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癌的啟示:面對癌症勿逞強 卸下心房接受幫助

癌的啟示:面對癌症勿逞強 卸下心房接受幫助

19-05-2016

 麗萍第一次發現患上肺癌時才43歲。麗萍生活健康,沒有吸煙習慣,家族亦沒有癌症患者,對於忽然被告知患上肺癌,感到難以置信,「不過,癌病來到了,我便面對它好了。」

 

麗萍隨即接受手術,其後,她持續接受醫生的監察,沒有復發。過了七年,一直相安無事。豈料,肺癌偏偏再次出現。

紓緩治療 改變想法

麗萍說,這次面對的治療較之前的嚴峻,「嘔吐、脫髮、腹瀉、無法入睡,最辛苦是手腳麻痹得很。當時,我瘦得只剩下九十磅,拿湯匙的力氣也沒有。」

麗萍的丈夫眼見妻子情況不甚理想,把全盤生意交託給親人,親力親為照顧她。「他幾十年來也沒有煮過飯,但我患病的那段時間,他每天陪我去看醫生,更買餸、煮飯、做家務。他常常問我喜歡吃甚麼,只要我想吃的,他都會盡力做。」

被愛包圍的麗萍,偏偏覺得自己成為了家人的負累,一度想放棄治療。這時,她遇上專責癌症紓緩治療的醫護團隊,改變了她的想法。「護士上門為我按摩雙腿,又教我藉着練字來訓練雙手。我每天抄報紙、抄聖經,慢慢重拾雙手的力量,同時也逐漸減輕對家人造成的負擔。」

復發至今,已是十多個年頭,麗萍又回復昔日活躍。回望過去,麗萍寄語其他病友,面對癌病,患者不應逞強,一定要卸下心房、放鬆心情,接受醫護人員、家人、朋友的幫助。

以上內容節錄於香港防癌會小冊子「攜手同行抗癌路之肺癌篇」,如欲閱覽有關書冊,歡迎瀏覽香港防癌會網站。www.hkacs.org.hk/tc/

 

香港防癌會   【東方日報專欄  : 癌的啟示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