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牛奶致癌之謎
, (明報)2011年6月4日
【明報專訊】問﹕據聞某些奶農會替乳牛注射可增加奶量的荷爾蒙,牠們所產的牛奶會否影響健康,例如患癌?
答﹕該種荷爾蒙稱為「重組牛類生長激素」(recombinant bovine growth hormone,簡稱rBGH,或recombinant bovine somatotropin,簡稱rBST),是人工合成荷爾蒙。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稱,美國 政府准許使用,但在加拿大 、 澳洲 、 新西蘭 及日本 則禁用。注射後,牛隻體內另一種名為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簡稱IGF-1)的荷爾蒙會上升。
乳癌 患者IGF-1水平高
蘇州大學醫學院的學者綜觀現有的研究後指出,飲用牛奶或會令人體內IGF-1水平上升;另外,美國耶魯大學 醫學院2002年針對中國乳癌患者的研究發現,與一般婦女比較,乳癌患者體內的IGF-1水平較高。但林思為指出,不能因此認定喝牛奶會致癌,當中還有疑團未解。據美國癌症學會網站指出,暫時未有研究直接比較一般牛奶與經rBGH注射所產牛奶的IGF-1水平有何分別,而且IGF-1水平上升,亦見於喝豆奶的人,懷疑箇中關鍵未必關乎rBGH,而是當中的蛋白質 或其他成分。
「恐怕是動物蛋白」 出事
問﹕有謂牛奶蛋白會致癌,喝牛奶豈不是會致癌?
答﹕兒科專科醫生梁淑芳稱,不是說喝一口牛奶便生癌,而是大量攝取牛奶蛋白以至動物蛋白與癌症有關。此說法來自康奈爾大學營養生物化學榮休講座教授T. Colin Campbell所做的動物實驗,老鼠事先接觸致癌物黃麯黴素,之後再分別以牛奶蛋白及植物蛋白餵食,結果攝取前者的老鼠較後者多患癌。她又稱,癌症的形成關乎很多因素,包括環境中眾多已知或未知的致癌物,但加上什麼因素會促使癌症出現?該實驗便提出「恐怕是動物蛋白」的論點。
不過,衛生署 中央健康教育組營養師胡燕柵指出,動物實驗結果未必可以直接套用在人類身上,該實驗又只以牛奶蛋白餵給老鼠,與人類每天攝取不同蛋白質來源的實際情况有別。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31/4/ic4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