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蘇子謙醫生 > <>

<>

06-03-2022

<<COVID 康復之後, 如何調理?>>

第五波COVID疫情直捲香港, 現在差不多可以說至少每20人入面, 已經有一個曾經受過感染. 對於免疫力良好的病人, 已經接種疫苗的人, 病好以後大部分都完全康復. 但無論是香港或外國的數據, 都顯示原來有部分康復者會出現多種輕重不一的後遺症. 現在這些後遺症稱為Long Covid syndrome. (其實仲有其他名稱,但所指的一樣, 從略). 這些後遺症所牽涉嘅身體系統廣泛, 輕則較為氣短, 重則可引起長期疲累,肺部纖維化,甚至心臟損傷,精神問題. 困擾某一些康復者的生活. 咁究竟假如出現呢些副作用, 又應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要明白為何COVID可以 引起那麼多不同的後遺症.
COVID 新冠肺炎病毒, 雖然都係一種冠狀病毒, 和引起季節性傷風的冠狀病毒有相同之處. 但係呢一種新嘅冠狀病毒, 因為人類起初針對病毒的免疫力很低, 而且這些病毒殺傷力膠其他冠狀病毒嚴重. 佢感染嘅地方唔單只係上下呼吸道, 更準確嚟講佢可以引起全身性嘅發炎疾病, 影響身體系統, 包括神經系統 (所以有部分小朋友可併發腦炎), 心臟系統 (有患者平凡心臟病),長期肚瀉, 影響血液形成血栓塞, 甚至可以因為嚴重胰臟發炎引起糖尿病等問題.

另一方面因為在第一第二波疫情之中, 不少重症嘅病人需要長期住醫院. 長期住院引致營養不良,另外也可能用了類固醇或其他西藥產生副作用. 再加上長期關在醫院的引起的精神問題或創傷後症候群. 這一些額外的因素亦可以引起不同的後遺症.
無論如何簡單講起, 假如患病嘅時候病得越重, 甚至需要進醫院治療, 那麼康復以後的後遺症就會更加多. 反過來假如只是輕症, 一般沒有太多的後遺症.

咁究竟有咩常見嘅後遺症呢? 又應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最多康復者所講嘅後遺症, 就係覺得自己條氣冇咁好. 有唔少人好返之後, 再做返運動或者上樓梯, 都會覺得條氣戲無以前咁好咁順暢. 當然如果病人患病嘅時候真的出現肺炎嘅症狀, 呢個情況會更加嚴重.但係其實有好多沒有肺炎跡象的, 康復以後竟然也一樣出現呢一些副作用.甚至可以持續幾星期至幾個月. 喺西醫嚟講, 當中嘅原因係症狀發生嘅時候炎症比較重, 當中嘅發炎因子影響咗心肺功能, 另外影響咗呼吸肌肉嘅功能. 當身體的肌肉較為弱, 自不然抖氣較為辛苦.

另外喺中醫嚟講呢啲係所謂大病後嘅氣虛, 表現為經常覺得疲倦, 呼吸氣短, 手腳乏力. 呢一類嘅病人應該有咩補氣嘅中藥, 例如是可以煲下北芪黨參, 又或者可以用成藥 補中益氣湯去治療. 但留意係假如患病嘅時候發熱較重, 康復之後很多時並不只是氣虛, 身體津液會流失, 形成所謂氣陰虛, 病人會經常覺得口乾而且皮膚乾燥, 身形較為瘦削。喺補氣嘅同時,亦要配合養陰嘅一些中藥例如是沙參麥冬, 又或者多煲雪梨水。

另外一個較為常見嘅後遺症就係所謂嘅諗嘢唔清晰,英文俗稱叫做 brain fog. 其實係一系列嘅症狀. 主要係康復者會覺得自己集中力唔夠, 而且思維沒有以往那麼清澈. 又或者覺得反應冇以前咁快. 有呢些症狀嘅病人, 通常都有一些精神嘅症狀例如是憂鬱, 又或者會覺得心驚膽跳. 有一些嚴重嘅可能係創傷後症候群 (以住院病人較多),甚至要精神科醫生處理.

brain fog啲症狀當然唔係淨係COVID先會有, 其實任何嚴重嘅全身性感染性疾病都會有類似嘅後遺症. 主要嘅原因係發炎因子影響了腦細胞. 其實這一類症狀有點似乳癌病人打療化療之後所出現嘅 chemo brain. 治療呢一些症狀, 可以利用針灸刺激腦部. 中藥方面可以用養心血安神嘅中藥, 再加上一些補腎嘅中藥. 因為中醫認為心腎兩者都與腦部相通. 最簡單嘅可以服用桑寄生紅棗茶. 平保心腎.

另外有一些患者康復以後也可以變成長期咳嗽. 覺得喉嚨 氣管總係有一種痕癢嘅感覺, 而且有一些痰黐著喉嚨. 情況就好似感冒以後可以轉為咳嗽幾個月都唔好. 治療呢一種感染後嘅咳嗽, 非常著重戒口. 至於點樣戒口可以參照我上星期post出嚟嘅短片. 另一方面中藥治療嘅時候, 也要分為寒咳熱咳, 燥咳痰濕咳等等各種不同嘅咳嗽. 好難一概而論. 因為用藥各有不同.

另外也有病人康復之後變成胃口不佳而且長期肚瀉. 喺呢個時候好多時係因為重病以後脾胃虛弱又濕所引起. 呢個時候其實並唔適合食疾病發作時嘅藿香正氣水. (以前有介紹過呢一種成藥). 反而應該多服食白朮雲苓等等, 慢慢健脾化濕. 一般都有很好的療效.
以上所講嘅其實都只不過係一些常見後遺症嘅例. 每一個病人嘅情況都並不一樣, 使用以上方法之前敬請事先請教自己嘅醫生. 另一方面其他較嚴重嘅後遺症, 其實真係需要多學科嘅方法, 先可以處理得更好. ‘

當然最後康復者唔應該再覺得自己係一個長期病人, 避免進入一個長期嘅 sick role. 要盡快多做運動和盡快正常工作生活. 否則長期留在家裏休息, 通常身體只會越嚟越差. 呢方面切記緊記.

#COVID
#蘇子謙醫生
#蘇子謙中醫師
#中西醫結合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及註冊中醫師)

城中活動

2024-04-17 10:30 上午 禪繞延伸藝術~塗鴉藝術
2024-04-15 10:30 上午 2024瑜珈體驗班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
鄰里攜手、扶弱同行
感激 Agape Garden 膳心小館在網上呼籲及李小姐 Phoebe 致電向我們轉述一位70歲癌症長者求助 […]
癌症患者可以運動嗎?那種運動比較適合?
根據過去研究,運動可有效增進免疫能力,亦可改善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例如疲倦,減少憂鬱及焦慮的情緒,給予癌症患者正面 […]
婚禮風琴師(上)
教堂座落於市區,門前卻有濃濃樹蔭和幾段石階,彷彿經過時可以把世俗纏累都先卸下。建築物是尖頂的小屋,推開沉甸甸的 […]
婚禮風琴師(下)
除了上文提及在婚禮當風琴師可能出的岔子,一個更大的挑戰是應朋友邀請,「外賣」到別的教堂彈奏。彈鋼琴倒不要緊,因 […]
當專科醫生成為專欄作者
當醫生又當作者的前輩後輩大有人在:他們有風趣幽默的,有學識淵博的,談的包括醫療專題不在話下,更有親子、武俠、科 […]
ESMO 亞洲大會 2023 – 與 EBV 相關的鼻咽癌治療新發展
研究專家正在尋找新的與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關的鼻咽癌治療方案, […]
ESMO 亞洲大會 2023 – 個人化乳癌治療的進展
ESMO 亞洲大會 2023 – 個人化乳癌治療的進展 在 2023 年的 ESMO 亞洲大會上,專家分享了在 […]
《病人的私隱權利》(二)
德國是世界上對保護病人私隱最嚴謹的國家,然而這個堅持卻曾經帶來災難。2015年3月24日,德國之翼(Germa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4】 醫患陪你跑- 透過運動體會到生命的美好|Dr. Kenny Ng
Dr. Kenny Ng 吳劍邦醫生 內科腫瘤科專科 🔗 捐款支持:bit.ly/schkm-dr-ke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