機械性刺激」的致癌問題。
此外,應謹慎選擇食品添加劑和甜味劑,如糖精和人工合成的著色劑,免令身體成為化學的癌場基地。
最後,如要具體了解各類癌症患者的發展過程及所屬病態體質,以及選吃哪種物品較為合適,可請教專業人士的意見較為穩妥。
*本篇所介紹的資料只作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