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狗聞乳癌患者繃帶 100%檢測出癌症

(法新社巴黎24日電) 法國研究人員今天說,狗可以自接觸過乳癌患者乳房的一塊布嗅聞出癌症。研究人員認為,這項診斷試驗雖不尋常,但大有可為。 研究團隊說,一對只訓練6個月的德國狼犬,可100%準確地成為乳癌偵察員。相關技巧簡單、非侵入性且費用低廉,在很難獲得乳房攝影的國家,可對乳癌檢測進行革命性變革。 帶領這項Kdog計畫的傅洛曼汀(Isabelle Fromantin)在巴黎告訴記者:「這些國家有腫瘤科醫師、有醫師,但在鄉村地區,可求助診斷的機會有限。」 她表示,那意味「人們太晚」接受救命治療,「如果這辦法有用,我們可以迅速推廣」。 這項試驗假設乳癌細胞有特殊氣味,而狗敏感的鼻子可以嗅出差別。研究團隊收集31名癌症病患提供曾包住他們罹病乳房的繃帶樣本。 在訓狗師的協助下,團隊訓練2隻德國狼犬辨識繃帶。經6個月訓練並進行兩回合測試,發現狗成功辨識罹癌患者提供樣本的機率,從90%提到高到100%。 居禮研究院(Curie Institut)的馬旦(Amaury Martin)說:「目前有運作良好的技術,但是有時較簡單、較平淡的事物也有幫助。」 他說:「我們的目的是要看,經所有所需的臨床和研究驗證,是否可自傳統智慧進展到真正的科學。」 Kdog計畫下一步將擴大到更多病人,並增加2隻狗參與臨床試驗。不過,研究團隊的資金尚未到位。(譯者:中央社羅苑韶)

 

 

German Shepherd Dogs Can Diagnose Breast Cancer By Smelling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24 Mar 2017
The group behind the project, Kdog, explains that it works because “dogs have an exceptional sense of smell — they can detect a very precise …
 
 
Story image for 癌症 kdog from 大纪元新闻网 (新闻发布)

狗嗅出癌症它闻乳癌患者绷带100%准确

大纪元新闻网 (新闻发布)25 Mar 2017
带领这项Kdog计划的傅洛曼汀(IsabelleFromantin)在巴黎告诉记者:“这些 … 研究人员今天说,狗可以自接触过乳癌患者乳房的一块布嗅闻出癌症

 

為癌末妹發聲 溫翠蘋哽咽控不肖商人可惡

 

藝人溫翠蘋的么妹Jessica前年罹患乳癌,但近期花上百萬元購買服用業者宣稱可讓腫瘤細胞變良性的睡蓮商品,但之後病情急速惡化為末期而住進安寧病房。溫翠蘋今由民進黨立委邱議瑩陪同舉行記者會。溫一開場提到妹妹的病情就哽咽,她控訴,業者非常可惡,就連妹妹付不出費用不買產品,都還到醫院病房推銷一批30萬元產品,「這不是詐欺是甚麼?」


溫翠蘋的妹妹Jessica今年39歲,未婚、無子女,罹癌前在美國工作,2015年9月在美國檢查發現右乳腫瘤,是第二期乳癌;溫翠蘋說,去年9月妹妹返台治療時,已成第三期乳癌,後來她未動手術,只做3次化療,去年11月底中斷後就尋求自然療法。今年1月中,Jessica參加經銷商李得仕舉辦的蓮花茶會,前後共花上百萬元向李得仕購買睡蓮相關商品。

溫翠蘋也將妹妹購買的相關產品容器帶到記者會現場,不過內容物都已交由官方化驗。

溫翠蘋也將妹妹購買的相關產品容器帶到記者會現場,不過內容物都已交由官方化驗。

溫翠蘋也將妹妹購買的相關產品容器帶到記者會現場,不過內容物都已交由官方化驗。溫翠蘋說,業者販售給妹妹宣稱含2%蓮花原精,可消炎的阿淨水、可癒合傷口的蓮花精華液,以及1瓶5毫升卻要價3萬元的睡蓮原精,且還說服妹妹不要再做化療,因為化療會傷害身體,要求妹妹信任他們,「給我3個月就幫你治好」。

她說,這些產品1天花費約4萬元,業者建議要花3個月療程,共要3、4百萬元,但正統醫療花費可能不到60萬元。且她的妹妹支付100萬元左右就無力再購買,甚至當時已放棄求生希望,沒想到業者又把跑到醫院來推銷一批要價30萬元的產品,還把貨送到家裡。

她強調,她今天站出來不是要為妹妹討公道,而是認為這種不肖商人竟稱他的產品可讓惡性腫瘤變成良性,利用人性弱點,導致她妹妹的病情急速惡化。

她強調,她今天站出來不是要為妹妹討公道,而是認為這種不肖商人竟稱他的產品可讓惡性腫瘤變成良性,利用人性弱點,導致她妹妹的病情急速惡化。

提到癌末的妹妹,溫翠蘋哽咽說:「家人看著她失去生命力,真的很難過!」她強調,她今天站出來不是要為妹妹討公道,而是認為這種不肖商人竟稱他的產品可讓惡性腫瘤變成良性,利用人性弱點,導致她妹妹的病情急速惡化,「我覺得他們真的非常可惡!我不希望他們再害其他人,我相信還有很多其他受害人,希望他們也能站出來,一起聲討他們!」

 

邱議瑩說,生病的人內心都有強烈求生慾望,希望找到能治癒的方法,很多不肖商人看上這點試圖矇騙,導致很多癌友誤信,不接受正統醫療,呼籲已購買相關產品的民眾踴躍檢舉;若家中有癌症病友,也千萬不要聽信偏方,衛福部也應加緊、加速稽查類似產品,不要讓不肖業者逍遙法外。

出席記者會的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廖崑富表示,若業者未取得醫師資格就執行醫師業務,就涉嫌違法《醫師法》第28條,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出席記者會的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廖崑富表示,若業者未取得醫師資格就執行醫師業務,就涉嫌違法《醫師法》第28條,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出席記者會的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廖崑富表示,若業者未取得醫師資格就執行醫師業務,就涉嫌違法《醫師法》第28條,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衛福部已交宜蘭衛生局查處。

衛福部食藥署研究員劉麗玲說,若相關產品成分是食品,誇大效能可罰400萬元以下罰金,宣稱療效可罰500萬元以下罰金;現在已取樣化驗產品,預計2週內完成,若內含藥品成分,就以偽藥查處,最高可處10年有期徒刑及1億元罰金。

 

https://www.mirrormedia.mg

 

【立院伸冤】妹砸百萬無效棄生機溫翠蘋控廠商再來推銷!

蘋果日報 – ‎2017年3月23日‎
溫翠蘋的么妹Jessica罹患乳癌,花費百萬向經銷代理商李得仕購買宣稱可讓細胞變良性的睡蓮商品,但Jessica乳癌急速惡化已是末期,讓溫翠蘋控訴廠商賺沒良心的錢,今早10點在立委邱議瑩陪同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蘋果》全程直播她為妹妹討公道。溫翠蘋淚 …
 

 
 

溫翠蘋稱妹誤信偏方業者:沒說可治

udn 噓!星聞 – ‎20 小時前‎
李姓睡蓮業者今天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貼文表示,藝人溫翠蘋妹妹是他朋友,在短暫相處過程中,他未曾勸溫翠蘋妹妹放棄正規治療,也從沒表示產品具治療癌症效果。 溫翠蘋上午在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邱議瑩陪同下舉行記者會哽咽說,不肖睡蓮商人非常 …
 

妹花百萬無效溫翠蘋籲勿信偏方

大紀元 (新聞發布) – ‎13 小時前‎
【大紀元2017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藝人溫翠蘋24日與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共同召開記者會,控訴溫的么妹因誤信不肖商人,而放棄正確治療,花費百萬購買宣稱可讓細胞變良性的睡蓮商品,結果因錯失治療時機,導致癌症急速惡化。對此,衛福部 …
 

妹付百萬無效溫翠蘋淚訴:別信偏方耽誤治療

三立新聞網 (新聞發布) – ‎22 小時前‎
藝人溫翠蘋日前出面控訴,不肖業者利用人性弱點推銷產品,讓她罹的么妹Jessica放棄正統治療,導致病情急速惡化,她今(24)日再指出,妹妹付不出錢停止購買產品,對生命放棄希望後,業者竟還再向妹妹推銷產品,她痛批「這不是詐欺是什麼?」她沉痛呼籲友, …
 

誘溫翠蘋妹購睡蓮治業者涉廣告不實

中央通訊社 – ‎14 小時前‎
藝人溫翠蘋(左)24日在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右)陪同下舉行記者會表示,不肖商人非常可惡,利用人性弱點,讓妹妹放棄正統治療,導致癌症急速惡化,希望友不要相信沒有科學驗證過的偏方,耽誤治療。 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106年3月24日.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4 …
 

醫病》溫翠蘋淚訴妹遭不肖商人欺騙籲友勿聽信偏方

自由時報電子報 – ‎20 小時前‎
溫翠蘋在記者會現場哽咽的向友呼籲,強調大家要相信有臨床實驗的科學、醫學,不要相信沒經過驗證的偏方,年輕女孩也不要因為愛美怕切除乳房而錯過治療,像妹妹這樣命都要沒了。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副司長廖崑富表示,若業者未取得醫師資格卻執行醫療業務, …
 

【獨家控訴片】轟廠商誘買百萬睡蓮治溫翠蘋哭訴妹惡化成末期(動畫)

蘋果日報 – ‎2017年3月21日‎
45歲前中國小姐溫翠蘋的么妹Jessica罹患乳癌,去年9月返台治療,溫翠蘋透露39歲的妹妹在3次化療後中斷,之後陸續花約100萬元向經銷代理商李得仕購買和服用宣稱可讓細胞變良性的睡蓮商品,但最近Jessica乳癌急速惡化,已是末期,細胞擴散至肺部,現住 …
 

妹付百萬仍無效溫翠蘋控業者又來病房賣產品

ETtoday – ‎2017年3月23日‎
藝人溫翠蘋的妹妹Jessica因聽信坊間「另類療法」及業者所兜售之昂貴產品,進而中斷正規治療法,導致病情急速惡化。溫翠蘋24日控訴,業者向她妹妹兜售高額產品,花費100多萬元買那些號稱可「讓細胞變良性」的原精、阿淨水等。對此,食藥署表示,若檢驗後發言 …
 

溫翠蘋39歲胞妹末惡化淚控廠商詐騙百萬

自由時報電子報 – ‎2017年3月21日‎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藝人溫翠蘋淚控經銷代理商詐欺,她的胞妹Jessica前年診斷出乳癌,卻聽信廠商指稱產品可治,前前後後花費百萬元,購買各種睡蓮相關製品,無奈現已惡化乳癌末期,住進安寧病房。 溫翠蘋妹妹Jessica於2015年在美國確診乳癌,直到去年9月 …
 

溫翠蘋控訴妹遭騙上百萬經銷商:未宣稱療效

自由時報電子報 – ‎2017年3月22日‎
溫翠蘋透露,罹的妹妹終止化療,認識賣睡蓮產品的李得仕,花了上百萬,喝了聲稱可以治的蓮花香精,沒想到癌症病情反而惡化;宜蘭縣衛生局今日下午會同縣政府警察局刑警大隊,前往位於礁溪鄉的蓮精產品形象館稽查,帶走相關產品回去化驗,預計3週後結果 …
 

妹罹延誤治療溫翠蘋控不肖業者太可惡

udn 聯合新聞網 – ‎2017年3月23日‎
藝人溫翠蘋的妹妹Jessica罹患乳癌二期,因誤信另類療法,花費龐大費用延誤治療,換來癌症末期,溫翠蘋上午由立委邱議瑩陪同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將妹妹使用的產品帶到現場,呼籲民眾不要誤信偏方,也希望有使用的民眾出面指證。 藝人溫翠蘋(右二)的 …
 

妹妹誤信偏方溫翠蘋盼友要相信醫學

TVBS新聞 – ‎2017年3月23日‎
藝人溫翠蘋今天表示,不肖商人非常可惡,利用人性弱點,讓妹妹放棄正統治療,導致癌症急速惡化,希望友不要相信沒有科學驗證過的偏方,耽誤治療。 溫翠蘋妹妹罹患乳癌,花費新台幣近百萬元購買宣稱可讓惡性腫瘤轉化成良性的睡蓮商品,但乳癌卻惡化為末期住 …

研究發現,將近3分之2癌症的發生是因為「運氣不好」

許多人重視養生之道,以預防癌症。不過,根據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將近2/3的癌症發生是無可避免的,就算健康生活也會照樣罹癌。

  • 美國《科學》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將近3分之2的癌症發生是無可避免的,就算健康生活也會照樣罹癌。(法新社)

    美國《科學》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將近3分之2的癌症發生是無可避免的,就算健康生活也會照樣罹癌。(法新社)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金墨爾癌症中心(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針對32種癌症中的突變異常細胞生長進行研究。

研究人員使用DNA測序(DNA sequencing)以及流行病學資料,建立數學模型以評估細胞分裂錯誤在罹癌中扮演的角色。

研究發現,將近3分之2癌症的發生,是因為細胞分裂時隨機產生的錯誤所致,亦即罹癌可能多半是因為「運氣不好」,而非歸咎於遺傳或環境因素。

研究顯示,在部份癌症種類中,例如前列腺癌、腦癌和骨癌等,有超過95%的有害突變是隨機細胞分裂錯誤所引起。

整體而言,66%的癌症突變是細胞分裂錯誤所致,只有29%是生活或環境因素引起,僅有5%是因為基因遺傳造成。

研究共同作者格爾斯泰因(Bert Vogelstein)指出,人們應避免致癌的生活及環境因素。然而,許多人仍將由於隨機的DNA分裂錯誤而罹癌,最好是及早接受癌症測檢、及早治療。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015250

Most cancer mutations are due to random DNA copying 'mistakes'

Science Daily – ‎Mar 23, 2017‎
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 scientists report data from a new study providing evidence that random, unpredictable DNA copying "mistakes" account for nearly two-thirds of the mutations that cause cancer. … However, many people will still 
 

Study finds most cancers occur randomly and are unavoidable

Becker's Hospital Review – ‎6 hours ago‎
For the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Science, researchers from 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 in Baltimore created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DNA sequencing and epidemiologic data from around the globe. … "We need to continue to encourage 
 

Behind the science: Hopkins oncologists discuss their research on the random mutations that cause cancer

The Hub at Johns Hopkins – ‎Mar 23, 2017‎
In a new study examining cancer databases around the world, Johns Hopkins scientists in the Kimmel Cancer Center have discovered that random, unpredictable DNA copying "mistakes" account for nearly two-thirds of the mutations that cause cancer 
 

Study: Majority of Cancer Mutations Caused by Random DNA Copying Errors

Laboratory Equipment – ‎13 hours ago‎
However, occasionally they occur in a cancer driver gene, which is just “bad luck,” study author Bert Vogelstein, M.D., co-director of the Ludwig Center at the 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 said at a press conference about the research. … on 
 

Most cancer mutations result from DNA copying errors

Medical News Today – ‎19 hours ago‎
Two thirds of the mutations that cause cancer may be due to random, unpredictable DNA copying "mistakes,"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from the 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 in Baltimore, MD. These errors are reported to occur regardless of lifestyle 
 

Most mutations in cancer are random DNA mistakes: study

Yahoo News – ‎16 hours ago‎
"Two-thirds of the mutations that occur in cancers are due to the mistakes that cells make when they divide," co-author Bert Vogelstein, co-director of the Ludwig Center at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Kimmel Cancer Center, said at a news conference.
 

 
 

DNA 'typos' may cause 66% of cancer mutations

Futurity: Research News – ‎13 hours ago‎
The study used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DNA sequencing and epidemiologic data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e findings do not in any way suggest that we give up on healthy lifestyles … “We need to continue to encourage people to avoid 

關乳愛 癒合愛 探索好好活密碼

特約:子若
圖:子若/Cindy/受訪者提供
今日登場: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創辦人兼主席鄺靄慧醫生(Dr. Ava Kwong)

http://www.chinapress.com.my/

鄺靄慧醫生覺得,人生最難是找一份你愛的工作,如果找到了,哪怕在工作中需要面對挑戰;但享受工作很重要,唯有如此,任何阻撓都會變成正常與平常,這才能找到繼續走下去的理由!

她在醫學這條路上,不斷探索活好好與好好活密碼。

 

鼓勵帶來正能量 陪姨姨抗癌

三八婦女節當天,兩人合唱一首《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意義非凡,因為兩人身分,曾經一個是病人一個是醫生;私下,兩人更是姨甥關係。鄺靄慧與“姨姨”陳秋霞分享“關˙乳˙愛”的心路歷程!

那個三八婦女節來臨前的星期日下午,位于吉隆坡柏威年(Pavilion)廣場裡的百盛(Parkson)購物中心進行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午后聚會;那是由金獅集團主席丹斯裡鍾廷森夫人潘斯裡陳秋霞主導的《因緣.音緣》分享會。大家都來了,都聽了,都觸動到心靈深處!

去年六月,陳秋霞確診患上了乳癌,隨后,經歷了一場治療過程,不問而知,期間必是充滿煎熬且令人疲憊。彼時彼刻,再度出現在群眾面前的,卻是一個被積極、正面氛圍包圍著的陳秋霞。席間,她特地邀請了主診醫生鄺靄慧從香港飛抵吉隆坡,與她同台開講,為受邀的所有出席者進行乳癌常識與知識的補給。經由她介紹,大家才知道鄺靄慧還有另一個身分,她是陳秋霞的姨甥女。

當天,兩人不只是穿上分別為黑與白的同款上衣,陳秋霞還投姨甥女所好,即是以“唱歌”來作為對這位至親后輩的答謝。這場落在午后的分享會,最終以她倆合唱的一曲英文經典歌《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作為美麗的結束。剎那間,現場瀰漫著親情的溫馨,也散發珍視生命的驛動。

這個一點都不悲秋傷春的景況,到底是醫生鼓舞了病人,還是病人抗病意志頑強?而鄺靄慧醫生又擁有怎樣厚實背景,令陳秋霞放手讓她治療呢?今天有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創辦人兼主席鄺靄慧醫生做客《架勢堂》。

小時愛音樂,長大轉學醫

當天,當她周旋在人群中時,很輕易就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這不僅是憑著那美麗、幹練的倩影,更多的是,她總是掛著親切的笑臉,趨近時,聽見那開朗的笑聲,感覺特別舒心。這樣一個美麗女醫生,肯定不會有哪個病人拒她千里之外吧!

今年45歲的鄺靄慧,誕生于富裕之家,祖父是香港九龍城大地主鄺命光,父親鄺君能曾短期在無線電視當藝員,母親鄺陳美寶則是陳秋霞的姐姐。儘管如此,她依然勤奮好學,累積的學歷、銜頭、經歷如山般高。

現時的她,除了出任醫學界多個重要職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院助理院長、瑪麗醫院/東華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養和醫院乳腺外科名譽顧問醫生,還是亞洲研究基因與乳癌關係的權威,可說是集臨床、學術和醫療行政管理于一身的醫學界人才。

鄺靄慧的丈夫李維達同樣來頭不小,他是香港著名的養和醫院第三任院長,為該院創辦人之一李樹培的兒子,本身是一名知名的眼科專家和醫學界領袖。總括一句,像她這樣一個現代女性,美貌與智慧兼具,事業與家庭兩得意,這要羨煞多少旁人啊!

鄺靄慧自幼就是讀書的料子,不僅數理科學科科難不倒她,同時還精于畫畫、唱歌、跳舞、彈琴,“小時候看著姨姨唱歌,因此,有了很多這方面的接觸,唸書時還參與了音樂劇呢!”她口中的“姨姨”即是陳秋霞,“我們姐妹最愛搶著牽姨姨的手上街。”這份對于姨姨的喜愛后來延伸出一種仰慕,甚至希望長大后可以成為她!”只是,其父親的想法較為傳統,“他認為一個人始終都需要一個事業。”

基本上,她認同父親的說法,“姨姨曾經挨過許多苦頭,尤其作為歌手,不只是要有天分和努力,也需要運氣!所以,不是每個人有天分想要做就做得成,必須結合三大元素才行啊!”后來,她聽爸爸的話,負笈英國深造並選了醫學這條路。

她聲稱,自己愛讀書但不太愛考試!但她還是先后考獲英國倫敦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理學學士、愛丁堡大皇家外科醫學士等文憑;后來,還具有倫敦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外科)等資格。

昔日有姨姨陳秋霞陪著她看遍藝人的生活,如今輪到鄺靄慧陪著姨姨一起對抗病魔!
昔日有姨姨陳秋霞陪著她看遍藝人的生活,如今輪到鄺靄慧陪著姨姨一起對抗病魔!

做好預防,臨危不亂

從事乳腺外科醫生近15年時間,到創辦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10年的時間裡,她接觸的對象從婦女到家庭。這位予人幹練聰穎的女醫生卻說,她生命中有很多事情是從病人處學到的,“尤其是在做乳癌與遺傳關係的過程中,病人的反應教會我不少事情。”

那年2005年,她放下一切,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從事乳癌基因研究;2007年由美國返回香港后,成立了非牟利的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引進全新的基因測試技術,通過家庭健康史等,預知家庭成員患癌風險,並做好預防工作。

她說,在執行此計劃初期,她追蹤好些個病人的家庭,其中包括他們家裡未有患癌的下一代。天性喜歡跟人聊天的她,病人之于她並不只止于病人而已,“我可以把病人的家庭背景與成員都緊記在腦海裡,于是,跟許多個家庭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直至有一回,出現了一個卅多歲的病人,她的心情頓時複雜起來,一方面是終于出現了下一代發病的個案,另一方面,卻因為已成了朋友關係而情不自禁地為對方感到難過。但是,這個年輕的女病人卻教會了她許多事情。

“她已經知道母親是癌症病人,而她本身則是基因突變攜帶者,結果,一路走來,她對乳癌的治療、風險瞭如指掌,表現得不慌不忙,做足心理準備,也做出非常理智的治療。”

作為一個癌症醫生,在跟蹤這些家庭個案的過程中,她發現到,不管一個人做足多少準備,“癌症”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會是突如其來的消息,“然而,相比之下,一個完全沒有做好準備的人,是會陷入更混亂的狀況。”

從病人身上,她有感乳癌的認知與教育對所有女性非常重要,于是,她通過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每年都主辦“關.乳.愛”公眾教育與推廣活動,以提高女性對乳癌的關注與加強意識。目前,該資料庫成功儲存了二千多個華人家庭的資料與數據,她也積極通過公眾籌募善款,為低下階層提供基因測試。

香港媒體以“醫學界的拼命三郎”來形容鄺靄慧,圖為她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病房內,與同僚認真討論病人進展的情景。
香港媒體以“醫學界的拼命三郎”來形容鄺靄慧,圖為她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病房內,與同僚認真討論病人進展的情景。

醫生病患一同成長

在醫院裡,看到的儘是生離死別、悲歡離合,“醫生的最終目的是治癒病人,但並不是每個病例都能如願以償。”多年以前,她曾經處理過一個六十多歲的乳癌複發病人,她因為無法把她醫好而出現不開心的情況。

但對方臨終前反而倒過來安慰她說:“醫生,你不要不開心啊!妳每天來看我、對我笑,其實,我已經好一半了。” 病人的善解人意卻成了醫生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她的這番話讓我非常感動!”

她說,這位老年病人讓她學會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治療成功,“整個過程中,她雖然到最后並沒有好起來,但,她反過來安慰我,還是有些事情改變了。”通過病人的言行舉止,醫生也會“經一事,長一智”,也會一同成長!

在這個充滿無常的環境裡,“笑”成了她最美麗的陪伴!曾經有人問她:這樣愛笑的醫生,病人會相信你嗎?“年輕時也許大家會比較相信其他醫生,但現在不同了,病人會覺得我很容易親近,不會產生害怕。”

她承認,但凡工作一定會有困難和沮喪的時候,然而,不論是在基因研究還是乳癌病人方面,出現的結果往往讓她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有時候,我相信命運(天意)!”在經歷年歲的增長后,她頓悟,每個人在生命中都可以有許多選擇,但是,在某個時候,你會發現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因由,哪怕是好是壞!

這不是恰恰發生在她與姨姨陳秋霞身上的事嗎?小時候,曾以后者為目標,而夢想當個音樂劇演員,誰也沒有料到,長大后,她卻用自己的醫藥專長,跟姨姨一起打了一場硬仗。

當潘斯里陳秋霞確診患上乳癌,流淚最多的人不是她,而是其姐姐鄺陳美寶(右)。
當潘斯里陳秋霞確診患上乳癌,流淚最多的人不是她,而是其姐姐鄺陳美寶(右)。

抽離悲傷,積極救治

在當天的分享會上,陳秋霞有提到,在檢驗報告出來以后,她望著眼前的姨甥女不動聲色模樣,加上手中拿了一堆文件,令她感到忐忑不安。重新憶起不久前發生的事,如今,她終于可以笑著敘述當天的情況了,“我當時是在盤算著如何告訴她呀!”

“我不只是動手術刀而已,在解說病情和不同治療方案時,要懂得按照病人的個性去給予解說,當中需要表達的技巧。”她不是不知道姨姨是個樂觀進取的長輩,“但,我怕她接受不到,因為化療會導致頭髮脫落,而她始終是個歌手,理應會比一般人更注重外在形象。”只是,姨姨陳秋霞表現出來的正面力量超乎她想像!

即便是鄺靄慧在她確定姨姨患上乳癌時,也有過傷心,“我不曉得該如何告訴家人,尤其媽咪。”她說,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她母親比姨姨更為傷心,“媽咪看到姨姨脫頭髮,哭得比她還要多!”夾在醫生與親人兩個角色之間,她必須很快地把自己從悲傷中抽身出來,連病人都表現得很堅毅,醫生又怎能輸給病人呢?

在最初的時候,由于病人的病情受到隱私權的保障,儘管她是陳秋霞的主治醫生,卻也不能向家人討論其健康狀況,“這種感覺是很怪!”雖說姨姨是個名人,但她不會因此而感到壓力,“不管面對哪個病人,醫生的職責就是盡一切能力去治療,更重要的元素是,病人要有心理準備。”她給姨姨捎去的最大忠告是:不得隨意聽取別人說的話,安心接受治療,以及過正常的生活。在姨甥女醫生的眼裡,陳秋霞稱得上是個“好病人”,“覆診時,她還會開玩笑呢!”

勇氣,找回自信

在分享會上,陳秋霞原先戴著一頂灰白假髮走出來,活動進行下半部分時,她暫時離席並走向化妝間,她告訴大家,她要換妝去了!“她有把假髮傳給我看,灰灰的,看起來很時尚!在分享會的前一天,姨姨告訴我會有兩個部分……”結果,當陳秋霞再次出場時,大家都嘩然和驚呼了起來!再次站到眾人面前的陳秋霞,已換作另一個形象,她頂著新長出來的白色短髮示人。

“儘管頭髮長出來了,但不是每個人可以勇敢站出來示人,即使不是名人,也會繼續戴假髮。”她透露,即使在前一天,姨姨也還不確定是否要這麼做,“這需要勇氣!”姨姨走出來時表現的自信,讓她這個主治醫生,亦是姨甥女,感到特別開心!

未來,這位姨姨病人將會是她的“關.乳.愛”活動的最佳代言人,而她將繼續擔任承先啟后的工作,把自己醉心的基因研究工作傳承下去。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三八婦女節裡,她從香港發給我的一封郵件中,她寫到:“今天教導一群護士們關于乳癌與基因。”她一直都在好好活,也在找出讓所有女性活好好的密碼!

新法用血測試癌症基因突變 晚期癌症病人免抽針之苦

 

肺癌,位列本港頭號奪命癌症,根據醫管局2014年數字,新症4,674宗,但同年死亡數字高達3,866宗,死亡數字驚人。之不過,醫療科技發展速度同樣驚人,透過新一代基因圖譜測試,由以往靠抽取活組織,到如今可以靠血液或體液,不具創傷性地測出最多400個癌細胞基因,若發現基因突變,醫生就可對「基因」用藥,治療方案就可更精準,病人亦毋須捱抽組織之苦。 

香港肺癌學會會長區兆基醫生解釋:「在制定癌症治療方案前,須透過組織活檢基因測試,再決定採用標靶治療、化療或免疫治療。」不過,活檢始終具創傷性,此外,若癌細胞已擴散到難於抽取活組織的器官,例如腦,抽組織就變得困難,甚至無法進行。 

區兆基醫生表示:「血液或體液基因測試早已應用於癌症檢查,但由於只能測出一、兩個基因,效率不及能檢測基因圖譜的組織基因測試高。近年出了一個新測試,叫體液基因NGS測試,只須透過血液或體液就可檢測基因圖譜。由於大部份的癌症是因基因變異所致,基因圖譜檢查不局限於已知的突變,能搜索多達數百個基因組,有效測出其癌症的繼發性基因突變。根據檢測結果,就能尋找更多治療的可能性。」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醫生補充:「這項技術主要適用於腫瘤有擴散或復發,或對藥物呈抗藥性的病人。」張醫生以一位肺腺癌女病人王女士為例,指她先後切除腫瘤,並接受化療、電療及標靶治療,仍先後兩次復發,「由於患者不願再接受化療,就建議她接受體液基因NGS測試,結果發現她除了舊有基因突變外,同時發現了兩個新基因突變。」 

結果張醫生同時採用三款針對性標靶藥,王女士病情終受控,治療至今近四個月,病情穩定。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醫生補充:「此測試亦適用於原發腫瘤不詳的病人,約有2-9% 癌症病人在求診時找不到原發腫瘤,醫生現可透過此測試,找出基因突變,從而找到針對性治療的可能性。有外國研究利用此測試向200名原發腫瘤不詳的病人進行檢查,發現192人有一個或以上的基因突變,當中有169人可接受針對性的藥物治療。」 

新測試費用由二萬元至四萬元不等,等候結果約需時三至四星期,視乎檢測基因數量。 

  

撰文:葉凱欣 

攝影:廖建昌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xtplus/

夜晚十點後進食 患乳癌風險最高可增加1.7倍

中大研究表明,夜間進食長達20年或以上的女性患乳癌風險增加1.28倍。

中大研究表明,夜間進食長達20年或以上的女性患乳癌風險增加1.28倍。

中大醫學院聯合兩所海外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習慣於夜間進食的女性患乳腺癌比率最高可增加1.7倍,其中「宵夜首選」杯面等含有高能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更被列為最高危食品!研究又發現,瘦人吃夜宵乳患癌風險更是胖人的兩至三倍。專家建議,夜晚10點後要避免飲食,若肚餓可食用少量蔬果或堅果充飢。

 

中大與多倫多大學、烏特勒支大學合作,在2012年至2015年間,於北區醫院、瑪嘉烈醫院和仁濟醫院訪問了1835位年齡介於20至84歲的本港女士,其中922位為乳癌患者,針對日間及夜間的飲食行為,夜間進食的時間、持續時間、食物種類及頻率進行訪問。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謝立亞解釋,是次研究對於夜間進食的界定為持續多於一年以上每週至少一次於晚上10時後進食。

 

研究發現,若女性於夜晚10點至12點進食,患乳癌的風險將增加0.8倍,在12點至凌晨2點進食,風險增加最多,達1.7倍,而,凌晨2點至4點風險增加0.9倍。而夜間進食長達20年或以上的女性患乳癌風險增加1.28倍。謝立亞表示,其中在夜間進食飯面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增加風險最高,相比較進食少量蔬果、堅果就基本無影響,且身高體重指數(BMI)小於25的女士,患乳癌風險比BMA大於25女士高兩至三倍。

 

 

延申閱讀 : 

 

中大研究:食宵夜港女乳癌風險可增1.7倍籲10點後免進食

香港01 – ‎13 小時前‎
夜晚肚餓煮麵食,隨時增加患乳癌風險!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有食宵夜習慣的女士,其患乳癌風險較無此習慣的女士高。以時間計算,習慣在凌晨12時至2時進食的女士,是高危中之高危,乳癌風險比完全無夜食習慣的人高1.7倍。 負責研究的中大公共衞生及 …
 

食消夜增患乳癌風險

香港蘋果日報 – ‎4 小時前‎
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一項研究,發現愛於晚上10時至凌晨4時進食的女性,她們患上乳癌的風險是常人的1.5倍;假如是食麵、飯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風險更可高至常人的2.79倍。研究提出,深夜進食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或因而增加患乳癌風險,惟因果關係是否 …
 

中大:食宵夜或增患乳癌風險

香港經濟日報 – ‎15 小時前‎
早前有研究指出,夜間進食有機會改變神經內分泌功能如胰島素、褪黑激素及皮質醇激素,從而產生幾種與乳癌高度相關的代謝結果。團隊受這項研究啟發,研究夜間進食習慣和香港女性患乳癌風險。研究人員在2012至2015年間,訪問1,835名20至84歲女士,其中922 …
 

研究:港女性食消夜乳癌風險高1.3倍

加拿大星島日報 (新聞發布) – ‎4 小時前‎
不少港人都喜愛吃消夜。不過中大、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及荷蘭烏德勒支大學的最新合作研究指出,有夜間進食習慣長達二十年或以上的香港女性,患乳癌的風險較其他無夜間進食的人高近一點三倍,以進食粉麵、飯等高能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最高危!中大團隊建議, …
 

女士食宵夜增乳癌風險晚上10時後要停口

on.cc東網 (註冊) – ‎15 小時前‎
結果發現有夜間進食習慣的人,於晚上10時至12時進食的話,乳癌風險比無夜間進食的人增加80%,半夜12點後至凌晨2時進食的風險高達170%,而凌晨2時後至4時,風險達90%。食粉麵、飯的風險最高,但食菜、水果就看不到有風險提升,對吸收營養素也無顯著幫助 …
 

凌晨零時至二時食飯麵乳癌風險增1.7倍

雅虎香港 – ‎3 小時前‎
【晴報專訊】不少上班族都因工作關係要延至深夜才能食晚飯或宵夜,但女士要注意,中大研究發現,女士晚上10時後進食含高能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麵、飯等,會提升患乳癌的風險,而晚上10時至凌晨12時、及凌晨2至4時進食,患乳癌風險分別增8成及9成;而凌晨12時 …
 

研究發現女性晚上10時後進食或增患乳癌風險

香港電台 – ‎16 小時前‎
一項研究發現,在晚上10時後進食,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中大與兩間外國大學合作,在2012年至2015年間進行研究,共訪問1835名20至84歲的香港女性,發現每周至少1次在晚上10時過後進食,並持續長達20年或以上的女性,患上乳癌的風險增加128%。 研究指, …
 

新知》夜間進食罹乳癌風險高學者:1.7倍

自由時報電子報 – ‎3 小時前‎
綜合外媒報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女性若於夜晚10時至12時進食,罹患乳癌的風險將增加0.8倍,在12時至凌晨2時進食,風險增加最多,達1.7倍。凌晨2時至4時風險增加0.9倍。其中,含有高熱量又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杯麵等食物,被列為最高危險食品 …
 

【仲食消夜?】中大研究:晚上10時後吃飯麵女性乳癌風險增

明報新聞網 (新聞發布) – ‎14 小時前‎
另外,研究亦發現若婦女在晚上10時後進食飯及麵,患乳癌風險會較在晚上10時前進食,分別大幅增加約1.6倍及1.8倍。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研究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謝立亞稱,進食蔬果、肉類、小食如果仁及薯片等增加患癌風險較低,惟研究沒有發現上述 …
 

研究指晚間進食飯麵增乳癌風險

商業電台 – ‎17 小時前‎
中文大學與加拿大及荷蘭的大學合作,研究夜間飲食行為,發現女性長期在晚上十時後進食高能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飯和麵,患乳癌的風險明顯增加約一倍,其中在午夜十二時至凌晨二時進食的風險最高,較一般人風險增1.7倍。不過,夜間進食蔬果和肉類,患 …
 

夜晚10時後進食乳癌風險增1.7倍

udn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研究指出,瘦子吃宵夜罹患乳癌風險是胖子的兩至三倍。 至於吃宵夜的時間,研究發現,女性若於夜晚10時至12時進食,罹患乳癌的風險將增加0.8倍,在12時至凌晨2時進食,風險增加最多,達1.7倍。凌晨2時至4時風險增加0.9倍。 調查發現,夜間進食長達20年或以上 …
 

夜間進食增女性患乳癌風險

香港商報 – ‎44 分鐘前‎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謝立亞昨早在記者會稱,在晚上10點至晚上12點進食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會增加80%;晚上12點至凌晨2點進食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最高,增加120%;凌晨2點至4點,患乳癌的風險則增加90%。 報告還指出,夜間 …
 

中大研究指晚十後食高碳水化合物增乳癌風險

新城電台 – ‎17 小時前‎
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 夜間的飲食行為和乳癌之間可能存有關聯, 建議晚上十時後, 尤其於凌晨12時至2時期間, 盡可能避免進食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以免擾亂人體生理時鐘. 研究訪問了1800多名本港女性, 當中過半是乳癌患者, 發現夜間進食長達20年或以上的女性 …

肺癌常用標靶藥物 – Bevacizumab (貝伐珠單抗)

注意:此藥物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病人須憑醫生處方,到已註冊藥房購買。

 

資料來源 :  香港藥劑師學會

 

 

藥物名稱
學名                Bevacizumab  (貝伐珠單抗)
商品牌子名       Avastin

藥物劑型
針劑

孕婦用藥分級
C (動物研究顯示藥物對胎兒有不良影響,但並沒有對懷孕婦女進行對照試驗;或尚未進行動物試驗及婦女研究。此類藥物只能在對胎兒的潛在利益大於潛在風險的情況下使用。

關於此藥物

  • 貝伐珠單抗是基因重組的單株抗體,選擇性與人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結合,阻止VEGF與內皮細胞的相應受體結合,進而阻止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 此藥用於治療擴散性結腸及直腸癌。


使用藥物前, 須注意之事項
如有以下類別之疾病或正在服用下列之藥物,在使用藥物前,請確定醫生或藥劑師知道病人正患有/正在服用,以使醫生或藥劑師決定該病人是否適合使用該藥物:

  1. 腸胃道有破損或腹腔有膿瘡人士
  2. 將會進行大型手術
  3. 患有心臟病及高血壓人士
  4. 若你懷孕或計畫懷孕,請告訴醫生或藥劑師


在下列之情況下, 切勿使用該藥物
如有以下之情況,除非在醫生或藥劑師特別之監督下,否則不可使用該藥物:

  • 對貝伐珠單抗及其藥物成份敏感的人士忌用


如何使用該藥物
請遵循醫生或藥劑師之指示或藥物標籤上列印之指示服用,以下為參考劑量
結直腸癌:
每兩星期一次;每千克體重使用5至10毫克藥物並以靜脈緩慢注射。
若出現腸胃道破損、嚴重高血壓、傷口撕裂、嚴重出血或腎病症候群如嚴重的蛋白尿時應立刻停用。

藥物可能引致之副作用及藥物相互作用

  • 常見副作用包括有腹痛、嘔吐、腹瀉、食慾不振、便秘、口腔炎、傷口的癒合緩慢、出血問題、高或低血壓。
  • 貝伐珠單抗 (Bevacizumab) 與蒽環類(anthracyclines)藥物共用時,可能會增加後者心臟毒性的影響。


使用藥物之重要資訊

  1. 如你正在服用任何藥物(包括西藥,中藥),請在醫生方該藥物前通知醫生你正在服用該藥物。
  2. 請將藥物放在兒童不能拿取之地方,以免兒童誤服。
  3. 如你需要購買任何其他藥物使用,請咨詢你的藥劑師。
  4. 如你需要進行任何手術或檢查(包括牙科手術),請通知醫生你正在服用該藥物。
  5. 如你對任何藥物有過敏反應,請通知醫生。
  6. 在使用藥物前,請小心閱讀藥物標籤或用藥小冊子。
  7. 除在醫生的特殊指示下,請勿自行更改使用藥物之劑量,如你懷疑自己或家人服用過量之藥物,請立即往急症室求診,連同藥物及其標籤帶往急症室。
  8. 請勿給藥物予其他有相同徵狀之病人服用。
  9. 請勿保存已超過有效日期之藥物。
  10. 如對你正在服用之藥物有疑問,請向藥劑師查詢。


有關該藥物之其他資訊
醫管局藥物分類:          自費藥物
香港藥物法例分類:      此藥為醫生處方藥物,須由藥劑師核實處方後配藥。
香港註册編號:              HK-53549
藥物製造商:                 Roche

 

 

延申閱讀  :

 

http://www.crctw.org/Remedy_P3_d.aspx

 
 

面對乳癌挑戰的妳 ( 下 )

乳癌

乳癌食療及食物禁忌」話比你聽咩食得、咩唔食得、點樣補身?原來西醫都有戒口⋯⋯

乳癌食療及食物禁忌 - 戒食雞?戒豆漿?

乳癌化療期間之飲食 - 點補身?洗唔洗戒口?

乳癌

乳癌中醫治療」話比你聽中醫得唔得,幾時先可以試中醫:

乳癌中醫治療 - 我唔想做手術,中醫得唔得㗎?

乳癌

保險魔鬼細節你要知」教你喺未對抗乳癌病魔前,如何對抗保險公司陷阱:

乳癌治療費用 - 危疾保險保唔保?

乳癌手術費用 - 手術收費貴唔貴?醫療保險包唔包?

乳癌同路人分享

乳癌同路人分享」系列,等過來人帶領你越過乳癌幽谷(歡迎投稿,與同路人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一同走過乳癌的幽谷-夢想高飛

夢想高飛-夢

夢想高飛-想

夢想高飛-高

夢想高飛-飛

乳癌

乳癌支援」系列等你知道有咩人係你最沮喪嘅時候幫到你手:

患癌母親的兒童支援

乳癌資助計劃 - 為你搜盡全城最紅乳癌優惠

有乳癌怎麼辦?

 

心裡有疑問?上面冇你要嘅野?去「關注乳房健康的妳」睇吓有冇⋯⋯
http://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

封面圖片來源:改篇自wikihow
分段圖片來源:改篇自互聯網

 

馬國權醫生  外科專科

香港的乳癌治療資訊 http://www.breasthk.com/facing-breast-cancer/

 

延申閱讀 :

面對乳癌挑戰的妳 ( 上 )   http://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

面對乳癌挑戰的妳 ( 中​ http://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

面對乳癌挑戰的妳 ( 中 )

乳癌

乳癌化療」系列教你乳癌化療嘅一切:我需唔需要化療?用咩化療好?有咩副作用?點處理?希望你見到呢個世界,原來黑暗盡頭係一片光明⋯⋯

乳癌化療需知 - 我洗唔洗化療?

乳癌化療時間 - 手術前做?手術後做?

乳癌化療需唔需要 - 著數計算機火併乳癌基因測試

乳癌化療AC針TC針 - 乜藥黎㗎?

乳癌化療選擇 - 咁多組合點樣揀?

乳癌標靶治療 - 乳癌HER2型點樣揀?

乳癌雙標靶治療-HER2型乳癌的春天

乳癌化療費用 - 要用幾多錢?貴唔貴?

乳癌化療療程 - 吊針過程大公開

乳癌化療甩頭髮 - 點處理?幾時生返?

乳癌化療嘔吐 - 終極止嘔藥

乳癌化療副作用 - 辛唔辛苦?點處理?

乳癌化療期間之飲食 - 點補身?洗唔洗戒口?

乳癌

乳癌標靶治療」系列教你標靶治療嘅一切:點配合化療?費用貴唔貴?有咩副作用?

乳癌化療AC針TC針 - 乜藥黎㗎?

乳癌標靶治療 - 乳癌HER2型點樣揀?

乳癌雙標靶治療-HER2型乳癌的春天

乳癌類型巡禮 - 與你細數HER2型乳癌的歴史

乳癌

乳癌電療」話你聽電療同化療有咩分別?過程係點?有咩副作用?有咩後遺症?費用幾多?清楚了解之後你就知道原來鬼片冇鬼,原來唔洗驚⋯⋯

乳癌電療大解構-原來唔洗驚

乳癌

乳癌荷爾蒙治療」話你聽點解要食抗女性荷爾蒙藥?有咩藥揀?點食法先最啱你?食幾耐?幾多錢?有咩副作用?希望你日日keep住食,藥箱都變成首飾箱⋯⋯

乳癌荷爾蒙治療 - 點解我仲要食藥?

乳癌荷爾蒙藥-究竟食咩藥?

乳癌荷爾蒙藥-不同年紀嚴選最正確食法

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是福還是禍?

 

封面圖片來源:改篇自wikihow
分段圖片來源:改篇自互聯網

 

馬國權醫生  外科專科

香港的乳癌治療資訊 http://www.breasthk.com/facing-breast-cancer/

 

延申閱讀 :

面對乳癌挑戰的妳 ( 上 )   http://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

面對乳癌挑戰的妳 ( 下​​ )   http://www.cancerinformation.com.hk

免疫療法﹕Anti PD-1 和Anti PD-L1

Photo from smartpatients.com

 

免疫系統是我們身體一個防護系統,幫助攻擊一些入侵身體的細菌和病毒。其中免疫系統的一些  T淋巴細胞可以對產生特殊抗原反應的目標細胞  (包括癌細胞  殺滅,功能就像一個殺手。

 

醫學研究發現癌細胞會抑制免疫系統對抗癌細  的反應,令T淋巴細胞失去阻止癌細胞生長和擴散的能力。研究顯示最終引致  T淋巴細胞不能殲滅癌細胞的原因是由一種存在叫  T淋巴細胞表面一種叫  PD-1 的蛋白質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被一種存在於癌細胞表面一種叫  PDL-1的蛋白質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所抑制。PD-1和  PD-L1是一對的, 存在於免疫T淋巴細胞的  PD-1屬受體,所以中文名稱可譯作細胞程式死亡受體  -1;存在於腫瘤細胞的PD-L1屬配體,中文名稱可譯作細胞程式死亡配體  -1。兩者一旦結合就會抑制    T淋巴細胞對癌細胞作出攻擊。

Photo  from  http://labiotech.eu

 

因此只要把兩者中的其中一個拑制住,不讓 PD-1和  PD-L1結合,這樣免疫系統就可繼續發揮作用,控制癌細胞。近年推出市場的一些免疫治療藥物的也是應用了這個機理。如果藥物目標是拑制  PD-1蛋白質,我們稱它為  Anti PD-1藥物,相反如果藥物目標是拑制  PD-L1蛋白質則稱它為  Anti PD-L1藥物。為了使免疫系統能重新回復殲滅癌細胞的能力,藥廠分別發展了  Anti PD-1 和  Anti PD-L1兩類免疫療法藥物。Anti PD-1搶先推出了市場,這類藥物包括了Opdivo (Nivolumab) Keytruda (Pembrolizumab)Nivolumab Pembrolizumab兩隻不同藥廠生產的  Anti PD-1免疫治療藥物,原理都是阻止細胞製造出  PD-L1 的蛋白質,因此我們免疫系統的  T淋巴細胞可以辨識到癌細胞而去把它殲滅。但由於正常細胞的  PD-L1 蛋白質也被抑制,所以有機會被T淋巴細胞錯誤攻擊,誘發不良免疫反應 (Induce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造成免疫系統攻擊身體的正常器官和組織,嚴重情況下可能威脅生命。

 

另一類較遲推出的免疫療法藥物屬  Anti PD-L1藥物。Anti PD-L1藥物作用於腫瘤細胞,並不作用於  T淋巴細胞,亦不會減弱正常組織細胞防禦T淋巴細胞的錯誤攻擊,所以這方面的安全性較高。Atezolizumab和  Avelumab兩隻不同藥廠生產的  Anti PD-L1藥物。根據現有的臨床數據顯示,Anti PD-L1的副作用太不嚴重。羅氏藥廠的  Tecentriq (Atezolizumab) 已經上市了,而輝瑞  (Pfizer)和默克  (Merck)合作的  Avelumab 則仍在臨床試驗中,相信亦會相繼推出。到時病人又可以有多一種藥物去選擇了。

 

師兄隨筆 ( 2017-3-19 )

 

參考﹕

https://www.jci.org/articles/view/80011

http://pansci.asia/archives/71871

http://www.ejcancer.com/article/S0959-8049(16)00151-9/abstract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207545/

http://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015.63.7421?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3dpubmed

http://meetinglibrary.asco.org/content/163764-17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007272/

http://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16)31046-2/pdf

https://www.fda.gov/Drugs/InformationOnDrugs/ApprovedDrugs/ucm525780.htm

http://www.pfizer.com/news/press-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fda_accepts_the_biologics_license_application_for_avelumab_for_the_treatment_of_metastatic_merkel_cell_carcinoma_for_priority_review


【癌症知多D】免疫治療篇(EP.3) – 免疫療法同傳統化療有甚麼分別? (陳方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