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蔬果食物起協同增效作用有助抗癌治未病

盤中蔬果食物起協同增效作用有助抗癌治未病

「預防勝於治療」、「治未病」都是現今醫療界抗癌的理念,除了倡議高危人士和年老人士建議篩查外,還鼓勵大家關注身體健康。從飲食角度出發,改善不良飲食習慣,以及進行健康飲食,絶對有助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保持身體健康。根據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表示世界上沒有獨立食物或食物要素能夠護你抗癌,因為研究顯示在膳食裏,要懂得配合和均衡飲食,方能達到健康效果。每餐膳食包括多樣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和其他植物類食物等種類,才可有助降低許多癌症的風險。

食物能夠直接抗癌﹖

眾多實驗室的研究指示,許多個別礦物質、維他命和植物化學成份都展示出有抗癌效果。證據建議它們在膳食中都有協同增效作用的元素,提供最強抗癌保護。

AICR的研究發現身體脂肪過多會增加12種癌症的風險。蔬菜和水果的卡路里相對低;全穀物和豆類有豐富纖維,可有助體重管理。這正好說明AICR建議在進餐時要有2/3屬植物類食物的原因之一。

從食物裏找尋抗癌之道 — 對癌症生存者的急切需要 — 不斷更新和積極「挑食」。

行動吧﹗更多批判性研究、調查和測試得全因有你的支持,有助阻止癌症的發生。

 

抗癌食物名單

食物名稱 特質 益處
蘋果

* 含膳食纖維和維他命C

* 膳食纖維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降低腫瘤風險

* 幫助控制體重

* 膳食纖維有助腸道細菌產生保護結腸細胞的化合物

* 預防結直腸癌、口腔癌、喉癌、肺癌

藍莓

* 含有膳食纖維,可降低腫瘤風險

* 多種營養物質,已被證明有抗癌效果

* 預防結直腸癌、腔癌、喉癌、肺癌

綠色花椰菜和十字花科蔬菜,例如抱子甘藍(椰菜仔)、油菜花、白蘿蔔

* 完全不含澱粉

* 差不多都含豐富維他命C、錳

* 某些深綠蔬菜含維他命K

* 預防結直腸癌、口咽癌、喉癌、肺癌

紅蘿蔔  

* 類胡蘿蔔素(如β-胡蘿蔔素)和其他植物化學物質

 

 

* 降低結患直腸癌風險、口腔癌、喉癌、肺癌、乳腺癌症

 

櫻桃

* 富含維他命C和膳食纖維、礦物質鉀、維他命A

* 花青素有極佳抗氧化能力

* 預防結直腸癌、口腔癌、喉癌、肺癌

咖啡

* 抗癌機制目前仍不明確清晰

* 含維他命B和植物素,具抗氧化作用

* 預防子宮內膜癌、肝癌

蔓越莓 (小紅莓)

* 含維他命C和膳食纖維

* 花青素、熊果酸、苯甲酸等都是極強的抗氧化能力

* 預防尿道感染

* 預防結直腸癌、口咽癌、喉癌、肺癌

深綠色蔬菜,例如波菜、羽衣甘藍、生菜、芥菜

 

* 有纖維素、葉酸和各種類胡蘿蔔素

* 預防結直腸癌、口咽癌、喉癌、肺癌

豌豆、扁豆

* 豆類富含纖維素、植物素、蛋白質

* 提供優質葉酸和維他命B

* 預防結直腸癌

亞麻籽

* 含優質鎂、錳、維他命B1、膳食纖維,

* 富含礦物質硒

* 提供蛋白質和微量元素銅

* 富含植物類雌激素如木脂素

* 許多研究發現可預防乳癌

* 近年有研究指示對前列腺癌和結腸癌中起有作用。

* 預防乳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

大蒜

* 含烯丙基

* 含治癌複雜元素的三羥黃酮醇和槲皮素/五羥黃酮(kaempferol and quercetin)

* 根據AICR的第二版專家報告,可預防結腸直腸癌

葡萄柚(西柚)

* 含維他命和植物素

* 一個葡萄柚就能提供成年人一天所需的維他命C

* 對預防結直腸癌、口咽癌、喉癌、肺癌

葡萄(提子)

* 含豐富白藜蘆醇的來源,表皮含有最多的白藜蘆醇

* 具有抗癌作用的植物化學物質

* 實驗室研究指出,白藜蘆醇能夠減緩癌細胞的生長,並抑制淋巴、肝臟、胃和乳房細胞中腫瘤的形成

黃豆

* 含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膳食纖維、鉀、鎂、銅、錳、鐵等

* 優質不飽和脂肪酸ω-6和ω-3的來源

* 預防結直腸癌

櫛瓜

* 含優質維他命A和豐富維他命C、類胡蘿蔔素、鉀和膳食纖維

* 預防結直腸癌、口咽癌、喉癌、肺癌

* 含咖啡因、兒茶酚、茶紅素和茶黃素,尤以綠茶為甚

* 預防前列腺癌和結腸直腸癌

番茄

* 茄紅素屬強大抗氧化劑

* 屬非澱粉類蔬菜

* 含豐富維他命C和類胡蘿蔔素

* 對腫瘤具預防作用

* 研究發現可阻止幾種癌細胞的增殖,包括前列腺癌、乳癌、肺癌和子宮內膜癌

核桃

* 富含ω-3

* 亞麻酸、鞣花酸、類黃酮都是常見的抗癌成分

* 動物實驗顯示能減慢乳癌和前列腺癌的進展速度

全穀物包括糙米、燕麥片、玉米、全麥麵包、大麥、蕎麥、幹小麥、小米、高粱等

* 含完整營養素,包括膳食纖維的麩類、澱粉胚乳等

* 預防結直腸癌

 

閱讀更多

 

文: CECILIA 癌症資訊網

本港最新臨床研究顯示:家居化療有助提升癌症患者生活質素

本港最新臨床研究顯示:家居化療有助提升癌症患者生活質
先進的癌症治療技術可令患者安心在家化療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生活質素在治療過程中十分重要。「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今日公佈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家居化療能夠有效提升癌症患者的生活質素,令他們安心輕鬆地在家進行化療。

本港最新臨床研究顯示:家居化療有助提升癌症患者生活質素
1
該研究於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進行,研究對象為24名癌症患者以及29個採用便攜式彈性輸液泵化療的療程。主要研究結果包括[1]
1
■ 採用便攜式輸液泵進行家居化療是安全有效的化療方法
■ 患者對家居化療有很高的滿意度;
■ 與醫院化療相比,家居化療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1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今日公佈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家居化療能夠有效提升癌症患者的生活質素,令他們安心輕鬆地在家進行化療。

 

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成員、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慧敏副顧問醫生表示:「採用家居化療,患者可有更多寶貴時間與親人共度,提升生活質素。另外,家居化療亦有助患者減少醫院內受感染的風險,以及避免延誤化療時間。」

癌症化療需求增加

全球癌症發病率不斷攀升。2018年全球癌症新個案達1,810萬宗,死亡個案達960萬宗[2]。在全世界,每5名男性就有1名在其一生中會罹患癌症,而女性則為每6名就有1名[2]。本港癌症發病率在過去十年中也顯著上升,2016年錄得新增個案31,468宗,創歷史新高[3],而癌症發病率亦預計於2030年攀升至40% [4]。不斷上升的癌症人數,意味著人們對化療和其他癌症治療的需求將不斷增加。

李醫生指出,化療廣泛地應用在癌症治療。過去,化療只能在醫院進行,但隨著科技突破,患者現已能在家安全有效地接受化療。

「鑒於家居化療可給患者和醫療系統帶來好處和成本效益,在許多發達國家,家居化療已越來越受歡迎。」李醫生補充說:「對醫院來說,家居化療可以減少入院個案、病床佔用率、醫院工作量和相關開支。」

家居化療安全易用的治療選擇

李醫生解釋說:「多數家居化療都採用便攜式彈性輸液泵。輸液泵設有限流器,可持續有效地輸送藥液至患者血液中。這種設計為患者提供一個寧靜、便於攜帶和泵身輕巧的治療選擇,尊重患者不希望住院的意願。」

在這項研究中,所有接受家居化療的患者均填寫了一份治療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共有11項必答題。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對家居化療感到高度滿意,平均滿意度為4.09分 (採用5分制評分)。其中獲滿意度最高分的選項為:避免等候病床因此避免延遲治療;與醫院化療相比生活質素得到改善;患者感到有尊嚴、受到尊重[1]

從安全角度而言,研究顯示家居化療過程中沒有發生輸液超出預期速度的情況,亦沒有出現任何併發症,例如靜脈導管阻塞、泵移位、起泡、滲漏或皮膚刺激反應[1]

李醫生總結道:「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情緒十分重要。患者在接受癌症治療時經常感到很大壓力,家居化療為他們提供在家輕鬆治療的選擇,令他們能在熟悉且安全的環境下接受化療,提升生活質素。」

 

參考資料:

1. Lee WM. Safety and acceptance of home ambulatory chemotherapy. Presented at Hospital Authority Convention 2019.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 12 Sep 2018.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cancer/PRGlobocanFinal.pdf.

3.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Overview of Hong Kong Cancer Statistics of 2016. Available at:
http://www3.ha.org.hk/

4. SCMP. Available at:
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health-environment/article/2174199/new-cancer-cases-hong-kong-projected-rise-40-cent.

 

關於本港家居化療研究

該研究於2017 年11月至2019年3月進行,研究對象為24名癌症患者以及29個採用便攜式彈性輸液泵化療的療程。研究針對家居化療的安全性和接受性,以及患者對療程的滿意度。研究結論包括:採用便攜式輸液泵進行家居化療是安全有效的化療方法;患者對家居化療有很高的滿意度;這種服務應在醫院中推廣,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文章來自:PRNASIA

【有影】名醫談癌》【有影】名醫談癌》針刺、火燒或遭到電擊? 一樣是痛 不同痛法左右抗癌成效

【有影】名醫談癌》針刺、火燒或遭到電擊? 一樣是痛 不同痛法左右抗癌成效

▲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疼痛控制科主任宋俊松。(CNEWS資料照)

像針在刺、火在燒,突然遭到電擊一樣,甚至於就像有把尖刀在骨頭裡戳啊戳的,這些一般人聽來不明究理的描述,聽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疼痛控制科主任宋俊松的耳中,卻可能扮演救命關鍵,因為發生在癌症患者身上的不同癌症疼痛,就得靠這樣的蛛絲馬跡找對疼痛種類,擊退痛點。

癌症疼痛有多普遍?臨床統計,約有4到6成的癌症患者都發生過癌症疼痛,且成因複雜,從神經性疼痛、傷害性疼痛到混合型疼痛都有,依發生時間長短更有急性疼痛、慢性疼痛與突發性疼痛之別。

宋俊松表示,疼痛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對病人而言「我就是痛啊」,但對於負責診治的醫師來說,如果病人能夠多一點描述,從疼痛的位置、性質、程度、頻率到對正常生活功能的影響為何,只要多說出一些資訊,就有助於醫師理解疼痛發生的原因及類型,從而選對藥物進行治療。

正因為如此,臨床醫師除了常用一般人熟知的疼痛評估量表,讓人用0分到10分來形容無痛到劇痛的各種程度之外,對於無法言語或無法清楚表達的瘖啞人士及幼童,還有從笑臉到哭臉的臉譜量表可以用。

抗癌過程絕對不應該忍痛,宋俊松多年經驗就看過太多病人因為無謂的迷思,以為疼痛是正常現象、吃止痛藥傷肝胃、吃鴉片類藥品一定會成癮等,結果忍痛忍到自己睡不著、吃不下,沒體力到醫師不得不中斷治療,因小失大。

用專業破除止痛藥成癮、副作用的迷思,強調與精神狀態上依賴的成癮定義不同,癌症疼痛患者用藥是身體上止痛的需要,這不叫成癮,無須害怕,只要按照醫囑規律服藥,有需要時靠長效型藥物「打底」穩定控制背景疼痛,有突發性疼痛發生時再以超速效藥品「救急」,就能穩定抗癌治療過程。

文章來自: 雅虎新聞

【人間有情】會計主管棄4萬月薪開童裝店 義捐貨尾惠及癌症病人子女

【人間有情】會計主管棄4萬月薪開童裝店 義捐貨尾惠及癌症病人子女

 ▲ 原為會計主管的Yammie,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創業開童裝店,雖然營運至今仍未完全收支平衡,但她仍盡力回饋社會,將季尾餘貨送贈給癌症病人子女。

 

原為會計主管的Yammie,薪優穩定,本身又不是媽媽無子女,卻跑去開童裝店。做生意不熟不做,Yammie卻是不熟去做。勇字當頭又洋溢愛心,銷售童裝以外,會把餘貨送贈癌症病人子女,更將部分銷售額捐贈癌症基金會,盡管店舖一直未收支平衡,誠有心人也。

晉升至會計主管

由中學畢業後,Yammie(陳少恩)一直做會計,十多年職場生涯,至2014年已位至會計主管。

她表示:「在最後任職的公司已做了多年,意大利籍老闆也待我很好,但他年紀大計劃退休回國,我便要另謀他職,在這時我便萌生轉行念頭。」

事實上,Yammie意向仍未清晰做哪一個行業,但有一個清楚目標:轉職的話,會做一些可令人開心、可以互動且又可接觸不同人的工種。

 

▲ 開店至今5年,未完全收支平衡,她不免忐忑。「擔心過後盡力想方法解決,例如加強銷售方案,可否做得更好。」(湯炳強攝)

Yammie不諱言,當時轉職都有掙扎,當時月入接近4萬,還未計雙糧、花紅且工作穩定。「我是一個極度需要安全感的人,但我相信這是一個機遇,不想再錯過了,於是勇敢轉職。」

七十二行眼花繚亂,她有一次漫無目的在網上瀏覽,不經意看到一些小模特兒穿上童裝,竟然有一種無法解釋的愉悅。赫然發現童裝都可變化無窮,開始研究起童裝及與小朋友相關的產品。

當時她已婚,不計劃生兒育女,竟令她燃起栽進童裝的行業裏,完全是無心插柳。

Yammie的童裝店是先開網上店,而且極度堅持有一個正統官網。

IG及Facebook網上平台只是輔助,好多人都藉Facebook作銷售渠道,純粹個人觀感,建立自己的官網可令客人更有安全感、更安心。

 

誠意打動獲品牌代理

人家都是透過批發入貨,她卻挨家挨戶逐個品牌去傾談代理權。她希望整件事都是完整的,盡可能是她可控制之內。「例如我看中這品牌的童裝設計、品質控制、生產流程等,如我能多了解,也是對自己的店子一個保障。」

傾談代理權的過程既艱苦又漫長,滿是挫敗感。

當時經營的仍是網店,無Profolio、無往績,純粹是一個女生充滿開店的夢想與熱誠,是不能打動到人家給你一個代理權。

 

她有一個心水代理品牌的列表,逐間查聯絡方法、天天發電郵、打電話,慢慢建立洽商關係。有一個韓國童裝代理,Yammie花了兩年游說,對方終被她的誠意融化。

▲ Yammie傾了兩年的韓國代理,「我死都不放棄的誠意,終打動的這家韓國公司。」(被訪者提供)

突破點是在2016年年尾,她開設了銅鑼灣實體店,一間50呎的樓上舖,洽商品牌代理也變得順利,店子變得多元化,不但代理的牌子多子,甚至有公司主動邀請把產品予她的店子售賣。

Yammie由心底裏喜愛這工作。見媽媽在店內選到給子女的心頭好那種喜悅,比買東西給自己更開心。做女裝買剩的貨可以留作自己穿,但開心感覺肯定不及童裝。見到父母們的笑容,帶給她無比滿足感。

打開門做生意,各式各樣顧客也有,她慶幸遇上不少好顧客。

香港人大多都好有人情味,剛開實體店時,會買禮物、食物給你,向我提出經營的建議,彼此已成朋友,會相約到對方家中聚餐。

 

▲ 她指最大的動力來自客人,一些更成了朋友,不時聚會。(被訪者提供)

向癌病組織捐錢及衣物

某年冬天,Yammie有一堆頸巾及冷帽存貨,要麼減價促銷,要麼留待下一季再賣。過往她因家人有人患癌而接觸過癌症基金會,靈機一觸不如把存貨送給癌症病人的小朋友過冬,很開心該會接受了捐贈。

於是她每年都作出相關捐贈,以盡綿力。今年由10月開始會把總營業額捐出1%予彩虹會;另同樣捐營業額1%予癌症資訊網運作。

不是媽媽賣童裝,是否欠說服力?Yammie說不會。

未必一定要有相關經歷才去開展一個事業,我未做過、我不識這些擔憂,沒有想太多,反而著眼內心那把聲音:是否真的想去做。

▲ Yammie出售的童裝偏向不太卡通的,主打Vintage如花布圖案、靜態、簡約、質量好、易配搭的。(湯炳強攝)

她不會主動告訴客人有無子女,做任何事也是從心。

當然要畀心機做功課,我甚麼也從頭學起:童裝尺碼、布料質地、會不會對小孩產生敏感、客人問的問題要懂得回憑……全部都是日積月累而來。

 

她指不是媽媽也有好處,如一般媽媽慣性買大一個尺碼給子女,她會着眼款式、顏色是否適合當事人,直接提供中肯意見。

記者:周美好

 

文章來自: Topick

 

立法會十題:治療肺癌的新藥物

立法會十題:治療肺癌的新藥物

以下是今日(十月二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黃碧雲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病人組織指出,有醫學研究證實:標靶治療藥物阿來替尼(Alectinib)用於治療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可媲美現時一線標靶治療藥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而且副作用較少和可有效預防腦轉移發生;以及免疫治療藥物阿特朱單抗(Atezolizumab)(細胞程式死亡-配體1(PD-L1)抑制劑的一種)作為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藥物,可有效延長病人存活期。然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現時把該兩種藥物分別列為獲安全網資助及不獲安全網資助的二線自費購買藥物。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是否知悉:

(一)醫管局會否考慮把阿來替尼列為獲安全網資助自費購買的一線藥物;若會,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二)醫管局會否考慮將PD-L1抑制劑列為獲安全網資助的自費購買藥物;若會,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黃碧雲議員提問的各部分,我回應如下:

(一)(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作為由公帑資助的公營醫療服務主要提供者,高度重視為所有病人(包括癌症病人)提供適切的治療,同時確保病人在高補貼的公共醫療系統下,可公平地獲處方安全、有效和具成本效益的藥物。

在藥物管理方面,醫管局設有既定機制定期評估新藥物,以及檢討藥物名冊和安全網的資助範圍,包括為獲納入藥物名冊和安全網的藥物制訂相關的臨床治療準則。過程中會依從循證醫學、合理使用公共資源、目標補助、機會成本考慮和促進病人選擇等原則,並考慮藥物的安全性、療效、成本效益和其他相關因素,包括國際間的建議和做法,以及專業人士和病人團體的意見等。

根據上述原則和機制,藥物阿來替尼(Alectinib)由二○一九年二月中起已獲納入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首階段計劃」的資助範圍,其指定臨床適應症為接受克唑替尼(Crizotinib)治療中惡化之ALK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而患者需對塞瑞替尼(Ceritinib)不耐受或曾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而出現中樞神經系統轉移。醫生會按病人的臨床情況處方藥物,並轉介有需要的病人申請關愛基金資助。

至於用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阿特朱單抗(Atezolizumab)是細胞程式死亡-配體1(PD-L1)抑制劑的一種。該藥自二○一八年七月起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中的自費藥物。

醫管局明白癌症病人把個別自費癌症藥物納入安全網的殷切期望。為了讓病人得到更適切的援助,醫管局已把自費藥物納入安全網及放寬個別藥物臨床適應症的編配優次順序工作,由每年進行一次增至每年兩次,以加快把合適的新藥物及臨床適應症納入安全網涵蓋範圍。負責編配優次順序工作的醫管局藥事管理委員會由醫療專家組成,就每個藥物項目的安全程度、療效和成本效益等提供專業意見。

藥物評審是持續進行的程序,須按不斷演進的醫學證據、最新的臨床發展,以及市場變化而進行。醫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不同癌症藥物及免疫治療的臨床醫療和科研實證的最新發展,聽取病人團體的意見和建議,以善用有限公共資源及為最多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治療的原則,檢討藥物名冊和安全網的資助範圍。

2019年10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20分

 

匯豐與PGH合作推出「環球醫療關顧服務」 希望為病人提供更準確和實際的醫療選擇

匯豐與PGH合作推出「環球醫療關顧服務」

希望為病人提供更準確和實際的醫療選擇

健康就是財富,人們如果遇上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致命殺手,可能要面對天文數字的醫藥費用,又或者因誤診而延誤醫治,直接影響到治療方案的選擇,更甚者可能會喪失受生命,作為病人或病人家屬應如應付呢﹖今天滙豐保險與Preferred Global Health(PGH)正式推出環球醫療關顧服務的「匯康保險計劃」,針對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三項病症,投保者可享受個人化護理服務、世界頂尖醫療專家提供諮詢和顧問服務,以及診斷核實和治療方案,確保病人不會因為誤診而錯失最佳治療時間,避免延醫而喪失生命,最重要在準確無誤的情況下,能夠為病人選擇最正確和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 

滙豐保險香港行政總裁文德華先生表示︰「管理好個人健康等如擁有世界財富,所以由認知健康風險檢測到遺傳性基因檢測, 幫助客戶了解個人健康狀況,減少預防健康風險,所以今次與PGH合作,除了提供保障,更為確診患上嚴重疾病的病人帶來急需協助。透過環球醫療關顧服務,集中於三方面︰診斷核實和治療方案制定;醫生與醫生的對話為病人提供第二諮詢服務,避免只有獨一意見而造成誤診;並透過世界頂尖醫療團隊的綜合意見,以及病人意願而制定最適切和最理想的治療方案,事半功倍,省時省錢和病人不會因誤診而少受痛苦。」

1

PGH主席兼行政總裁David Fried先生強調,推行環球醫療關顧服務是最新的醫療服務,可為病人帶來更佳醫療方案,一起對抗疾病,增加痊癒機會,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已幫助病人和其家屬成功抗病康復。

會上滙豐保險香港首席醫療事務總監陳詠彤博士與大家分享了兩個成功因為得到環球醫療關顧服務而得到理想效果。年齡35歲、患有三陰性乳癌的荷蘭人Jenny 和年齡45歲、患有膀胱癌的香港人Stephen都是受益於此保險計劃,發病後用上了確診核實和治療方案制定,以及醫生與醫生的交流,共同討論以得到最佳治療方案,讓治癌療程順暢完成,得以康復。

此保險計劃雖然從7月開始試行至今,已有500宗,平均投保金額約為港幣1.2百萬港元,反應不俗。這保險的最低保額為每年投保費用為一萬美元,以十年為期;若果投保總額累積為二百萬美元,則可以附加享有到美國醫護關顧服務。

 

文: Cecilia 癌症資訊網

男子為亡妻守靈7天 靈堂上先補婚禮後辦喪事

男子為亡妻守靈7天 靈堂上先補婚禮後辦喪事

 

徐世男與亡妻

在遼寧大連的靈堂上,痴漢(徐世男)為亡妻置辦一場悲喜交集的葬禮,好讓因癌而逝的太太安心上路。他先為太太守靈7天,然後在殯儀館內同日補辦婚禮和舉辦喪禮,先喜後悲的告別儀式,令人動容。

徐世男與太太在2013年領證結婚,可惜的是婚禮未辦而太太被確診癌症,彼共同經歷了五年的抗癌路途,見證患難與共的真情義。患病期間,徐太太總勸告他︰「你千萬不要哭,要堅強﹗」。她以堅強態度去面對癌症,鼓勵別人以正能量面對逆境。

 

徐世男的亡妻

在2014年,太太確診後進行化療,頭髮都掉光了。化療後兩夫妻搭車回家,他倆隨後準備了新一場旅程 — 去旅遊、調整心態,在微博上記錄他們的故事,激勵所有人。

  

徐世男的亡妻

在2018年7月,太太的癌症復發。從2019年10月8號開始,太太已經記不起徐世男,兩個人就再也沒說過一句話。太太最終還是離開了,他自言與太太在抗癌的這段時間裏,經歷比一般人多,所以更加珍惜相聚時光。

   

徐世男為亡妻辦婚禮

徐世男在太太死後的第二天下了一個決定,他去婚紗店為她挑選婚紗,準備給太太補辦一場婚禮。到了婚紗店,老闆得知情況後對他說:「我的婚紗店內所有婚紗任你挑選一款,只收取一元。」

 

徐世男為亡妻辦婚禮

在10月20日,他挑好日子,將殯儀館佈置好,為太太和自己都化好了妝。他按照婚禮儀式的要求,同樣找了車隊到殯儀館與太太舉辦婚禮,所有流程皆一絲不苟。

 

徐世男為亡妻辦婚禮

他為自己的太太守靈7天,他說:「原本我是很害怕到殯儀館,都不敢自己呆坐著,但是當我太太進來靈堂的時候,我每日每夜待在這裏守著,我好像已經一點都不怕了。」

 

徐世男為亡妻辦婚禮

太太說待她死後,叮囑徐世男千萬不能哭,可是他還是沒辦法忍住:「剛開始的時候,我忍住了,但是待她運去火化時,我真的忍不住了。」

看到這一幕,歡鷹哥確實覺得誰能忍住不哭呢?自己心愛的人走了,那種心痛是誰都沒辦法去撫慰。這麼多年來,他們夫妻沒有因為患癌去哭去傷心,而是享受夫妻兩個人最後的日子,他們不僅自己的心態好,還將正能量傳遞給更多人。

 

徐世男與亡妻

徐世男對太太的愛深入骨髓,這種感情不是所有人能夠遇到的。但是上天卻給他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命運弄人,有這樣一位深愛著她的老公,卻不能夠一直在一起,是種遺憾卻也沒有遺憾了。

 

正視骨質疏鬆 護骨建未來

正視骨質疏鬆 護骨建未來

將軍澳醫院踏入20週年,特別舉辦骨質疏鬆日,並以「 將軍護骨建未來」為名的宣傳活動,推廣骨質疏鬆及骨骼健康訊息,喚醒和提升大眾對骨骼健康的意識並及早防治,做到護骨建未來而達到社區骨骼健康的目的。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超過 890 萬宗骨折意外,估計年逾越50歲的男女當中,接近1/3女性和1/5男性有機會面對骨質疏鬆症性骨折問題,所以骨骼健康問題實在不容忽視。醫院在今日活動邀請骨科專科醫生及資深護師主講健康講座,現場安排了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合作伙伴太極氣功學會資深導師梁玉玲示範防跌操,同場還有健康資訊展板介紹骨質疏鬆徵狀和治療,即場設有骨腳踭跟骨超聲骨度檢測,場面熱鬧。

 

1

 

文: Cecilia 癌症資訊網

黃國田醫生

黃國田醫生

Dr. Wong Kwok Tin, Martin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 (HK) 1990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FRCS (Edin) 1996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FCSHK 1996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泌尿科院士 FRCS (Urology)(Edin) 2002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外科) FHKAM (Surgery) 2002

註冊專科︰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地址︰

九龍彌敦道363號恒成大廈1204-06室

地區︰

九龍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英文國語
醫療服務項目︰
  • 男性健康服務
  • 泌尿動力測驗
  • 膀胱內窺鏡
  • 腸胃內視鏡
  • 日間手術
  • 腫瘤切除手術
  • 前列腺手術
  • 微創外科手術
  • 輸精管結紮術
  • 體外碎石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使用醫院︰ 香港浸會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 仁安醫院, 荃灣港安醫院, 播道醫院, 寶血醫院, 養和醫院, 聖保祿醫院, 嘉諾撒醫院, 香港港安醫院, 港中醫院, 港中醫院
辦公室電話︰ 27823921
辦公室傳真︰ 27823922
傳呼機 :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醫療最前線 – 大腸癌年輕化

 

大腸癌是香港十大癌症之首,最近中文大學發表研究,指近年腸癌有年輕化趨勢,55歲以下患者人數增加,55歲以上患者有所減少。臨床所見,年輕的腸癌患者的確越來越多,甚至有早於30多歲就出現確診者。

出現於年輕患者身上的腸癌一般侵略性較強,亦即坊間所謂「較惡」;臨床有近半腸癌患者確診時已屬第三及第四期,即晚期腸癌。

腸癌年輕化的成因複雜,除了不良飲食習慣外,遺傳因素及家族傾向都是成因之一。現時建議一般市民50歲後進行大腸鏡檢查,但如有近親於年輕時患上腸癌,應在近親確診年齡早10年開始檢查 。

即使不幸患上晚期腸癌也不必氣餒,現時治療腸癌的藥物眾多,壽命已非如以前般以月計,如積極配合治療,即使第四期的病人平均壽命已近3年。 以標靶藥為例,腸癌的標靶藥主要分為抗血管生長 (VEGF)標靶藥及抗表皮生長因子(EGFR)標靶藥,視乎腫瘤基因及位置不同而運用。而新一代的抗血管生長標靶藥更加可同時阻截VEGF-A-VEGF-B和 PLGF三個路徑,效力更全面,研究指如配合化療使用,對比傳統化療組合,三年總體存活率提升近一倍 。

癌症並不絕望,尤其是年輕的腸癌患者,更應積極抗病,延續美好人生。

 

陳亮祖醫生

( 臨床腫瘤專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