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積極抗病 淋巴癌可治癒 無惡化生存期延10年

積極抗病 淋巴癌可治癒 無惡化生存期延10年

29-06-2019

積極抗病 淋巴癌可治癒 無惡化生存期延10年

非何傑金氏淋巴癌是香港十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當中以B細胞淋巴癌最為普遍。由於淋巴與骨髓和血液有關連,不能以手術切除,因此在標靶藥出現之前,治療方式主要是化療,或會輔以電療,但治癒率偏低;20前年出現了第一代標靶藥「抗CD20單克隆抗體」後,便出現了轉機。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廖崇瑜醫生表示,淋巴癌有60多種,而本港最常見的兩種「濾泡性淋巴癌」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佔本港發病率逾六成。由於這兩種淋巴癌都是由B細胞演變出來並附有CD20抗原,故適合使用標靶藥搭配化療作治療。

10年存活率超過四成

抗CD20單克隆抗體標靶藥的藥物機制,是針對B淋巴細胞表面的CD20抗原,甫進入體內即可辨識出B淋巴細胞,然後通告體內免疫系統發動攻擊,並使該細胞自己解體。

廖醫生指出,「有研究顯示,使用抗CD20單克隆抗體加上化療,能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患者的10年存活率提升至逾40%,比起單用化療藥物(28%),相對高出53%。同時,濾泡性淋巴癌患者的無惡化生存期中位數亦延長至10年。」

此外,當治癒濾泡性淋巴癌後(身體再找不到癌細胞)如果繼續進行鞏固治療,使用標靶藥多兩年時間共12針,可將復發率減低46%。

使用抗CD20單克隆抗體,需要用滴注方式,過往或會引起發燒、血壓高低、心跳快慢、紅疹、甚至白血球過低等副作用,但只要提前給患者服用過敏藥及刺激白血球生長的升白針,將副作用大大減少,並縮短不適時間。

皮下注射用藥方便

此外,過往滴注需要兩個多小時至6小時不等,但近年經改良後,這標靶藥可以皮下注射形式進行,5至10分鐘便完成,而且效果相同,甚至可於診所注射而毋須入院,節省時間之餘,亦可減少對患者及照顧者生活上的影響。

另一方面,針對CD20抗原的第二代標靶藥已經面世,治理濾泡性淋巴癌功效亦有提升,有93%患者可以康復,因此廖醫生建議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康復後重過新生活。

個案:25歲患者完全康復

Carrie於2004年確診淋巴癌,當時25歲,起初無甚徵兆,只覺得肚子脹了,以為肥了,更參加減肥療程,直至胃部不適經常嘔吐,到醫院檢查了個多月才發現應是腹腔淋巴腫脹,同時確診淋巴癌。由於情況危急,除了化療外,更需接受骨髓移植。

移植骨髓後因排斥問題需要服用多種藥物,並需在無菌加護病房接受療程,否則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過程幸得家人支持,讓她專心抗病。後來參加了標靶藥臨牀研究試用新藥,效果良好,現已完全康復,並經常參與義工工作。

文章來自: MSN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照護】一齊支持4月9日首個 「世界心理腫瘤日」 !
生病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尤其是癌症患者,面對病痛和治療副作用,身心皆受嚴峻的考驗。為了加強對癌症病人心理照護的重 […]
【腦腫瘤關注月】甚麼是腦轉移|張卓文醫生
  腦轉移是指癌細胞源於其他部位經過血液擴散到腦部,有別於腦癌(一般指腦部原發性的癌症)。腦轉移在晚 […]
醫院管理局推動收費改革 理順醫療服務 加強保障病人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三月二十五日公布,已經完成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檢討,向醫務衞生局提交收費改革政策建議,並已顧及 […]
港大醫學院成功完成本港首宗 CAR-T 細胞治療末期多發性骨髓瘤 創本港引用內地製先進細胞治療産品先例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與瑪麗醫院的臨床團隊,率先採用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C […]
編者的話|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
就香港政府今日舉行的記者會,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的詳情,本機構大致支持改革的方向,然而當中仍然存有可優化的 […]
【有誰共鳴】 嘉賓:曾慶亷醫生
  感謝 港怡醫院 Gleneagles Hospital Hong Kong 團隊嘅支持,同行一起 […]
【有誰共鳴】 嘉賓:註冊藥劑師何卓穎
感謝 港怡醫院 Gleneagles Hospital Hong Kong 團隊嘅支持,同行一起走更遠! 《 […]
中大成功識別「血漿EB病毒DNA」癌症相關分子特徵 大幅提升鼻咽癌風險預測準確度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透過次世代DNA測序技術,成功識別鼻咽癌癌細胞釋放的血漿EB病毒DNA分子特徵, […]
【腦腫瘤關注月】高級別膠質瘤|賀俊義醫生
高級別膠質瘤概述 腦部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之一,負責控制思想、記憶、情感處理。小腦位於大腦下方,主要負責協調運動 […]
【腦腫瘤關注月】甚麼是腦膜瘤?|鄒淑韻醫生
甚麼是腦腫瘤? 腦部大約可分為大腦、小腦、腦幹。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左右兩邊各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額葉、頂 […]
活動花絮|「知己知彼- 神經內分泌瘤」專題講座
感謝各位出席「知己知彼- 神經內分泌瘤(NET)」專題講座!NET 是一種罕見的癌症,在香港每年僅有約150至 […]
研究反映私營醫療服務醫患資訊不對稱 價格欠明確 消委會倡5大建議增收費透明度 建信心保價值
過去十年,由於人口高齡化和預期壽命不斷增長,導致香港醫療服務需求激增。本港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由2013/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