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癌症服務機構 > 香港防癌會 > 近半本港癌症新症為 20 至 64 歲 「夾心年輕照顧者」財政生活壓力爆煲

近半本港癌症新症為 20 至 64 歲 「夾心年輕照顧者」財政生活壓力爆煲

26-08-2021

近半本港癌症新症為 20 至 64 歲 「夾心年輕照顧者」財政生活壓力爆煲
香港防癌會關注年輕癌患照顧者困境 更走進校園帶領學生「體驗」抗癌及道別家人歷程
服務個案輯錄成《家家有本抗癌的經—專家錦囊》

2021 年 8 月 26 日

(左至右年輕照顧者及香港防癌會義工Carmen、九龍真光中學趙同學、九龍真光中學李同學、香港防癌會總幹事陳廣慧女士、資深文字工作者劉佩驊女士、香港防癌會主席朱楊珀瑜女士, BBS、註冊心理學家洪傑美女士、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譚同學及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李同學,出席《家家有本抗癌的經專家錦囊》新書發佈會,籲關注年輕癌患照顧者困境。

近半本港癌症新症為 20 至 64 歲,本已承受著沉重的生活擔子,患上癌症更要承受治療甚至可能死亡的壓力;其年輕家庭成員更突然肩負起照顧者的角色: 既要照顧患者、家中長幼,也要應付自己不同的生活重擔,頓成「夾心年輕照顧者」,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但卻是常被忽略的一群。

癌症不但影響患者,更對整個家庭帶來傷害。因此香港防癌會-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計劃 (下稱「『攜手同行』計劃」),由 2015 年開始提供支援予癌患家庭,由個案經理為每個癌患家庭提供個人化、全方位的支援,截至今年 7 月已支援 6,900 個癌症家庭,涉及患者、其照顧者及家人逾18,600 人。「在提供服務期間,我們發現不少『夾心年輕照顧者』,既需要照顧較年長患癌家人的起居飲食、陪伴覆診、提供心理及財政支援,又要面對自己的生活壓力,一人分飾多角,但他們卻經常被忽略,事實上,他們也需要『被照顧』,因此我們將調配更多資源支援年輕康復者及照顧者。」香港防癌會主席朱楊珀瑜女士說。

九龍真光中學的趙同學(手持咪者)曾經歷母親患癌,及後離世,她更體會到照顧者的路也不容易,因此應加強對照顧者的關注。在參與香港防癌會工作坊後,以藝術創作形式表達《家家有本抗癌的經》的閱後感,趙同學指:「畫作中的乾花,代表著患者即使經歷風雨,確診後仍然屹立不倒,希望告訴患者,現時醫學昌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有機會看到光明。」

年輕癌患照顧者常被忽略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本港家庭住戶平均人數為 2.7 人,意味年輕家庭成員有很大機會要供養及照顧年長家人;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2018 的最新數據顯示,20-64 歲癌症新症佔整體發病數字 47%,不少患者家庭的年輕家人成為癌患照顧者,甚至「夾心年輕照顧者」,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需要有人分擔責任,以減低身心負荷。

18 歲照顧者壓力爆煲曾想自殺
就如其中一位癌患照顧者慕兒的經歷,生於單親家庭,4 年前她年僅 18 歲,惟 41 歲的母親阿娟乳癌復發,慕兒忙於照顧母親及弟弟,中六畢業後沒有升學、沒有工作、也沒有社交生活,忽略了個人成長的需要。年紀輕輕的慕兒在母親患癌後留在家中照顧患癌的母親及年幼的弟弟,接管母親肩負的責任,承受龐大壓力,身兼醫護人員、家庭傭工、母親、老師等角色,深深影響其學業、工作及社交生活,引發心理問題。慕兒多年來跟照顧家人的身份緊扣,故曾打算若母親離世,自己緊隨自殺!猶幸得到「攜手同行」計劃的支援及輔導,讓慕兒從照顧者身份的綑綁中鬆綁,打消自殺念頭;及後母親離世,她亦找到理想工作,與弟弟生活穩定。「癌症對整個家庭的影響深遠,當中『夾心年輕照顧者』其實也需要被照顧,因此應鼓勵他們尋求協助,並學會關注自己的需要,在多重責任中取得平衡。同時,為提前面對『病』和『死』做好心裡準備」註冊心理學家洪傑美女士稱。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的譚同學(手持咪者)小時候經歷伯父因患癌離世,坦言參加工作坊前仍然不知如何面對。參加工作坊後,譚同學明白到癌患者最需要的,並非甚麼治療指引及意見,而是尊重、支持及鼓勵;若癌患者已處於晚期階段,更不應給予錯誤期望,反而應該令他們安心,讓他們不用有所記掛。

將個案結集成書冀作借鏡參考
「攜手同行」計劃的個案經理多年來遇上不同家庭的抗癌故事,盡是發人深省的經歷,有見及此,香港防癌會將「攜手同行」計劃中 12 個別具意義的個案輯錄結集成《家家有本抗癌的經—專家錦囊》一書,透過心理學家闡析個案中人的起伏思緒、旁人無從理解的重擔、難以啟齒的決擇、甚至家人也未有察覺的心底烙印,提供心理分析及實用指引,希望大家從中得到啟發,以至日後面對親友患癌時,懂得關顧自己及身邊人的心理需要。「新書以真實個案剖析香港癌患照顧者及患者面對的困難、小家庭的問題及成為照顧者對人生發展的影響等,期望可讓大眾更了解癌患家庭的處境,並讓有需要的年輕癌患照顧者明白自己並不孤單。」資深文字工作者劉佩驊女士說。

《家家有本抗癌的經專家錦囊》一書封面。

將癌症帶入校園 上一課「生命教育」
慕兒的個案並不是例外,不少年輕照顧者可能只是中學生,正踏入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若因要照顧家人令個人發展受到窒礙,除當下會感到焦慮,他日更會對人生充滿迷惑。因此,香港防癌會走進校園,舉辦《家家有本抗癌的經—專家錦囊》閱讀暨表達藝術工作坊,讓學生感受照顧者及家人的心路歷程,以至所需的支援,繼而以不同方式表達關懷,讓他們深切體會一課「生命教育」。

參與工作坊的九龍真光中學及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的學生,於今年 7 月在香港防癌會社工引導下,透過癌症患者的故事,輔以心理學家的分析,讓學生體會癌患家庭的處境、無形的心理壓力、以至家中各人關係的微妙變化,更將有關感受以繪畫及作文等形式表達,最後相關作品會贈予癌症患者及家人,當作一份關懷及祝福。

-完-

 

附件一:與年輕人連結-學生代表分享

趙同學(九龍真光中學)

曾經歷身邊最親的人患癌,以過來人的身份參加今次工作坊,希望可以對患者及其照顧者有更多的了解。趙同學說,2017 年正就讀小五的她,收到媽媽患癌的消息時,只知癌症「很難醫治」及可能會死亡;當時與媽媽及外婆三人同住,媽媽告知確診乳癌第三期,自此媽媽及外婆有很大的轉變。外婆以往一直由媽媽照顧,但媽媽患癌後,外婆則反過來照顧媽媽,當時外婆要擔起家務,又要照顧她們兩母女,十分辛勞及疲累。外婆更埋怨為何上天要令自己女兒患癌,亦從此十分緊張家人的健康,例如聽聞「薑、蒜」可抗癌,便經常以這兩款食材入饌。

至於媽媽,癌症令患有抑鬱症的她更悲觀。有一次外婆不在家,媽媽對她說:「很快我不會在你身邊,不能照顧你了。」當時趙同學只感到驚惶失措。於確診數月後媽媽自殺過身,趙同學對此感到傷痛及受很大打擊,但明白媽媽即使沒有因情緒困擾輕生,也可能會因癌症而離開。

雖然曾親身經歷這一切,趙同學在工作坊中仍學懂很多,例如明白癌症患者需要時刻陪伴及開解,更回想當年如有人跟媽媽多聊天,結局可能會有所改變。趙同學說,書中很多個案與媽媽一樣,堅強面對癌症,不希望他人擔心,正如媽媽在手術後非常疲累也嘗試煮飯打理家務,希望減輕外婆的負擔。

此外,她看到除了患者,照顧者的路也不容易,因此應加強對照顧者的關注。

今次活動透過藝術創作形式,表達閱讀《家家有本抗癌的經》的閱後感,趙同學以乾花製成畫作,代表著患者即使經歷風雨,確診後仍然屹立不倒。她更希望告訴患者,現時醫學昌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有機會看到光明。

譚同學(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

譚同學一直覺得癌症是一件非常沉重的事,與死亡掛鉤,曾因有親人患癌、需要接受化療,目睹他們的苦況但無能為力,故希望藉著今次活動了解更多。譚同學年幼時有一位伯父患癌,「但當時未懂事,只見他身體虛弱,有一年團年飯,伯父在席間突然身體不適,需要召救護車送院,我當時一臉茫然,不知發生甚麼事;當年可能因年紀尚輕,家人並無交代伯父的情況,只是在送院後兩天跟我說『從此再不會見到伯父了』。」

回想當時經歷,譚同學只記得最後一次見伯父,已是在他的葬禮上,十分傷感;家人仍未有多解釋,只著他燒祭品予伯父,「這是我僅還能為伯父做的事」。譚同學又稱,即使經歷過親人患癌與離世,但參加工作坊前仍然不知如何面對。參加工作坊後,明白到癌患者最需要的,並非甚麼治療指引及意見,而是我們的尊重、支持及鼓勵;若癌患者已處於晚期階段,更不應給予錯誤期望,反而應該令他們安心,讓他們不用有所記掛。

李同學(九龍真光中學)

李同學平日亦有參加義工服務,照顧有聽障的小朋友,今次在師姐建議下參加了工作坊。她的親友沒有人患癌,因此對癌症感到陌生;後來閱讀了《家家有本抗癌的經》後,當中最深刻的是有一位癌症患者與家人關係不好,需獨力應對癌症,但其實有家人的支持,對癌症患者有很大幫助。

另外,書中部分個案的家庭成員十分年輕,李同學對他們的遭遇感受身受,他們除了要兼顧讀書,同時亦要面對家人患癌的心理壓力,更可能要擔心經濟壓力,必定感到十分辛苦。

今次活動讓她學習從別人的立場思考,而且對癌症亦有更深體會,因此希望藉心意卡為癌症患者打打氣,鼓勵他們積極面對。

李同學(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

過往從未遇過身邊親友不幸患癌的李同學,對癌症的理解是身體出了問題,在老師建議下參加工作坊。

閱讀了《家家有本抗癌的經》後,李同學最大的感受是「生老病死」、「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總會發生。若日後遇上身邊有人患癌,他相信自己會懂得作出安慰,道出現時醫學發達,或許「有得醫」;但若情況較差,便會對他們更好,跟他們多去不同地方,以留下多些回憶。

工作坊亦帶給李同學「人有生離死別」的啟發,我們都不知道將來有甚麼事情發生,應該要好好珍惜時間,他希望可以踏足不同地方,建立快樂的回憶;另一方面,亦學會要珍惜與家人的關係,花多些時間相處,更關心他們。

 

癌症資訊網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