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肝癌篇】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應用

蔣子樑 (臨床腫瘤科醫生)、楊庭恩 (臨床腫瘤科醫生)
蔣子樑 (臨床腫瘤科醫生)、楊庭恩 (臨床腫瘤科醫生)

肝癌在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中排第五位。早期肝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治療、射頻機灼術、超聲波組織碎化、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等。以肝癌而言,腫瘤大小、數量、位置、癌細胞是否擴散、是否侵犯到血管,都是影響肝癌存活率的重要原因。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就是屬於早期肝癌治療的方式之一。這項療法利用高精度的放射線來瞄準癌細胞,最小化對正常組織的損害,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治療選擇。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BR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立體定位體部放射治療用於肝癌治療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治療原理

對於放射治療肝臟部位腫瘤(包括肝癌)要做到高精準度,須要仔細的模擬定位、治療規劃、及處理腫瘤因呼吸所產生的移動。首先,需要製作個人化的固定模型。之後會使用4D電腦斷層,同時根據需要配合呼吸調控技術 (如腹部壓迫板限制呼吸幅度、自由呼吸搭配呼吸調控系統監測等)作模擬定位,縮小電療範圍。在每次治療時,會利用影像導航 (Image-Guidance) 技術每次病人接受放療前均需作電腦掃描,確保靶區準確無錯誤, 此科技大幅提升了放療的精確程度。

呼吸運動控制
呼吸運動控制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治療的好處

SBRT為肝癌患者帶來了多重好處:

  • SBRT可以與手術、化療或靶向治療等其他治療方法結合使用,提供綜合治療策略。
  • SBRT能夠精確鎖定腫瘤,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周圍健康組織的損傷。副作用比傳統放療少,患者的耐受性較好。
  • 研究顯示,經過放射治療,肝腫瘤可以變小、不再繼續長大,控制率約在八至九成以上對於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尤其有效。
  • 相比傳統放射治療,SBRT通常只需幾次的治療,整個療程只需五至十天左右,無需住院,較傳統一般需要放療四至六周而言,大大減少了對病人生活帶來的不便。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副作用

SBRT能精準避開鄰近的正常組織,大幅減少因放療而引起的嚴重副作用,包括肝衰竭或腸胃穿孔等。病人一般只會感到輕微疲累,食慾下降及嘔心,副作用一般短暫維持兩至六星期後便完全消退。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適合的患者

SBRT提供了一種非侵入性,不需要住院和麻醉的治療選擇。只要病人有良好的肝功能(Child-Pugh Staging AB級),腫瘤體積和正常肝臟比例合宜,便可考慮用SBRT作肝臟腫瘤局部治療。

總結來說,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這項技術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還能大幅縮短療程及加速康復。

如欲獲取更多有關該療法的信息,建議患者向專業醫療人員諮詢,以獲取針對個人情況的最佳建議。

 

【4仔旅行團|推薦序】「四仔旅行團」出發吧!

四仔旅行團成員之一Jasmine 是我同事。

他們的故事被廣泛報導以後,一步一步走上網紅的階梯,在兼顧社交網絡和工作之間Jasmine做得很好,使我對斜槓族的模式多了一點點的認同。

在這一場意義飛凡的旅程之後,某一日她歡天喜地來找我(通常不是好事

老闆:「四仔旅行團」的旅程結集成書好唔好呀?你會唔會支持我地呀?」

之後的對話,她的計劃書其實我並沒有仔細聆聽,腦海已經浮遊到另一個時空,一段往事

四仔旅行團_好書推介_癌症資訊網

成立癌症資訊網之前,我都算得上是「古代」的網紅、Yahoo Blog的時代。因為癌症,在虛擬的世界日與夜的分享,結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癌症病人和家屬。那時候不知從哪裡來的幹勁和魄力,廣邀這班朋友將我們的故事結集成書,希望勉勵一班後來者之外,也為我們短暫的人生留下一頁印記。最終,這是我們整個出版事業的第一本書:癌症不是盡頭。

它的出現,要多謝的支持者有很多。偶然想起自己的患癌經歷直至今天我們的工作,由倖存者演變成像一個使命、一種召喚要我們不要停下來,繼續引領迷途的人走往大道。

一眨眼回過神來,看著眼前的Jasmine,暗地裡我想多謝她的,因為他們的故事提醒我的初衷是什麼,若然今天感覺累透了,不用怕,他們的青春和力量,正好一代一代承傳下去。

「四仔旅行團」出發吧!

我想不到任何的原因,不支持他們走下去。

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 Alan Ng


《4仔旅行團》簽名會

日期:2024.7.20(六)
時間:2PM – 3:30PM
地點:灣仔會展1B- B16攤位


書籍詳情

有今生,無來世!總之死都要去旅行?

“Pray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

聯乘MillMILK遠赴清邁,將未公開過的訪談結集成書!

全港最喪旅行團,天天出發!

「帶著cancer去旅行,組成地獄旅行團?」4仔旅行團由7位80、90後堅強的癌症病友組成,成員包括負責計劃行程的Niko、氣氛擔當Clark、熱愛拍照打卡的R小姐;有毒舌得來說話又啜核的LamK;才華結他手Teriver;癌症資訊網代表Jasmine;還有已經去了天國旅行的樂天開心果Tiffany。

本書講述7位團友清邁四圍走,以癌症視覺唱遊大世界,看透生命。同時,以「Pray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為生活宗旨,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驗,讓更多人了解癌症病友所經歷的挑戰和勝利,並給予支持和鼓舞。

2024書展|4仔旅行團
2024書展|4仔旅行團

名人誠意推介

唱作歌手及藝人謝安琪:奮力去活出生命更豐富的色彩,希望四仔的故事,也能溫暖你的心。

MillMILK影片創作者Phoebe:謝謝這幾位最熟悉的陌生人,讓我成為「四仔」一員,慶幸參與和記錄了這場又喊又笑,悲喜交集的生命盛宴 。

書籍售價:$138
作者/譯者/編者: 4仔團友
出版社: 火柴頭工作
國際書號: 9789887694267
出版年月: 2024-07
頁數: 176
開度: 150x210mm
圖書分類: 心靈勵志

 

【病人分享】每一次看見影像亮燈時,心總是一沉

利用磁場及共振頻率的造影技術,應用於鼻咽腫瘤有可能波及的部位及軟組織。

它通常用於疾病檢測、診斷和治療監測。

優點:無輻射及無痛,對軟組織解像度較高。

缺點:必須保持靜止掃瞄半小時或以上、價錢較昂貴、噪音大、因磁場限制所以患者體內不能有金屬物體。

MRI is a non-invasive imaging technology that shows detailed images of the body.
It scans are helpful in looking at cancers of the nasal cavities and paranasal sinuses.
It is often used for disease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nitoring.

Advantages: Non-radiation and painless, high resolution of soft tissue.

Disadvantages: Must maintain static scanning for half an hour or more, more expensive, noisy,
no metal objects in the patient’s body due to magnetic field limitations.

 

正電子電腦掃描是核子醫學掃描檢查的一種,結合正電子掃描和電腦掃描技術,
而追蹤劑會集中跑到代謝功能異常的特定細胞內,再由正電子掃描儀造影得到影像。
可用來進行全身或局部掃描檢查,可以偵測鼻咽有否早期癌細胞病變、
癌細胞有否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以及癌細胞的擴散程度。

優點:專門用來評估腫瘤的檢查方法,能追蹤早期癌細胞病變,有助定位以便抽取癌細胞組織檢查。


缺點:昂貴;注射帶有低含量輻射的顯影劑,不適合頻密使用。


The PET scan is a type of nuclear medicine scanning, combining PET scanning and CT scanning technology.
It uses a mildly radioactive drug to show up areas of your body where cells are more active than normal.
Advantages: It can be used for whole-body or localized scanning to detect early cancerous lesions
in the nasopharynx, whether the cancer has spread to other organs, and how far the cancer has spread.

Disadvantages: Expensive; injected with a low level of radioactive developer, not suitable for frequent use.

 

在PET掃描中,發炎或癌細胞會將放射性藥物吸收,
在影像中會像亮燈般變色。亮燈不一定是腫瘤,可能是組織發炎。
但每一次看見影像亮燈時,心總是一沉。

Inflamed or cancer cells show up as bright spots on PET scans because they
have a higher metabolic rate than do typical cells.
It cannot always distinguish between tumors and inflammation due to
similar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Each time my heart sank when I saw those spots.

fb: www.facebook.com/MadameEeeeHK

IG:www.instagram.com/madame_e_eee

 

【病人分享】渴望坦誠的雙向交流

與親人等進行坦誠的雙向交流。

我會感到孤獨,如果他們試圖不談論壞消息來保護我。

如果我和其他人都能表現真感,就能在抗癌之路互相支持。


Have honest, two-way communication with loved ones and others.

I may feel alone if people try to protect me from bad news by not talking about it.

If I and others show the real emotions, I can help support each other during the healing time.

 

【癌症病人支援】療癒路上工作坊 |繪畫 X 分享

報名參加療癒路上繪畫工作坊 |導師大泥

【療癒路上】工作坊🎨 🧑🏻‍🎨

不論你是癌症患者本身,是照顧者,是伴侶,還是已經康復,我們希望你可以參與今次工作坊。一齊透過分享、繪畫,讓我們走在一起,互相支持,彼此了解。

🎈癌症病人組 (適合正在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參與)
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患.治療、人生、未來、生活,我可以如何是好?我好努力,同時又患得患失,我可以打贏這場仗嗎?
小組A:6/7 ⏰10:30-13:30 (10位)
小組B:6/7 ⏰14:30-17:30 (10位)


🎈照顧者組 (適合癌症病人之照顧者參與)
其實我很渺小,但我知道我一定要堅強!我很累,但我知道在你的病患面前我的一切都只是微不足道⋯⋯ 只要可以為你好,我都想做!然而,誰人可以教我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13/7 ⏰10:30-13:30 (10位)


🎈伴侶組 (適合正在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連同伴侶一同參與)
我照料你,我疼錫你,我害怕失去你,我不可以沒有你⋯⋯ 我要爭氣,我要更加珍惜你,我愧疚,我要康復用一生人去回報你⋯⋯ 我感謝有你,和我在一起。
小組A:20/7 ⏰ 10:30-13:30 (5位病人 + 5位伴侶)
小組B:20/7 ⏰ 14:30-17:30 (5位病人 + 5位伴侶)


🎈癌症康復者組
跨過了一關,人人為我高興⋯⋯ 然而,偶爾我還會常常感到害怕:病患會再來嗎?我有活得健康嗎?人生應該如何計劃?我的將來還是可以健康又精彩?
27/7 ⏰ 10:30-13:30 (10位)


詳情如下:
地點:大泥工作室 – JCCAC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石硤尾白田街 30 號 L6-12
網上報名:https://forms.gle/n8SJn4WroaUA7p8t5

查詢: 9462-7207

📍費用全免,每位參加者限報一節。

* 如超額報名,將會以抽籤形式進行,被抽中的人士將於活動前2天收到確認通知,未收到通知者一般可視之為落選。如有任何爭議,本機構保留最終決定權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更多治療選擇 新一代標靶藥控病效果更進步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更多治療選擇 新一代標靶藥控病效果更進步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是本港一種常見的白血病,縱使為血癌,卻因為生長速度相對緩慢,很多時都未必有明顯不適,有時亦毋須立即治療。即使出現明顯症狀或影響而需要開展治療,近年病人和醫生也有更多的治療選擇,例如不斷推陳出新的標靶藥,部分病人只要每日服藥便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簡稱為CLL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淋巴細胞不受控地增生而引起的癌症,礙於「無症狀」是CLL的最常見症狀之一,不少個案都是無意間發現患病。

無症狀不易察覺 治療按風險作決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譚皓之醫生解釋,CLL雖然是癌症,但發病速度較緩慢,而且可以毫無症狀,病人可能已經患病一段時間,因為其他檢查才看到淋巴白血球升高,才知道原來患病,也有些病人因為持續發燒、疲倦及消瘦,淋巴發大,求醫 後被診斷患上CLL。他說,病人聽到是「血癌」,當然驚訝不安,但了解病情後就會相對放心。

至於CLL的治療則取決於病況而定。譚醫生表示,早期沒有病徵以及骨髓功能正常的低風險患者毋須急於接受治療,可透過定期檢測白血球,血小板及血色素等監察病情發展。假若已經出現病徵,又或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水平急劇上升、淋巴核增大及骨髓功能開始衰退,便需要積極治療以控制病況。

化療淡出 標靶藥成治療主角

「很多年前CLL的治療以化療為主,但眾所周知,化療的副作用比較多,臨床上也見過不少病人出現感染併發症,並影響骨髓功能、發燒及出血。」譚醫生憶起當年初加入血科受訓時,有一名四十多歲的女病人,因為CLL而接受標準化療加標靶藥組合治療,帶來不錯的療效,只是後來出現不算常見但嚴重的感染併發症,結果在深切治療部救治多時,終因為肺部感染及器官衰竭而病逝。

近年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標靶治療越趨普及,化療在CLL的治療角色亦逐漸淡出,由最初的純化療,到化療加標靶藥,甚至單用標靶治療也可以將病情控制得當。

譚醫生稱,無論是口服還是針劑標靶藥,副作用都比化療少,對於以年長人士居多的CLL患者而言亦是較為容易承受及接受的治療方案,而臨床數據亦顯示,新一代的口服標靶藥,比起傳統化療加標靶組合的治療方案,可以帶來更好及更長久的療效,尤其是帶有某些染色體或基因變異等高風險CLL病人,由於病情通常傾向更「頑固」,傳統療法效果卻十分有限,更需要使用新一代的標靶治療控制病情。

新藥愈來愈多 為病人帶來更多希望

他說,醫生在制訂治療方案時,會從多方面作出考慮,包括病人的情況和風險、整體健康狀態,以及經濟能力等等,並會向病人詳細解釋,以減少病人不必要的擔憂,並強調「總有幫到病人的方法」,原因是現時的治療選擇只增不減,就算未能採用最新的藥物,仍然能夠使用其他可行方案,幫助控制及緩解病情。

目前CLL病人長遠亦要面對復發的風險,但譚醫生鼓勵病人毋須氣餒,不要聽到是癌症便覺得是「世界末日」,其實現時有很多治療方案可用,病人只要接受適當治療便可以將病情有效及長時間控制,而且藥物選擇愈來愈多,療效亦愈來愈好,在醫學界努力之下,將來甚或能研發出能夠完全根治的方法!

此健康資訊由癌症資訊網提供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肺癌篇】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應用

甘子揚 (臨床腫瘤科醫生)、林美瑩 (臨床腫瘤科醫生)
甘子揚 (臨床腫瘤科醫生)、林美瑩 (臨床腫瘤科醫生)

肺癌是香港過往十年最常見的癌症,早期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部分患者因為年紀大或心肺功能差,手術風險高,需要接受放射治療。傳統的放射治療主要透過直線加速器 ,以 三維 (3D) 適形或強度調控放射方法 ,採用 標準劑量每日進行,整個療程需要六至七星期。但治療效果一般,5年總生存率低於四成。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適合的患者

隨著科技進步,SBRT已成為新趨勢。這款新技術能夠提高單次電療劑量,縮短療程至大約兩週或以下 (每天或隔天治療共1-8),提升治療效果之餘亦減少病人來回醫院的次數。而且精準的定位集中放射線於更小的實際治療區域,能減少對附近正常組織的傷害及副作用。近年臨床上除了應用於不適合或不願意開刀之早期無淋巴轉移的肺癌病人外,亦可用於寡量轉移(oligometastasis)至肺部的病人。但若腫瘤太大超過約5公分、太接近主氣管或食道、病人無法平躺或呼吸不規律,會因難以準確鎖定目標或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副作用而未必適合SBRT,需要考慮使用傳統電療方案。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治療原理

對於放射治療胸腔部位腫瘤(包括肺癌)要做到高精準度,須要仔細的模擬定位、治療規劃、及處理腫瘤因呼吸所產生的移動。首先,需要製作個人化的固定模型。之後會使用4D電腦斷層,同時根據需要配合呼吸調控技術 (如腹部壓迫板限制呼吸幅度、自由呼吸搭配呼吸調控系統監測、深呼吸閉氣放射等)作模擬定位,縮小電療範圍。在每次治療時,會利用錐狀射束電腦斷層影像(cone-beam CT)及/或影像導航(如電腦刀),即時追蹤腫瘤位置,對準電療範圍。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治療的好處

在不同針對早期肺癌的治療研究中,SBRT為患者提供與外科手術相當的局部控制率和整體生存率。多個大型研究已顯示SBRT5年局部控制率可高達九成左右。另外,在其中一項大型、超過五百人的第三期臨床研究中,SBRT組的2年局部控制率顯著優於標準放射治療組, 總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也有明顯優勝,反映SBRT為不適合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的首選治療。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副作用

由於SBRT準確性高,對附近的正常細胞影響及副作用亦較低。一般而言,副作用發生的機率,與病人本身的肺功能,腫瘤的大小,其他危及器官(organ-at-risk) 的距離有密切關係。常見的反應為疲倦,咳嗽等,而大部份均為輕微,對生活不會構成任何影響。一些特別的副作用如下。

輻射性肺發炎

一般症狀為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等。嚴重輻射性肺炎有機會需要利用類固醇進行治療,發生率通常低於5%

胸痛或肋骨斷裂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治療靶區的輕度胸痛,通常可以用藥物控制。肋骨斷裂並不常見也未必有明顯症狀,主要視乎治療靶區與肋骨的距離。

氣管出血

此副作用並不常見,主要出現於接近主氣管的腫瘤,因此這類病症可能要以傳統電療作治療。

食道炎

因為食道的黏膜受放射線損傷而發炎、潰瘍,一般症狀輕微,可用藥物緩解。較嚴重的副作用並不常見,通常發生於靠近食道的腫瘤。

心包膜炎或心肌炎

屬於極少見的副作用,貼近心臟的腫瘤風險較高。

總括而言,SBRT治療早期肺癌顯示出優秀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副作用輕微而可受控,因此成為不適合或拒絕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療首選。

【醫療新知】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先生,SBS,JP (左四)及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JP (中間),在香港科技園公司轉化研發所高級總監劉思雅博士(右四)陪同下,參觀香港科技園公司設於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的展館。
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先生,SBS,JP (左四)及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JP (中間),在香港科技園公司轉化研發所高級總監劉思雅博士(右四)陪同下,參觀香港科技園公司設於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的展館。

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公開亮相包括癌症測試及心血管疾病快速風險篩檢、AR外科手術訓練軟件、高精凖度手術機械人等

  • 科技園公司率領 33 家園區創科企業參加第三屆國際醫療健康周內舉辦的三項主要活動,並展出多項具市場應用潛力的方案。
  • 科技園公司參與5月16至18日期間三項盛事,包括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ASGH)及2024年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
  • 今次於第三屆國際醫療健康周參展,科技園公司將進一步推動本港成為國際醫療和生物科技中心。

 

(香港,2024年5月17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推動本港成為國際醫療和生物科技中心,今次率領33家園區創科企業參加第三屆國際醫療健康周內舉辦的三項主要活動,並展出多項具市場應用潛力的方案。今次參展不但提高本地生物科技初創在全球的知名度,同時促成業務配對,吸引龐大投資機遇。科技園公司將繼續全力以赴,推動本港生物科技生態圈發展。

本地生物科技研發 具雄厚實力引國際注目

醫療健康周萬眾矚目,科技園公司參與5月16至18日期間三項盛事,包括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ASGH)及2024年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

香港科技園公司轉化研發所高級總監劉思雅博士表示:「科技園公司參與各項醫療界盛事,為創新者及企業家提供平台,向全球展示本港尖端科技,建立全球夥伴網絡,推動本港成為首屈一指的生物科技樞紐。科技園公司為參與企業鋪橋搭路,拓展業務,有助本港醫療科技立足國際,並成功在全球市場脫穎而出。」

在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內,科技園公司展館共有33家企業參展;其中11家更獲邀在展覽論壇上作主題演講,主題包括「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XR)如何輔助醫生訓練外科手術、人工智能在高效醫療影像分析的應用、24/7全天候預防式病患照顧等創新科技,多家園區初創亦展示了多項成果。

醫療健康周萬眾矚目,香港科技園公司參與5月16至18日期間三項盛事,包括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ASGH)及2024年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
醫療健康周萬眾矚目,香港科技園公司參與5月16至18日期間三項盛事,包括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ASGH)及2024年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

尿液DNA篩查子宮頸癌 全球首創成場內焦點

最引人注目的包括全球首創,以尿液DNA濃縮專利技術篩查子宮頸癌,成為一種非入侵性、無痛楚又易用的體檢方案。另一項先進的可穿戴設備,採集人體實時和連續的血流動力學數據,以監測心血管健康,適當時會發出警示,以非侵入性方式降低罹患心血管病風險。其他方案包括人工智能驅動工具、感染控制方案,針對監測病人、康復和外科而設計的各種先進系統。上述方案技術成熟可靠,具落地應用的條件,並針對本港迫切健康護理挑戰而度身訂造。

科技園公司亦參與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鞏固了本港在全球生物醫藥生態圈領導地位,支援本港生物科技初創,轉化醫療研發突破,引入全球合作夥伴和投資機會。科技園公司藉著參與ASGH,向在場的各個官方機構、知名科學家和業界專家領袖,展示在生物科技行業的角色及影響力,亦推廣我們在轉化科研的全面支援服務。

2024年的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上,科學園初創雲合科技(Syngular Technology)及原動力科技(Motive Force Technology)分享技術心得,介紹如何透過創新的科技,協助醫療人員及病人的訓練,突顯科技園公司引領醫療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

赴美國推廣進軍全球 港生物科技踏新里程

科技園公司繼續向全球展示香港的創科實力,加快本地生物科技打入國際市場。科技園公司將於6月3日至6日率領由16家園區公司組成的代表團,赴美參加聖地牙哥舉行的國際生物大會2024(BIO 2024)。BIO 2024是全球規模最大、精英雲集的生物科技大會,科技園公司將設立展館,展出頂尖的方案,助夥伴企業進軍國際,擴大全球業務規模。

科技園公司正致力推動創新及加強國際協作,協助醫療及生物科技業發展,在本港塑造聯通全球的生物科技生態圈。

香港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推動本港成為國際醫療和生物科技中心,今次率領園區科企參加第三屆國際醫療健康周,超過30項創新醫療方案亮相,包括癌症測試及心血管疾病快速風險篩檢技術、AR外科手術訓練軟件、高精凖度手術機械人等。
香港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推動本港成為國際醫療和生物科技中心,今次率領園區科企參加第三屆國際醫療健康周,超過30項創新醫療方案亮相,包括癌症測試及心血管疾病快速風險篩檢技術、AR外科手術訓練軟件、高精凖度手術機械人等。

國際醫療健康周

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日期:5月16日至17日

地點: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展位編號:3F-B06

 

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

日期:5月16日至18日

地點: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展位編號:3E-E02

【癌症基因檢測】BRCA/HRD 基因檢測 資助計劃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與檢測公司Inocras香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以下 「BRCA/HRD 基因檢測」 資助計劃,為香港和澳門合資格的癌症患者提供免費BRCA或HRD基因檢測。本計劃希望透過準確的檢測方法讓較高風險人士受惠「精準治療」,檢測出早期癌症,及早進行治療。

🔎 計劃內容
如欲申請有關資助計劃,需符合以下醫療狀況,詳情請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

📍 此項目由阿斯利康香港公司贊助

👩🏻 適用於病人
▶️ 卵巢/輸卵管/腹膜癌:BRCA或HRD基因檢測(HRD檢測資助項目只適用於私營醫療機構病人)
▶️ 乳癌:遺傳性BRCA基因檢測
▶️ 前列腺癌:BRCA基因檢測
▶️ 轉移性胰臟癌:遺傳性BRCA基因檢測

1️⃣ 費用全免
2️⃣ 包括一次基因項目檢測,您的專科醫生會按需要轉介檢測前及檢測後的遺傳咨詢

📋 對象
▶️ 有效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身份證持有人
▶️ 香港醫院管理局及澳門衛生局轄下醫院或私營醫療團體的病人
▶️ 持有醫生轉介表格

📍每位病人只可使用一次資助
☎️查詢計劃:5206 7608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星期六及公眾假期休息)
上午10時至至下午5時|午膳時間:下午一時至二時
索取醫生轉介表格(此專線只接受醫護查詢)
查詢電話:35116347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是否每位病人都適合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雖然SBRT的用途廣泛而且有效,然而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 SBRT

是否適用進行SBRT 取決於多種因素

  • 腫瘤大小和位置SBRT 對於中小型腫瘤最為有效。位於重要結構附近的腫瘤,由於輻射引起的損傷風險較高,故需要臨床腫瘤科醫生仔細考慮病人是否適合SBRT
  • 病人健康狀況和病史:病人必須能夠在治療過程中保持靜止及穏定,才能從高劑量輻射中有合理的預期臨床療效。那些有嚴重合併症(comorbidities) 的病人可能不適合接受SBRT
  • 腫瘤類型和分期:某些類型的腫瘤對 SBRT 反應較好。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前列腺癌、肝癌和脊椎腫瘤的治療。
  • 以往的放射治療史曾經對同一區域進行過放射治療的病人可能面臨較高的併發症風險,因此可能不適合接受SBRT

總括而言,SBRT 代表了近代放射治療的重大進步,為某些腫瘤提供了高精準度和臨床效果良好的治療選擇。然而,在決定是否進行 SBRT前,應由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為病人的具體病情、腫瘤特徵和整體健康狀況作全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