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蘇子謙醫生 > 做醫生睇人眉頭眼額?

做醫生睇人眉頭眼額?

06-02-2022

做醫生睇人眉頭眼額?

網上圖片

大家可能都知道其實做醫生最緊要識睇人眉頭眼額。 特別係中醫就更加要有呢種能力。 點解呢? 所謂“望聞問切”, 呢個其實係一個先後次序。 醫生睇病人嘅時候, 其實最重要嘅係望診。 而一般喺門診睇病人, 第一眼望到嘅就係病人嘅表情同埋面相氣息。 即使近呢兩年每個人都經常戴住口罩,其實也一樣睇得到。

即使現在醫生嘅診斷有個抽血嘅報告, 有曬ct mri等等, 甚至在加上各種基因排序檢測, 但其實體病人去觀察病人嘅面上仍然非常重要。 例如假如是住院嘅病人, 基本上醫生每天巡房嘅時候看似很簡單 望一望 病人嘅狀況,都已經可以知道大概病情係好轉或者是轉差。 以前公立醫院每一個醫生 每天巡房行限地看十多到30多位, 要在短時間內察覺那一位病人需要特別照顧,確實要一點點的功夫。

例如醫生經常話某一啲病人發燒或者受到感染, 如果感染嚴重嘅話 病人沒精打采, 雙眼無神 ,甚至由朝瞓到晚, 再嚴重嘅可能會有打冷震 發高燒嘅情況, 我哋叫做septic looking. 有一些病人可能唔係因為感染嘅原因發燒 ,即使發高燒仍然精神得很, 嗰啲俗稱叫做not septic looking. 所以即使兩個病人大家都是發燒38.5度, 其實從觀察病人嘅形態 ,大概都分到兩者那一位較嚴重。

另外因為廚房基本上是每天看病人, 很多時 那位病人昨天的形態和表現已經有了一個snapshot. 到第二天看病人嘅時候其實醫生嘅腦海會馬上建構和昨天的那個snapshot 作出比較。 呢種功夫好多時係潛意識的。 呢個就係點解每天巡房 睇住病人嘅改變 ,就知道和昨日畀究竟是進步了還是病情轉差了。

睇中醫嚟講望診嘅範圍就更加豐富
由病人全面色, 都局部嘅面色, 再度面部整體是否有神, 在到眼神 眼眶 ,或者面部肌肉嘅比例 甚至有否面腫面凹嘅情況等等, 各樣東西都反應身體不同嘅變化。

舉簡單例子。 例如經常唔夠瞓嘅人面色會帶青青灰灰, 中醫嚟講叫做肝血不足。 夜晚瞓覺時間唔夠長所以肝血 唔能夠上養於面部。 所謂肝開竅於目, 呢種青灰色會在眼眶周圍特別明顯。 小朋友受驚會在鼻樑之上或者眼的 太陽穴附近沒有輕微的青斑。 假如整體面色突然變得 暗清可能是腸胃受寒氣。 面色帶有少少 淡黃而且虛腫, 係脾胃氣虛嘅表現。 面部 瘦削青得嚟帶白, 係肺氣不足。 如此類推。

至於點解面部會反映咁多東西呢?
用現代嘅醫學去解釋。 面部其實有很多不同嘅細小肌肉, 而大部分嘅面部肌肉表情變化都係由 第七條顱底神經面神經所控制。( 除咗咀嚼肌以外) 原來呢一條神經線亦都和我哋嘅心情情志所影響, 所以一個人嘅神情變化亦多喺面部嘅表情和肌肉中睇得到。

除此以外面部也有很多不同微少血管。 中醫所講如果病人血氣充足又有足夠嘅睡眠, 面部血管流通, 營養充足而且能夠帶走廢物, 沒有阻塞,血氣充盈, 面部飽滿, 而且色澤鮮艷有光澤。 血管要把養份透到皮膚, 中間也要經過肌肉和筋膜。 假如肌肉和筋膜很緊沒有得到充足的放鬆, 血管自然唔能夠充盈,所以面部嘅血色便會唔靚, 而且帶有一點點青灰。 如果用中醫嘅術語講面部係手足陽明經聚集嘅地方, 陽明經所謂多氣多血之經, 就係講面部嘅循環和血管特別多。

所以有病人希望用中醫美容 又或者是 面部皮膚病, 我非常著重足夠嘅睡眠。 因為只要瞓得好瞓得足夠, 面部嘅肌肉和筋膜會放鬆。 經過一晚嘅充足睡眠, 皮膚上嘅微細血管變能夠發揮作用。 增加養份帶走廢物,面部自然會覺得有血色, 而且皮膚質素好。 與此同時也要注意 面部筋膜的各種拉扯。 面部的筋膜和頸部膊頭和上背的筋膜是相連的。 所以有些病人治療面部皮膚病,或者希望 面部的皮膚想更加好, 要同時間考慮治療頸椎病 ,膊頭緊和上背脊椎是否有側彎等等問題。

用中醫嘅術語其實就係因為陽嘅經絡都集中在頭面部交集, 所以透過觀察面部嘅各種部位嘅表情和面色, 其實大致上可以觀察曬全身嘅情況和五臟六腑氣血變化。

所以大家而家就知道點解 ,中醫和西醫都非常著重眉頭眼額的!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