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醫/ 中西合壁 > 中醫藥在腫瘤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醫藥在腫瘤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11-06-2014

中醫藥在腫瘤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 :  浸大中醫藥   2012年4月19日

 

 

有不少腫瘤病患者經歷各種治療後,才想到用中醫來試一試,把中醫視為最後的救命稻草。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中醫藥在腫瘤的預防和治療的全過程中均可發揮積極的作用。

腫瘤預防:
在高危人群中用藥,可以預防和減少腫瘤的發生。如肝癌為南方地區常見的腫瘤,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是重要的誘因,對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積極治療可降低肝癌發生率。如日本的研究證實小柴胡湯可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肝癌發病率。國内研究證實六味地黃丸、增生平片等可有效阻斷食道不典型增生向食道癌的演變。中醫藥對各種如食管上皮細胞重度增生、慢性萎縮性胃炎、黏膜白斑、乳腺囊性增生症、宮頸糜爛、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皮膚乳頭狀瘤等可能發生癌變的疾病,均顯示出較好療效。

腫瘤手術後:
手術後根據患者機體狀況,中醫辨證施治,可加快術後的恢復過程,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腫瘤術後的復發和轉移的機會。如對肝癌術後防復發的中醫研究已經有確切的臨床數據。

腫瘤放、化療時:
中醫藥可增強放、化療敏感性,減輕放、化療所引起的各種炎症反應、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還可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強自身抗腫瘤能力。如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研究顯示中藥黃芩湯可減輕化療對結腸癌和直腸癌患者造成的腸道損傷。其他如肺癌放療後引致的放射性肺炎、鼻咽癌放射後引致的放射性口咽炎等,使用中醫養陰清熱之法多可緩解症狀;化療引致之作悶嘔吐、食欲不振、疲倦乏力,使用益氣健脾和胃之法多可得到改善。

對晚期腫瘤中醫可作為主要治療手段:
對晚期活動能力下降的腫瘤病人,可選擇的治療手段極其有限,但這部分病人的確有不適症狀需要處理,中醫對這類病人可發揮積極作用,能夠較有效的改善症狀,緩解痛苦,提高生活品質,延長生存時間。

其他:
如中醫治療對於肝癌介入治療後的病人,可減輕介入後發熱、肝區疼痛、作悶嘔吐等不良反應;對於標靶藥物的副反應如皮疹、腹瀉等均有良好的舒緩效果。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一級講師陶志廣博士

 

 

 https://hk.news.yahoo.com

城中活動

2024-12-11 10:30 上午 禪繞白紙磚工作坊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