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1+」機制加快審批新藥

政府今日(十二月八日)公布,兩款治療癌症新藥於昨日(十二月七日)首次按全新的新藥審批機制(「1+」機制)評審後獲批准在港註冊。該兩款癌症新藥是不同劑量的口服標靶藥,用作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適用於傳統化療藥物無效或不適用的病人,為他們帶來治療新希望。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1+」機制生效一個多月內已有新藥可獲得批准註冊使用,令有效的新藥能更早用以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顯示全新「1+」機制有效運作,並體現「好藥港用」的政策目標。除發揮拯救生命的重要功效外,「1+」機制亦有助強化本地藥物審批能力,是香港有序邁向成為國際認可的藥械監管權威機構,並發展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公布的「1+」機制於十一月一日正式生效。在「1+」機制下,用以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新藥註冊申請,在符合本地臨床數據支持等要求後,只須提交一個(而非原來的兩個)指明參考地方的藥物監管機構發出的註冊許可,經本地專家評估及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管理局)審批後,便可以在香港註冊。

自「1+」機制生效以來,衞生署已收到近50間藥廠查詢,並接獲上述兩個按此機制的新藥申請。管理局經考慮由申請人提交的指明參考地方藥物監管機構發出的註冊許可,以及本地臨床數據,並在徵詢「藥劑製品註冊專家顧問諮詢組」意見後,認為該兩款新藥符合相關安全、效能及質素標準。管理局在昨日下午舉行的會議上正式批准相關藥物在港註冊。衞生署會通知申請人有關審批結果,相關註冊產品的詳情(只提供英文版)稍後將上載到管理局的網頁。兩款新藥在「1+」機制生效一個多月內已可獲得批准註冊使用。

「1+」機制能便利來自世界各地符合本地醫療需要的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新藥來港註冊。有關新藥亦有機會透過「港澳藥械通」的安排惠及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病人。「1+」機制也可吸引更多藥物研發及臨床試驗選擇於香港進行,當中有關本地臨床數據和專家認可的註冊申請要求(即「1+」中的「+」),將能繼續確保所有獲批准註冊的藥物均符合嚴謹的安全性、效能和質素要求,並強化本地的藥物審批能力和促進相關軟硬件和人才發展,有助香港長遠建立獲內地及國際認可的「第一層審批」藥物註冊制度。

宏利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加強夥伴合作關係 為該院超過300個全包式醫療套餐 提供免找數預先批核服務 涵蓋日間及住院醫療服務,包括內視鏡檢查程序及手術程序

香港—宏利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今天宣佈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夥伴合作關係,宏利就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所提供的超過 300 個全包式醫療套餐,包括內視鏡檢查程序及手術程序,提供免找數預先批核服務。經預先批核後,持有指定醫療計劃的宏利客戶無需預先付款即可享用這些套餐服務,從而獲得更安心和靈活的服務體驗。

宏利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延伸合作,反映雙方共同致力於滿足社會與日俱增的健康和保障需求。此次合作充分體現宏利在香港、大灣區其他城市以及中國內地其他地區進一步擴展醫療服務網絡的雄圖願景,也彰顯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以可預計的定價收費為病人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使命。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營運總監湯嘉麗表示:「我們很榮幸能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進一步拓展夥伴合作關係,方便擁有指定醫療計劃的客戶以可預計的定價收費享用一系列涵蓋日間和住院服務的全包式醫療套餐。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致力於提供以病人為本的優質服務和卓越的臨床水平,這與我們不遺餘力地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體驗的理念如出一轍。」

這些全包式醫療套餐可讓宏利客戶清晰掌握住院預算,並為他們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和專業醫療服務,當中包括住院病房收費、手術費用、醫生巡房費、醫療器材等等,全部均受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既定臨床管治框架所規範。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加強與宏利的夥伴合作關係,深信此舉可帶來協同效應,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結合我們的定價收費與宏利的免找數預先批核安排,我們旨在為病人提供妥善、便利的一站式服務體驗。這與我們以病人為先的理念,以及為社區提供收費可預算的醫療服務的使命相吻合。」

專屬及現場支援確保客戶享有無縫體驗

通過此次深化合作,持有指定計劃的宏利客戶也可享有宏利「専屬醫療專案經理」的專業支援。「専屬醫療專案經理」團隊成員皆具備專業醫護背景或為合資格護士,經委派後會為客戶的治療過程提供支援,以紓緩他們可能遇到的健康憂慮。這項服務日後將擴展至其他複雜手術。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服務大使,也會就免找數預先批核服務、院内服務、語言支援提供現場協助,確保客戶在到訪該院時享有優質體驗和倍感安心。

宏利在2021年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結為合作夥伴,為客戶優先安排由該院腫瘤科專科醫生提供的一次性免費個人醫療咨詢,此次雙方再創新猷,進一步深化了彼此的合作關系。

 

宏利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加強夥伴合作關系,為該院超過300個全包式醫療套餐,包括內視鏡檢查程序及手術程序,提供免找數預先批核服務 左起: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營運總監湯嘉麗、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
宏利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加強夥伴合作關系,為該院超過300個全包式醫療套餐,包括內視鏡檢查程序及手術程序,提供免找數預先批核服務 左起: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營運總監湯嘉麗、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

九龍東醫院聯網癌症病人資源中心10週年研討會

感謝九龍東醫院聯網邀請,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CICF)很榮幸擔任「九龍東醫院聯網癌症病人資源中心10週年研討會」的分享嘉賓。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表示:「我和同事很高興見證九龍東醫院聯網癌症病人資源中心10週年,及在研討會上與各位交流。讓我們一起為癌症患者支援工作努力!」

圖:(左起)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 及 將軍澳醫院及靈實醫院行政總監袁家兒醫生
圖:(左起)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 及 將軍澳醫院及靈實醫院行政總監袁家兒醫生

家計會首次製作手語版性健康短片 向聽障人士推廣乳房健康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家計會) 首次製作配上手語的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短片,向聽障人士推廣乳房健康及預防乳癌的訊息。首兩齣題為「時刻關注 守護乳房健康」(手語版)的短片,今天於家計會各網上平台推出。

「時刻關注 守護乳房健康」(手語版)(第一及第二集),各片長約1分40秒,內容講解婦女如何透過時刻關注乳房健康、健康生活模式,以及約見醫生評估個人乳癌風險因素,並諮詢其意見就預防乳癌及篩查作出知情的決定。

公眾人士可按以下連結於家計會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FPAHK)觀賞以下短片:

家計會性健康教育短片「時刻關注 守護乳房健康 (1)(手語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PHdAXESA

計會性健康教育短片「時刻關注 守護乳房健康 (2) (手語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LjJRyiKbE

短片亦會透過家計會網站(https://www.famplan.org.hk/zh)、家計會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familyplanning/) 及家計會電子通訊發佈,並會透過電郵向聽障人士及其他社福機構發放。

家計會執行總監林慧翔醫生表示:「家計會一向透過不同的方式,包括製作多齣短片,向公眾推廣性與生殖健康訊息。不過,本港有不少聽障人士並不能像健聽人士般,從一般短片充分接收到這些資訊。本會感謝李曹秀群博士慈善基金的慷慨贊助,支持本會開展一項先導形式的『聽障人士健康推廣計劃』,製作兩齣配了手語及動畫的短片,協助聽障人士接收及明白乳房健康的訊息。我們首先進行了一項『聽障人士性與生殖健康資訊需要評估』,其結果顯示『乳房健康』和『子宮頸細胞檢驗』為最受聽障人士關注的婦女健康題目,同時配合政府於2021年推出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因此先以『乳房健康』作為主題。」

林醫生說,有關評估收回41份問卷,結果顯示九成受訪聽障人士表示獲取性健康資訊時遇到困難 – 包括資訊不足、不知從何獲取資訊、溝通困難、難以理解內容、欠缺溝通渠道等;此外,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在性健康教育影片加上手語翻譯,能讓他們更易掌握資訊和內容。另外,除了「乳房健康」和「子宮頸細胞檢驗」,男性健康方面的「前列腺增生」和「陽萎」,亦是他們最想增加認識的題目。

香港聾人協進會會長劉麗芳女士表示,不少聽障人士依賴以健聽人士為對象、主要為文字並欠缺插圖的宣傳海報、服務單張、廣告燈箱等,去獲取性與生殖健康及服務資訊,由於不是所有聽障人士都有足夠的能力掌握文字的內容,因此部分聽障人士對於如何保護自己、預防意外懷孕及性病、定期檢查,以至有病徵或需要時如何尋求服務等,缺乏資訊及知識。

劉女士看過「時刻關注 守護乳房健康」兩齣短片後的回應十分正面,表示短片中的翻譯員所佔的畫面面積大而清晰,而且配上了準確的動畫描述,有助聽障人士更易明白其中的內容及訊息,相信能幫助到很多聽障人士增加對乳房健康和預防乳癌的認識。她期望家計會能製作更多這樣的性健康及性教育的短片。

由於社會普遍視性為禁忌,除了缺乏資訊和意識外,聽障人士亦因尷尬而不願尋求服務。以手語翻譯義工身份參與短片製作的家計會職員馮佩琪女士(Peggy),分享了她的一位聽障朋友正是因為缺乏意識和尷尬而被子宮頸癌奪去生命的故事。這位朋友最初出現月經失調和非經期間不正常出血的徵狀,卻因為尷尬而不願意尋求專業醫療幫助,直至幾年後難耐病情惡化而求醫,被診斷患上子宮頸癌,並已演變至第四期,當時40多歲的她並未結婚,她不願意接受治療,因為怕生殖器官失去功能令自己「不再是女仔」。Peggy在她於醫院接受寜養服務時,才知道這事情,朋友亦最終離世了,此事令Peggy深感本港聽障人士接受性健康資訊和教育的不足,於是為一班聽障朋友安排健康講座,獲得熱烈的反應,反映聽障人士對相關資訊的需求。她亦是促成是次短片製作計劃的靈魂人物之一。

林醫生補充說:「今次是家計會第一次專為聽障人士製作短片,我們是從嘗試中學習,並從中領悟到如何配合他們的需要。由於手語沒有統一的系統,而不少性與生殖健康詞彙對一般聽障人士來說比較難理解,因此只能使用自然手語,或靠意會傳遞意思,儘量令他們明白,因此邀請了兩位手語導師 ─ 何國彪先生及丘麗芬女士擔任義務顧問。另外,聽障人士透過手語接收訊息亦容易疲累,因此片長要較短及內容更簡明握要,並將一個題目分成兩齣。」

手語翻譯員鄧玉珍姑娘表示,本港現時手語翻譯服務十分不足,聽障人士很多時找不到陪診服務,希望政府能增撥資源去培訓更多手語翻譯員,以支援聽障人士使用醫療服務。

林醫生表示,家計會將來繼續發展健康教育短片資源時,會考慮配上手語翻譯,令健聽及聽障人士都可以獲取正確的性健康資訊,並希望得到社會各方面的協助和推動,包括與聽障人士機構合作、政府及慈善團體的資助。

根據現有的科學證據,衞生防護中心─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建議採用以風險為本的方式進行乳癌篩查。婦女應時刻關注乳房健康和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並與醫生商討,就預防乳癌及篩查作出知情的決定。

左起:手語翻譯員鄧玉珍姑娘、香港聾人協進會會長劉麗芳女士、家計會執行總監林慧翔醫生、手語翻譯義工馮佩琪女士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大使- 張嘉耀先生出席「楊森大藥廠」年度啟動大會 分享抗癌歷程

早前,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大使- 淋巴癌康復者張嘉耀先生(Clark)很榮幸獲邀出席「楊森大藥廠」香港及澳門2024年啟動大會。Clark 席上分享了他的抗癌歷程,除了發放正能量,也為防癌公眾教育出一分力!

我們相信1+1 大於2, 透過與社會不同持份者溝通及協作,定可同創更好未來!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4】 醫患陪你跑- 抱着8年前落船試扒龍舟的決心,希望可以再一次成就自己,為自己的健康, 為慈善努力!|Ada Lo

Ada Lo

粉紅戰士龍舟隊隊員 | 乳癌康復者

 

自我介紹 / 活動期望及心聲

我係Ada係乳癌癌症康復者。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會參加長跑運動,雖然只是十公里, 但對自己甚少跑步的人來說已是一大挑戰。我在2014年確診乳癌前,都不是喜愛做運動的人。 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應付繁忙的工作或閒在家中。治療完成踏上經營康復之路,明白自己不能再這樣,要好好調整生活, 更要珍惜這次重生。有緣在八年前參加了粉紅戰士 – 癌症康復者龍舟隊,學習扒龍舟,更有機會參加不同龍舟比賽。能夠堅持8年我已覺得自己成就不少,今次有機會嘗試長跑,雖曾擔心自己能否應付,但抱着8年前落船試扒龍舟的決心,希望可以再一次成就自己,為自己的健康, 為慈善努力。

 

關於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4馬拉松慈善計劃——醫患陪你跑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CICF)很榮幸成為渣打馬拉松2024「馬拉松慈善計劃」的指定受惠機構之一 ,我們將派出「醫患陪你跑」隊伍參賽。「醫患陪你跑」隊伍由醫生、藥劑師和癌症病人組成,隊員將會結伴受訓,共同完成賽事,齊齊享受汗水所帶來的生命力和滿足感,受訓過程將拍攝成節目《醫患陪你跑》渣馬篇。

康復路程雖遠,我們會與您同行!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希望透過計劃宣揚互助互勉的健康正能量!

歡迎公眾捐款支持「醫患陪你跑」隊伍完成挑戰,籌得善款將用於「癌症病人復康支援」。

請各位關注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社交平台,我們將會持續更新資訊!

 

善款用途
是次所得善款將用於「癌症病人復康支援」,為癌症病人、癌症家庭及康復者提供免費專科醫生諮詢、復康運動工作坊、護理工作坊和營養品補充。我們亦會支援合資格的癌症病人血親接受相關癌症篩查,以找出初期患者接受治療。

🔗捐款支持 CICF:https://cicf.org.hk/慈善捐款

AXA安盛與聯合醫務宣佈策略合作

首次引入中國內地診所門診服務 滿足居住及往返內地港人的醫療需要

為大灣區客戶提供便利優質的跨境醫療服務

AXA安盛聯合醫務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醫務」,股份代號: 722)宣佈策略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優質的跨境醫療保健服務及體驗。AXA安盛自此首次覆蓋中國內地的普通科診所,全面加強對大灣區客戶在內地的醫療服務支援。透過聯合醫務廣泛的醫療網絡及行政安排,AXA安盛向身處內地的客戶可提供更多醫療選擇及享受卓越的醫療服務。

隨著大灣區發展加快及跨境人流愈趨頻繁,客戶對跨境醫療保健服務需求更為殷切。有見及此,AXA安盛及聯合醫務組成策略合作,將聯合醫務在中國內地的門診診所引入AXA安盛的醫療網絡。是次擴充覆蓋包括廣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大灣區的重點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及重慶的診所網絡在内的合共約20個服務據點。通過是次合作,不但完善大灣區醫療服務網絡,更為身處內地主要城市的客戶提供不同醫療支援。

合資格客戶除可在指定內地診所享有免找數服務,若有進一步醫療需要,更可以獲得跨境轉介服務,為客戶安排醫療運送服務返回香港就醫或作進一步治療及跟進,包括腫瘤診治、日間手術、醫學影像檢查等。

AXA 安盛首席僱員福利業務及健康策劃總監李蓉表示:「AXA安盛很榮幸能夠與聯合醫務深化合作關係,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聯手提升跨境醫療保健服務的質素,讓長居內地和經常往返大灣區的客戶都可享受到媲美香港高效率的便利和卓越的醫療服務。是次將中國內地的普通科診所首次引入AXA安盛的醫療網絡及建立一站式的跨境醫療體驗,成爲我們擴展內地醫療網絡、提升跨境醫療保健服務的重要里程碑。透過更完善的網絡,和更多元化及體貼的保障及服務,我們致力全方位支援客戶的健康管理需要,實踐成為客戶的人生夥伴。」

聯合醫務集團執行董事及聯席行政總裁郭卓君表示:「作為香港少有提供醫療網絡管理及行政服務的平台,聯合醫務深明隨著人們生活圈的地域變化,醫療服務供應的地理位置亦應該更加照顧和便利跨境居民。聯合醫務很高興得到AXA安盛多年的信任,合作為其客戶提供醫療網絡服務,並且今次攜手進一步拓展至中國內地,發揮我們豐富和成熟的跨區域醫療網絡管理經驗,處理轉診、入院、結算等一條龍服務。AXA安盛的市場觸覺及商業策略甚具前瞻性,配合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今次合作正與我們的發展方針不謀而合。我們亦希望將來發掘更多可能性,為用戶帶來更完善和合適的健康保障。」

AXA安盛與聯合醫務的合作協議下,合資格的AXA安盛客戶將可在內地享受與香港一樣的優質客戶服務。客戶可以透過一站式保險及健康生活數碼平台 Emma by AXA,查閱AXA安盛醫療網絡下的指定中國內地診所詳細資料。應診當日,客戶只須向診所職員出示醫療卡及身份證明文件,核實資格即可求診,並可享免找數服務。

假如客戶被診斷出有進一步醫療需要,指定的內地診所可以提供專科轉介信,聯合醫務在收到相關服務要求後,會協助預約就醫,以便客戶抵港後盡快到訪已預約的專科醫生診所,諮詢專業意見及接受診治。如有需要,客戶可獲安排到醫學影像中心進行檢查,包括正電子電腦掃描(PET-CT)、磁力共振(MRI)等,以便獲得更準確的診斷;客戶亦可到聯合醫務旗下的日間手術中心,接受由具豐富經驗的專科醫生團隊主理的日間手術。

如被診斷為緊急醫療需要,客戶可透過跨境醫療運送服務到香港醫療網絡指定的專科醫生或私家醫院接受治療或詳細檢查。這安排能確保妥善照顧跨境客戶需要,並提供更佳的就醫體驗 。

此外,AXA安盛今次還策略性引入聯合醫務旗下的腫瘤科中心,為癌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綜合治療,涵蓋由檢查、診斷、治療,以至復康護理,更由香港的專科醫療團隊跟進整個過程。

展望未來,AXA安盛會繼續擴展其中國內地醫療網絡,包括提供健康篩查或腸胃鏡等健康檢查及醫療服務,務求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適切的卓越跨境醫療保健服務。

*以上服務受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服務及地點或不時作出更改,請留意Emma by AXA手機應用程式以獲取最新服務及地點的資訊。

AXA 安盛首席僱員福利業務及健康策劃總監李蓉(左)及聯合醫務集團執行董事及聯席行政總裁郭卓君(右)出席策略合作簽署儀式,標誌雙方更緊密合作,攜手將優質的跨境醫療服務體驗帶給於內地重點城市及大灣區居住的港人。
聯合醫務集團執行董事及聯席行政總裁郭卓君(右三)和AXA 安盛首席僱員福利業務及健康策劃總監李蓉(左三)簽署儀式後,連同聯合醫務集團首席商務總監曾潤秋(右二)及首席投資及項目總監張志華(右一),AXA 安盛首席醫務總監邱家駿醫生(左二)及醫療網絡管理董事容翠華合照(左一)。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4】醫患陪你跑- 希望所有病患者都能感受到一醫患同行、努力向前,在抗癌路上一起奮鬥! |馬偉傑醫生


馬偉傑醫生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個⼈簡介

馬偉傑醫生早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醫科,並取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外科院士資格。他曾負笈英國及加拿大深造輸泌尿系统重建手術與及小兒泌尿外科手術。馬醫生曾任瑪麗醫院顧問醫生,期間研究磁力共振及超聲波融合前列腺活組織檢查有助更準確診斷前列腺癌。馬醫生亦曾任瑪嘉烈醫院泌尿外科主管,進行多項機械臂微創手術,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腎癌切除術及膀胱切除術。馬醫生現為香港大學名譽臨床副教授,私人執業同時部分時間於公立醫院服務。

活動期望及⼼聲

跑步,一向是我熱愛的運動之一,早年也曾跑過渣打香港馬拉松的半馬,當享受過汀九橋的沿途風光,要折返然後進入西區海底隧道,在上斜階段,身心開始疲累,感覺好像跑不下去、想放棄的時候,當我抬起頭看一看身邊的其他跑手,發覺他們仍然在努力向前,工作人員也在吶喊支持:「加油!」,我知道自己原來並不孤單,是有很多同行者,這能夠支持我繼續向前,跑出隧道,再次看到美好的風景。很高興今年能夠再踏上跑道,更是為支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希望所有病患者都能感受到一醫患同行、努力向前,在抗癌路上一起奮鬥!

關於 渣打香港⾺拉松2024⾺拉松慈善計劃——醫患陪你跑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CICF)很榮幸成為渣打香港⾺拉松2024「⾺拉松慈善計劃」的指定受惠機構之⼀ ,我們將派出「醫患陪你跑」隊伍參賽。「醫患陪你跑」 隊伍由醫⽣、藥劑師和癌症病⼈組成,隊員將會結伴受訓,共同完成賽事,齊齊享受汗⽔所帶來的⽣命⼒和滿⾜感,受訓過程將拍攝成節⽬《醫患陪你跑》渣⾺ 篇。 康復路程雖遠,我們會與您同⾏!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希望透過計劃宣揚互助互勉的健康正能量! 歡迎公眾捐款⽀持「醫患陪你跑」隊伍完成挑戰,籌得善款將⽤於「癌症病⼈復康⽀援」。

請各位關注癌症資訊網慈善基⾦社交平台,我們將會持續更新資訊!

 

善款⽤途
是次所得善款將⽤於「癌症病⼈復康⽀援」,為癌症病⼈、癌症家庭及康復者提供免費專科醫⽣諮詢、復康運動⼯作坊、護理⼯作坊和營養品補充。我們亦會⽀援 合資格的癌症病⼈⾎親接受相關癌症篩查,以找出初期患者接受治療。

🔗捐款支持 CICF:https://cicf.org.hk/慈善捐款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為養和質子治療中心開幕儀式主禮

(2023 年 12 月 2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今天舉行養和質子治療中心開幕典禮,標誌著全港首個質子治療中心正式啟用,為癌症患者提供最先進精準高效的治療方案。

開幕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左二)、養和醫療集團行政總裁暨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右二)、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養和醫院董事李維文先生(左一),以及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務總監暨養和醫院副院長曹延洲醫生(右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致辭時表示:「我們十分樂見香港引入質子治療,此治療技術能為病人提供一個更高效且更低入侵性的治療方案。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一直致力在各方面推動香港醫療科技發展,例如開展大規模基因組定序計劃以推廣基因組醫學,以及引入關於先進療法產品的恆常機制。在最近的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亦提到,特區政府會繼續與社會各界不同持分者通力合作,將香港發展成一個醫療創新樞紐。」

養和醫療集團行政總裁暨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表示:「將質子治療帶進香港是一個長達十年並極具挑戰的旅程,我們感謝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協助引入質子治療系統,亦慶幸能請到妙佑醫療國際亞利桑那州院區的國際專家監督養和質子治療的初步臨床應用,並為我們的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及醫學科學家設計訓練課程。除質子治療外,養和亦提供多元化的癌症管理服務,包括癌症遺傳基因測試、診斷、復康以及輔導。未來數年,位於筲箕灣之養和東區醫療中心的住院服務、手術室和其他癌症治療設施亦將會陸續投入服務。我們的目標是為癌症病人帶來尖端的科技及治療方式,我們亦致力提升病人體驗,確保每位癌症病人能在其抗癌旅程中獲得最充分的支援。」

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養和醫院董事李維文先生指出:「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的成立是 18 年來努力累積的成果。中心選址於堅固的花崗岩上,並由工業大廈改建成醫療用途,令整個建造過程變得相當艱巨,可說是養和至今最具挑戰的工程項目之一。質子治療是一項尖端的放射治療技術,為配合質子治療中心的營運,我們亦不斷擴大專業的腫瘤科醫療團隊,包括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醫學物理學家,及醫學放射計量師等,並邀請妙佑醫療國際亞利桑那州院區為他們提供相關專業訓練,以確保高水準治療質素。養和現時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醫療機構,具備最齊全之放射治療設施,務求給予患者最適切的癌症治療選擇。適逢李樹芬醫學基金會成立 60 週年,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的啟用亦秉承了其宗旨,將頂尖醫療科技帶進香港。」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4】醫患陪你跑- 鼓勵更多同路人踏出第一步,運動要堅持,堅持要運動!|Jennifer Tse

Jennifer Tse

香港不倒騎士單車隊召集人 | 淋巴癌康復者

 

自我介紹

我叫Jennifer,從小喜歡食多於運動,體能一般,跑步年資只有一年的新手。2002年留學時期患上淋巴癌三期,做了自體骨髓移植已康服了21年了!剛康服時體能和氣力也很差﹐經常傷風感冒。

後來因緣制合下和其他抗癌病友組織了香港不倒騎士單車隊, 7年多的單車緞練健康改善了,但體重一直增加,去年還得到高血壓遺傳病。經過大半年時間減重30磅後, 單車隊員鼓勵我慢跑,就決定買跑鞋嘗試跑步。起初在家附近急步2公里我也抽筋腰痛氣喘,慢慢增加到3公里半行半跑。後來幾位車友一起約定每星期運動場跑步,有跑友陪伴自然不敢偷懶,漸漸可以慢跑4公里,完成後還不會氣喘,開始適應了跑步的節奏。我喜歡邊跑步邊聽快歌,强勁音樂節拍令我更有衝勁跑下去,而且感覺越跑越起勁!後來跑步也漸漸成為我其中一個運動習慣,每星期跑1-2次四公里, 經過一年的跑步緞練,放鬆心情令血壓也得到改善。

 

活動期望及心聲

目前記錄最遠只跑過紅磡碼頭到尖沙咀碼頭來回6公里。雖然我追求不是要達一定速度或公里,但也希望持之以恆。感恩被邀請參加2024年CICF渣馬慈善企劃「醫患陪你跑」10公里賽事,向難度挑戰,只希望順利完成已經很滿足了,相信有目標就會有動力, 同時也可以鼓勵更多同路人踏出第一步,運動要堅持,堅持要運動。為第二人生留下精彩的回憶!

關於 渣打馬拉松2024馬拉松慈善計劃——醫患陪你跑

很榮幸成為渣打馬拉松2024「馬拉松慈善計劃」的指定受惠機構之一 ,我們將派出「醫患陪你跑」隊伍參賽。「醫患陪你跑」隊伍由醫生、藥劑師和癌症病人組成,隊員將會結伴受訓,共同完成賽事,齊齊享受汗水所帶來的生命力和滿足感,受訓過程將拍攝成節目《醫患陪你跑》渣馬篇。

康復路程雖遠,我們會與您同行!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希望透過計劃宣揚互助互勉的健康正能量!

歡迎公眾捐款支持「醫患陪你跑」隊伍完成挑戰,籌得善款將用於「癌症病人復康支援」。

請各位關注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社交平台,我們將會持續更新資訊!

 

善款用途

是次所得善款將用於「癌症病人復康支援」,為癌症病人、癌症家庭及康復者提供免費專科醫生諮詢、復康運動工作坊、護理工作坊和營養品補充。我們亦會支援合資格的癌症病人血親接受相關癌症篩查,以找出初期患者接受治療。

🔗捐款支持 CICF:https://cicf.org.hk/慈善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