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基金】麗姐每月藥費二萬抗再生障礙性貧血 望女兒長大成人

【蘋果基金】麗姐每月藥費二萬抗再生障礙性貧血 望女兒長大成人

麗姐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有變化,需服用「利復凝」藥物,每月藥費約二萬元,希望各位善長可伸出援手,讓自己可以望到女兒長大成人。

今年剛36歲的麗姐於2011年年中發現自己經常感到極度疲勞,初時以為自己是工作勞累及自己的婚姻出現變化引起的壓力所得。當時麗姐沒有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因為變成了單親媽媽後,麗姐要獨力照顧及養活年幼女兒,為生計不能夠放鬆。

在2011年某一日的晚上,麗姐到住所附近的超級市場準備購買晚餐的食材後,在回家途中突然感到四肢無力及頭暈,回家後把年幼女兒安頓後,便致電救護車入院。經過醫生的檢查後,發現證實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而且當時醫生表示麗姐體內的血色素只剩下4.5度,正常人體內的血色素會有10度以上。消息震撼了麗姐,她得此病後最不能放心的是自己女兒,所以麗姐努力在醫院治療約四個月,藉此有效控制病情並可以等待骨髓移植,但是效果沒有想像中理想,醫生決定使用新的藥物控制病情,但新的藥物亦有不少的副作用,例如腎功能變差、身體荷爾蒙改變,手亦時常震抖,讓麗姐無法工作,只可以申請社會援助協助自己和女兒的生活費用,情況一直保持理想,只是麗姐要常常到醫院內輸血。

直到2019年10月時,醫生眼見麗姐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有變化,再要服用較新型的「利復凝」藥物,此藥物每月藥費約二萬元,麗姐一直是依靠社會援助來維持,何來有能力負擔起一個月約二萬元的藥費呢?加上自己的女兒在2018年已升中,生活費用有增無減,因此麗姐希望各位善長可伸出援手,讓自己可以望到女兒長大成人。

全體「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關顧主任仝人懇請各位善長能支持麗姐。
「麗姐」暖流之友編號:C4606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想知最新好人好事?即like蘋果基金fb: http://www.fb.com/adfundhk

———————————————————————————————————————————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基金由1995年開始,24年來一直協助社會上有不同需要的人士,為稅務局認可慈善機構。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慈善用途,不會收取行政費。

基金董事會由跨專業人士組成,包括資深社工、資深傳媒工作者、大學教授、退休副校長、律師及會計師,集思廣益地監管基金的服務運作及撥款,以確保基金服務運作暢順及撥款用得其所。基金董事會按功能分為兩個委員會,包括愛心基金委員會及教育基金委員會。

基金現有七位幹事職員,其中三位為註冊社工。職員皆統稱關顧主任。

【日常服務】(D-ABC-V)
– 以不同途徑接收捐款及發出免稅捐款收據 (Donation)
– 以不同的撥款專戶資助社福機構 (Accounts)
– 每年透過蘋果助學金資助本港小學、中學及大學學士生 (Bursaries)
– 長期接收及支援緊急及非緊急受惠個案/服務使用者(暖流之友) (Cases)
– 與外間機構/企業合作,舉辦壹義工隊、小粉絲(小義工)、癌症同路人小組及籌款活動,供受惠個案及社會大眾參與,使由受助轉為助人,彼此間互相支持,回饋社會 (Volunteers)

【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https://hk-charity.nextmedia.com/
免費專區網址:https://hk.appledaily.com/free/adfundhk
Facebook專頁: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捐款方法】
– 以PPS或信用卡作網上捐款: https://bit.ly/applecharity

– 銀行存款: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 現金捐款(OK便利店)
– 填妥捐款表格透過VISA、MasterCard或AE信用卡捐款
– 港九新界7間華星冰室分店之捐款箱

【捐款對象備註】
如捐款至上述指定暖流之友(受惠個案)-「麗姐」,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C4606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如讀者市民捐款至「醫療專戶」,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S0003專戶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基金】癌症家人一個個死去 血癌然叔盼續用標靶 打破家人不幸宿命

【蘋果基金】癌症家人一個個死去
血癌然叔盼續用標靶 打破家人不幸宿命

 

然叔為了能夠穩定血癌,現需要服用口服標靶藥(sorafenib),每月藥費需要4500元,整個療程需要2年,懇請各位善長能支持。

 

在荃灣區徙置區長大的然叔(59歲),有一兄兩妹,父母都是在工廠打工的勞動階層。那時他父親為方便在九龍區上班,在廠內留宿,不過他父親於23年前感染肺炎離世,其後兩妹也先後出嫁,陪伴母親只有他和兄長。

然叔初中畢業後在工廠任職,其後轉行做酒樓侍應,因於工作表現出色而晉升至經理。其後2003年沙士疫潮爆發,任職多年的酒樓結業。他到另一間酒樓,降低身價重頭做起。

直至2015年,然叔兄長及母親分別因患淋巴癌及腸癌離世。一年後有次他在街頭暈倒送院,之後驗血診斷他患有血癌。他一直按醫生指示積極接受治療,可惜於2017年4月他覆診確定血癌復發,「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開始資助他服用標靶藥,能控制癌指數至穩定水平,直至今年他能夠成功接受妹妹的骨髓移植。然叔為了能夠穩定病情,現需要服用口服標靶藥(sorafenib),每月藥費需要4500元,整個療程需要2年。「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關顧主任正關注他的情況,懇請各位善長能支持然叔,助他戰勝癌魔,讓他打破家人患癌遭遇不幸的宿命。

「然叔」暖流之友編號:C4417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想知最新好人好事?即like蘋果基金fb: http://www.fb.com/adfundhk

 

———————————————————————————————————————————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基金由1995年開始,24年來一直協助社會上有不同需要的人士,為稅務局認可慈善機構。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慈善用途,不會收取行政費。

基金董事會由跨專業人士組成,包括資深社工、資深傳媒工作者、大學教授、退休副校長、律師及會計師,集思廣益地監管基金的服務運作及撥款,以確保基金服務運作暢順及撥款用得其所。基金董事會按功能分為兩個委員會,包括愛心基金委員會及教育基金委員會。

基金現有七位幹事職員,其中三位為註冊社工。職員皆統稱關顧主任。

【日常服務】(D-ABC-V)
– 以不同途徑接收捐款及發出免稅捐款收據 (Donation)
– 以不同的撥款專戶資助社福機構 (Accounts)
– 每年透過蘋果助學金資助本港小學、中學及大學學士生 (Bursaries)
– 長期接收及支援緊急及非緊急受惠個案/服務使用者(暖流之友) (Cases)
– 與外間機構/企業合作,舉辦壹義工隊、小粉絲(小義工)、癌症同路人小組及籌款活動,供受惠個案及社會大眾參與,使由受助轉為助人,彼此間互相支持,回饋社會 (Volunteers)

【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https://hk-charity.nextmedia.com/
免費專區網址:https://hk.appledaily.com/free/adfundhk
Facebook專頁: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捐款方法】
– 以PPS或信用卡作網上捐款: https://bit.ly/applecharity

– 銀行存款: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 現金捐款(OK便利店)
– 填妥捐款表格透過VISA、MasterCard或AE信用卡捐款
– 港九新界7間華星冰室分店之捐款箱

【捐款對象備註】
如捐款至上述指定暖流之友(受惠個案)-「然叔」,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C4417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如讀者市民捐款至「醫療專戶」,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S0003專戶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癌症病人可能因心臟病致死比因癌症離世高數倍﹖

癌症病人可能因心臟病致死比因癌症離世高數倍﹖

根據《歐洲心臟期刊》刋載指示,從1973年至2012年約40年資料、涉及28種癌症,檢視逾320萬位美國癌症患者,發現其中11%存活者不是因癌症復發而死,倒是因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 CVD)如中風或心臟病而亡,特別是乳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和甲狀腺癌等癌症病人幾近半數因而死亡,所以領導研究的賓夕凡尼亞州立癌症研究所(Penn State Cancer Institute)放射治療 Nicholas Zaorsky醫生和公共衛生科學Kathleen Sturgeon醫生認為︰「醫生應密切關注癌症康復者或轉介他們去看心臟病專家,以求減低他們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使用監察、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 SEER)的資料庫以觀察因CVD而死,當中包括心臟疾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動脈栓塞和主動脈受損 — 主要動脈從心臟輸送血液到身體其他部份而死的數據庫顯示,他們調整分析時會考慮的因素,諸如年齡、種族、性別和28種關注癌症。檢閱3,234,256位癌症病人中,死於癌症佔38%(1,228,328位)和死於CVD佔11%(365,689位),而在CVD死者中尤以心臟病致死約佔76%。值得一提,在首年確診癌症、年齡低於35歲病人,死於CVD的風險為最高。

最普及的癌症確診病人裏,尤以乳癌病人(總數60,409位)和前列腺癌病人(84,534位)佔大部份死於CVD為主。在2012年,總癌症死亡人數佔61%,死於CVD就有乳癌、前列腺癌或膀胱癌。部份癌症存活者死於CVD非常高的癌症種類有膀胱癌(19%)、喉癌(17%)、前列腺癌(17%)、子宮癌(16%)、腸癌(14%)和乳癌(12%)。

病人因最惡毒和最難於治療的癌症如肺癌、肝癌、腦癌、胃癌、膽囊癌、胰腺癌、食道癌、卵巢癌和多發性骨髓癌而死,可能多於因CVD而死。

Sturgeon醫生說︰「研究發現顯示大部份某類癌症病人將死於CVD,包括心臟病、中風、動脈瘤、高血壓和血管損壞。我們還發現某些癌症存活者於55歲前確診,比常人因CVD致死風險超於10倍。」

「患有乳癌、喉癌、皮膚、何杰金氏淋巴瘤或甲狀腺癌等癌症病人會死於癌症;不過癌症存活者卻可能死於CVD。首年確診的癌症病人因CVD而死亡達數倍。有時,風險會降低,但許多時癌症存活者延活壽命達10年以上時其死亡風險會隨之增加。有鑒於此,這將會激勵癌症存活者改變生活行為,希望降低CVD和癌症復發的風險。」

Zaorsky醫生說︰「臨床醫生對某些侵略性高的癌症病人,理應及早關顧此等範疇,再繼續跟進,從而為癌症存活者對具侵略性CVD得以操控。」

最後,Sturgeon醫生總括地說,希望這些發現能增加病人、初步顧理的醫生、臨床和心臟醫生對CVD的存在風險的醒悟,早些主動對CVD與心臟進行關顧護理。

 

Story Source:

* Materials provided by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s:

* Kathleen M Sturgeon, Lei Deng, Shirley M Bluethmann, Shouhao Zhou, Daniel M Trifiletti, Changchuan Jiang, Scott P Kelly, Nicholas G Zaorsky.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risk in US cancer patient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DOI: 10.1093/eurheartj/ehz766

* Joerg Herrmann. From trends to transformation: where cardio-oncology is to make a differenc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DOI: 10.1093/eurheartj/ehz781

 

文: Cecilia (癌症資訊網)

醫 援 會 牙 科 津 助 計 劃

醫 援 會 牙 科 津 助 計 劃

計劃目的:

* 幫助有需要人士 (在職低收入人士) 接受口腔護理及治療
* 讓有需要人士得到快捷適切的牙科治療,避免因經濟困難而延誤醫治
* 長遠提高社區人士關注口腔健康

資助對象:

* 在職低收入人士
* 退休人士


資格:

* 符合有關的家庭入息及資產限額(資產不包括自住物業)
* 如受助人為65歲或以上人士,申請資助項目的金額時在其醫療券戶口內結餘為零,才可申請津助


計劃內容:

* 本會牙科醫生可因應病人口腔情況,推薦經濟狀況有困難的病人申請
* 每名被推薦病人可在本會牙科診所接受牙科服務,包括:手術性脫牙、根管治療、牙套或假牙
* 每名合資格的病人可獲治療費的半額津貼,並設資助上限

 

申請方法:

* 到本會任何一間牙科診所,經本會醫生進行口腔檢查及並推薦病人參加此計劃
* 病人須填妥申請表,並連同最近三個月入息証明(如有)、銀行存摺及月結單副本、並簽署聲明書以聲明其入息符合要求及提供的資料真實無誤
* 將申請表及有關証明文件交到九龍深水埗李鄭屋邨李鄭屋商場地下105號或交各屋邨牙科診所

 

查詢:
電話:2776 9081
傳真:2776 9083

【蘋果基金】骨髓纖維化襲姨姨面臨斷藥之苦 盼善長施援手解難

【蘋果基金】骨髓纖維化襲姨姨面臨斷藥之苦
盼善長施援手解難

「影姨」需每3個月自費$36000購買其他藥物。基金早前為她所籌得的善款已用盡,現善款已嚴重不足,「影姨」下月開始面臨斷藥之苦,盼善長施予援手。

65歲的「影姨」於2006年因頭暈不適求醫,醫生最初診斷為耳水不平衡,但服藥後無效,其後抽骨髓檢驗才確診骨髓纖維化,因造血功能受影響,令脾臟腫大,而腫大的脾臟更引致她上腹不適,食慾不振。2015年開始,「影姨」得到「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資助開始接受自費藥物治療,脾臟腫大的情況穩定下來,血小板減少症及白細胞增多的情況亦得以控制。

雖然該自費藥物獲其他慈善機構資助,但「影姨」仍需每3個月自費$36000購買其他藥物。基金早前為她所籌得的善款已用盡,現善款已嚴重不足,「影姨」下月開始面臨斷藥之苦,盼善長施予援手,令「影姨」可以繼續用藥,持續控制病情。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關顧主任仝人懇請各位善長能繼續支持。
「影姨」暖流之友編號:C3856
網上捐款:http://bit.ly/applecharity
想知最新好人好事?即like蘋果基金fb:http://www.fb.com/adfundhk

———————————————————————————————————————————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基金由1995年開始,24年來一直協助社會上有不同需要的人士,為稅務局認可慈善機構。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慈善用途,不會收取行政費。

基金董事會由跨專業人士組成,包括資深社工、資深傳媒工作者、大學教授、退休副校長、律師及會計師,集思廣益地監管基金的服務運作及撥款,以確保基金服務運作暢順及撥款用得其所。基金董事會按功能分為兩個委員會,包括愛心基金委員會及教育基金委員會。

基金現有七位幹事職員,其中三位為註冊社工。職員皆統稱關顧主任。

【日常服務】(D-ABC-V)
– 以不同途徑接收捐款及發出免稅捐款收據 (Donation)
– 以不同的撥款專戶資助社福機構 (Accounts)
– 每年透過蘋果助學金資助本港小學、中學及大學學士生 (Bursaries)
– 長期接收及支援緊急及非緊急受惠個案/服務使用者(暖流之友) (Cases)
– 與外間機構/企業合作,舉辦壹義工隊、小粉絲(小義工)、癌症同路人小組及籌款活動,供受惠個案及社會大眾參與,使由受助轉為助人,彼此間互相支持,回饋社會 (Volunteers)

【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https://hk-charity.nextmedia.com/
免費專區網址:https://hk.appledaily.com/free/adfundhk
Facebook專頁: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捐款方法】
– 以PPS或信用卡作網上捐款: https://bit.ly/applecharity

– 銀行存款: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 現金捐款(OK便利店)
– 填妥捐款表格透過VISA、MasterCard或AE信用卡捐款
– 港九新界7間華星冰室分店之捐款箱

【捐款對象備註】
如捐款至上述指定暖流之友(受惠個案)-「影姨」,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C3856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如讀者市民捐款至「醫療專戶」,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S0003專戶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吳耀萍醫生Dr. Ng Yiu Ping

吳耀萍醫生Dr. Ng Yiu Ping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
  註冊專科︰ 呼吸系統科
地址︰ 九龍彌敦道688號旺角中心一期1801-1802室
地區︰ 旺角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醫療服務項目︰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使用醫院︰
聖保祿醫院
辦公室電話︰ 23922022
辦公室傳真︰  
傳呼機 : 39148242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美國科學家呼籲保留兒童乳齒以備未來治療癌症之用

美國科學家籲保留兒童乳齒以備未來治療癌症之用

 

 

兒童乳齒原來是寶物,它含有幹細胞組織,就算脫落了10年仍然有效,而且由乳齒取得的幹細胞,比起抽骨髓簡單又無需承受痛楚。究竟幹細胞好處在哪裏﹖科學家相信乳齒的幹細胞有促進細胞再生功能,有助重生神經細胞、骨骼或肝臟組織,還可能用作治療糖尿病和癌症,或是用作預防心臟病等,惟目前仍是處於研究階段。

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發表一項研究指出,乳齒含有幹細胞組織,假如它脫落10年後仍然有效,故相信未來可作醫療用途。此外,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牙科醫學院教授 Songtao Shi,2018年 9 月公布一項於中國做的臨床試驗中發現,研究人員在30 名未發育好、恆齒受損的病人植入乳齒牙髓的幹細胞,成功地將已受損牙齒的軟組織修復,並讓原本毫無知覺的受損牙齒恢復知覺。依照上述所言,某些科學家正展開研究,期望為有需要的病人揭示更多幹細胞秘密,改善治療技術兼為病人燃點治療希望。

 

文: Cecilia 癌症資訊網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能否為癌症治療開展新一頁﹖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能否為癌症治療開展新一頁﹖

 

 

癌症並非是絕症,現今已被視作長期病,所以當醫療科技愈來愈先進,是否代表著癌症病人的存活率亦愈來愈有保障﹖最近,有醫生嘗試為3名癌症病人使用CRISPR作基因治療工具,即是把免疫細胞基因編輯和微調,有望對抗癌症,並已作了第一期臨床實驗。此創新臨床測試所得的初步資料結果表示,癌症病人接受CRISPR治療癌症是正面、可以和安全。

賓夕法尼亞大學腫瘤學家Edward Stadtmauer在《Associated Press, AP》說︰「我們有證據證明把細胞進行基因編輯是安全的。」他於NPR的訪問續說︰「儘管看好它的前景,假若應用於治療的黃金時段,尚嫌不足。」

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聲明,到目前為止,只得3位病人接受這前衛治療 — 2位是多發性骨髓瘤的血癌病人和1位屬結締組織的肉瘤癌症病人。研究團隊表示他們能夠把細胞基因安全地移除、編輯和回放細胞於病人身體,對於技術安全量度就以副作用作依歸,直至現今作者未發現有嚴重治療副作用。

依照美國癌症社團表示,如這般的第一期臨床測試,參予病人只是一小撮,利用小型測試以確定新藥物對病人身體反應和該反應是否屬不利﹖第一期臨床測試不是宣稱藥物治理狀況或是否真正有效 — 重要的是點出在後期測試會發生的問題。這CRISPR研究建議作新癌症治療,最少就現時狀況對這3位病人仍屬安全,未來仍需更多數據支持。

首先發現基因編輯和發展CRISPR技術並告訴NPR、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生化系的Jennifer Doudna說︰「我覺得興奮。」

科學家使用CRISPR技術剪掉細胞基因密碼內的特別基因,然後貼在新位置。癌細胞會使用一些古惑招數以逃避T細胞的雷達檢測,故此Stadtmauer和他的研究團隊在攻擊癌症和人體的癌細胞、一種白血細胞內的T細胞應用CRISPR技術,以幫助免疫細胞指認古惑腫瘤和減低其數目。

根據國際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顯示,其他癌症治療類似CRISPR技術,稱作「CART」— 利用免疫細胞的開關以控制腫瘤,卻沒有應用CRISPR技術。

按照賓夕法尼亞大學說明在新的研究中指示,科學家首先採用CRISPR技術從免疫細胞剪輯3項基因,兩項基因包含細胞表面建設架構的指令,以阻止有約速力的一般腫瘤的T細胞;第三項基因提供給一種稱作PD-1的蛋白的「細胞開關制」,可令到癌細胞按動而停止免疫細胞攻擊的指引。

「我們採用CRISPR技術進行編輯工作,為了向前改善基因治療效果的裝備,卻不是編輯病人的基因。」賓夕法尼亞大學免疫治療Carl June 教授在聲明申報。

Stadtmauer在AP中表示,按做了調整後,研究人員把細胞基因在注射回病人身上前,先利用修改了的病毒後放置在T細胞的新接受器上,它應該幫助細胞們設置和更有效襲擊腫瘤。直至目前為止,經編輯的細胞已經存活在病人體內,估計數以萬計地增長。不過,就病人體內癌症何時會受到致命攻擊,不得而知了。

此外,依照該大學在AP聲明,治療後2-3個月,一位病人在治療前的情況已轉差,經治療後其癌症繼續變差;第二位病人的病情仍然穩定;第三位接受治療仍屬短期,所以需時觀察反應才能作出評估。此際,研究人員正招募多15位病人作測試以評估技術安全和其對降低癌症的成效。這安全測試結果會在下月佛羅里達州奧蘭度美國血液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in Orlando)發佈。

紐約紀念斯隆 — 凱特琳癌症中心(the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免疫學家Michel Sadelain博士在NPR說︰「我們想多些病人參予和需要一段較長時間跟進,以證明使用CRISPR技術是安全,但是那些資料仍需要支持。」他續說︰「直至現在,試驗是樂觀,不過對於結果仍屬言之過早。」

 

文: 癌症資訊網

【蘋果基金】洪哥未能正常造血 需用標靶藥 盼善長援助

【蘋果基金】洪哥未能正常造血
需用標靶藥 盼善長援助

洪哥未能正常造血,需用標靶藥,盼善長援助。
1
2008年,現年61歲的「洪哥」於工作期間暈倒,並昏迷兩天,醫生告知他出現肝硬化情況,需要接受肝臟移植,但好景不常,2016年因肝臟出現排斥,故再接受第二次肝臟移植。

「洪哥」因身體未能正常造血,確診患有血管纖維化,並影響肝功能。為免病情惡化及進一步影響肝臟,醫生建議「洪哥」轉用自費標靶藥物以控制病情。

「洪哥」一直有做義工,但由於身體情況不理想,唯有暫停下來。盼善長施予援手,令「洪哥」可以用藥,得以控制病情,並繼續做義工協助別人。「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關顧主任仝人懇請各位善長能繼續支持。

「洪哥」暖流之友編號:C4625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想知最新好人好事?即like蘋果基金fb: http://www.fb.com/adfundhk

———————————————————————————————————————————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基金由1995年開始,24年來一直協助社會上有不同需要的人士,為稅務局認可慈善機構。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慈善用途,不會收取行政費。

基金董事會由跨專業人士組成,包括資深社工、資深傳媒工作者、大學教授、退休副校長、律師及會計師,集思廣益地監管基金的服務運作及撥款,以確保基金服務運作暢順及撥款用得其所。基金董事會按功能分為兩個委員會,包括愛心基金委員會及教育基金委員會。

基金現有七位幹事職員,其中三位為註冊社工。職員皆統稱關顧主任。

【日常服務】(D-ABC-V)
– 以不同途徑接收捐款及發出免稅捐款收據 (Donation)
– 以不同的撥款專戶資助社福機構 (Accounts)
– 每年透過蘋果助學金資助本港小學、中學及大學學士生 (Bursaries)
– 長期接收及支援緊急及非緊急受惠個案/服務使用者(暖流之友) (Cases)
– 與外間機構/企業合作,舉辦壹義工隊、小粉絲(小義工)、癌症同路人小組及籌款活動,供受惠個案及社會大眾參與,使由受助轉為助人,彼此間互相支持,回饋社會 (Volunteers)

【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https://hk-charity.nextmedia.com/
免費專區網址:https://hk.appledaily.com/free/adfundhk
Facebook專頁: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捐款方法】
– 以PPS或信用卡作網上捐款: https://bit.ly/applecharity

– 銀行存款: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 現金捐款(OK便利店)
– 填妥捐款表格透過VISA、MasterCard或AE信用卡捐款
– 港九新界7間華星冰室分店之捐款箱

【捐款對象備註】
如捐款至上述指定暖流之友(受惠個案)-「洪哥」,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C4625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如讀者市民捐款至「醫療專戶」,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S0003專戶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煙臺小夥駕車往返8800公里 帶癌症媽媽去拉薩圓夢

煙臺小夥駕車往返8800公里 帶癌症媽媽去拉薩圓夢

最近,一個名為帶媽媽去拉薩的抖音帳號火了,視頻的最高點贊量117萬,吸引了百萬網友的關注。視頻講述的是煙臺小夥薑權和小姨開車帶著乳腺癌晚期的媽媽去拉薩的過程,薑權驅車往返8800多公里完成媽媽去看布達拉宮願望這一行為更是感動了不少網友,許多網友在視頻下留言“看哭了”,11月23日,大眾網記者聯繫到這位帶著媽媽去拉薩的兒子,瞭解他們的故事。

為圓癌症晚期母親心願 開車往返8800公里去西藏

記者來到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住院部時,室外正下著大雨,薑權在病房裏和媽媽遲淑梅聊著天。他很瘦,臉色略顯憔悴,但是很積極。

薑權說,十月初,母親感覺雙腿無力,沒過兩天就不能走路了,薑權的小姨遲法涓帶著母親去醫院檢查後,發現是腫瘤細胞壓迫脊椎,造成脊椎病理性骨折。10月11日,她帶母親去往煙臺毓璜頂醫院就診,症狀初步診斷為乳腺癌晚期,而且癌細胞可能已經擴散。

10月11日確診當晚,薑權與媽媽聊了聊,問她還有什麼願望沒實現,遲淑梅說想看兒子結婚抱孫子,“換一個吧。”薑權說,媽媽想了想,換了另一個對癌症晚期病人來說有難度的目標:想出去玩一玩,去看看布達拉宮。

薑權說,他沒有質疑,也沒想過提出別的方案,與母親商量好第二天就開始為拉薩之旅做準備。拉薩海拔高,氣溫低,高原反應是最大的敵人,冬天山上極有可能下雪,寒冷的天氣也是另一大考驗,他上網查攻略、問網友,買了不少入藏裝備,氧氣瓶、防滑鏈等等,還給母親買了許多新衣服,薑權說,這一路上把媽媽當成“老佛爺”對待,有什麼事都要滿足她。為了讓遲淑梅路上舒服點,他在網上買了個支架,能把車子後座變成相對平緩的床面,讓母親躺著更舒服。

旅行中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薑權想用手裏可支配的一萬元完成本次旅行有點困難。為了省錢,他自己帶了鍋碗瓢盆做飯。薑權說,這樣能省下不少錢。他告訴記者,準備期間母親十分興奮,她沒有淹沒在癌症的痛苦與恐懼中,反而像孩子一樣期待著這次旅行,對這次旅行充滿了美好的幻想,每天都在想像著到了後要看什麼。

好心人助力 終圓母親看看布達拉宮願望

薑權是個攝影師,會剪輯視頻,他說,出發前他想把這次旅行記錄下來,留給媽媽,留給自己,也希望讓別人看到,媽媽和自己面對癌症時積極的態度,將這種力量傳遞給別人,同時也希望能被愛心人士看到,給這次旅行提供幫助,因為手裏的資金實在太少了。

視頻發送到網上後,不少愛心人士給薑權提供了幫助,“上了318國道後,很多酒店的老闆給我們提供了住所,路上29天,有28天需要住在外面,其中16天都是好心人給我們提供的住所。”這給薑權省下了一大筆錢,他說,除了住宿,很多酒店給他們提供三餐,他很感謝這些給他提供幫助的好心人們。

難得的是,一路上薑權、薑權媽媽、小姨三人都沒有嚴重的高原反應,“我們一路上都很順利,基本上沒遇到什麼困難。”薑權話語中帶著一絲欣慰。他告訴記者,看到布達拉宮的媽媽像個孩子一樣,仰頭注視著這座拉薩最高的建築物,眼裏帶著欣慰和興奮,“看到了!看到了!這麼高啊!”

薑權很感激這一路上遇到的好心人,他說:“如果沒有這些好心人的幫助,這次旅行不會那麼順利。”在去往拉薩的路上,有位布達拉宮的講解員聯繫到他,帶他們一家人參觀宮殿,請他們吃當地的美食,還送給母親哈達。

薑權告訴記者,到達布達拉宮那天,正趕上布達拉宮一年一次的刷牆,當地人用蜂蜜混合著牛奶等材料塗在宮殿外牆上,看到輪椅上的遲淑梅,當地人將顏料塗在她的身上。據說,這種刷牆顏料塗在身上能夠驅除病痛,讓病人趕快好起來,這寄託美好希望的行為給薑權一行人帶去了心靈的撫慰。

作為攝影師的薑權給遲淑梅拍了張照片,照片裏遲淑梅坐在輪椅上,身後是拉薩的天空和覆蓋著皚皚積雪的山脈,媽媽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在拉薩住了六天後,為了早點給遲淑梅治病,薑權一行人返回煙臺。

家人共同努力 盡全力為母親治療

11月18號,薑權一行人抵達煙臺,遲淑梅住進了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開始接受治療。薑權與遲法涓共同照顧媽媽。薑權說這一路上都多虧了小姨的照顧,很多地方自己沒法辦法照顧周全,都是小姨幫忙才能讓媽媽更好完成這趟旅行。薑權的小姨遲法涓為了幫忙照顧姐姐,放下了家裏的小生意,一路上照顧、陪伴遲淑梅:“家裏幾個兄弟姐妹只有我住的近,幫忙照顧我姐也應該的。”

遲淑梅側躺在病床上,雙腿失去知覺的她無法行動,但談到拉薩一行,她立刻有了說不完的話。“布達拉宮藍天白雲的,去的時候他們正在刷牆,當地人說佛會保佑我的。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好心人來幫助我們。”由於病痛,遲淑梅的聲音很小、也很虛弱,但是掩蓋不住她的喜悅。

薑權告訴記者,媽媽可能很早就知道自己的病情了。2016年,遲淑梅就出現乳腺癌的症狀,乳房上出現腫塊,但是她一直沒有告訴家人。薑權是單親家庭,父母在他高二那年就離婚了,遲淑梅在離婚後獨自撫養兒子,這個家庭本就不富裕,薑權說,或許是母親考慮到家裏的經濟問題不願意告訴我們,直到癌症擴散到脊椎,導致下肢無法行動,瞞不住了才告訴我們。

薑權告訴記者,得知母親病情後,他沒有哭泣,十分理性,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治療,去哪里籌錢等現實的問題。在記者詢問下,他說自己在私下也偷偷哭過,“在感覺特別無助的時候哭過。”薑權說,家裏除了母親只剩下自己,母親病了,沒有足夠的錢治病,籌不到錢,也沒有人能傾訴,特別無助。

記者採訪到了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腫瘤二科主治醫生李瑞健,他說:“病人遲淑梅入院時已經是乳腺癌晚期,肝上有轉移,多發骨轉移,壓迫脊神經,導致雙下肢神經受損。目前治療剛走到第一步,下周病理穿刺結果出來後在進行後期治療。”李瑞健表示病人的後期治療很費功夫,多發轉移不僅要處理腫塊,還要對疼痛與癱瘓問題進行治療,同時進行靶向治療等,涉及方面較多,花費比較大。

薑權告訴記者,自從他在抖音上傳視頻後,不少好心人來找他捐款,他都拒絕了,還有人微信給他轉賬,100、200都有,都被他拒收了。雖然未來母親治療的花費很大,他希望能以更加公開透明的方式來接受捐助,目前他正在準備水滴籌,等到母親病理結果出來後,就可以進行認證捐款了。

如果您也關心這對母子,並想幫助他們,可以關注薑權的微信號“Mountiank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