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蘇子謙醫生 > <<瑪麗醫院的美膳閣>>

<<瑪麗醫院的美膳閣>>

06-05-2021

<<瑪麗醫院的美膳閣>>

(請注意: 此文乃是曾經在瑪麗醫院工作或讀書人士的同溫層文章)

話說瑪麗醫院員工有好幾個員工飯堂, 其中一個只是開放給員工使用的位於於護士宿舍Block A 地下的美膳閣. 呢間餐廳名起得不錯,有點傳統中文的風味. 再加上餐廳是位於護士宿舍歷史悠久 (也有人覺得是殘舊)的建築物, 外面一條條石柱, 再加上內部裝修整體都是用木顏色作為襯托, 在牆上掛了不少的畫, 整體氣氛, 有點似大學宿舍那些家庭式經營的餐廳.

雖然我哋都知道呢間美膳閣其實經營的集團和k座1樓的出名(難吃)canteen都是同一集團, 但是美膳閣總有一種家庭式和一種人情味. 是在瑪麗醫院其他餐廳找不到的. 首先因為餐廳較為細, 但設計如上述所講, 有不少卡位, 而且獨立臺都是用木做的. 早幾年翻新過以後, 第一次入去翻新過的餐廳, 突然間覺得入咗豪宅一樣. 老實講以公立醫院餐廳講, 美膳閣算係裝修唔錯. 餐廳一入門口, 其實都有雜誌和報紙架, 可以畀嚟食飯的醫護人員睇, 以往我都見不少人早上一路嘆茶一路睇報紙. 但COVID以後已經很少見到. 大門是一度木門, 需要自己用手開, 開門以後, 首先見到的是收銀處的姐姐. 通常因為只有醫護人員去, 而且去親來來去去都係嗰啲人, 所以基本上姐姐都認得曬各位醫生姓甚名誰.

“蘇醫生, 好耐都冇見你嚟食早餐喎?”上星期再次去到美膳閣食早餐

“係呀, 因為近這一年開始嘗試唔食早餐, 再加埋又有疫症, 就更加少過來了”

其實我一般都只是在美膳閣吃早餐. 午餐我一般都係叫外賣. 以往差不多每朝都會在門診之前到美膳閣, 一入去就會見到不少同事, 通常都坐埋一台吹吹水先至開工. 基本上食物的質素大家都唔會太介懷 (老實講亦不能介懷), 反而能夠和同事聯誼一下先至係重點. 所以通常一入去, 我都會周圍望下同事坐喺邊一台, 其實同一時候也會見到其他科的醫生, 大家通常都打個招呼. 雖然餐廳唔係大, 但係因為佢有好多compartments, 所以有時都要行嚟行去一陣先搵到自己嗰堆friends. 不過很多時一入去都唔使搵, 因為姐姐會即刻提你,

“蘇醫生, 李醫生和何醫生喺最入面嗰張枱呀”.

基本上姐姐們已經認得曬我哋不同部門的醫生. 幫埋你埋堆.

另外每逢星期五上晝, 美膳閣就最為熱鬧. 因為不少部門都會在星期五grand round. 完成以後通常成隊醫生會一齊去美膳閣傾下偈一齊食早餐, 回顧下過往一週的工作. 當然少不免講下啲鎖碎事. 十幾個醫生拍埋一台以往是經常見到的. 通常同一時間, 除了我們腫瘤科以外, 也同時會見到內分泌科的同事, 因為他們的grand round 和我們時間相約. 以往不覺得這個星期五早上的早餐環節那麼重要, 但自從COVID 以後, 在冇呢隻歌仔唱. 經過這一年, 才發覺和不少同事的關係有所疏遠. 令到工作的氣氛也沒有以前的輕鬆.

此外呢間餐廳最好嘅地方, 係可以後數.

話說因為啲姐姐們基本上認得曬我哋所有人. 而我們部門有一位醫生, 出名是好人闊綽. 但是他經常匆匆忙忙.有時我和其他同事去食, 我哋去食嘅時候佢已經食完準備走. 佢會毫不猶豫咁樣搶咗你張單去找數. 又或者我們星期五早餐十位醫生去食, 走嘅時候我哋去埋單. 姐姐話嗰位醫生已經認投咗, 我哋唔使畀錢. 有時姐姐仲會話, 其實嗰位醫生都未畀(因為佢實在太匆忙), 不過佢會聽朝先嚟找數. 所以有時我哋叫嘢食, 可以大嗌一聲 “後數比X醫生”

不過近這兩年大家都真係越嚟越忙, 甚少在喺美膳閣 碰面了.

講開餐廳一定要講埋啲嘢食. 我覺得呢間美膳閣 的食物質素其實尚算可以. 一定比K1好好多. 早餐有奄列, 而且都係即叫即煮. 其實煮得唔錯, 不過近年我發覺實在太油了, 所以已經越嚟越少食. 通常如果我落開去都係飲杯奶茶. 對於我這個對奶茶有要求的人, 其實美膳閣 的奶茶只可以算係一種美沙酮, 嚟頂下癮. 因為佢嘅茶味永遠都係有少少苦澀, 而且奶落得唔夠滑. 茶香亦不足. 最大的敗筆是用鐵杯裝住, 攞上手可以很燙手, 而且大家都知道飲茶唔可以用鐵杯會影響味道.

另外永遠有一隻細匙羹, 但又冇伴隨嘅碟, 如果你唔將隻匙羹掉落張枱度, 攞起杯奶茶飲嘅時候隻鐵匙羹會頂住你個鼻樑,或者係眼鏡. 呢個難題我都過咗一排先解決到. 就係攞隻食指頂住個匙羹嚟飲. (難度甚高, 家庭觀眾切勿模仿) . 另外如果唔想飲奶茶可以飲咖啡, 但唔知點解美膳閣的 咖啡永遠有一種酸味, 酸得嚟仲要有啲metallic, 如果邊位係咖啡達人可唔可以話畀我聽點解會咁. 不過呢種味道基本上淨係喺呢度飲得到, 若然有興趣又睇完呢篇文, 你聽日可以去試一試.

最後講下近這一年COVID 各種社交距離措施, 基本上現在每一台只可以坐一個人. 但其實都冇咗一大堆醫生去食早餐, 很多是各位醫生都坐得很開, 但亦無阻大家繼續交談交流. 始終瑪麗醫院地方唔多, 可能呢個係唯一可以大家鬆一鬆, 在繁忙工作中忙裏偷閒的綠洲.

( 近來我終於發現點解啲奶茶唔夠滑, 原來佢哋唔係用黑白淡奶)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
【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8月27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二期—“皮膚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
【食管癌】 「食管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6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期—“診療食管癌,聽聽多學科 […]
【胃癌】 「胃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4月23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八期—“胃癌可治嗎?來聽聽專家 […]
乳癌手術的選擇困難症
從外科醫生角度來看,醫治乳癌患者最困難的部分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術前術後的諮詢和心理輔導。乳房和腋下淋巴位置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