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肝癌適應免疫療法的關鍵 開創新型聯合療法作二期臨床研究

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肝癌適應免疫療法的關鍵 開創新型聯合療法作二期臨床研究

17-07-2023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近的研究揭示肝癌細胞能「適應」免疫療法,令這種目前最先進的癌症療法失效。研究團隊針對癌細胞的耐藥機制,成功增強了免疫治療的功效,並在肝癌動物模型上證實了其臨床潛力。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權威雜誌《Gut》上發表。另外,團隊亦將開展嶄新的「聯合免疫療法」二期臨床試驗,旨在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治療,造福病人。

近年,愈來愈多患者接受臨床免疫治療,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肝癌最常用的免疫療法,但只對約20%的患者有作用。患者更有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耐藥性。

中大醫學院團隊針對癌細胞的耐藥機制,成功增強了免疫治療的功效,並在肝癌動物模型上證實了其臨床潛力。團隊亦將開展嶄新的「聯合免疫療法」二期臨床試驗,旨在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治療,造福病人。 左起: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熊哲文博士、鄭詩樂教授、腫瘤學系陳林教授,以及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周京穎教授。
中大醫學院團隊針對癌細胞的耐藥機制,成功增強了免疫治療的功效,並在肝癌動物模型上證實了其臨床潛力。團隊亦將開展嶄新的「聯合免疫療法」二期臨床試驗,旨在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治療,造福病人。 左起: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熊哲文博士、鄭詩樂教授、腫瘤學系陳林教授,以及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周京穎教授。

在新型小鼠模型重現人類「冷」肝癌 以識別可用作改善免疫治療的靶點    

肝癌患者對免疫治療出現耐藥性的成因主要與免疫抑制的「冷」腫瘤微環境有關。然而,實驗室常用的動物模型並不能反映腫瘤發展的複雜器官特異性。因此,透過能反映腫瘤和免疫系統互動的先進生物模型來理解耐藥機制,對改善免疫治療至關重要。

鄭詩樂教授解釋,研究團隊利用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發現肝癌細胞繞過免疫治療的新分子途徑後,進一步設置了「路障」,通過聯合免疫療法成功消除癌細胞。
鄭詩樂教授解釋,研究團隊利用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發現肝癌細胞繞過免疫治療的新分子途徑後,進一步設置了「路障」,通過聯合免疫療法成功消除癌細胞。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兼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鄭詩樂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建立了兩個對免疫治療耐藥的小鼠模型,以呈現人類『冷』肝癌的免疫環境。我們利用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發現肝癌細胞繞過免疫治療的新分子途徑。當我們找到這些『逃生路線』時,進一步設置了『路障』,並通過聯合免疫療法成功消除了癌細胞。」

新建的小鼠模型有助識別和驗證可行的治療目標。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熊哲文博士說:「為了構建這些模型,我們必須通過繁瑣的測試過程,從最初對治療有反應的母細胞中不斷選出對免疫治療耐藥的癌細胞。我很高興能夠構建可生動地呈現人類肝癌狀態的小鼠模型,從而得出突破現有科學知識的發現。」

研究團隊運用生物信息學確定調節蛋白PPARγ和I類HDAC是促進冷腫瘤微環境的關鍵。鄭詩樂教授補充:「這是全球首項表明肝癌細胞通過非遺傳機制『適應』免疫治療的研究,我們很高興能與臨床同事一同找出克服免疫治療耐藥性的精確方法。」

「實驗室臨床」融合研究開創新一代免疫療法

陳林教授形容這項由實驗室發現轉化到臨床應用的研究,體現了中大醫學院的凝聚力,不同專家通過創新研究,一同促進醫學發展。
陳林教授形容這項由實驗室發現轉化到臨床應用的研究,體現了中大醫學院的凝聚力,不同專家通過創新研究,一同促進醫學發展。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醫療系統)兼腫瘤學系教授陳林教授強調:「基礎科學家和臨床科學家必須攜手合作,及早發現有效的突破性癌症療法。我的實驗室同事擁有最新的科學技術。而作為一名醫生,我需要著重研究如何轉化有關技術,以幫助患者。這次研究體現了中大醫學院的凝聚力,不同專家通過創新研究,一同促進醫學發展。事實上,我們在對『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無效的肝癌患者中,發現了與小鼠模型相同的分子改變。」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周京穎教授認為:「以T細胞排斥和功能障礙為特徵的免疫冷腫瘤是當前免疫治療的瓶頸位。當我們通過這項研究找到能使肝癌腫瘤重新對免疫治療有反應的關鍵,便有希望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在臨床上,讓更多患者可以受益於免疫療法。」

團隊進一步利用他們的新小鼠模型來證明新型I類HDAC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製劑」聯合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陳林教授表示:「基於臨床前研究結果,我們將針對單獨對免疫療法產生耐藥性的肝癌患者開啟第二期臨床試驗,有機會將研究成果轉化為針對『冷』腫瘤患者的有效及安全的新一代免疫療法。」

如欲查詢有關第二期臨床試驗(NCT05873244)詳情,可致電3505-1042。

附件:研究背景資料

原文連結: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肝癌適應免疫療法的關鍵 開創新型聯合療法作二期臨床研究

城中活動

2024-01-10 11:45 上午 M+博物館免費藏品導賞遊
2024-01-03 3:45 下午 ANIMAL FLOW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AXA安盛與聯合醫務宣佈策略合作
首次引入中國內地診所門診服務 滿足居住及往返內地港人的醫療需要 為大灣區客戶提供便利優質的跨境醫療服務 AXA […]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為養和質子治療中心開幕儀式主禮
(2023 年 12 月 2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今天舉行養和質子治療中心開幕典禮,標誌著全港首個質 […]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盛大開幕 標誌著香港在精準癌症治療的領域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盛大開幕 標誌著香港在精準癌症治療的領域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2023年12月2 日, 香港)養 […]
首項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銜接服務合作啟動禮
隨著中國内地與香港正式通關,往來兩地的人次顯著上升, 大眾對跨境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亦日益殷切。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
【突破膽管癌治療局限】蔣子樑醫生
膽管是人體內一個細小器官,一旦出現癌變,致命率卻是極高,過往更因缺乏相關藥物,令群醫束手無策。幸而這個劣勢,隨 […]
養和、港大醫學院及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 聯合推動本港遺傳性乳癌及卵巢癌基因突變的研究
  (2023 年 11 月 15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港大醫學 […]
兌現「5日內開始電療」承諾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助力患者把握黃金治療期
【2023年11月10日,香港】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醫管局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內地醫護工作符合期望
醫管局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實施近半年,10名來自廣東省三甲醫院的醫生,分別於九龍中、九龍西及新界西醫院聯網的 […]
港大醫學院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 […]
在家採樣檢測 HPV 助早篩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及香港女性致命癌症之一,據世衛資料,95%子宮頸癌病例由HPV引發。除了傳統HPV和柏氏 […]
乙型肝炎民間篩查見成果 梁熙籲政府資助市民篩查
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早前與社區組織銀騎士,於去年10月在柴灣漁灣邨舉辦「乙型肝炎社區篩查活動」 […]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美國默沙東藥廠攜手為製藥業界創造以數據驅動的新方案
(香港,2023 年 8 月 11 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拍美國默沙東藥廠(默沙東)舉辦「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