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黃麗珊醫生 > 乳癌瑣碎事 (18):粉紅10月—日常飲食瑣碎事 (下)

乳癌瑣碎事 (18):粉紅10月—日常飲食瑣碎事 (下)

18-10-2021

乳癌瑣碎事 (18):粉紅10月—日常飲食瑣碎事 (下)

除了戒口,也有很多病人煩惱應否服用保健產品,究竟是否服用越多保健產品就能讓病人在癌症治療期間,身體恢復越理想及減少癌症復發機會?

首先,現在並未有任何醫學數據顯示哪一類型的營養產品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及預防腫瘤復發。如果病人胃口欠佳,營養不良的話,可以透過保健產品補充所需營養,有助提升病人身體狀態,改善治療進度。不過,要謹記並不是越多保健產品就必然越好,因為藥物或保健產品中一般以有效成分(active-ingredients)及非活性成分(inactive-ingredients)組成,服用保健品當然是為了吸收當中的有效成分,但絕不能忽視當中的非活性成分(excipients,或稱賦形劑)。

根據1994年《美國藥典國家處方集》中,賦形劑被定義為:「有效成分以外,有目的性地添加於藥品中的任何成分」,通常包括稀釋劑、色素、矯味劑,及其他添加劑等。

賦形劑一般是天然或合成物質 (可以是動物、植物、礦物、或化學合成),它具有一飾多角的功能,從而提升藥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

  • 稀釋有效成分,幫助胃部吸收
  • 幫助錠劑成型(錠衣)於胃部釋出有效成分
  • 粉末或非黏性物質以處理有效成分,維持藥物於有效期限內不會產生變化
  • 添加色素改善外觀
  • 調味劑添加口感或味道
  • 防腐劑

每食一粒保健產品,除了可以得到當中的有效成分外,同時亦攝取到當中的非活性成分。如果過量服用保健產品,多餘的有效成分未必對身體有額外的益處,而過量的非活性成分更有可能影響身體,例如添加劑有機會引致敏感反應,乳糖導致乳糖不耐症患者肚瀉。另外,有效成分也有機會被污染,例如服用太多魚油丸有機會導致體內重金屬的含量過高,過量綜合維他命造成急性中毒,當中主要包括:噁心、嘔吐、肚瀉等腸胃過敏反應,所以建議病人適量因應情況服用!均衡飲食已達致營養充足,並不是每一位病人都需要服用額外保健產品。

至於中式保健產品,亦需要留意以下三大陷阱:

常見陷阱1:糖分超標

不難發現,中式保健產品含較高糖分,建議大家小心閱讀營養標籤,了解糖分含量。大家需小心留意計算單位,糖分是每一份計算,還是每100克所得出的總和。一般建議糖分攝取量為每天所攝取熱量的5-10%,即是大約8-9粒方糖 (每一粒方糖約 5 克)。有部分中式保健產品,如四物湯,每包有機會高達7.7克糖分,即是1.5粒方糖!

常見陷阱2:喧賓奪主

另外,除了營養標籤 ,大家亦要注意產品成分表。閱讀成分表有助分析產品是否乎合產品名稱所描述,例如時下流行的靈芝雲芝保健飲品,靈芝雲芝成分可能只佔產品的一小部分!

常見陷阱3:與西藥有衝突

即使是天然保健產品,當中成分亦有機會與西藥有衝突。例如:參類食物 (人參、黨參、太子參、高麗參、花旗參等),外國資料庫發現這些食物有較大機會與抗癌治療有衝突,如:化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所以治療期間應該盡量避免服用。另外,亦有其他天然保健產品與消炎藥物以及抗凝血藥物有衝突。大家切記要小心,服用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最後,即使是保健湯水,由於大家習慣「出手」太重,如果參類、當歸或其他中藥成分太多的話,即使是保健湯水亦有機會與西藥衝突。重中之重,就是適當的份量便不會好心做壞事了。

特別鳴謝 中醫黃韻婷博士

 

參考資料:

https://www.nps.org.au/ australian-prescriber/articles/ pharmaceutical-excipients- where-do-we-begin

https://www.ncbi.nlm.nih.gov /pmc/articles/PMC2771878 /pdf/nihms151440.pdf

https://www.mayoclinic.or g/drugs-supplements

https://www.cancer.org.au/ assets/pdf/cancer-forum-march -2011#_ga=2.21109627.175195646 3.1612661257-1677105073.1612 661257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黄麗珊醫生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
【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8月27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二期—“皮膚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
【食管癌】 「食管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6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期—“診療食管癌,聽聽多學科 […]
【胃癌】 「胃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4月23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八期—“胃癌可治嗎?來聽聽專家 […]
乳癌手術的選擇困難症
從外科醫生角度來看,醫治乳癌患者最困難的部分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術前術後的諮詢和心理輔導。乳房和腋下淋巴位置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