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掌長斑點 小心皮膚癌

 黑色素瘤較難發現,生長迅速兼死亡率高。右圖為生於腳掌、指甲床及甲邊的黑色素瘤。” rel=”fancybox-button” class=”fancybox-button” href=”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e-paper/20151102/large/1446476869_7bca.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PMingLiu, mingliu, 細明體_HKSCS-ExtB, 'Ming(for ISO10646)ExtB',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19.5px; padding: 0px; margin: 0px; color: rgb(0, 0, 0); text-decoration: none;”>


 

梁廣泉指出黑色素瘤較難發現,生長迅速兼死亡率高。右圖為生於脚掌、指甲床及甲邊的黑色素瘤。
 

女士們愛美白,但刻意避開陽光,也未必能提防皮膚癌突襲身體不易察覺的「鬼祟位」。腫瘤科醫生指出,皮膚癌中最惡的黑色素瘤,在亞洲人中會出現在陽光較少照射的位置,如背部、腳掌、手掌、指甲床等,部份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已擴散,建議平日洗澡時可多注意有否長出異常的斑點及痣。

記者:鍾麗霞

本港的皮膚癌個案近年有上升趨勢,由2003年575宗增至2012年996宗,增幅達73%,當中黑色素瘤病例急升逾一倍,2012年達95宗。皮膚癌主要分基底細胞瘤、鱗狀細胞瘤和黑色素瘤,並以基底細胞瘤病例最多佔約六成,醫療也較容易。雖然黑色素瘤只佔約一成,但屬最難治療的一種。雖然暴曬等紫外線照射是引發皮膚癌的主要成因,但也有病例相信是與遺傳有關,發病位置在一些不常接觸陽光的地方。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形容,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最狡猾和最惡的腫瘤,尤其亞洲人的黑色素瘤較多出現於陽光少照射的位置,於難以察覺的身體隱蔽之處,如背部、腳掌、手掌、指甲床,甚至鼻腔及口腔的黏膜薄膜等。早前一項分析本港患者病發位置的研究顯示,原發位置佔一半為下肢,約三成是在上肢,餘下分別在頭部和頸部等。另一項調查發現本地黑色素瘤求診者中,約45%癌細胞已蝕入真皮層,逾三成已淋巴核擴散。

梁指,黑色素瘤的死亡率是皮膚癌中最高,5年存活率不足50%,癌細胞會迅速生長,三分之一的黑色素瘤每月可增大0.5毫米或以上,亦有黑色素瘤在皮膚表面雖然面積少於0.5毫米,但已蝕入真皮層,也有患者在初期已擴散到肺、肝和腦等。約半數黑色素瘤會出現BRAF基因突變,令製造出來的BRAF蛋白出現變異,促使黑色素瘤細胞快速生長和分裂。

黑色素瘤更常襲年輕人,約兩成個案的患者是45歲或以下,發病時通常皮膚會出現一個新斑點,或原本已有的斑點與痣變大、形狀或顏色改變,但亞洲人的黃皮膚不及白人的膚色轉變明顯,容易被忽略。

梁指,曾有48歲的工程師,去年發現左腳板底出現似傷口的黑色斑點,初時誤以為撞傷腳,未有為意,但因半年也不癒合而求診,檢查發現患上黑色素瘤第3期,並已轉移到大腿內側淋巴,需手術切除兩隻腳趾及相關淋巴,及接受放射治療,其後再擴散至肝臟,需接受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病情雖受控6個月,但最終因癌細胞再擴散至腦部病逝。 

 

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1103/54383431

出發!癌友化身不倒騎士 千里環台

35個癌友載著35個故事馬英九總統(右二)今天上午出席「不倒騎士 挑戰千里」自行車環台活動,為車隊進行鳴笛起跑儀式。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

 

「騎單車讓我變得更開心。」62歲的黃偉文三年前罹患大腸癌第二期,回憶過往生活,滿腦子都是工作,飲食不正常、愛吃肉,罹癌後讓他意識到人生苦短,加入台灣抗癌協會的不倒騎士環台,今天三度參加「不倒騎士挑戰千里」活動,挑戰10天、1100公里環台。

不倒騎士挑戰千里活動今天早上從國父紀念館出發,這次約60名挑戰環台,包括35名癌友,其中三名癌友來自香港,沿途陸續還有陪騎者加入。

總統馬英九今天為活動鳴槍,他致詞說,三分之一以上癌症是可以治癒的,運動不但有助癌症治療,更能活化大腦,鼓勵癌友走出戶外、多運動。

第三次環台的黃偉文說,以前擔任部門主管,每天晚上8時下班,睡到凌晨2、3時還會爬起來、打開電腦,滿腦子都是工作,再加上偏好吃肉,結果罹患大腸癌;他以前就很愛運動,擁有潛水執照、愛慢跑,罹癌後更加入不倒騎士活動,比以前開心。

來自香港的黃國鳴,在2006年被宣判罹患鼻咽癌;他說,自己唯一不良習慣就是有20多年菸齡,但早已戒菸,過去常慢跑、爬山,罹癌後腿部常感到不舒服,開始接觸騎車,現在他肺活量和體力都變好。

51歲的楊以清一年前罹患乳癌,治療後出現癌後疲憊症,常感到鬱悶、心情不好、提不起勁,她第一次單車環台,接觸這麼多癌友讓她心情開朗。

桃園私立懷德風箏緣地育幼院的10位小騎士也來挑戰單車環台,執行長曾文義表示,他們來自功能不全的家庭,為了讓他們了解受人愛心幫助,把愛傳出去,於是三年前成立車隊,帶領孩子們環台做善事。

 

udn.com/news/story/7314/1285788-%E5%87%BA%E7%99%BC%EF%BC%81%E7%99%8C%E5%8F%8B%E5%8C%96%E8%BA%AB%E4%B8%8D%E5%80%92%E9%A8%8E%E5%A3%AB-%E5%8D%83%E9%87%8C%E7%92%B0%E5%8F%B0

前列腺癌年輕化 四成人有負面情緒

 

梁廣泉醫生(左二)指,50歲以上男士是前列腺癌高危人士,而長期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食品亦會增加患病風險。

梁廣泉醫生(左二)指,50歲以上男士是前列腺癌高危人士,而長期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食品亦會增加患病風險。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一項調查發現,逾四成前列腺癌患者確診時曾有擔心、憂傷及無助等負面情緒。有醫生觀察指,近年前列腺癌有年輕化趨勢,以往病者多是70多歲男士,現在卻有低於50歲男士確診。

調查於今年6月至10月進行,訪問了99位前列腺癌病者,大部份年齡介乎60至79歲。有超過四成病人表示,在確診一刻有負面情緒。當中41%病人感到擔心,15%感到憂傷,亦有13%病人感到難以接受。

調查亦發現,大多病人在確診時已有前列腺癌徵狀,70%人出現「小便頻密,尤其在晚間」,亦有15%人有「小便困難,久久未能排尿」的情況。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司庫梁廣泉醫生指,近年前列腺癌有年輕化趨勢,2003年45至64歲的病者僅有114人,但在2012年人數上升至323人。

 

topick.hket.com/article/954703/%E5%89%8D%E5%88%97%E8%85%BA%E7%99%8C%E5%B9%B4%E8%BC%95%E5%8C%96%20%E5%9B%9B%E6%88%90%E4%BA%BA%E6%9C%89%E8%B2%A0%E9%9D%A2%E6%83%85%E7%B7%92

葛森療法 (Gerson therapy), 完全不符合現代醫學的常識

 

 葛森療法 (Gerson therapy) 是由 Dr Max B. Gerson 於大概90年前提出,當年的細 

 

胞學,病理學,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根本不可和今日相比。


最初葛森療法是提出來治療徧頭痛,其後再宣稱可以治療當年仍是十分棘手的肺

 

結核病。


再其後的發展是指這個療法能醫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等(簡直是能醫百病,信

 

者得救,當然還要花費不少才有得救,但可能最後延誤正規治療由有得救變成冇

 

得救)。



葛森療法由三個元素組成,包括:


飲食部分:利用全天然,以蔬果素食為主,主張無鹽飲食。病人一天要飲十數杯

 

蔬果汁,要求係每一個鐘頭飲一杯。戒肉食。


補充劑部分:每日都要進食以下的不同嘅補充劑包括鉀丸、碘、甲狀腺素、輔酶

 

Q10丶維他命B12、維他命A、C和B3。同埋食亞麻籽油、胰臟酵素和胃酵素。

 


排毒部分:每日用咖啡灌腸數次,排走體內毒素。

 


此外,要戒絕進食鹽、所有香料、油(亞麻籽油除外),煑食不可以用鋁質的工具

 

或器皿。



提出葛森療法嘅醫生說這個療法嘅理論係建基於癌症的出現是因為一些毒素令體

 

內的鈉太高和鉀太低,所以癌症病人要禁止進食鹽同埋要補充鉀,當鉀的成份高

 

過鈉,肝臟便能正常排毒(毫無根據的說法),至於使用咖啡灌腸的原因為要令到

 

膽管擴張,方便肝將毒素排走,當毒素被排走後,身體在沒有毒素下,便癌細胞

 

自然死亡。好可惜,以上説法完全不符合現代醫學的常識,但係依然有病人相信

 

同埋有佢嘅市場。



在2010年2月腫瘤學期刊發表左一篇對葛森療法的研究文章,研究對象係胰臟癌

 

嘅病人結果顯示用使用化療嘅胰臟癌病人,他們的生存時間同埋生活質素都比使

 

葛森療法好(看以下連結)。



採用葛森療法治癌的人會有以下的不良反應:


像感冒般的情況、


缺乏胃口、流汗、身體虛弱丶頭暈、發燒、腸不適、肚瀉和嘔吐。


葛森療法手冊只稱這些不良反應其實是療法生效的特徵。其實這些反應是因為體

 

內的鈉太少,並非治癌有進展的反應。情況持續可導致身體脫水,威脅生命。


至於經常以咖啡灌腸也有其它副作用,它可以引致體內電解質失衡、出現感染、

 

脫水、肚餓、便秘、肛門括約肌鬆弛令病人大便失禁,此外咖啡灌腸期間亦可以

 

引致死亡。



http://www.ncbi.nlm.nih.gov/m/pubmed/20361473/?i=25……

http://www.cancernetwork.com/oncology-journal/gerson-regimen

「表達. 藝術. 治療」

 

 「表達. 藝術. 治療」是一本包涵表達藝術治療理論與實踐的實用概覽,當中有實用的活動構思、經驗分享、個案故事及反思,亦是作者作為表達藝術治療師的應用日記,具本土特色的表藝術實踐必讀參考書。


作者簡介
作者張文茵是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和註冊社會工作者、國際表達藝術治療師協會委員會成員、「藝術在醫院」副主席、香港表達藝術治療協會創會主席、美國西南學院(藝術治療及輔導碩士課程)顧問和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客席講師,並於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開創本港首個認証的表達藝術治療訓練課程。她曾於多個國家提供表達藝術治療培訓,包括美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印度和中國內地等。

出版:藝術在醫院
定價港幣280元正 (精美彩色印刷限量版)

以下地點有售 : 

藝鵠

地址: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14
電話: 2893 4808

九龍旺角序言書局.
地址: 九龍旺角西洋菜街南68號7字樓
電話: 2395 0031

【加工肉以外】營養師教吃「避癌早餐」 告別火腿通餐蛋治?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世界衛生組織(WHO)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Research on Cancer)公布,將加工肉類評定為「1類致癌物」,即包括香腸、煙肉、火腿、牛肉乾等加工肉類,並指每日進食50克加工肉類,會令患大腸癌風險增加18%。不過,加工肉經常出現在市民的日常餐單中,例如早餐就常吃火腿通粉、餐蛋三文治等,《明報》加拿大版便找來營養師教吃「避癌早餐」,例如用魚類或雞肉替代火腿夾麵包等。

加拿大註冊營養師許楚珊指出,加工肉通常加硝酸作防腐劑﹐與肉類的蛋白質混合﹐便產生亞硝酸鹽﹐因而會有致癌危險。她指出,加工肉及紅肉有致癌危險並非新鮮事,今次焦點是世衛將加工肉列為最具致癌風險的「1類致癌物」,與煙、酒、砒霜、石棉並列,而牛、豬﹑羊等紅肉被列為次一級的「2A類致癌物」,也屬致癌可能性較高的物質。

許楚珊說,有些家長會用罐頭加工肉做三文治給子女帶回學校作午餐,她建議可改用罐頭三文魚或吞拿魚,由於罐頭魚很多時只用油浸或只用鹽及水浸來防腐,較為安全。另外,家長也可自行烹熟雞肉及切片夾麵包﹐也是健康選擇。

許楚珊說﹐儘管吃紅肉也有致癌危險,但市民不用完全不吃,只是烹食時避免燒烤或煎炒的方法,由於煮食時的油煙也會增患癌危險﹐最好用蒸熟的方法。

註冊營養師高穎思表示﹐加工肉會加硝酸﹑防腐劑﹑人造色素﹑煙熏或人造煙熏味的添加劑。其中所有經過煙熏的肉﹐都會產生化學變化,冷切(cold cut)火腿九成含硝酸﹐無硝酸的會較為昂貴。

她強調﹐罐頭加工肉﹑熱狗香腸﹑火腿等都不會用「好肉」做,市民應只吃適量的新鮮紅肉,最好購買聲明動物無打抗生素的「全天然肉」。

香港人一向喜愛以火腿通粉﹑罐頭肉伴公仔麵作早餐或下午茶。高穎思建議市民於早餐時可改吃全麥麵包﹑多穀類麥片﹑cereal加豆奶不加糖﹑炒蛋﹑水煮硬蛋﹑椰子油及生果等。也可嘗試將紅蘿蔔﹑蘋果﹑士多啤梨等水果與基於植物的蛋白質粉攪拌一起作營養早餐飲品。

她不建議市民吃粥﹐因為大米煮至成粥的過程中﹐會令升糖指數飈升﹐變成不太健康的食品。

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51027/s00001/1445947525879

 

有 營 一 天 由 早 餐 開 始

 

有 營 一 天 由 早 餐 開 始
早 餐 是 三 餐 中 最 重 要 的 。經 過 一 夜 睡 眠 , 起 床 時 血 糖 較 低 , 吃 早 餐 便 可 提 升 血 糖 , 增 強 思 考 能 力 。 我 每 天 一 定 吃 早 餐 , 最 常 光 顧 快 餐 店 , 貪 其 快 捷 又 衞 生 。 近 年 流 行 健 康 飲 食 , 快 餐 店 / 茶 餐 廳 也 因 應 推 出 各 款 「 營 養 早 餐 」 , 但 試 食 後 真 不 敢 苟 同 — 煉 奶 麥 皮 、 鹹 牛 肉 炒 蛋 三 文 治 、 牛 油 果 沙 律…… 咁 都 叫 健 康?! 

不 要 小 看 一 頓 港 式 早 餐 : 腸 仔 雙 蛋 配 牛 油 多 士 和 公 仔 麵 , 加 杯 熱 奶 茶 , 總 熱 量 高 達 1,200 千 卡 , 對 女 性 來 說 , 這 是 早 餐 所 需 熱 量 的 兩 倍 ! 如 不 加 以 消 耗 , 一 個 月 便 會 增 加 2 公 斤 脂 肪 , 問 你 怕 未 ?

歸 根 究 柢 , 除 了 食 物 本 身 脂 肪 含 量 極 高 外 , 份 量 過 多 也 是 致 命 點 。 究 竟 早 餐 應 該 吃 多 少 ? 根 據 食 物 金 字 塔 , 完 美 組 合 是 1-2 碗 通 粉 / 米 粉 或 2-4 片 麵 包 , 配 半 碗 蔬 菜 和 約 2 兩 肉 , 飲 料 可 選 1 杯 奶 品 類 補 充 鈣 質 。 

今 天 介 紹 的 「有 營 早 餐」 — 三 色 蔬 菜 雞 絲 湯 通 粉 可 說 是 模 範 了 ! 三 色 蔬 菜 鋪 滿 湯 碗 , 湯 底 清 甜 不 膩 , 絕 非 一 般 味 精 湯 可 比 。 驟 眼 以 為 這 個 套 餐 份 量 少 , 其 實 絕 對 足 夠 一 位 中 等 身 形 男 士 的 需 要 。 只 是 我 們 平 日 慣 常 三 扒 兩 撥 吃 畢 一 餐 , 以 致 大 腦 未 及 送 出「吃 飽」訊 號 , 你 已 經 消 滅 了 整 盤 過 量 的 食 物。 

以 下 幾 款 是 營 養 師 為 大 家 度 身 訂 造 的 有 營 早 餐 , 你 們 大 可 略 加 調 配 , 便 可 以 天 天 有 個 好 開 始! 

星 期 一 番 茄 青 瓜 蛋 三 文 治 + 香 蕉 1 隻 + 低 脂 或 脫 脂 奶 1 杯
星 期 二 蒸 蘿 蔔 糕 1 件 + 生 菜 魚 片 粥 + 低 糖 加 鈣 豆 漿 1 杯
星 期 三 生 菜 吞 拿 魚 三 文 治 + 低 脂 芒 果 乳 酪 + 無 添 加 糖 純 橙 汁 1 杯
星 期 四 冬 菇 雞 絲 湯 米 粉 + 蘋 果 1 個 + 低 脂 奶 或 脫 脂 奶 1 杯
星 期 五 番 茄 牛 肉 通 粉 + 低 脂 芝 士 多 士 + 無 添 加 糖 蘋 果 汁 1 杯
星 期 六 (可 在 家 中 自 製) 低 脂 奶 麥 皮 + 烚 蛋 1 隻 + 香 蕉 1 隻
星 期 日 (可 在 家 中 自 製) 番 茄 蘑 菇 雞 絲 奄 列 + 低 脂 芝 士 多 士 + 低 糖 加 鈣 豆 奶 1 杯

 

restaurant.eatsmart.gov.hk/b5/content.asp

協會指早期前列腺癌治癒率近100%促定期檢查

 

前列腺癌是本港第三大男性癌症,亦是過去20年間發病率升幅最高的癌症,醫管局數據顯示,2012年本港便有1631宗新症,死亡個案達362宗。有協會提醒,早期前列腺癌治癒率近100%,但晚期則有可能擴散至骨骼及淋巴。

香港執業泌尿外科醫生協會在去年1月至今年9月底進行「本港前列腺癌確診期數調查」,向590名新症進行調查,發現出現徵狀才求醫的病人,癌症晚期、腫瘤惡性的機會較高,年紀亦較大。

調查顯示,本港早期個案與美、日相若,但晚期個案比例「超英趕美」,高於美國、英國、日本。

topick.hket.com/article/951659/%E5%8D%94%E6%9C%83%E6%8C%87%E6%97%A9%E6%9C%9F%E5%89%8D%E5%88%97%E8%85%BA%E7%99%8C%E6%B2%BB%E7%99%92%E7%8E%87%E8%BF%91100-%E4%BF%83%E5%AE%9A%E6%9C%9F%E6%AA%A2%E6%9F%A5

 

協會會長、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梁耀霖說,進食動物脂肪、紅肉、有吸煙習慣會增加患前列腺癌風險,但前列腺癌在發病初期無明顯徵狀,惡化速度慢,且與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徵狀相似,同樣是有小便頻密、血尿、尿速慢等徵狀,病人多難察覺,延誤診治。

本港2012年錄得的前列腺癌新症有1631宗。隨人口老化問題持續,協會以本港人口推算,2034年前列腺癌新症數目料增至3170。

曾患前列腺癌的呂先生說因身體健康而無接受相關檢查,幸屬早期可痊癒,鼓勵中年男出現症狀時別怕尷尬或無面,應及早求醫。

梁耀霖建議50歲以上男士每年定期接受(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數)血液檢查,若父系家族曾有患前列腺癌的記錄,應在40歲開始年檢。

中醫癌症健康講座 : 癌症康復期飲食宜忌

 

 癌症資訊網   香港健康協會

合辦

* 中醫癌症健康講座

 

 

 

   講題:癌症康復期飲食宜忌

 

日期:2015117日(星期六)

地點:九龍太子荔枝角道99-101號應如大廈7樓(香港健康協會)

時間:11:00am ~ 12:00nn 10:45am入場)

對象:癌友 / 家屬;或有興趣人士

講者:朱國棟註冊中醫

名額:15

費用:$30 (資助「癌症中醫贈醫施藥」服務經費)

查詢報名:9303-1978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題簡介:

  癌友在康復期最是關心的,深信就是防止癌症的復發、轉移,或擴散。故此,本講座特與各位討論癌症患者於康復期日常飲食宜忌的注意事項,俾作參考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