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博客 > 林慶順教授 > 黑糖,進補,有毒?

黑糖,進補,有毒?

28-01-2019

2018-12-29,讀者Ala Liu在臉書上問我:

想請問教授 這則新聞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ok8R6p?utm_source=copyshare 因為家族有糖尿病遺傳 所以一直蠻注重減精緻糖(醣)這塊 不過最近冬令進補 家裡常煮一些黑糖薑母茶喝 是否應該留意


上面那個網路連結打開的是一篇發表在「今日頭條」的文章,標題是「黑糖奶」超夯 醫:這些人不能喝。

它有註明是來自三立新聞,發佈時間2018-12-30,更新時間2018-12-28。所以,我們是見證了時光倒流。

不管如何,為了避免有所偏頗,我只好把它的全文拷貝如下:

黑糖在高溫提煉的過程中,會釋放有害物質,喝多了不但沒有比較健康,反而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近來掀起一股「黑糖熱」,凡是與黑糖扯上邊的飲品總是特別熱賣,因此部分店家也打出「每天現熬」、「職人手炒」等名號吸引顧客上門。不過高雄市立中醫院醫師黃宏庭卻表示,黑糖只是「炒焦的蔗糖」,雖有益氣、緩中、化食、消痰治嗽的效果,但仍是蔗糖的一種。

成大醫院家醫科醫師王姿允則說,雖然黑糖確實比其他糖多出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但市面上有許多業者會用「養生」、「女性生理期必備」的字眼,讓消費者誤以為喝越多補越多,但事實上,黑糖屬於含丙烯醯胺類食物,像是糖尿病、肥胖、代謝症候群等胰島素相關疾病的民眾都不建議食用,一般民眾則建議一天不要攝取超過50公克。

另外,腎臟科主治醫師方昱偉也表示,以一名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來說,每天服用1.2公克的丙烯醯胺,連續一個月就會生病;若依據市面上一杯700c.c.的黑糖飲料為例,每天喝一杯、連續喝一個半月,就可能會有神經、生殖毒性及致癌的疑慮,建議民眾還是少喝為妙。

 

brown sugar

 

這則新聞共引用了三位醫師,可謂頗有分量。但是,其中兩位所說的,有關「丙烯醯胺」的部分,卻頗有問題。(附註:「丙烯醯胺」的英文是acrylamide,也翻作「丙烯酰胺」。我已經發表了8篇與「丙烯酰胺」相關的文章,例如2017-6-16發表的炸洋芋→早死?和2018-2-2發表的咖啡致癌,金耶?

第一個問題是,我查不到任何有關「黑糖屬於含丙烯醯胺類食物」的英文文獻,所以,我對「黑糖含丙烯醯胺」的說法,持保留態度。

有關「黑糖含丙烯醯胺」的中文文獻,是在2015年7月首次出現。那是一篇發表在《康健雜誌》的報導,標題是黑糖抽檢 全部測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它聲稱《康健》抽檢了在台灣販售的19包不同來源的黑糖,發現它們含有30至2740ppb之間的丙烯醯胺。它也說:「許多動物實驗確定丙烯醯胺具生殖、神經、基因毒性,且致癌,實驗動物有食道癌、腦瘤、甲狀腺癌或腎臟癌等狀況,身體多處器官都受影響」。

可是,醫學研究從沒有證實丙烯酰胺對人有致癌性,更不用說引發上述所說的種種疾病。更何況,黑糖並不是拿來當食物或零食吃的,所以,縱然是真的含有丙烯酰胺,應當也會被稀釋到“無害“的程度。(附註:目前並不知什麼是對人有害的劑量)

事實上,一大堆被拿來當食物或零食吃的東西,例如麵包,薯條,油條,等等,都含有更多的丙烯酰胺。那,《康健》為什麼不報導這些民生食物也都很危險?

那條三立新聞的第二個問題是,有位醫生說:「像是糖尿病、肥胖、代謝症候群等胰島素相關疾病的民眾都不建議食用」。可是,他的意思難道是,沒有胰島素相關疾病的民眾就可以食用?

三立新聞的第三個問題是,另一位醫生說:「就可能會有神經、生殖毒性及致癌的疑慮」。可是,這事實上就跟《康健》的那篇報導一樣,都是光說不練。想想看,雖然他們都提出“疑慮”,可是,他們敢叫大家都不要吃麵包,薯條,油條等民生食物嗎?也就是,說了等於沒說。只是製造新聞,賺點廣告費而已。對於民眾的健康,毫無幫助。

不過,我在搜索有關黑糖的資料時,也看到一大堆鼓吹吃黑糖的文章,說什麼黑糖可以調順月經,促進泌乳,美容祛斑,活絡血脈,利腸通便,補充能量,排毒,補血,等等無奇不有的功效。

要知道,黑糖畢竟還是蔗糖,而糖分的過度攝取是有害健康的。黑糖真正能夠提供的也只不過就是它的特殊風味,而不是什麼排毒,補血等等胡扯鳥蛋的功效。

總之,對於含有黑糖的食物和飲料,我們應該擔心的不是丙烯酰胺,而是蔗糖本身。要知道,丙烯酰胺是沒有建議上限劑量,而蔗糖則有(每天男性為37.5克,女性為25克)。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