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醫療資助基金

 非政府機構提供的藥費援助: 良局醫療資助基

 

http://www.poleungkuk.org.hk/201211273210/social-services/po-leung-kuk-medical-assistant-fund.html

 

資助在政府醫院接受治療而需要購買藥物或儀器,但未能受惠於撒瑪利亞基金或關愛基金資助的病人。

 

申請資

必須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Ø香港居民

Ø         有切實經濟困難者

 

資助金額

申請人在一年所獲資助金額最高為$60,000

 

申請程序

Ø申請必須由保良局屬下單位、社會福利署資助機構註冊社工或公益金受惠機構註冊社工轉介。

Ø轉介機構可下載申請指引申請表格,填妥後連同有關證明文件交回。

 

 

 

查詢

地址:香港銅鑼灣禮頓道66

電話:2277 8333 / 2277 8391

電郵:[email protected]

仁愛堂莊舜而醫療基金

 

 

非政府機構提供的藥費援助: 仁愛堂莊舜而醫療基金

 

www.yotcancerfund.org.hk/zh/use.php


旨在幫助貧困的癌症病人,以現金資助方式購買自費治療藥物,令病者獲得適切的治療,提高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及改善其生活質素,為癌病患者及其家人帶來希望。

 

申請資格及方法

 

Ø         基金主要援助屯門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嘉烈醫院符合基金審批資格的癌症病人。

Ø         受助人經醫生進行評估,然後由醫務社工作家庭經濟狀況審,再由仁愛堂作最後審批。

Ø         每名符合申請條件的病人之資助上限為港幣80,000元。

 

 

 

申請處理流程

 

經屯門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醫生為病人進行臨床評估及推薦申請仁愛堂莊舜而醫療基金(治療癌症) (下稱本基金)
再經醫院內醫務社工為病人作家庭經濟狀況審查,審查基準按病人家庭月入總額,
扣除其家庭及個人日常開支後的「可動用資產」作為審查準則
屯門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嘉烈醫院將個別病人的資助申請連同建議資助金額通知本基金
申請經本基金作最終審批
獲資助的病人簽署資助協議書作實
本基金通知屯門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嘉烈醫院申請結果
由屯門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嘉烈醫院代購藥物及安排病人進行治療
藥費會由屯門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嘉烈醫院墊支,再根據實際支出向本基金實報實銷


 

 

 

聯絡地址

香港新界屯門民徑18

仁愛堂賽馬會社區及體育中心

電話號碼

(852) 2430 1915

傳真號碼

(852) 2655 7792

網址

www.yotcancerfund.org.hk/zh/use.php

聯絡電郵

[email protected]

香港防癌會何鴻超教授紀念助醫計劃

 

 

非政府機構提供的藥費援助: 香港防癌會何鴻超教授紀念助醫計劃

 

www.hkacs.org.hk/tc/medicalnews.php


計劃目的

提供現金資助 及/或 藥物贊助予癌症病人,以購買不獲醫院管理局資助的藥物以作治療 (病人自費藥物)

 

 

 

資助模式

Ø藥物贊助 (共有三種贊助藥物),藥物贊助最高可獲贊助六次療程。

Ø現金資助 (必須是本會資助名單列明的藥物),最高可獲資助六次療程,每次療程最高可獲港幣$3,000元,而總資助金額不超過港幣$18,000元。

Ø藥物贊助及現金資助,最高可獲六個療程,首兩個療程為現金資助,每次療程最高可獲港幣$3,000元。餘下四個療程為藥物贊助。

 

資助程序

Ø經由六間設有腫瘤部門的公營醫院醫生推薦 (伊利沙伯醫院、屯門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瑪嘉烈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及瑪麗醫院)

Ø病人須填寫申請表格,連同一份個人經濟狀況遞交轉介醫院的醫務社工並接受入息審查。

Ø                 醫務社工遞交合資格的申請至本會,由「改善癌病人生活基金」委員會委員審批 

 

聯絡

 

地址

香港黃竹坑南朗山道30

電話

(852) 3921 3821

傳真

(852) 3921 3822

電郵

[email protected]

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

 

 

非政府機構提供的藥費援助: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


www.sjs.org.hk/tc/project/charity-details.php

 

 服務目標

集結社會關懷力量,紓緩弱勢長期病患者因治病而衍生的經濟和生活壓力,同時提高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服務對象

經濟困難的長期病患者,包括:

  • 正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人士;
  • 65歲或以上長者;
  • 低收入人士

服務分了三大範疇::

  • 病者有其藥:
    以優惠價錢售賣由醫院管理局所發出的自費處方藥物
  • 知藥用藥:
    由註冊藥劑師提供藥療輔導,從而提高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 扶病關愛助貧弱:
    紓緩因長期病患而衍生的生活和經濟壓力,例如:贈藥治病計劃、診病交通費支援計劃、營養福袋餽贈計劃等

社區藥房

 

 

港島區:
電話:2831 3289
傳真:2834 7300
地址:灣仔石水渠街85號 聖雅各福群會一樓105室

 

九龍區:
太子:
電話:2389 9456
傳真:3104 3621
地址:九龍太子荔枝角道143號 聖雅各福群會九龍慈惠中心

 

觀塘:
電話:2116 4958
傳真:3104 3684
地址:觀塘創業街2號美亞工業大廈3字樓B 單位1號室



 

關網站    www.thevoice.org.hk/indexCC.htm

 

 

 

關愛基金

 

 

公營機構提供的藥費援助:關愛基金

 

www.communitycarefund.hk/b5/index.asp

首階段計劃資助病人使用尚未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但迅速累積醫學實證及相對效益略高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以醫治特定的癌症類別。首階段計劃按照撒瑪利亞基金的機制運作。


 

申請資格

 

 

1. 臨牀規定
 

  根據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現行的臨牀指引,有關病人的用藥指引及開始治療日期必須經由一名指定的醫管局醫生簽發。

 

 


 

 

2. 居留身份規定

 

 

  病人必須符合憲報刊登的《醫院管理局條例》訂定的「符合資格人士」身份。

 

 


 

 

3. 經濟狀況規定

 

 

  病人必須通過醫務社工之經濟審查,而有關之經濟審查是按病人同住家庭成員計算: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

 

 


 

 

轉介程序

 

 

主診醫生會根據其專業判斷,以決定是否建議病人使用一些自費藥物。若病人有經濟困難支付所需費用,而又符合指定的臨床規定,醫生可以轉介病人至醫務社會工 作員(醫務社工),進行經濟審查,以評估病人是否符合資助資格。正在接受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人士,毋須通過經濟審查。

 

 


 

 

 

 

 

 

 

 

 

 

撒瑪利亞基金

 

 

公營機構提供的藥費援助:撒瑪利亞基金
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


為符合特定臨床準則及通過經濟審的有需要病人提供經濟援助,以 應付一些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資購買醫療項目」或新科技的費用。

 

申請資格

1.

臨牀規定

 

根據基金現行的臨牀指引,有關病人的用藥指引及開始治療日期必須經由一名指定的醫管局醫生簽發。

 

2.

居留身份規定

 

病人必須符合憲報刊登的《醫院管理局條例》訂定的「符合資格人士」身份。

 

3.

經濟狀況規定

 

病人必須通過醫務社工之經濟審,而有關之經濟審是按病人同住家庭員計算: http://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212020

 

轉介程序

Ø         如病人須支付在醫療過程中所需的特項物品費用,主診醫生會通知病人,並告知有關開支。

Ø         正在接受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人士,以及表示有困難應付用品開支的病人,會經由醫生轉介至醫務社會工作者(醫務社工)評估能否獲得資助。

Ø         醫務社工電話地址: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aboutus/page_medicalss/

癌症病人醫療費用經濟援助資訊

 

 

 

癌症病人醫療費用經濟援助

 

 

 

申請詳情, 請按入下列基金連結

 

 

一.公營機構提供的醫療費用援助

1. 撒瑪利亞基金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2.  
關愛基金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二.非政府機構提供的醫療費用援助

 

 

1.  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2. 香港防癌會 何鴻超教授紀念助醫計劃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3. 香港防癌會張寶英乳癌康復資助計劃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4.  仁愛堂莊舜而醫療基金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5. 保良局醫療資助基金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6.  保良局馬錦明慈善基金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7. 保良局蕭景聰紀念醫療資助基金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article_details.php

 

 

 

 


以上症醫療費用經濟援助資訊僅供參考,  各位亦可向有關機構直接查詢。

 

  

全力支持 : 

 

 

 

 

婦科癌之中醫調治

 婦科癌是泛指涉及女性生殖系統的惡性腫瘤。常見有三種類型:子宮體癌(即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和卵巢癌;其中以卵巢癌的發病率較高。

 

由於發病比率持續上升,年近四十歲婦女,如經期紊亂(包括出現陰道不正常流血),並常伴心、肝臟系徵狀,如心悸自汗、精神焦慮、黃褐斑、胸憋悶熱和靜脈曲張等,會較容易形成婦科癌。

 

本病屬於中醫學「石瘕」、「腸蕈」、「癥積」、「崩漏」等範圍。病機為三焦任脈氣血不榮,痰瘀結聚;或長期月經紊亂、情志抑壓和不良補益所誘發。

 

辨證調治

婦科癌之中醫辨證概分為肝脾不和肝鬱氣滯、肝腎陰虧3類證型。治則以疏肝理氣、調氣和血2法為主;並依據通衡理論「聚則暢之」作為調治方向。

 

   預防與調理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人事轇輵,多吃當季本地所生長的蔬果。減少吃辛辣黏滯(如藥膳火鍋、羊肉、八寶鴨、榴槤等)和腌製食物;勿經常進食高鈣類物品,以免形成「鈣類沉殿綜合徵(朱醫師命名之)」

 

投入簡樸生活,學習寬潤胸懷,以及每天做三件開心的事。注重均衡飲食,清早空腹飲一杯暖水,做做運動、曬曬太陽,閒時唱唱歌,至少健康可以維護。此外,每1~3年做1次婦科檢查,也可視為較佳的風險管理。

 

 

本篇所介紹的資料只作參考。



朱國棟中醫師

癌症與滋腎之道

 癌友若伴發腰膝痠乏、小便頻數、健忘耳鳴的「腎虛」徵狀,部分會購買坊間「補腎物品服用,但又令身體「燥熱上火」。究其因每是「腎津不滋」的問題。

 

腎臟系主骨,藏精生髓,納氣作強,通衡水液,在志為恐,開竅於耳,與膀胱有聯繫網絡。「滋腎」可與人體泌尿、生殖、記憶、血液循環、免疫調節、廢物清理和淋巴系統相互協調;及對預防癌症,以至康復養生都可作為參照。

  

   滋腎之道

注重蓄養腎精,健腦安神。保持充足睡眠、精神安穩、作息有序、定時飲水;減少熬夜和勞累;避免縱慾、憂心不樂;學習身心緩鬆,切勿過於承擔重責

 

平日飲食清淡為宜,忌辛辣、鹹類食物;適量選吃粟米、榆耳、淮山、杞子、芡實、桑椹、黑棗、黑木耳、黑豆等食材。黃昏時段到公園閒步20~40分鐘頗有「滋腎健腦」的效益


 

本篇所介紹的資料只作參考。

 

 

朱國棟中醫師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的潛在風險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的潛在風險

近日網上流傳有關生酮飲食的連結 : 

  www.bc.edu/schools/cas/biology/facadmin/seyfried.html

Ketogenic Diet
首先要說,該片段由CBN (Christian Broadcasting Network) 製作,不要誤會是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台的新聞。CBN 是美國一個宗教組織,既不是學術機構,也不是著名的新聞媒體。如果以她的節目來作為治病的方向未必是明智的選擇。

(網络圖片 )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是一種高脂肪、適量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模式。

在正常情況下,碳水化合物經人體攝食消化後,會轉換成葡萄糖,運往身體各處、供給能量,包括維持大腦的功能。身體通常用碳水化合物(例如糖、麵包、意大利麵食)作為能量來源,但由於生酮飲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脂肪(通常是牛油和奶油)會變成主要的能量來源。進行在生酮飲食的人,只可吃很少很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即使少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一塊曲奇餅,也可能會使到生酮飲食完全失去作用。
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礎單元是單糖,特別是葡蔔糖。進行生酮飲食的人,身體因為缺乏葡蔔糖,會令身體出現模擬飢餓狀態,身體便會透過強迫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肝臟便會將吸收到的脂肪轉換成酮體。約在90年前,這種飲食模式在醫學上主要用於治療兒童的癲癇病出現次數。由於生酮飲食中只會攝取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葡蔔糖供應便不足夠,酮體(ketone bodies),運經腦部,取代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當血液中酮體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即為酮症,這種狀況能緩和癲癇的發作頻繁度。隨着藥物的發展,現時治療癲癇症已經效果不錯的抗腦癇藥物。生酮飲食方法已經很少採用了。
如果小朋友真的要進行生酮飲食治療,它必須由神經科醫生和營養師監督下進行,每份餐單都是度身訂做,每個攝入的卡路里都是經過計算。
病人不可自行進行生酮飲食,因為不是在計算得出的餐單不單沒有功效,還會對身體有不良的副作用。

( 網络圖片 )

關於使用生酮飲食模式來治癌,我得客觀的說,確是有些學者有提出這個理論,如﹕
Dr. Thomas Seyfried, a leading cancer researcher and professor at Boston College
http://www.bc.edu/schools/cas/biology/facadmin/seyfried.html
但亦有學者不認同他的說法,至今醫學上並沒有大型臨床證據顯示這個飲食模式能有效治療癌病。

美國臨床腫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的一份文章有較客觀的分析﹕
The Ketogenic Diet in Cancer Control
http://www.ascopost.com/issues/march-15,-2014/the-ketogenic-diet-in-cancer-control.aspx

在沒有實則證據支持下,病人不應自行以此飲食方式去取代有臨床數據和沿用多年的治療方案。而且長時間的生酮飲食可以帶來極嚴重的副作用,所以如果一定要嘗試這個飲食模式,必須在醫生及營養師的監察下進行。我試試說一些副作用給大家分享﹕

1. 我們日常吃的蔬果主要成分是不同類型的碳水化合物,蔬果內的纖維也是碳水化合物。要實行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生果蔬菜便不可以多吃。如果這種飲食方式施行不當,會導致纖維攝入量不足,除了會導致便秘和消化問題外,亦會增加消化系統癌症(如腸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極低量食用水果、 蔬菜、 豆類和穀物,亦可導致對身體非常有用的植物營養素 (phytochemicals) 、 抗氧化劑、 維生素 C 和鉀的攝入量大幅下降。

2. 肝臟是身體的主要器官將脂肪轉化為酮體 (ketone bodies) 的地方。生酮飲食會令肝臟工作量增加,對肝臟健康構成壓力。如果有脂肪肝的人,飲食應以低脂、低卡路里為原則,不宜採納生酮飲食。

3. 當我們身體吸收太多脂肪它會被儲存在皮下、內臟腸道間的脂肪細胞內,當脂肪儲存太多的時候會造成肥胖。肥胖除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外,也會增加一些癌症的風險。


4. 生酮飲食會有代謝性酸中毒(acidosis),中毒者會出現頭痛、疲倦、精神混亂, 震顫、嚴重的可以影響腎功能和休克。

5. 低血糖。

6. 這種飲食在某些維他命和鈣方面含量不足,病人必須進食補充劑(服食無糖多種維他命和鈣補充劑)。

7. 進行生酮飲食會增加出現腎石的風險。

8. 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9. 女性可能出現閉經。

10. 我們的身體以葡萄糖作為身體所需能量的來源。當葡萄糖吸收多過所需的話,過剩的葡萄糖會轉化成為另一種碳水化合物,肝糖(glycogen) 來儲存,肝糖主要是存儲在肝臟和肌肉中。如果某些時候身體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身體可以輕鬆地從肝臟和肌肉中提取肝糖使用,提供能量給身體的日常活動。身體在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便要以脂肪作為燃料,提供能源,但使用脂肪,細胞先要進行一個較為複雜的beta-oxidation,能源提供的速度較慢,能量的供應速度未必足夠支持較劇烈的運動,所以經常進行帶氧運動的人不宜採用那些高酮飲食。

 ( 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