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添成醫生 DR CHOY TIM SHING

蔡添成醫生 

DR CHOY TIM SHING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 (HK) 1991
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  FRCR 1998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FHKCR 2001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FHKAM (Radiology) 2001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Honorary Clinical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linical Oncology, 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地址︰  
地區︰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辦公室電話︰
電郵地址︰

 

治癌費天價 自願醫保不夠付

 

  • 自願醫保治癌費加碼保障至15萬元,惟部分<a href=癌症如乳癌,治療費一年可高達40萬至50萬元。  (資料圖片)” title=”自願醫保治癌費加碼保障至15萬元,惟部分癌症如乳癌,治療費一年可高達40萬至50萬元。  (資料圖片)” class=”lightboxcbe269be74e8216dcb5da3e5b0b8f8e0″ id=”yui_3_9_1_1_1426912156400_647″ style=”border: 0px;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

    查看相片

    經濟日報 – 自願醫保治癌費加碼保障至15萬元,惟部分癌症如乳癌,治療費一年可高達40萬至50萬元。  (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專訊】自願醫保公眾諮詢延長一個月,且12項最低要求「有價講」。據悉,當局擬只針對半數12項「最低要求」具體立法,不包括非手術癌症治療至少賠償15萬元或以上的要求。

當局曾蒐集本港癌症治療費數據,市面一般保險僅賠償5萬元,即使自願醫保加碼保障至15萬元,部分癌症仍不夠賠,例如數字正冒升的乳癌,一年治療費高達40萬至50萬元。保險業指,醫保要夠賠癌症治療,保費每年最少6,000元。

公眾諮詢期 延長一個月

現時巿面大部分醫保計劃不涵蓋癌症的化療、標靶治療等費用,即使有涵蓋也只提供5萬元賠償上限,不少投保人要另購危疾保險以支持治療費。

按政府擬推行的自願醫保計劃,12項最低要求當中,每宗癌症的非手術治療,即包括電療、化療和標靶藥治療,要求要提供每年15萬元的賠償。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去年非正式蒐集本港最普遍的5類癌症,包括肝癌、肺癌、腸癌、乳癌及淋巴癌的治療費用,結果顯示,每年15萬元的保額,足以支付大部分癌症的治療費用,不過部分癌症如乳癌,治療費一年可高達40萬至50萬元。

要達到醫保的保單有15萬元的癌症非手術治療保障,估計每年保費須因而增加200至300元。但若要醫保的保單完全應付到癌症治療開支,則保費要進一步大幅加碼。

保險業聯會醫療改革專責小組副主席陳秀荷表示,一份醫保產品保費起碼要6,000元以上,才足以提供一年30萬至50萬元的治療費。

「保聯」:加至15萬也不夠用

陳坦言,15萬元保額對不少癌患者確實不夠用,例如腸癌治療一年也要10多萬元、乳癌起碼要20多萬元,但因不少投保人會動用包括公司和個人的醫保,故一般足夠。

她又稱難確定當局如何計算出只要加多200、300元,就能將癌症非手術治療保障提升到15萬元,未來要向政府了解。

事實上,醫保保單須提供15萬元的非手術癌症治療保障能否成事未可知,事緣在保險業的反對聲下,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昨表示,保單的保障水平高低可以討論。

不過,他重申部分底綫必須堅持,包括必定受保及終身續保不涉額外附加費等。

本身為外科專科醫生的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表示,治療乳癌,二期或以上,除了手術治療外,另亦多要電療、化療和標靶治療,手術費、電療和化療各需約10多萬元,而標靶治療一個療程更要30多萬元,故合計約70萬元,對患者負擔甚為沉重,而當中並未計算如部分病人需進行乳房重建所產生的費用;另有部分病人需用賀爾蒙標靶藥,治療費更是天文數字,可能需達100萬至200萬元。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周倩明則指,乳癌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標靶藥治療,要視乎是否有特定的遺傳因子。

如HER2型乳癌,一般僅2至3成患者需使用化療和標靶藥混合治療,其餘約7成患者,則僅需用其中一種方法,故治療費便不用那麼貴。

周倩明續指,雖然現時已有不少醫保產品,就算非住院的日間治療,包括電療、化療針或標靶藥治療,亦會賠償,但保額大部分不足夠,不少患者要使用危疾保險索償。

 
 
 

李詠梅醫生 Dr. Lee Wing Mui, Anne

 

李詠梅醫生 DR LEE WING MUI, ANNE

 

性別︰

專業資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76
英國倫敦大學放射治療學文憑 1982 
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 1983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1992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放射科) 1993

 

註冊專科︰ 臨床腫瘤科

地址︰

香港柴灣樂民道3號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臨床腫瘤科

地區︰

柴灣

執業類別︰

醫院管理局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醫療服務項目︰

Linear Accelerators Simulatior Computerized Planning system Brachy therapy systems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醫療程序及手術︰

 

使用醫院︰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辦公室電話︰

2595 4173

辦公室傳真︰

2904 5216

傳呼機 :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黃家銘醫生 DR KEVIN WONG

黃家銘醫生

 

黃家銘醫生  DR KEVIN WONG

性別︰

專業資格︰

澳洲雪梨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澳洲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註冊專科︰ 放射科

地址︰

安健腫瘤治療中心

金鐘夏慤道18號海富中心一期5504-05

地區︰

金鐘

執業類別︰

私人執業

語言或方言︰

廣東話, 英文,

醫療服務項目︰

 

在診所以外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

 

使用醫院︰

港安醫院

辦公室電話︰

35882400

辦公室傳真︰

 

傳呼機 :

 

手提電話

 

電郵地址︰

 
   
     

 

 

維他命

 (網络圖片)

 維他命是對於人體的成長、健康、新陳代謝所不可缺少的化合物,有促進酵素及荷爾蒙功能的作用,在身體各種新陳代謝過程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很多人以為維他命只是日常營養補充劑, 可以隨意服用, 其實維他命也是藥物的一種, 如服用不宜, 不單無益, 更可危害身體健康; 而且它會與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從而增加或減少藥物在身體的水平,因而影響藥物的功能和病情的控制。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只需要少量的維他命便可維持身體的健康。由於大部份維他命都不可在人體內自行製造,固必須從食物中攝取來補充。平常所吃的水果、蔬菜、肉類等食物,一般能提供足夠的維他命。但在某些情況下,則有可能需要攝取額外的維他命,如孕婦、行動不便長者、素食人士、胃腸道吸收不良,或服用某類藥物(如減肥藥Orlistat,可能需要補充脂溶性維他命)。在美國,估計約有30% 人口經常服用維他命。

維他命大致可分為水溶性如維他命B1(Thiamine)、B2(Riboflavine)、B6(Pyridoxine)、B12(Cobalamin)、C(Ascorbic Acid)、葉酸(Folic Acid)等。脂溶性如維他命A(Retinol)、D(Calciferol)、E(Tocopherol)和K(Menadione)等。過多的脂溶性維他命可能會積存於身體內如肝臟以供往後的需求,但同時亦可能累積過多而引致中毒;而水溶性維他命則會從尿液中排出體外,但服用過量仍可引致中毒現象。


水溶性維他命

維他命B1 (硫胺素)
主要功用: 促進碳水化合物轉換成葡萄糖,提供腦部與神經系統運作所需的能量,以維持神經組織的健康,及減少疲勞
要額外補充的人: 長期酗酒、生活緊張、消化不良、妊娠、哺乳或服用避孕藥的人
缺乏時的症狀: 神經退化(腳氣病)、食慾不振、疲勞、水腫、消瘦、影响心臟功能
過量攝取的毒性: 口服的維他命B1是沒有毒性的,但如長期每天攝取超過3克,則會引致頭痛、吞咽困難、脈搏加速、皮膚炎等徵狀
含維他命B1的食物: 糙米、花生、果仁、酵母、蔬果、未經精製的小麥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毫克(mg) 兒童: 0.7至1.0 成人: 1.5 懷孕及哺乳: 1.5至1.6
* RDA (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

維他命B2(核黃素)
主要功用: 協助細胞進行氧化還原作用;幫助身體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釋放出能量以轉化熱能;預防眼部血管充血不適;維持皮膚與黏膜的健康
要額外補充的人: 妊娠、哺乳或服用避孕藥的人、生活緊張,素食的人
缺乏時的症狀: 嘴唇或嘴角破裂、發炎,紫紅色舌炎,脂漏性皮膚炎,結膜炎,眼角血管充血,眼睛畏光等徵狀
過量攝取的毒性: 攝取過多的維他命B2會透過尿液排出,因而不會出現中毒的現象。維他命B2會將尿液變黃,但這屬正常現象,故毋須擔心
含維他命B2的食物: 肝臟、魚、蔬果、蛋、酵母、牛奶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毫克(mg) 兒童: 0.8至1.2 成人: 1.2至1.7 懷孕及哺乳: 1.6至1.8

維他命B3 (煙草酸)
主要功用: 維持腦部神經的健康、有助減低膽固醇、消除疲勞及緩和情緒、防止皮膚對陽光有過烈反應
要額外補充的人: 膽固醇偏高、皮膚對陽光容易敏感、生活緊張、情緒不安及焦慮的人
缺乏時的症狀: 糙皮病、焦慮、情緒不安、睡眠不足、消化系統發炎、脾氣暴躁、皮膚炎等徵狀
過量攝取的毒性: 出現紅疹、腸胃不適、噁心、血糖升高、手足有刺痛感、高尿酸、肝功能異常
含維他命B3的食物: 啤酒、酵母、無花果、肝臟、小麥、魚、雞蛋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毫克(mg) 兒童: 9至13 成人: 13至19 懷孕及哺乳: 17至20

(網络圖片)

維他命B6
主要功用: 減輕焦慮、穩定情緒、預防神經與皮膚的疾病、調節油脂分泌
要額外補充的人: 妊娠、哺乳或服用避孕藥、服用抗肺結核菌藥Isoniazid的人
缺乏時的症狀: 油脂分泌旺盛、神經緊張、貧血、神經過敏或發炎。
過量攝取的毒性: 引起失眠、神經失常。服用高劑量(超過2克)者,可令神經永久受損,導致四肢感覺遲鈍。如長期服用較低的劑量(每天超過200毫克),亦可能出現以上副作用。正常情況下,只要停止服用,情況便可改善
含維他命B6的食物: 啤酒酵母、雞蛋、牛奶、肝臟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毫克(mg) 兒童: 1.0至1.4 成人: 1.6至2 懷孕及哺乳: 2.1至.2.2

維他命 B9 (葉酸)
主要功用: 維持核酸的合成
要額外補充的人: 葉酸缺乏症
缺乏時的症狀: 巨成紅細胞性貧血
過量攝取的毒性: 增加癲癇症發作的機會
含維他命B9的食物: 肝臟、黃豆等豆制品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微克(mcg) 兒童: 150至200 成人: 400 懷孕及哺乳: 600

維他命B12
主要功用: 幫助製造紅血球,預防貧血,且可維護神經系統的健康;促進核酸(DNA、RNA)的合成,協助成長及發育;消除疲勞、舒緩煩躁不安的情緒,及增強體力。
要額外補充的人: 完全素食、戒吃雞蛋及牛奶、罹患惡性貧血、妊娠、哺乳或服用避孕藥、切除了胃部的人、老年人
缺乏時的症狀: 惡性貧血、巨紅血球性貧血、腸道功能失調、神經炎、容易疲勞、欠缺食慾
過量攝取的毒性: 維他命B12並無毒性,較少出現攝取過量的情形。
含維他命B12的食物: 肝臟、牛奶、雞蛋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毫克(mg) 兒童: 0.7至1.4 成人: 2 懷孕及哺乳: 2.2至2.6

維他命B2 (核黃素), B5(泛酸), B5, H(生命素)
研究顯示即使大量服這四種維他命, 亦是相當安全, 但這也不會對身體產生額外益處.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維他命B2 能令尿液變黃, 但這是正常的, 無需擔心.

維他命C
主要功用: 強化骨骼、縮短感冒時間、修護血管防範中風、抗氧化、
協助膠原(collagen)的形成、防止出血、促進鐵的吸收。
要額外補充的人: 吸煙、生活緊張、妊娠,哺乳或服用避孕藥、患感冒的人
缺乏時的症狀: 呼吸短促、消化不良、泌乳不足、牙齦出血、琺瑯質或象牙質變弱、容易瘀血、關節腫脹或疼痛、流鼻血、貧血、對傳染病的抵抗力變弱、創傷及骨折的復原很慢等,嚴重不足則會導致壞血病。
過量攝取的毒性: 高劑量(每天超過2克)能引起肚瀉、胃氣脹,亦能增加草酸鹽(Oxalate)的水平,引致腎結石,因此腎功能不好的人應限制攝取量在100至200毫克以內;有腎結石病史的人也應避免服用高劑量。
含維他命C的食物: 橙、西柚、菠菜、奇異果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毫克(mg) 兒童: 40至50 成人: 60
懷孕及哺乳: 70至90
油溶性維他命

維他命A
主要功用: 維持視力、抗氧化與增強免疫力、促進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健康、刺激免疫活性、保持上皮組織(如皮膚、眼睛表層和消化器官)的完整
要額外補充的人: 發育中的青少年、脂肪吸收不良者,如服用Xenical減肥藥者
缺乏時的症狀: 容易造成乾眼症,抵抗力變弱、呼吸道感染、皮膚粗糙、角質化,夜盲症、眼睛黏糢角質化或潰瀾、腸道感染、腹瀉
過量攝取的毒性: 長期服食過量維他命A(每天超過7.5毫克)能使肝臟纖維化,影响肝功能、性情暴躁、食慾下降、嘔吐等且影响骨質密度。每天服食超過3毫克維他命A的孕婦,胎兒生長便會受到危害,大大增加產下畸胎的機會
含維他命A的食物: 黃綠色蔬菜、魚肝油、紅蘿蔔、蛋類、全脂乳制品等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微克(mcg) 兒童: 300至400 成人: 700至900 懷孕及哺乳: 770

(網絡圖片)

維他命D
主要功用: 幫助鈣和磷的吸收與利用、協助骨骼與牙齒正常發育、維持神經與肌肉系統的健康、預防骨質疏鬆病與退化性關節炎
要額外補充的人: 患有慢性疾病或鈣質新陳代謝失調人士,以及患有脆骨症或骨質疏鬆症之婦女
缺乏時的症狀: 鈣質無法被身體吸收利用,造成軟骨病(體形畸形)、蛀牙、關節腫大或疼痛、佝僂症(彎型腿、豬胸、肋骨架狹窄)、骨質疏鬆
過量攝取的毒性: 引致血鈣過高(因維他命D能協助鈣的吸收)、嘔吐、脫水、骨痛等徵狀、嚴重的更可引致昏迷。鈣的沉澱物亦會在軟組織內形成,特別是腎臟,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因此服用醫療性劑量維他命D的病人,都應定期檢查血液中的鈣含量
含維他命D的食物: 雞蛋、魚肝油、牛奶、乳酪。人體亦可自行製造維他命D,每天只要曬15分鐘陽光,就能獲得充足的維他命D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微克(mcg) 兒童: 5 成人: 5

維他命E
主要功用: 具抗氧化功效,防止並清除低密度膽固醇(壞的膽固醇)在血管中堆積,有助減低心血管病的風險
要額外補充的人: 患有濕疹,服用避孕藥、懷孕和哺乳、高血壓、高膽固醇、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缺乏時的症狀: 疲勞、溶血性貧血,神經與肌肉系統損傷、皮膚乾燥老化、手腳痠麻或反應遲鈍
過量攝取的毒性: 嚴重過量可能令血液凝固困難、腹脹、腹瀉、視覺模糊、眩暈、頭痛、噁心、口腔炎。若每天服用超過800單位,容易出現出血
含維他命E的食物: 小麥、大豆、植物油、蛋、綠色蔬菜
每日建議攝取份量:
RDA國際單位(IU) 兒童:5至10 成人:10 懷孕及哺乳–10至12

維他命K
有助血液凝結,病人如需服用薄血藥(Warfarin)須特別小心,以免降低薄血藥的療效。天然的維他命K相對無毒, 但水溶性的合成形式卻不適合有先天性六磷酸葡萄糖去氫酵素缺乏症(G6PD deficiency)的人服用,因它會引起紅血球細胞破壞所引致的貧血。
「天然」及「合成」

維他命在來源方面亦有分「天然」及「合成」,製造商一般聲稱天然產品的質素及效用俱比合成的優良,但事實上化學成份相同的天然產品與合成產品效果是一樣的,所以在選購時,產品是否「天然」並不重要,反而產品的成份及其含量更有參考價值。
每日建議劑量(RDA)

維他命每日的攝取量其實可參考一些公認的數據如每日建議劑量(RDA)等。RDA是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食品和營養協會所發表的,它根據現有的科學知識來評估大部份健康人士在正常的環境壓力下每日所需的營養。RDA會隨著年齡、性別的不同或特別人士(孕婦及授乳婦女)而有所不同;RDA亦會定時更新及公佈。許多市面上的產品亦以RDA作為標準劑量的基礎。RDA雖然並不代表最佳的攝取量,而服用劑量超過RDA亦並不一定代表過量而引致中毒,但RDA仍是一種經過詳細評估及安全的參考數據。

www.derchk.org/

 

 

肝癌治療新里程碑: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

 肝是皮膚以外我們身體的第二大器官,由於面積大,所以有病時,往往不易察覺。肝癌,是香港癌症中第三殺手,其可怕處正在於早期無甚明顯病癥,發現時往往已不能採用根治性治療。根據衛生署數字,2011年肝癌的新症有逾一千八百宗,死亡率高達一千五百多人。

肝癌中最常見的是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簡稱HCC)。一如上述,肝癌初期無明顯癥狀,但一些人士患肝癌的機會較高,例如廣東、廣西及福建等一帶常見的乙型肝炎患者、香港較少見的丙型肝炎患者,此外有酗酒習慣,或家族有肝癌歷史,都是高危族,需要特別警惕。

肝癌若幸運發現得早,可用手術切除,亦可進行肝臟移植—-可惜香港有器官不足的嚴重問題。對較晚期的病人則可採用射頻消融、微波燒灼、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等局部治療。近年來,標靶治療應用於肝癌治療上,效果令人滿意。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口服標靶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透過抑制血管增生及癌細胞生長,在延長患者的整體存活期、舒緩癥狀,和提高生活質素各方面,都證實十分有效。

 

新近在治療肝癌的發展上,除了傳統的經動脈血管栓塞和化學治療外,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治療亦為香港的肝癌及肝轉移病人帶來新的突破。

簡單來說,這項治療是運用一些焗製時已加入放射性元素釔90 (Yttrium 90) 的微細玻璃珠,經動脈血管直接送至肝臟,近距離向肝腫瘤放出輻射線,達到殺滅癌細胞之效用。對病人一般可做到臨床舒緩,亦有助縮小腫瘤。

此治療適用於一些傳統治療方法已證明無效或不適用的肝癌病人,其好處是比入侵性化療的副作用為少。但當然也非不無風險,例如玻璃珠可能走去肝的其他部分甚至其他器官。病人在接受這種治療前,必須經過嚴謹檢查及篩選。

毫無疑問,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治療為治療肝癌開展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殺手榜上名列前茅的肝癌的確令人聞風喪膽,但喜見日新月異的科技為治療帶來了不少進步,祈願這進步的步伐繼續向前,能為廣大肝癌病人帶來更多希望。

 
 

梁廣泉醫生  DR. Leung Kwong Chuen Angus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HK)
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FRCR
香港放射醫學院院士
FHKCR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FHKAM (Radiology)
卡的夫大學紓緩醫學深造文憑
PG Dip Pall Med (Cardiff)

「神奇」的椰子油?

 坊間流傳椰子油可提升抵抗力、醫治濕疹、減肥、防癌、降血脂、殺菌、護膚……無奇不有。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未有足夠臨床科研證據來證明。
椰子油所含的「飽和脂肪」比牛油高,以同等份量100克的椰子油和牛油作比較,前者含86.5克飽和脂肪,後者則含51.4克。一湯匙椰子油含117千卡,13.6克總脂肪,當中11.8克為「飽和脂肪」,即近90%的脂肪屬飽和脂肪。「飽和脂肪」會增加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部分烘焙食品如餅乾、曲奇餅及餡餅含氫化椰子油,氫化過程中將部分的「不飽和脂肪」轉成「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會增加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同時又會減少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因而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成人每天的「飽和脂肪」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7%,而「反式脂肪」攝取量則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以成年人一日攝取2,000千卡為例,每日不應攝取超過15.6克「飽和脂肪」和2.2克「反式脂肪」,因此進食一湯匙椰子油,當中含11.8克飽和脂肪,已佔了每日上限的76%。

 

www.am730.com.hk/article-225301



註册營養師潘仕寶女士
英國註冊營養師
澳洲註册營養師
倫敦英皇書院營養學學士
澳洲悉尼大學營養治療學碩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運動營養學

肺癌標靶藥, Pemetrexed ( 培美曲塞 ) – 健康答客問

 問:我媽媽今年六十多歲,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醫生更說她要接受化療,我們全家都極為擔心,如果化療後病情仍不理想怎麼辦?(朱小姐)

答:據讀者所描述,估計患者以患有非基因突變類型的肺腺癌居多,因此醫生以化療為主。目前的一線治療方案,大多採用以鉑金類化療藥物、配合新一代化療藥物「培美曲塞」(Pemetrexed),作為主要治療組合。臨牀研究發現,這種化療方案相較其他治療組合,在治療非基因突變的第四期肺腺癌腫瘤上具有較佳療效。此外,新一代的化療藥物在副作用方面亦較過去溫和,掉髮、強烈嘔吐、作嘔作悶等明顯不適已不多見,反之只會出現疲倦等較輕微副作用,使患者的生活質素大為改善。

以往當患者完成四至六周期的標準化療療程後,醫生的確會先暫停治療來觀察病情,以待發現腫瘤有復發迹象時才着手處理,因此對腫瘤控制較差。近年則陸續有研究發現,在標準化療療程後,繼續為患者施以藥效較佳、副作用較溫和的新一代化療藥物來作「持效治療」,可有助患者維持較佳生活質素,較長時間控制腫瘤,並穩定病情。最新臨牀數據指出,接受「持效治療」的患者,其一年及兩年的總體生存率達58%及32%,比沒接受「持效治療」的患者,增加百分之十以上。

因此,晚期肺癌患者就算在完成標準化療療程後,其實仍可有治療選擇,建議家人應多加鼓勵患者,積極與醫生討論治療方案,並時常保持樂觀心境,對病情有一定幫助。

www.cancerdoctor.hk/lung-cancer-targeted-drugs.html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98
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 2003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2006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2006

婆婆抗肺癌不忘貪靚

 我們叫她做靚婆婆,因為78歲的她非常貪靚,平日愛跳舞保持身段,對護膚品品牌更如數家珍。靚婆婆現在最大的困擾正是她的皮膚,那是她醫治肺癌的藥物副作用。


不煙不酒、社交活躍的靚婆婆素來身體不錯,僅有輕微高血壓。兩年多前她開始持續咳嗽,兩三個月都不見好,在女兒催促下去看醫生,照肺時赫見右下肺有腫瘤,且已有肺積水現象,肺癌已去到第四期。


靚婆婆患的是肺腺狀癌,這類癌症很多時跟表皮生長因子(EGFR)基因突變有關。病人如果像靚婆婆一樣在EGFR基因突變測試有陽性結果,可以用抗EGFR的標靶治療作第一線的治療。


靚婆婆和家人商量後開始服用抗EGFR的標靶口服藥。她的反應很好,CEA癌胚抗原指數由最高峰時的80多一直跌,三個月治療後已回到接近正常水平。咳嗽大大得到改善,確診時她曾需要抽過一次肺積水,標靶治療後就完全用不上。


唯一令靚婆婆非常不快的,是她面部及頭皮出現暗瘡性的紅疹,而且全身皮膚乾燥發癢,這些都是抗EGFR標靶藥物常引起的副作用。其實她的情況已不算嚴重,只是完美主義的她無法接受皮膚的瑕疵,加上我嚴禁她用坊間護膚品,怕阻塞毛孔,只建議她用橄欖油或醫學用潤膚油舒緩皮膚痕癢,她想貪靚無從,於是常抱怨連連,治療兩年以來,她講皮膚比講其他病徵的時間竟還要多。


令人安慰的,是靚婆婆精神確實不錯,跳舞行街,日常生活基本可回復正常。當她為皮膚問題不高興時,我們唯有加多兩錢肉緊氹她逗她讚她靚,讓她笑逐顏開。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醫生

澳洲亞得雷德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放射科)
卡的夫大學紓緩醫學碩士

花絮 : 專題講座 : 癌症骨轉移,不可不知

 癌症骨轉移,不可不知!」

由癌症資訊網、香港醫護聯盟主辦及香港葛蘭素史克公司全力支持,在二月六日晚舉辦的癌症骨轉移專題健康講座,邀得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講解癌症骨轉移的治療。

癌症患者出現骨轉移的情況非常普遍,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多發性骨髓瘤,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轉移發病率高達60-75%,而多發性骨髓瘤更達70-95%1。骨轉移是指癌細胞由原來位置遷移至身體各處骨骼,腫瘤細胞會先入侵血管及令其栓塞,再轉移及停留在遠處的骨微絲血管,最後外滲及增生,令骨骼新陳代謝失衡及不正常2。一般病患多見兩類骨轉移或混合性病變,當中蝕骨細胞會過度侵蝕骨骼,造骨性細胞則會刺激骨骼過度生長2

骨轉移會令骨骼損耗,形成小洞,骨骼變脆弱後,容易折斷崩塌2。骨痛本身並不屬於骨骼併發症,卻是與癌症相關的疼痛最常見的原因2。除骨痛、骨折外,由於大量鈣質流失至血液中,骨轉移亦會引起高血鈣症,徵狀包括噁心、嘔吐、心悸等,嚴重可致命3。骨轉移會引起各種骨骼併發症,包括病理性骨折及脊柱壓縮,後者會引起劇烈背痛,一旦神經線遭破壞,或引致小便失禁,甚至癱瘓3。骨骼併發症可透過骨電療減低痛楚,或骨科手術固定骨骼4

骨轉移的治療方法包括化療藥物、荷爾蒙藥物、標靶藥物等抗癌治療,配合放射治療(電療)減輕骨痛,單株抗體標靶藥物能增強骨質,防止骨骼併發症4,5目前國際的一線治療藥物7,8除了需要靜脈注射的傳統藥物帕米膦酸二鈉或唑來膦酸外6,亦有皮下注射的標靶藥物地舒單抗。

放射治療是用幅射殺死癌細胞或抑制其增生,但傳統放射治療準確度較低,位置或有偏差,且放射束範圍和角度數目均有局限。現今最新放射治療方案結合了兩種突破性放射治療系統 ——高速螺旋放射治療系統(Tomotherapy)可覆蓋大範圍,而數碼導航刀(Cyberknife)則適合細小及刁鑽位置。全球僅有20多間醫院同時擁有兩台儀器,當中香港亦佔一間。

高速螺旋放射治療系統的外型有如電腦斷層素描(CT Scan),含內置影像導航系統(IGRT),每次治療前為病人掃描,即時修正位置誤差,而其強度調控系統(IMRT)可因應照射範圍準確調較劑量,360度放射有助集中處理腫瘤範圍,避免殃及周邊的正常組織,減少副作用9。它適合治療大範圍病變,面積可遍及140x40cm,基本上能覆蓋整個身軀,同時治療多個位置,可節省時間,減低擴散機會10

數碼導航刀的技術源自美國導彈科技,利用三維立體導航,即時追蹤腫瘤位置,是現時世上唯一能在治療中跟蹤病患「小動作」的儀器,其呼吸追蹤眼能夠鎖定隨呼吸移動的腫瘤,定位X光機可在治療現場協助即時追蹤及鎖定目標腫瘤位置,腦部範圍內的誤差值少於1mm11,12。它是目前能發射最小放射線範圍的系統之一,可從1200多個角度進行投射,順利投射具殺傷力的劑量的同時,把對周邊組織的破壞減至最低,亦方便作分割治療12,13。對於傳統電療在治療脊柱時因劑量不足只能作姑息性治療的問題,數碼導航刀亦能迎刃而解。

 

References:

1.      Coleman RE. The Oncologist. 2004;9(suppl 4):14-27.

2.      Do we know why cancers metastasize to bone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vailable at: http://www.cancer.org/treatment/understandingyourdiagnosis/bonemetastasis/bone-metastasis-what-causes1. Accessed on 25 Feb 2015.

3.      Signs and symptoms of bone metastase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vailable at: http://www.cancer.org/treatment/understandingyourdiagnosis/bonemetastasis/bone-metastasis-signs-symptoms. Accessed on 25 Feb 2015.

4.      Local treatment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vailable at: http://www.cancer.org/treatment/understandingyourdiagnosis/bonemetastasis/bone-metastasis-local-treatments. Accessed on 25 Feb 2015.

5.      Systemic treatment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vailable at: http://www.cancer.org/treatment/understandingyourdiagnosis/bonemetastasis/bone-metastasis-systemic-treatments. Accessed on 25 Feb 2015.

6.      Zometa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7.      Xgeva Hong Kong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8.       Coleman R et al. Ann Oncol. 2014 Sep;25 Suppl 3:iii124-37.

9.      TomoTherapy Treatment Delivery. Accuray. Available at: http://www.accuray.com/solutions/treatment-delivery/tomotherapy-treatment-delivery. Accessed on 25 Feb 2015.

10.  Curing Cancer with TomoTherapy. 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Available at: https://www.hkah.org.hk/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name/53c73ef83d7d1.pdf. Accessed on 25 Feb 2015.

11.  CyberKnife Treatment Delivery. Accuray. Available at: http://www.accuray.com/solutions/treatment-delivery/cyberknife-treatment-delivery. Accessed on 25 Feb 2015.

12.   What is CyberKnife? Theresa Po CyberKnife Center. 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Available at: https://www.hkah.org.hk/en/services/detail/id/138. Accessed on 25 Feb 2015.

13.   How does CyberKnife work? Theresa Po CyberKnife Center. 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Available at: https://www.hkah.org.hk/en/services/detail/id/139. Accessed on 25 Feb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