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糖份的攝取量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三月五日,在日內瓦總部召開記者招待會,公佈計劃降低我們每天糖份的攝取量標準,由記招即日開始至三月三十一日展開公眾諮詢。
世界衞生組織打算推出的新標準是糖份的攝取量應佔每日的卡路里攝取量的5%。以成人正常體重指數 (BMI) 計算,每人每日應食用不超過約 6 茶匙 (約25 gram) 的糖。建議的糖份攝取除了包括了葡萄糖、果糖、蔗糖 (即日常的食用糖)外,還要計算由廚師和食品製造商加到食物中的糖、在水果、蜂蜜、糖漿等的糖分。

另外,有一些建議指癌病康復者每日攝取的糖份最好比新建議標準還要低一些會更理想。不過,對這個建議我有些少保留,我們不應完全除去含天然糖份的食物。例如一個橙約有10 至 12 gram 糖份,此外還有維他命,纖維,多酚類化合物等等,適當地進食這些水果,只會增加病人的健康。我們應該將重點放在加進食物的精製糖上。

如果你有做到用很少糖,甚至不用糖去烹調,很好。但你也要意識到很多的糖分是隱藏在加工食品中。例如一罐汽水大約包含10 茶匙 (40 gram) 糖 (一罐已經超標了)、一湯匙的番茄醬,大約包含一茶匙糖 (約5 gram,換句話說,吃炸薯條已經是不太建康了,再點番茄醬便更加不應該)。下次去購買包裝食物時要記得看清楚食物標籤上糖的含量和計算一下自己的糖份攝取量。
記著,削減糖份的攝取,可保持健康的體重,降低糖尿病、心臟疾病和其他與肥胖有關的健康問題風險。



參考: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multimedia/WHO-RUSH_Food_safety_sugar_consumption_05MAR2014.pdf?ua=1

http://www.dana-farber.org/Health-Library/Sugar-and-Cancer-Cells.aspx

癌魔毀星途 明蔚不怨天

 廿四歲抗癌鬥士李明蔚年輕貌美,天生擁有一把甜美的嗓子,可惜天意弄人,明蔚於兩年前不幸確診患上罕有的「腺樣性囊癌」,令當時已出道當組合歌手的她頓時晴天霹靂,歌手之夢隨即幻滅,接踵而來更是一場抗癌的噩夢。不過,她並無放棄自己,憑着堅強意志及樂觀心態抵受數十次電療及化療帶來的煎熬,病情漸好轉,冀終有一日能重踏舞台,發放光芒。


 

癌症資訊網及香港醫護聯盟昨趁三八婦女節,舉行抗癌新女性分享會,藉以鼓勵癌症病患者積極面對人生。其中,生於音樂世家的李明蔚自小鍾情唱歌,當歌手一直是她的夢想。一○年她被一間藝人公司發掘,並以三人男女子組合「小龍鳳」闖樂壇,正當她逐步實現夢想之際,噩夢卻來臨。一天,她忽然流好大量鼻血,最後證實患上罕有的「腺樣性囊癌」,當年她才廿二歲。

她當時一下子無法接受患癌的事實:「好難以置信,以為係發夢,希望只係一場噩夢。」可惜,事實卻是殘酷,經歷三十多次電療及化療後,鼻內惡性腫瘤只由四厘米縮小至三厘米,醫生指若進行割除手術的風險很高,隨時有生命危險。她形容「要割開塊面」令她卻步,惟有繼續透過電療避免病情惡化,現時腫瘤縮小到零點幾厘米,病情逐漸好轉。

癌魔入侵,迫使明蔚退出娛樂圈,更影響她的聲線,鼻音變得很重、聲線加厚,病情一度令她情緒低落,幸得家人的支持,加上自己樂天的性格,終能重新振作。當歌手前,她曾當「o靚模」,她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樂壇或再進軍模特兒界。

珈曦康復 和男友結婚

另一抗癌美少女王珈曦(原名王玉瑩)十年前患上淋巴癌,當時年僅廿一歲,但她無被癌魔嚇倒,雖然接受化療後,仍曾兩次復發,但好勝的她下定決心要戰勝癌病。

直至一一年十二月廿八日,她成功接受骨髓移植,身體逐漸康復,重拾新生活,更於去年十二月廿八日、即接受骨髓移植兩周年與男友拉埋天窗,「特意揀嗰日結婚,別具意義。」她寄語癌症同路人勿輕易放棄自己,只要心中有盼望,希望就會出現。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309/00176_084.html

 

***************************

 

抗癌美少女盼返樂壇
 

【太陽報專訊】二十四歲抗癌鬥士李明蔚年輕貌美,天生擁有一把甜美的嗓子,可惜天意弄人,明蔚於兩年前不幸確診患上罕有的「腺樣性囊癌」,令當時已出道當組合歌手的她頓時晴天霹靂,歌手之夢隨即幻滅,接踵而來更是一場抗癌的噩夢。不過,她並無放棄自己,憑着堅強意志及樂觀心態抵受數十次電療及化療帶來的煎熬,病情漸好轉,冀終有一日能重踏舞台,發放光芒。

癌症資訊網及香港醫護聯盟昨趁三八婦女節,舉行抗癌新女性分享會,藉以鼓勵癌症病患者積極面對人生。其中,生於音樂世家的李明蔚自小鍾情唱歌,當歌手一直是她的夢想。一○年她被一間藝人公司發掘,並以三人男女子組合「小龍鳳」闖樂壇,正當她逐步實現夢想之際,噩夢卻來臨。一天,她忽然異常流大量鼻血,最後證實患上罕有的「腺樣性囊癌」,當年她才二十二歲。

她當時一下子無法接受患癌的事實:「好難以置信,以為係發夢,希望只係一場噩夢。」可惜,事實卻是殘酷,經歷三十多次電療及化療後,鼻內惡性腫瘤只由四厘米縮小至三厘米,醫生指若進行割除手術的風險很高,隨時有生命危險。她形容「要割開塊面」令她卻步,惟有繼續透過電療避免病情惡化,現時腫癌縮小到零點幾厘米,病情逐漸好轉。

癌魔迫使明蔚退出娛樂圈,更影響她的聲線,鼻音變得很重、聲線加厚。病情一度令她情緒低落,幸得家人支持,加上本身性格樂天,終重新振作。她當歌手前曾當「o靚模」,她希望有天能重返樂壇或再進軍模特兒界。

另一抗癌女拉埋天窗

另一抗癌美少女王珈曦(原名王玉瑩)十年前患上淋巴癌,當時年僅二十一歲,但她無被癌魔嚇倒,雖然接受化療後,仍曾兩次復發,但好勝的她下定決心要戰勝癌病。直至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她成功接受骨髓移植,身體逐漸康復,重拾新生活,更於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即接受骨髓移植兩周年與男友拉埋天窗,「特意揀嗰日結婚,別具意義。」她寄語癌症同路人勿輕易放棄自己,只要心中有盼望,希望就會出現。

 

http://hk.news.yahoo.com/%E6%8A%97%E7%99%8C%E7%BE%8E%E5%B0%91%E5%A5%B3%E7%9B%BC%E8%BF%94%E6%A8%82%E5%A3%87-220017948.html


********************************************


勇敢美少女「與癌症拍拖」

 
核心提示:患上癌症是不幸,但有美少女想像「與癌症拍拖」積極活好每一天,反而活出了生活的真正意義。王珈曦在10年前確診患上淋巴癌,憑超然的處世態度,想像「與癌症拍拖」,現在身兼網上商店的店主,為癌症病友購入假髮、化妝品,希望同路人即使患病,都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

  【記者翁麗娜報道】患上癌症是不幸,但有美少女想像「與癌症拍拖」積極活好每一天,反而活出了生活的真正意義。王珈曦在10年前確診患上淋巴癌,憑超然的處世態度,想像「與癌症拍拖」,現在身兼網上商店的店主,為癌症病友購入假髮、化妝品,希望同路人即使患病,都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

  去年結婚積極活好每一天

  「38婦女節抗癌新女性」分享會昨趁國際婦女節舉行。31歲的珈曦在2004年確診患上淋巴癌,多年來接受電療、化療共45次,一頭秀麗頭髮脫落,加上需要服用大量類固醇藥物,臉色變黑,臉部亦變得腫脹,就連眉毛和睫毛也掉清光。她表示,某天照鏡,看見自己的樣子萎靡如此,令她決心裝扮一下自己,讓自己漂漂亮亮之餘,也不用令關心她的人擔心。

  目前任職稅務局的珈曦開設網店之餘,也擔任雜誌專欄作家,志在為癌症病患者介紹合適用的假髮和化裝品。10年來,癌症雖兩度復發,但是她在2010年底接受骨髓移植,重獲新生,並在去年底結婚。

 

 

  另外,24歲的李明蔚在進軍歌壇之際,赫然發現患上罕見的鼻竇腺癌,被逼退出幕前,但仍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於音樂世家的明蔚從小熱愛唱歌,在2010年加入樂壇,夢想能嶄露頭角,卻在兩年前發現患癌,被迫放棄事業接受治療,坦言「有如晴天霹靂,心裏不願意相信」。明蔚的腫瘤貼近鼻腔位置,電療的集中式療法,令她的口腔共鳴位置受損,聲音變得低沉,令歌聲不如從前甜美。不過,明蔚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讓她在這場持久戰中得到莫大的支持,雖然知道重拾星途的願意渺茫,但是仍然慶幸,「至少我還可以說話!」

 

http://www.singpao.com/xw/gat/201403/t20140309_493556.html

( 乳癌 ) 美 研 究 發 現 治 療 乳 癌 新 突 破

一 直 以 來 , 醫 生 都 會 為 患 者 切 除 腋 下 受 感 染 淋 巴 結 , 防 止 癌 細 胞 擴 散 , 但 研 究 發 現 , 做 法 對 控 制 病 情 及 增 加 病 人 存 活 率 並 沒 有 幫 助 , 反 而 可 能 引 起 其 他 副 作 用 。

今 次 研 究 由 美 國 國 家 癌 症 中 心 支 付 , 刊 登 在 美 國 醫 學 會 期 刊 。 研 究 人 員 在 全 美 百 多 間 醫 療 中 心 , 對 八 百 九 十 一 名 乳 癌 病 人 進 行 分 析 , 平 均 年 齡 五 十 歲 , 平 均 跟 進 時 間 有 六 年 多 。 他 們 進 行 了 基 本 切 片 檢 查 , 確 定 腋 下 淋 巴 結 受 感 染 後 , 他 們 被 隨 機 分 成 兩 組 , 一 組 將 大 部 份 的 腋 下 淋 巴 結 切 除 , 另 一 組 就 保 留 。

結 果 發 現 兩 組 人 的 存 活 率 並 沒 有 分 別 。 在 五 年 內 , 兩 組 同 樣 超 過 九 成 人 仍 然 生 存 , 復 發 率 亦 差 不 多 , 只 有 不 足 百 分 之 一 。 他 們 更 發 現 , 切 除 大 部 分 腋 下 淋 巴 結 的 一 組 人 , 仲 有 較 大 機 會 受 感 染 及 誘 發 淋 巴 水 腫 。

此 研 究 對 過 去 一 世 紀 以 來 認 為 大 範 圍 切 除 腋 下 淋 巴 結 , 就 可 以 有 效 防 止 癌 細 胞 擴 散 的 做 法 有 很 大 衝 擊 , 亦 令 很 多 患 乳 癌 的 婦 女 , 免 受 不 必 要 的 皮 肉 之 苦 。

有 本 港 醫 生 指 今 次 發 現 對 治 療 患 初 期 乳 癌 的 病 人 有 幫 助 。 不 過 他 指 , 要 廣 泛 採 用 此 治 療 方 式 , 更 要 再 多 做 研 究 。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52860

( 乳癌 ) 研究:乳癌有10亞型 腫瘤基因決定治療

 

(路透倫敦18日電)科學家研究乳癌基因後表示,可將乳癌分為10種亞型。這項重大國際研究有望未來提供病患更精準、更針對個人的治療。

英國癌症研究協會(Cancer Research UK,CRUK)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也發現好幾組會造成乳癌的全新基因,為新類型藥物提供可能目標。

研究今天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CRUK劍橋研究院(Cambridge Research Institute)與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卡達斯(Carlos Caldas)是研究共同領導人,他說這項發現意味乳癌如今應被視為大量疾病的「統稱」。

卡達斯說:「這項研究不會影響到目前的乳癌患者,不過病患未來接受治療得依據腫瘤的基因特徵。」

研究人員解釋,透過DNA與RNA的結合分析有助鑑別致癌基因,根據基因活動而非目前的生物標記檢驗,將乳癌重新分類成10種亞型。中央社(翻譯)

 

http://hk.news.yahoo.com/%E7%A0%94%E7%A9%B6-%E4%B9%B3%E7%99%8C%E6%9C%8910%E4%BA%9E%E5%9E%8B-%E8%85%AB%E7%98%A4%E5%9F%BA%E5%9B%A0%E6%B1%BA%E5%AE%9A%E6%B2%BB%E7%99%82-084100075.html

副作用處理 : 化學治療後-手麻腳麻

 化學治療造成週邊神經病變引起之麻木等感覺異常以及運動功能之損傷,最常嚴重影響病人日常生活功能及品質,常見於乳癌或是大腸癌化學治療後的病友。


常見引起週邊神經病變之化學藥物包括長春花生物鹼(Vinca alkaloids)、紫杉醇(Taxane)、及鉑類(Platinum)藥物,其他在高劑量時也有一定神經系統副作用者包括(Topoisomerase inhibitor)如Etoposide、抗代謝劑類藥物如Methotrexate、Ara-C等。

一、長春花生物鹼(Vinca alkaloids,肺癌)
代表性的藥物為Vincristine。常造成的神經病變以感覺神經病變(麻、痛等)為主,累積劑量超過30mg,則神經毒性將十分顯著。早期的症狀以肢端麻木或疼痛來表現,嚴重則發生肌肉的無力及異常抽筋現象。有糖尿病的病患身上更易發生且病變程度也較嚴重。

二、紫杉醇(Taxanes,乳癌、頭頸癌、卵巢癌)
包括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及歐洲杉醇(docetaxel)。主要的影響會感覺手腳皮膚異常敏感及疼痛。發生急性嚴重神經副作用的病患多為單次接受較高劑量或同時併用鉑類(platinum)藥物的患者。通常於每次輸注後24至48小時最顯著,通常需一星期才能緩解。易發生神經病變的危險因子包括較高的紫杉醇累積劑量、注射藥物的時間過快、之前接受過其他種類化學藥物治療等。

三、鉑類(Platinum,頭頸癌、大腸癌)
代表藥物有Cisplatin、Carboplatin及Oxaliplatin。其中Cisplatin及Oxaliplatin這兩個藥物的週邊神經毒性最為嚴重

Cisplatin的神經毒性通常在累積超過400mg/m2時會有週邊神經病變。受影響的部位通常由下肢開始,以四肢的感覺異常麻痛為主,深部肌腱反射會消失,步態會不穩,有時病患會表示有如被電電到的感覺。Oxaliplatin通常於累積超過540mg/m2時,會產生持續性的神經毒性。症狀約有一半左右的病患於停藥一年後恢復正常,但仍有一部份的病患無法恢復。

可預防神經病變的藥物:
1.Glutathione為體內重要的抗氧化物,有保護細胞不受過氧化物的破壞的作用。可有效減低Cisplatin的神經毒性,且證實Glutathione可延緩oxaliplatin神經病變發生的時間、降低週邊神經病變的嚴重度。台北榮總的研究團隊亦發現口服N-Acetylcysteine,以提升體內Glutathione濃度,可有效預防oxaliplatin的急性及慢性神經毒性。目前健保未給付,如經濟允許可考慮使用。

2.Glutamine為存在體內的胺基酸,在組織修復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學者發現若病患接受高劑量的太平洋紫杉醇的治療時,若輔以Glutamine治療可明顯減少感覺及運動方面的週邊神經傷害。

3. Carbamazepine(Neurotin)適用於糖尿病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有部份研究顯示Carbamazepine對治療化學藥物引起的週邊神經病變有少許幫助。不過整體而言,在預防及治療化學藥物引起之週邊神經病變的成效仍不盡理想,仍有待更多學者專家進一步努力。

4.Cymbalta適用於糖尿病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對治療化學藥物引起的週邊神經病變有少許幫助。目前僅給付於糖尿病患者。

5.B6是神經傳導的重要輔脢,口服B6在臨床上亦有些許幫助,可作為輔助使用。

6. Hitocobamin-M (B12)500mcg/ml 1ml每週施打一次,連續12 週,在臨床上亦有些許幫助,可作為輔助使用

 

7.針灸療法:國外臨床試驗顯示對於周邊神經病變可能有效。

以上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化學治療後手麻腳麻困擾的病友,若要詳細怎麼使用,請詳細諮詢你的主治醫師。

 
台中醫院癌症中心整理


志穎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健合研究所碩士
他建立的榖雨癌後重生知識分享平台,致力以實証醫學來指引方向,
關注癌症治療之後的社群,繼續美麗新生

穀雨 癌後重生知識分享平台
http://cancernewlife.blogspot.tw/

百花蛇舌草會另血管增生,提供營養給癌細胞 ?

 

百花蛇舌草是常用治癌中藥。

最近有會員指出, 某專業人士認為飲用百花蛇舌草會另血管增生,提供營養給癌細胞。

因此該會員叫停他的中醫,在其藥方中停止使用百花蛇舌草。

此說法可信嗎?大家有什麼看法?

 

有時候會員的轉截陳述,或者會扭曲了講者的原有意見,為免以偏概全, 編輯室搜查了各方的意見供大家查閱。

 

關於百花蛇舌草會另血管增生,提供營養給癌細胞 的論調,其原文出處可能是顧小培先生的一篇文章 :

http://blessclub.org/a/jupgrade/index.php/health/food-and-health-info/1902-2013-03-08-08-40-51

 

 

 

就此事件我們向康復大聯盟的 Moon 師兄查詢,他指出,

我們不應只看植物的其中一種物質去判斷它的好壞。簡單舉例來説,植物的A物質加速了血管生長的第一部,但如果有其他B物質和C物質等阻止了血管增生的第二或第三部程序,血管還是增生不了。所以要看整體,而研究證明整體上白花蛇舌草是阻止了血管增生。
再說回阿魏酸,Ferulic acid。它是普遍存在於植物細胞壁中的一種酚類植物化學成分 plant phenol)
從動物研究顯示,阿魏酸有直接抗癌能力,特別是針對乳癌和肝癌。阿魏酸亦能啟動細胞淍亡程序,誘導癌細胞滅亡。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0651/……

http://www.ncbi.nlm.nih.gov/m/pubmed/16276977/

http://www.ncbi.nlm.nih.gov/m/pubmed/6317220/

還有,阿魏酸更能令某些致癌物質的致癌性減弱。
http://www.ncbi.nlm.nih.gov/m/pubmed/10625957/

再加上阿魏酸本身是一個抗氧化能力十分強的東西,所以也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減低細胞癌變的誘因。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127228/

以上資料告訴我們,整體上阿魏酸是對癌症病人是有益的,根本上是無須懼怕。但是如果唔放心一定要被免攝取阿魏酸也不易。阿魏酸是普遍地存在植物細胞壁中,除非你戒食蔬果。而含量最多是亞麻籽,花生,特別是花生衣,五谷的外層 (所以糙米,麥皮,粟米等的阿魏酸含量很高),另外馬蹄,特別是它的皮,菠蘿,屬 Phaseolus vulgaris 的乾豆類 (包括紅腰豆,但這些乾豆已被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認定是抗癌的 super food)。此外,我們吃的麥包也含不少阿魏酸。

 

 

其次,有研究指白花蛇舌草是抗血管增生的。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515-010-0033-6

 

http://www.ncbi.nlm.nih.gov/m/pubmed/21887465/

 

( Hedyotis diffusa 即係白花蛇舌草。 )

 

 

再說,單純討論血管增生的問題,就能提供營養給癌細胞的話,那麼我們是否不能夠再呼吸?因為多吸氧氣可加促血管增生

http://archive.rubicon-foundation.org/xmlui/handle/123456789/399

 

癌症資訊網編輯室

( 鳴謝 Moon師兄的專業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