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晚期癌症」,不少人都會直接聯想到「無得醫」,甚至死亡,十分負面,其實在醫學進步的今天,晚期癌症患者仍可接受進取的治療,雖不能令腫瘤完全消失,但已有很大機會可做到與癌共存,保持理想生活質素,而乳癌正是其中一種最有機會達至這目標的癌症,以下便是兩個令人感一到鼓舞的例子。

臨牀腫瘤科專科 傅惠霖醫生
一提起「晚期癌症」,不少人都會直接聯想到「無得醫」,甚至死亡,十分負面,其實在醫學進步的今天,晚期癌症患者仍可接受進取的治療,雖不能令腫瘤完全消失,但已有很大機會可做到與癌共存,保持理想生活質素,而乳癌正是其中一種最有機會達至這目標的癌症,以下便是兩個令人感一到鼓舞的例子。
性別︰ |
男 |
專業資格︰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85 |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
|
地址︰ |
九龍尖沙咀彌敦道26號1303-05室 |
地區︰ |
尖沙咀 |
執業類別︰ |
私人執業 |
語言或方言︰ |
廣東話, 英文, 國語 |
醫療服務項目︰ |
|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
|
醫療程序及手術︰ |
|
使用醫院︰ |
香港浸會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 養和醫院 |
辦公室電話︰ |
2380 9002 |
辦公室傳真︰ |
2380 9707 |
傳呼機 : |
|
手提電話︰ |
|
電郵地址︰ |
鄭彥銘醫生 (血液科及腫瘤科) 澳門科大醫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腫瘤科助理教授邱宗祥醫生
大腸癌連續8年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但不少人對大腸癌化療藥物有副作用和抗藥性,導致影響療效。專家指出,抗藥性是受體內基因影響,若能透過療程前的基因篩檢、進而調整藥物劑量,可達到提高療效、降低副作用和抗藥性的效果。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平均不到35分鐘、便有1名國人罹患大腸癌。治療上,多會以5-氟水嘧啶(5-FU)作為第一線化療藥物,但不少人會產生抗藥性,且在過去單一劑量的投藥方式下,多數患者會有腹瀉、嘔吐等副作用。
美國梅約診所今來台分享5-FU的抗藥新機制研究,梅約診所癌症中心主任迪亞西奧(Dr. Robert Diasio)指出,高達3成歐美、非洲國家大腸癌患者,對5-FU具抗藥性,該中心透過大量數據研究發現,抗藥性和患者本身基因有關,若能事先利用檢測、發現基因不適合,可藉由調控某些對應的基因表現、降低抗藥性,或直接選擇第二線的化療藥物。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表示,人體基因並非一成不變,在未來治療過程中,治療時,應多次檢測基因、並就結果修正治療計畫。迪亞西奧也強調,這次的研究發現,若適時調整藥物劑量,能達到降低1/3~2/3的副作用、並能提高療效,該研究已於近期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Cancer Research》。
迪亞西奧說,癌症新藥研發時間長、所需資源多,舊藥則因累計的數據多,可從中觀察、探討更精準的投藥方式,「如何舊藥新用,是當前很重要的議題」。
台北醫學大學轉譯醫學博士宋賢穎說,很多大腸癌患者因產生抗藥性而需換藥,但可能因此延誤治療時間而影響病情,透過基因檢測可達到「預測效果」,對患者有正面幫助。
梅約診所今與台北醫學大學合辦學術研討會。閻雲表示,該校已和梅約癌症中心簽訂研究合作備忘錄,以大腸癌為合作研究重點,也盼能學習到對方更多「個人化精準醫療」,目前已送多名醫師前往學習腸道共生菌、消化道內視鏡等新技術;梅約也希望透過合作,研究亞洲人的基因,研發最適合亞洲患者的治療方式與藥物。
~20萬人感動淚推~
* 那天,被診斷出乳癌,她擦乾眼淚,笑著說:「這是30歲的禮物。」
* 面對病情、面對生命,她堅持:「不要放棄美麗的可能。」
│一位美妝記者的抗癌日記
風華正茂、正要攀向事業高峰的30歲美妝記者,
在今年初意外發現自己罹患乳癌,
為了化療,她剪去了秀麗的長髮,
她用積極勇敢的態度,去面對她稱之為「30歲禮物」的意外,
藉著她的專長、她的文字,帶讀者思考,
癌症真得很可怕嗎?生命意義是什麼呢?
若能提前意識到生命有極限,你還會對一些小事執著不放嗎?
│從沮喪到放下,從害怕到勇敢
沒有家族病史、無不良嗜好,在醫生斬釘截鐵說出「乳癌」時,不斷自問:「為什麼是我?」然而,就算問了千萬次,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解答。
確診前活潑開朗的美妝記者,確診後則要剪去一直捨不得的長髮。帶著困頓和沮喪,
也上網查了許多資料,心想:既然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文章在網路上流竄,不如自己來寫,總會有人因為看了她的文章而不害怕,而勇敢。所以,她寫下──
• 看著照片裡的自己,覺得自己好像因為生病,瞬間長大了,長髮剪掉了,可是笑容還在。頭髮不見了,我還是那個愛笑、開朗的我,30歲禮物是癌症曾讓我不知所措,但我試著與之共處,找到我們彼此的相處之道,不只是透過照片記錄樣貌的變化,也透過文字寫下期間的心情。
• 生病是學會放過自己,而不是放棄自己。當然面對大家的建議,我也好好想過,如果身體真的不能負擔,再來調整生活的節奏,凡事都做好了打算。不過,放棄的念頭我可從來都沒有過。
• 每個人生來都有使命,我相信這是我的使命。從美容編輯助理一路到美容編輯、記者,我所做的不就是推廣「美」這件事嗎?現在我要做的事也是一樣,我希望透過書寫,建立一個觀點,「面對任何事,都不要放棄美麗的可能。」
(按姓氏筆畫排列)
***
★各界名人一致好評★
作者在面對生命中重大疾病時,仍能保持自己原來的本質,以幽默的筆法,真實地紀錄就醫的過程,這是一本大家都應該看的書,讓我們瞭解在面對疾病的困境時,可以保持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對如何和生病的親友相處,有不一樣的視野。--王明暘 台大醫院外科部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娮翎說自己是因為癌症而變勇敢,可我認為恰恰相反,是她的勇敢才讓癌症變得不可怕。她的正面能量,就是此書要送給讀者的禮物。--余湘 WPP集團群邑媒體董事長、聯廣集團董事長
漂亮的女孩子很多,美麗的女人則很少。因為美麗來自於勇敢的氣質。--大A 作家
人生需要很多人給你快樂的勇氣,讓你孤單時想到她都能微笑,讓你受困時想著她都能變得有勇氣。 --林可彤 名模、演員
她像是永遠站在陽光裡的女孩,用她的關懷溫暖冷漠,也讓人重新珍愛自己。--李忻潔 美麗佳人美容健康總監
永遠這麼勇敢地面對「脆弱」,是我從她身上看見最美好的一件事。 --馬美怡 妞新聞總編輯
無論任何困境,總能用陽光般笑容,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這就是我所認識的娮翎,30歲的禮物,不完美帶來的完美!--劉立榆 妞新聞亞太區營運長
有時候我們其實不懂人生要給我們的究竟是挫折?考驗?提醒?還是禮物?這本書告訴我們,勇氣會給我們最好的答案。--盧淑芬 EllE雜誌總編輯
乳癌是本港的頭號女性癌症,個案數字連年增加,但稍為令人感到「安慰」的是,乳癌治療非常成熟,不但可以準確將個案分類,作出針對性的治療,而且治療成效理想,可將高風險個案降低為低風險、將低風險個案降低為更低風險,令乳癌成為一種治瘉率相當高的癌症。
在過去三十年,乳癌治療日新月異,從過往多從癌症期數判斷如何進行治療,演變成今天主要以倚重病理分析,了解腫瘤特性,如腫瘤是否屬賀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陽性等,再加上有否出現轉移,從而評估復發風險,再設計治療方案。
一般而言,乳癌治療以手術為先,若個案仍屬早期,醫生會安排患者切除腫瘤或整個乳房。近年,醫學界傾向為女性保留乳房,減少對其生理及心理造成創傷。醫生會再分析患者的病情,考慮處方術後輔助治療,以藥物進一步減低復發風險。
若腫瘤已擴散至其他器官,即屬晚期個案,患者未必能夠以手術徹底清除腫瘤,醫生便會利用其他「抗癌武器」,包括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賀爾蒙治療,醫生可按照患者的病情及腫瘤特性,組合這些「抗癌武器」,以達到最佳療效。
隨着各種治療的成效愈來愈高,醫學界已有把握將惡性度較低的乳癌個案,如賀爾蒙受體陽性個案的復發風險降至少於一成,至於惡性度較高的個案,如HER2受體陽性個案,其復發風險也能由過往的八成,減至僅兩成。所以說,女性能徹底打敗癌症不再是夢。
臨牀腫瘤科專科 傅惠霖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