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分類

肝臟具有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即使只剩下一小部份能夠工作,肝臟依然可以正常運作,因此肝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當腫瘤逐漸增大時,病人可能有下列症狀:

 
  • 右上腹不適、腹痛
  • 右肩疼痛: 肝臟腫大會刺激橫隔膜神經,而此處神經正好是連接右肩神經
  • 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噁心和昏睡
  • 上腹有硬塊
  • 皮膚和眼白呈微黃、皮膚痕癢: 因膽管被腫瘤阻塞,令膽汁色素在血液積聚, 引致黃疸
  • 小便呈茶色、大便呈淺灰色
  • 腹部積水

初步檢驗

發生肝臟癌變前,不少患者已患上肝炎或肝硬化,只剩下部分健全肝臟。驗血能評估肝功能,檢查肝臟是否能夠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從而判斷患者是否適合進行腫瘤切除手術。
 

肝癌細胞的腫瘤標記為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如成年人血液中的AFP指數偏高,表示有可能患上肝癌。
 

醫生會於患者近肝臟的皮膚表面塗上潤滑凝膠,然後以聲波儀探測,反彈回來的聲波會即時經電腦轉成影像,讓醫生從螢幕中觀察肝臟,確認硬塊位置和大小。
 

電腦掃描可為肝臟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構成立體影像,以確定腫瘤的立體形狀、尺寸和位置,影像較超聲波清晰。
 

磁力共振掃描與電腦掃描相似,不同之處是使用磁場代替X光,構成身體橫切面的影像。它可以顯示腫瘤位置、大小和立體形狀,以區分腫瘤屬良性或惡性,觀察軟組織和肝臟血管的狀況。
 

肝血管造影技術透過X光觀察肝臟的血液流動,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醫生會將中空軟管插入大腿內側的動脈,向上伸入肝動脈後,再注入顯影劑顯示血管。肝血管造影可找出為腫瘤供應養分的血管,從而了解腫瘤的確實位置。
 

活組織切片能夠判斷腫瘤屬良性或惡性,也適用於肝炎、肝功能異常、肝衰竭、肝硬化等常見肝病。

轉移癌的進一步檢驗

完成初步檢查後,如確定為原發肝癌,醫生便會為患者設計治療方案;如發現癌細胞由其他部位轉移過來,患者便須接受進一步檢驗,確定癌細胞的原發部位,才能設計適當的治療方案。

醫生一般會根據癌細胞的種類、腫瘤的大小、數目、位置、擴散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可承受副作用的程度等去決定治療方案。由於部分肝癌源自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往往因病削弱,以致身體狀況未能承受一般癌症的常用療法,所以醫生一般會使用特別的療法醫治肝癌。

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最理想的做法。如患者情況不適合進行切除手術,醫生一般會使用局部治療,務求儘量保留肝臟健全的部分,例如利用消融治療消滅癌細胞,或把化療藥物和放射性物質送入腫瘤範圍施治,避免影響健全部分的肝臟。

適用於: 只見於兩葉肝臟其中一葉的早期肝癌及肝功能良好的患者。
風險: 感染、術後引起的肝衰竭、血栓塞、肺炎、出血。
 
適用於: 早期原發性肝癌及轉移性肝癌。肝功能欠佳而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的患者也適宜使用。
風險: 肝臟感染、胸腹腔出血和傷及附近的內臟組織。
 
適用於: 無法進行切除手術的原發性肝癌及轉移性肝癌。
風險: 治療部位的皮膚輕微泛紅不適。
 
適用於: 兩葉肝臟均有腫瘤,但未轉移到其他器官的肝癌;或其中一葉有腫瘤,但肝功能未如理想而無法進行切除手術的肝癌;或腫瘤大於五厘米而不能進行消融治療的肝癌。
風險: 發燒、噁心、腹痛、肝臟感染、膽囊炎、肝臟主血管堵塞。
 

適用於: 原發性及轉移性肝癌。
風險: 疲倦、易感染、噁心嘔吐。
 

適用於: 腫瘤直徑小於六厘米、癌細胞未擴散。
風險:身體可能排斥外來器官。
 

適用於: 無法進行切除手術、消融治療或經動脈化療栓塞術的肝癌患者。
風險: 與化療大致相同,但反應一般較輕,包括疲倦、噁心、腹瀉、食慾不振、脫髮、高血壓、鼻或牙齦出血、皮膚乾燥痕癢、手腳掌腫痛起泡。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