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其他 > 【腦腫瘤關注月】甚麼是腦轉移|張卓文醫生

【腦腫瘤關注月】甚麼是腦轉移|張卓文醫生

28-03-2025

 

腦轉移是指癌細胞源於其他部位經過血液擴散到腦部,有別於腦癌(一般指腦部原發性的癌症)。腦轉移在晚期癌症屬於常見。有研究估計,約10-30%晚期癌症病人患病過程中會出現腦轉移的情況。

雖然原則上任何癌症都有腦轉移的可能性,不過某些癌症比較容易擴散到腦部,如肺癌,乳癌,黑色素瘤,大腸癌和腎癌。

由於頭骨容量有限,所以相對細小的腦轉移瘤都可以因為腦壓上升而做成不同的病徵。除此之外,腦轉移瘤亦可以透過影響周邊血管造成腦水腫,令腦壓加倍。常見的病徵包括頭痛,作嘔,或精神上的轉變。同時,腦部不同分區的功能也可以受腦轉移瘤影響:例如單邊手腳無力(普遍左腦瘤會令右邊身無力,右腦瘤會令左邊身無力),視力上的影響,甚至認知和性格上的轉變。腦轉移瘤也可以透過刺激正常腦部組織導致癲癇症。當然,亦會有一部份病人患病期間作例行檢查而發現無症狀的腦轉移瘤。

腦轉移瘤一般需要靠影像診斷。常見方式包括電腦素描 (computed tomography) 和磁力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當中磁力共振較為清晰和準確,不過素描時間普遍較長。

治療腦轉移瘤不同方法普遍如下:

  1. 支援性藥物治療:如腦轉移瘤病徵較為嚴重,醫生或會用類固醇藥物減低腦水腫情況以舒緩病情。如有癲癇症則可以用抗癲癇藥物減低發作頻率。
  2. 腦部外科手術:一般應用於較大或原發位置不明的腦轉移瘤。雖然手術會有一定風險,但這方式通常能迅速減低腦壓。手術切除的樣本更能作病理化驗,評估原發位置和協助醫生選擇適切的抗癌藥物。
  3. 抗癌藥物治療:抗癌藥物一般分為傳統化療,荷爾蒙治療,鏢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當中以鏢靶治療較為容易經血液進入腦部組織,常見例子為肺癌抗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鏢靶藥。
  4. 放射治療:亦稱電療。原理為用高劑量輻射對準腦部,殺死輻射範圍內癌細胞。腦部放射治療分為兩大類:
    1.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將輻射聚焦在腫瘤範圍以儘量減低副作用,主要應用於數量和體積較細的腫瘤。不過治療時間較長和有做成腦組織壞死風險。
    2. 全腦放射治療:輻射範圍涵蓋整個腦部,治療時間較快和應用於較多數量腫瘤時。

總括而言,腦轉移瘤的治療方法非常多元化,而不同病情會有相對適合的治療方案。手術,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技術不斷進步,希望未來能惠及更多病人和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張卓文醫生

香港神經腦瘤學會
香港神經腦瘤學會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