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肝癌(一)︰心結

醫學新知 癌症
香港中文大醫學院腫瘤學系

肝癌(一)︰心結
3月29日 星期一 00:18
四十來歲的張先生在一所中學擔任教師,最近三個月他感到肚漲。最初以為是消化不良加上每天教務繁重,他找了點成藥服用便捱過來。直到最近張老師跟學生燒烤旅行後,上腹突然劇痛,他立刻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患上第四期肝癌    。腫瘤已經擴散到肺部和淋巴。

我在癌症中心接見張老師,覺得他精神尚可,但對話間卻不經意展露出點點憂愁。細問下張老師慢慢道出了心中的疑惑:「我不煙不酒,生活正常,為什麼會患上肝癌?」多年的診症經驗告訴我,這問題不單是張老師的心結,也同時困擾著很多肝癌病人、病人的家屬甚或普羅市民。

原發性肝癌(以下簡稱肝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平均有超過1,500宗案例,當中男性患病的機會較女性高3至4倍。研究發現,出現肝癌的年紀中位數大約為60歲,但在亞洲亦有很多年青的病患者。在香港,乙型肝炎是肝癌最主要的成因,平均每十個市民便有一個是帶菌者,張老師便是其中一人。即使沒有長期酗酒的習慣,慢性乙型肝炎帶菌者患上肝癌的機會仍然比平常人高出大約200倍。

由於早期的肝癌沒有明顯症狀,要預防肝癌,乙型肝炎帶菌者最好定期進行超聲波和抽血檢查甲胎蛋白,以求能發現早期的肝癌並及作出治療。最近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跟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利用超過十年的數據,合作研發出一項計分系統。

乙型肝炎病人可透過五項數據 (包括歲數、有否肝硬化    的出現、血液內的球蛋白、膽紅素和乙型肝炎病毒DNA)來得知自己患上肝癌的機會。

例如:一個40歲的病人,如果沒有肝硬化加上抽血的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DNA正常,患上肝癌的風險跟正常人接近無異。相反地,如果病人已經有肝硬化的現象或血液的球蛋白太低,10年之內患上肝癌的風險便會高達三成。這個嶄新的計分系統不單能協助醫生客觀地找出高危病人,亦能讓低危病患者消減不必要的疑慮。

張老師雖然已確診患上肝癌,未能直接受惠於此計分系統,但現在他參與了臨床研究,正接受新藥治療,仍能分享到近年醫學發展的成果。他現在病情亦已稍為穩定。我在此衷心祝願他身體健康,心靈平安。

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

助理教授陳林

(肝癌) 台灣 : 口服標靶結合光子刀 末期肝癌希望

 口服標靶結合光子刀 末期肝癌希望

2010-03-07 中國時報 龔善美 

已有20餘位患者接受這種治療方式,治療反應率高達70%,臨床上也曾有肝癌腫瘤在5公分以下經治療完全消失的案例。 

     國內晚期肝癌治療日前已見重大突破,藉由口服標靶藥物(Sorafenib)加上導航式光子治療的合併治療,可以增加治療反應率達七成以上;這項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暨癌症中心主任邱仲峯發現的肝癌細胞學實驗相關醫學論文,業已於2009年10月刊載在國際醫學期刊〈Cancer biology & therapy〉上,並被選用為封面。 

     惡性腫瘤是近年國人10大死亡原因之首,而肝癌則高居癌症死亡率第2位。一般人都知道肝是「無聲的器官」,由於沒有神經,發生病變時幾乎沒有什麼症狀,一旦發現異常,往往都已病況嚴重,因此肝癌能夠早期發現的機率並不高,邱仲峯指出,國內每年約8000名肝癌病患中,能夠早期發現並動手術治療的比例只有15%左右。 

     血管栓塞 目前治療主流 

     目前針對中晚期肝癌的治療主要以血管栓塞為主,其餘如化學療法、電燒、酒精注射、放射治療或導航式光子刀治療等各種單一治療方法,反應率從10%到50%不一,治療成效有限,也常遇到抗藥性等治療瓶頸。 

     會開始研究將光子刀與口服標靶藥物(Sorafenib)兩者結合在一起來治療晚期肝癌,邱仲峯醫師表示,是3年前受到治療1位肝臟裡有2顆腫瘤患者的啟發,由於該名以口服標靶藥物(Sorafenib)治療的患者,有1顆腫瘤與腹膜沾黏而疼痛不堪,為減輕患者疼痛,邱仲峯以導航式光子治療照射腫瘤,結果受照射的腫瘤明顯縮小到幾乎看不見,但另1顆未經照射的腫瘤則大小維持不變,因而促使他進一步投入這項治療肝癌細胞學的實驗,並將成果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上。 

     邱仲峯指出,經仔細研究,發現口服標靶藥物(Sorafenib)具有短時間內可誘發肝癌細胞粒腺體產生大量自由基的全新作用機轉,正好符合光子刀治療的需求,兩者加成運用,可藉大量產生的自由基,加強光子治療瞬間大量殲滅肝癌細胞的作用,進而提升肝癌的治療反應率。 

     多數患者適合 部分不宜 

     目前,已有20餘位晚期肝癌患者接受過邱仲峯醫師這種結合兩者的治療方式,治療反應率高達70%,臨床上也曾有肝癌腫瘤大小在5公分以下經治療腫瘤完全消失的案例;未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奇美醫院可望自今年年中開始,共同展開大規模的臨床實驗。 

     「口服標靶+導航式光子治療」目前雖以無法手術、栓塞治療失敗的晚期肝癌患者為主,但並不侷限於只能適用在晚期肝癌患者,邱仲峯表示,有些同時有心臟病、糖尿病而不宜手術的肝癌患者,也可採用這種方式進行治療;雖然多數肝癌患者都可適用,不過,若是肝硬化程度分期為Child B、C以及黃膽指數高於2(Bilirubin Total >2),肝功能恢復有問題的患者,則不宜採用。

(肝癌) 體內放射療法傷害少效果佳

 

肝癌死亡率雖高,尤幸尚有不少治療方法,為患者帶來一線生機。一項臨床研究確認,採取一種名為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法(SIRT療法),為不宜施手術切除原發性肝癌的患者進行治療,有一定療效。
現時治療肝癌的傳統療法,包括施手術切除腫瘤,惟非所有患者均適宜採用。一家專門研究腫瘤療法公司,昨發表一項歷時6年臨床研究,發現SIRT療法對不能施手術切除原發性肝癌的患者,有一定療效。SIRT療法是採用數以百萬顆稱為SIR-Spheres 微球體的微小粒子,由曾受專門訓練的介入放射科醫生,進行診治。

較只用化療效果更顯著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梁惠棠醫生解釋,臨床研究顯示,肝癌患者接受SIRT療法後,腫瘤收縮率比其他療法高,可延長腫瘤受控制時間。與單獨使用化療相比,SIRT療法令腫瘤收縮的效果更顯著,對正常組織影響亦較低。
他又稱,香港自1990年起,已首次有患者接受SIRT療法,至今已超過600個病例。另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接受這類治療病人的平均存活期達12.8個月,比傳統療法長,更進一步支持他們把SIRT療法推廣至更多患者。
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講座教授劉允怡稱,威爾斯醫院在此20年間,也曾利用此療法治療200名肝癌患者,效果理想,且只有輕微副作用如發燒、疲倦等,現有此研究確認,應可繼續發展。
新報記者

(肝癌) 電燒治療 適用3公分以下小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2011.09.25 02:39 pm

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友人到醫院探視朋友,卻發現病床上空空的。

友人:「人那裏去了?」

護士:「去燒了!!」

「去燒了?」「難道是走了?!」「怎麼那麼快?上星期才見面的!」

「怎麼會在醫院燒呢?」難道不景氣醫院也兼做殯葬事業?」

護士見他一臉狐疑,再補了一句:「就是在樓下燒呀!做電燒治療呀!」

原來是病人得了小型肝癌,醫生決定使用電燒療法來治療,是電燒肝腫瘤,不是燒人!

電燒治療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肝癌治療,原理是將細針穿入到肝腫瘤部位,導入無線電波,在細針尖端產生高熱,將腫瘤細胞燒死。

這種治療方法通常適用於三公分以下的小型肝癌,特別是部位太深的腫瘤,或是肝硬化嚴重,不適宜做手術切除的病人。由於電燒範圍的限制,太大的腫瘤就不容易完全燒死。據研究,三公分以下的肝腫瘤,95%可以完全燒死,三至五公分約有85%到90%可完全壞死,腫瘤越小,電燒完全燒死的機率越大。由於效果明確,病人痛苦少,取代了以前需要手術切除的大手術,而比以前的酒精注射治療方式療效也較好,因此目前是除了手術切除外的第二位首選治療方法。

但肝癌有一個特點是容易復發,即使原來的肝癌腫瘤完全消滅了,肝臟其他部分的肝細胞也有可能再長出癌細胞來。這是因為人體感染B肝或C肝後,通常全部的肝細胞都會受到感染,而全部的肝臟也都會發炎,因此肝臟內任一肝細胞都有可能冒出癌症來。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保肝防治之道就是避免感染B型或 C型肝炎病毒,一旦有了B肝或C肝,一定要定期抽血檢驗甲種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明確保肝,保有彩色的人生。



全文網址: 電燒治療 適用3公分以下小肝癌 | 健康天地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611472.shtml#ixzz1Yz7Co2Z4 
Power By udn.com

(肝癌) 肝腫瘤破裂 會呼吸急促喘不過氣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2011.10.03 10:37 am

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病房迴診時,病床上躺著一位中年女性,呼吸急促、滿臉愁容,住院醫師安排她照了胸部X光、心電圖都正常。家屬很緊張,因為病人肝臟長了一顆3公分的腫瘤,怕惡化了。

我摸摸了病人的肚子,無特別異常,看病人血紅素指數也正常,沒有理由會那麼喘。

「會不會是大失血了?」我心平氣和的問家屬。

「是腫瘤破掉內出血嗎?」家屬很緊張的問。

「不是啦,我是說近日股票慘跌,是不是荷包大失血,所引起的?!」

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肝臟長了腫瘤,一般是不知不覺,也不會影響呼吸心跳的。但是如果腫瘤太大了破裂出血,或者腫瘤雖然不大,但長在肝臟表面,就有可能破裂出血,造成肚子大痛、血壓下降、血紅素降低,嚴重時會有呼吸急促,喘不過氣來。

這位女士,肝腫瘤長在裡面,不可能破裂,也不會有任何症狀,更不會因此而氣喘心跳加速。但大環境不好,股票慘跌,荷包大失血,多年積蓄一下子減少了不少,任何人都會愁眉不展,笑不出來的。對某些人而言,可能精神打擊太大,表現更為明顯,讓人以為是肉體出了亂子。不管如何,在經濟不景氣中,更要保有一顆好肝及健康的身體,「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將錢財置之度外看的開,才能過著彩色快樂的人生。



全文網址: 肝腫瘤破裂 會呼吸急促喘不過氣 | 健康天地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626443.shtml#ixzz1ZvX8Ohv3 
Power By udn.com

 

許金川教授的專欄文章已集結出書,書名「遠離肝苦很簡單」,請洽肝病基金會或各大書店購買,另有「保肝冷笑話」app(i-phone及Android版),歡迎免費下載,讓您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保肝知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免費索閱。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您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華泰銀行回饋社區鄰里,舉辦系列免費肝病檢驗活動,10月6日(四)上午10:00至12:00在華泰銀行萬華分行舉行,詳情請洽萬華分行。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24號,電話:(02)2306-2699


全文網址: 肝腫瘤破裂 會呼吸急促喘不過氣 | 健康天地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626443.shtml#ixzz1ZvXHPpT6 
Power By udn.com

(肝癌) 醫療素描:肝炎、酗酒、嗜吃 肝癌高危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擔當多重功能,包括負責轉化食物中的糖份、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便身體吸收所需的能量,並將肝糖和維他命等養份儲起,以備不時之需。肝臟又能解毒,負責除去酒精等有害的物質。肝臟亦能自行修復損傷,但部份情況下肝臟受損後難以復原,演變成肝癌。
引致肝癌的最主要因素為乙型肝炎,佔所有個案八成。肝癌與飲食習慣同樣息息相關,例如酗酒者的肝臟因經常要分解酒精,令肝細胞「過份操勞」,容易誘發癌症;嗜吃高熱量食品的人士,也較容易罹患脂肪肝,隨時惡化成為肝癌;故要預防肝癌,可由改善飲食習慣開始。另有小部份肝癌是由身體其他器官的癌細胞擴散所致。

癌症殺手第三位
根據醫管局數據,肝癌死亡率高達一成多,位列本港癌症殺手第三位,但難以在病發初期發現,八成患者確診時腫瘤已長大至無法以手術切除根治,要先接受介入治療、電療或化療。常見病徵如體重驟降及因腹水引致肚脹等,均已屬晚期病徵;患者也會因肝臟無法正常分解來自血液中的物質「膽紅素( Bilirubin)」,令皮膚變黃,即所謂的「黃疸病」。
位於肝臟內的膽管癌亦屬肝癌之一,但與肝癌比較,膽管癌罕見得多,每年只有 200至 300宗新症;膽管癌的成因至今未明,但在落後地區,膽管癌多數與肝臟寄生蟲有關。
撰文:陳凱迎
資料提供:養和醫院綜合腫瘤中心副主任梁惠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amp;cat_id=15500637

(肝癌) 香港 肝癌治療 日新月異

 

頭條日報專醫百科 

撰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 ﹣ 賴寶山教授

肝癌治療 日新月異

肝癌是最難治療的癌病之一。但隨著近年醫療技術和藥物不斷改良,治療肝癌的成效已獲顯著提升,患者的痊癒性治療機會亦已經增加不少。

一般而言,根治肝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接受切除手術,惟此方法較適合發病初期的患者,如腫瘤沒有出現擴散或肝功能理想的人士;而無法接受切除手術的肝癌病人,可考慮熱消融治療、經動脈栓塞治療或標靶治療。

熱消融治療的原理是透過手術將腫瘤的組織加熱至逾攝氏60度,以殺死癌細胞。經動脈栓塞治療則是將化療藥物或放射同位素經由肝動脈導管注入供應肝癌的血管,再注入微粒令供應肝癌的動脈被堵塞,使腫瘤無法吸收養份而壞死。

較晚期的病人則可考慮使用標靶藥物,它透過阻截癌細胞生長訊號的傳遞及血管的形成,以抑制腫瘤生長,而「索拉非尼」是目前唯一被證實可以改善晚期肝癌病人存活率的標靶藥物。

基金會呼籲有乙肝或肝硬化的患者定期進行肝臟檢查,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以預防肝癌。

詳情請瀏覽「香港肝癌基金會」的網站 – www.hklcf.org

(肝癌) 香港 認知肝癌的高危因素

 

頭條日報專醫百科

撰文: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內科副主任 – 梁惠棠醫生

認知肝癌的高危因素

肝臟是人體的維生器官之一,其功能眾多,包括生產及儲存熱量、分解體內毒素、製造膽汁和蛋白質等,因此若患上肝癌,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甚廣。

醫學界相信乙肝病毒、肝硬化及長期酗酒是導致肝癌的主要高危因素。根據醫管局的資料顯示,全球逾五成的肝癌個案是由乙肝病毒所引致,而慢性乙肝病毒帶菌者患肝癌的機會比非帶菌者高約100倍 。與此同時,乙肝人士較容易出現肝硬化,進一步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在香港,乙肝是十分普遍的慢性疾病,估計約十分之一的人口是帶菌者或曾感染乙肝。本基金會呼籲有乙肝或肝硬化的人士要定期進行健康普查,最好每半年進行一次腹部超聲波及血液檢測,以便及早發現有否出現肝臟病變的情況。

此外,肝臟負責分解體內毒素。若長期酗酒,容易導致肝臟慢性中毒而引發肝硬化或肝癌。要預防肝癌,最重要是避免煙酒,並維持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如定期進行適量運動、奉行均衡飲食等。

如欲了解更多肝癌資訊,歡迎瀏覽「香港肝癌基金會」的網站 – www.hklcf.org

(肝癌) 香港 肝癌診斷概況

 頭條日報專醫百科 

撰文:伊利沙伯醫院放射診斷部專科顧問醫生 – 郭昶熹醫生

肝癌診斷概況

肝癌的發病初期無任何明顯病徵,因此不少患者在確診時已屆中晚期,錯失根治良機。幸好近年的診治技術日新月異,有助患者及早確診,提升病人存活率。

診斷肝癌的方法眾多,常見的包括血液甲胎蛋白檢查、腹部超音波掃描、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及正電子掃描等。甲胎蛋白是肝癌細胞分泌入血液的一種癌指標。當癌細胞不斷增生,血液甲胎蛋白數值也會上升,但約三分一患者的血液甲胎蛋白數值不會增加,因此需輔以影像技術進一步確診。

腹部超音波掃描可初步確定腫瘤的大小和位置;而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掃描則可得出肝臟細緻的圖像及癌腫有否入侵血管或擴散,令醫護人員更清楚了解癌腫的情況;正電子掃描則是較先進的全身性同位素掃描,可準確了解癌細胞的擴散程度。

由於癌症的不同期數、擴散程度會直接影響用藥或是否接受手術切除的決定,因此患者在診治的過程中,有機會接受多種的影像檢測,需留意個別的檢查費用需病人自費。

詳情請瀏覽「香港肝癌基金會」的網站 – www.hklcf.org

中醫治療鼻咽癌注重蠲毒逐瘀化痰結



鼻咽癌是發生在鼻咽部的惡性腫瘤,早診斷早治療是治癒癌腫的關鍵。中醫認為,鼻咽癌發病主要是由臟腑機能失調,火毒、瘀血、痰濁內生,留結鼻咽而變生癌腫。因此,治療時根據患病體質、發病情況不同,分別採用清火蠲毒,活血逐瘀,化痰散結等方法進行治療,多數能夠達到控制癌瘤發展,防止轉移、減輕痛苦,消除病變等作用。對於鼻咽癌EB病毒血清升高尚未有症狀出現的患者,中醫藥亦有消除病毒的良好作用。


一、清火蠲毒
適用於火熱壅結致病者。表現為鼻咽部癌腫呈菜花狀,表面潰爛,腐物黃濁穢臭,時有衄血,涕痰黃稠量多,頭痛鼻塞,耳悶耳鳴,煩躁易怒,口苦口乾,渴喜冷飲,大便乾結,小便黃,舌質紅,苔黃厚,脈弦滑等。治宜瀉火蠲毒,散結消腫。方藥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常用藥物如龍膽草、柴胡、黃芩、梔子、生地、當歸、車前草、蘆薈、半枝蓮、板藍根、金銀花、連翹、甘草等。

二、活血逐瘀:
適用於氣血瘀滯致病者。表現為鼻咽部癌腫暗紅質硬,凹凸不平,頭痛明顯,鼻塞,鼻涕中帶血,耳內悶脹或刺痛,胸脅脹痛,舌質紫暗,脈細澀等。治宜活血逐瘀,軟堅散結。方藥可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常用藥物如丹皮、赤芍、生地、當歸、桃仁、紅花、牛膝、柴胡、川芎、三棱、莪術、土鼈蟲、甘草等。

三、祛痰散結
適用於痰濁鬱結所致者。表現為鼻咽癌腫塊灰白,腐物粘濁量多,或頸部包塊質硬無痛,頭重頭暈,鼻涕倒流,咳嗽,痰多粘稠,胸悶,納差,大便黏滯不爽,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或厚膩,脈弦滑等。治宜祛痰化濁,散結消腫。方藥可用導痰湯或清氣化痰丸加減。常用藥物如膽南星、制半夏、化橘紅、枳實、瓜蔞、黃芩、茯苓、生薏苡仁、半枝蓮、白花蛇草、山慈姑、石上柏、甘草等。     
  
四、化濕蠲毒
對於鼻咽癌EB病毒血清升高,尚未有症狀表現者,多屬濕毒或濕熱邪毒蘊積,治療宜化濕清熱蠲毒。方藥可用甘露消毒丹加減。常用藥物如藿香、茵陳、滑石、黃芩、石菖蒲、貝母、連翹、豆蔻、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板藍根等。

五、扶正蠲毒
若鼻咽部癌腫後期,癌腫擴散,形體消瘦,面容乾黃憔悴,或化療﹑放療後精神萎頓,毛髮稀落,神疲乏力,口咽乾燥,頭暈耳鳴,舌紅,脈沉細等。一般多用益氣養陰,扶正蠲毒之法。方藥可用生脈散、八珍湯、沙參麥冬湯等加減。 藥物可選用人參、西洋參、麥冬、五味子、炙黃芪、黃精、制何首烏、地黃、百合、石斛、石上柏、半枝蓮等。

治療期間應注意適當休息,調整心情,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戒鬱怒;注意均衡飲食,禁煙酒辛辣蝦蟹及醃製食品等,均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首席講師王永欽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