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希臘、澳洲均屬於紫外線高企的地方
炎夏將至,不想皮膚受紫外線侵襲,增加皮膚癌風險,防曬工夫不可缺少。除了到海灘暢泳或行山等戶外活動要塗上太陽油外,外遊也要謹記做足防曬。皮膚科醫生指出,每逢夏天及長假期接獲的外遊曬傷求診個案特別多,患者不乏是長時間戶外活動,忽略防曬之餘,旅程第一天已曬傷。
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指,每到夏季,每月平均接獲20至30宗市民外遊曬傷求診個案,年輕人較多,主要曬傷面部、手臂或背部等外露部位,「多數係去東南亞旅行,享受陽光與海灘時出事,通常一落機,見到海灘就跳落水,旅行第一日已曬黑。第二日先記得用太陽油,夜晚發現皮膚滾燙、灼熱,甚至有腫痛曬傷症狀,如果之後再去曬就更傷」。
不少人誤解「落水」才要使用太陽油,他指出,凡進行戶外活動,如打網球、行山等,都會長時間接觸紫外線,都要做足防曬,以免曬傷皮膚。除了水上活動外,滑雪也會曬傷皮膚,因高山的雪面有反射陽光作用,曾接獲滑雪後曬傷手及面的求診個案。英國癌症研究組織最近公佈,英國人患上最嚴重皮膚癌「黑色素瘤」的個案,增至每年超過1.3萬宗,40年來激增逾6倍,導致每年2,000人死亡,專家相信與經常旅遊又忽略防曬有關。
侯鈞翔指出,歐洲如意大利、希臘均屬於紫外線高企的地方,旅遊時不使用防曬,容易損害皮膚。澳洲因上空臭氧層「穿窿」,紫外線帶來的傷害更高、更直接,旅遊當地也要謹記做好防曬。市民選用防曬產品時,要留意「SPF」及「PA」兩個數值。SPF主要用作抵禦紫外線B(UVB),若使用SPF30防曬產品,皮膚受保護時間為指數乘10倍,即300分鐘保護,同時可阻擋97%紫外線B。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應志浩則指出,SPF如超過100,摻入化合物或越多,增加皮膚敏感風險,一般使用SPF30已足夠。
PA用作抵擋紫外線A(UVA),國際上無標準定義,由「PA+」至「PA+++++」。通常越多「+」越好,醫學界建議最少使用「PA++」或以上。由於游水或戶外活動排汗後,會令防曬成份流失,市民應定時補塗防曬產品,至少每兩小時補一次。如游水,由頭部到腳應合共使用30毫升份量,才有足夠保護。
使用防曬產品貼士
1.選用SPF15至30度、PA++或以上的防曬產品
2.如到海灘游泳,應用30毫升太陽油,由頭塗到腳
3.出外前半小時塗防曬,有助與皮膚融合
4.戶外活動如經常出汗,需半小時至一小時補塗一次
5.游泳後每次上水,宜即時補塗太陽油
如何預防皮膚癌
1.避免在早上10時至下午4時,陽光猛烈時在戶外暴曬
2.留意天文台的紫外線指數,避免在指數高的日子在戶外暴曬
3.戴闊邊帽、穿長袖衫、使用傘子、太陽眼鏡及太陽油,阻擋紫外線
4.陽光猛烈時,留在有遮蔭的地方
5.定期檢查皮膚,觀察痣的大小、形狀及顏色有否突然改變
夏日曬得一身古銅色,就等同擁有健康膚色?擁有「曬唔黑」的白皙皮膚,患皮膚癌的風險較低?以上均是常見的誤解,原來一旦曬成古銅色,已對皮膚構成傷害。專家指出,曬黑始終對皮膚有害,愛享用「日光浴」的人士要注意。坊間俗稱「黑鬼油」的曬黑產品,預防紫外線B的SPF數值可低至0,當中所含的化學物,可增加色素分泌,令人曬太陽後,肌膚變得更黑。侯鈞翔表示,不少人誤解黑鬼油可曬黑又可預防曬傷,其實黑鬼油並無預防皮膚癌作用。使用後過度暴曬,也會曬傷皮膚。醫學研究已證實暴曬可提高皮膚癌風險,美國醫學界近年更大力反對「曬太陽燈」。
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顯示,2011年皮膚癌為本港第8位癌症,共有774宗新症。侯鈞翔表示,部份人誤解天陰就毋須防曬,其實無論晴陰,日間都有紫外線存在,也需要好好保護皮膚。記者曾到淺水灣測試泳客的防曬知識,不少人專誠到海灘享受日光浴,冀在炎夏展示一身古銅膚色,但對防曬仍有不少誤解。有市民認為自己皮膚白皙、「唔易曬黑」,故無懼紫外線的威脅;也有人指平日即使戶外活動,也較少使用太陽油,到海灘才會偶爾使用。應志浩指出,暴曬後皮膚會否變黑,需視乎個人的皮膚,如白人通常曬紅皮膚,較少曬黑;黃種人會曬黑或曬紅。他重申,即使皮膚沒有曬黑,但曬得通紅、甚至長出水泡,已是受到傷害的警號,更會增加患皮膚癌風險。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是日積月累,市民無論會否容易曬黑,進行戶外活動期間,也應做好防曬。
坊間防曬產品眾多,部份更聲稱含各式各樣營養素,既有助抵禦紫外線的傷害,又對皮膚有益。侯鈞翔指出,太陽油含營養素,多屬銷售噱頭,主要利用顧客貪便宜的心態作招徠。市民如皮膚容易過敏,更應減少使用太多成份的防曬產品。「皮膚如果容易過敏,應該用較單純防曬產品,唔好混合咁多成份」。他表示,醫學界已知有效的防曬成份,包括「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及「氧化鋅」(Zinc Oxide)。使用於皮膚表面時,有助將紫外線反射出去。市民買防曬產品時,可留意有否上述兩種成份。部份太陽油含胡蘿蔔素等營養素,他指出,胡蘿蔔素本身雖有抗氧化功能,但對皮膚來說,並沒有直接防曬的作用,市民要慎選防曬產品的成份。
不少化妝品都列出有防曬功能,如SPF15度至SPF30度,他表示,化妝品如帶有太多功能的化學成份,如防曬、遮瑕和保濕等,會令有關物料在技術上較難處理,效用令人懷疑。此外,化妝品的化學成份太多,會增加毛囊堵塞、皮膚敏感的風險,清潔較困難。他建議女士應選擇單一防曬功能的產品。

(網絡圖片)
資料來源: http://www.healthsmart.com.hk/article/issues/skin/I1224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