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ESMO 亞洲大會 2023 – 個人化乳癌治療的進展

ESMO 亞洲大會 2023 – 個人化乳癌治療的進展

10-01-2024

ESMO 亞洲大會 2023 – 個人化乳癌治療的進展

在 2023 年的 ESMO 亞洲大會上,專家分享了在個人化乳癌治療領域的顯著進展,特別是對於HER2 陽性乳癌患者。目標是預測患者對治療的反應並相應地調整治療方案,避免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副作用並降低醫療成本。

影相生物標記預測藥物治療反應

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對應於名為 MK-2206(AKT 抑制劑)的藥物的影像生物標記(GLCM_SS),在動態對比增強磁力共振(DCE-MRI)掃描中可預測該藥物在治療早期高風險的 HER2 陽性和荷爾蒙受體(HR)陰性乳癌的成效。研究專家表示:「識別出影像生物標記具有相當優勢,可非侵入性地預測治療成效,幫助患者避免接受不必要的治療副作用,同時還可降低醫療成本。雖然研究結果顯示了對 MK-2206 的治療成效預測的前景,但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集合更多數據將 MRI 特徵與其他生物標記結合起來建立更大型數據庫以得出更準確結果。」

AI 模型預測治療結果 及從 從 MRI 中預測存活率

大會發佈另一研究將多個生物標記整合,利用人工智能 (AI)技術,結合組織病理學和臨床數據,替 1598 名乳癌患者預測在手術前進行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的治療成效。AI 模型在不同的患者組上進行了測試,並在得出可靠性數據。那些預測對術前化療有良好反應的患者確實有更好的無病存活率,這結果顯示利用 AI 模型可有助於醫生作臨床決策。

另一個 研究發表,AI 輔助模型(3D-MMR)結合了臨床數據和從 MRI 掃描中獲得的影像來預測治療結果,如 4 年無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這個模型能夠識別磁力共振掃描(MRI)中與癌症擴散或復發風險較高相關的的熱區顯像(hot spot)。透過這項新技術,能成功檢測出有轉移或復發高風險的患者在影像中的”hot spot”位置不同。研究的關鍵之處在於它檢視了與腫瘤微環境相關的許多特徵,包括 T 細胞和 B 細胞的功能狀態,並結合了組織病理學和臨床信息的幾個生物標誌記來預測患者的治療結果及存活率。

預測淋巴水腫風險

另一項研究預測乳癌患者接受前哨淋巴活組織檢查(一種檢查乳腺癌是否擴散而較不侵入性的手術)後的淋巴水腫風險。

淋巴水腫是一種組織內積聚過多液體導致腫脹的狀況。增加患上淋巴水腫風險與是否接受化療,接受放射治療,肥胖以及移除的淋巴結數量等因素有密切關係。研究專家表示:「與腋窩淋巴結清除相比,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的淋巴水腫風險較低,但腋窩淋巴結手術能夠預測哪些患者屬於高風險群,這可能有助於與患者就治療作決定和相應副作預備。但乳癌病人應用那種淋巴結檢查手術,專家指現階段還雖要更多數據去制定臨床實踐指引。」

從以上研究成果可見到,乳腺癌治療的未來將會 從醫療影像、人工智能基因分析、腫瘤環境分析以及臨床特徵 —— 結合起來,使每位患者有更個人化更精準治療計劃。雖然如此,但實際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Reference:
1. New models show promise for predicting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https://dailyreporter.esmo.org/esmo-asia-congress-2023/top-news/new-models-show-promise-for-predicting-response-to-treatment-in-her2-positive-breast-cancer

2. Zhang J, et al. Image biomarker discovery from DCE-MRI for identifying responders of MK-2206 o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secondary radio-genomics analysis of I-SPY2 trial. ESMOAsia Congress

3. Yu Y, et al. Multimodal data fusion enhanced precisi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with a multi-task transformer-CNN-mixed learning. ESMO Asia Congress

4. Ren W, et al. Multimodal data fusion for improve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breast cancer with multi-task 3D deep learning model: A multicenter study. ESMO Asia Congress

5. Byeon JY, et al. A prediction model for developing lymphedem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sentinel node biopsy. ESMO Asia Congress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