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蘇子謙醫生 > <<瑪麗醫院的美膳閣>>

<<瑪麗醫院的美膳閣>>

06-05-2021

<<瑪麗醫院的美膳閣>>

(請注意: 此文乃是曾經在瑪麗醫院工作或讀書人士的同溫層文章)

話說瑪麗醫院員工有好幾個員工飯堂, 其中一個只是開放給員工使用的位於於護士宿舍Block A 地下的美膳閣. 呢間餐廳名起得不錯,有點傳統中文的風味. 再加上餐廳是位於護士宿舍歷史悠久 (也有人覺得是殘舊)的建築物, 外面一條條石柱, 再加上內部裝修整體都是用木顏色作為襯托, 在牆上掛了不少的畫, 整體氣氛, 有點似大學宿舍那些家庭式經營的餐廳.

雖然我哋都知道呢間美膳閣其實經營的集團和k座1樓的出名(難吃)canteen都是同一集團, 但是美膳閣總有一種家庭式和一種人情味. 是在瑪麗醫院其他餐廳找不到的. 首先因為餐廳較為細, 但設計如上述所講, 有不少卡位, 而且獨立臺都是用木做的. 早幾年翻新過以後, 第一次入去翻新過的餐廳, 突然間覺得入咗豪宅一樣. 老實講以公立醫院餐廳講, 美膳閣算係裝修唔錯. 餐廳一入門口, 其實都有雜誌和報紙架, 可以畀嚟食飯的醫護人員睇, 以往我都見不少人早上一路嘆茶一路睇報紙. 但COVID以後已經很少見到. 大門是一度木門, 需要自己用手開, 開門以後, 首先見到的是收銀處的姐姐. 通常因為只有醫護人員去, 而且去親來來去去都係嗰啲人, 所以基本上姐姐都認得曬各位醫生姓甚名誰.

“蘇醫生, 好耐都冇見你嚟食早餐喎?”上星期再次去到美膳閣食早餐

“係呀, 因為近這一年開始嘗試唔食早餐, 再加埋又有疫症, 就更加少過來了”

其實我一般都只是在美膳閣吃早餐. 午餐我一般都係叫外賣. 以往差不多每朝都會在門診之前到美膳閣, 一入去就會見到不少同事, 通常都坐埋一台吹吹水先至開工. 基本上食物的質素大家都唔會太介懷 (老實講亦不能介懷), 反而能夠和同事聯誼一下先至係重點. 所以通常一入去, 我都會周圍望下同事坐喺邊一台, 其實同一時候也會見到其他科的醫生, 大家通常都打個招呼. 雖然餐廳唔係大, 但係因為佢有好多compartments, 所以有時都要行嚟行去一陣先搵到自己嗰堆friends. 不過很多時一入去都唔使搵, 因為姐姐會即刻提你,

“蘇醫生, 李醫生和何醫生喺最入面嗰張枱呀”.

基本上姐姐們已經認得曬我哋不同部門的醫生. 幫埋你埋堆.

另外每逢星期五上晝, 美膳閣就最為熱鬧. 因為不少部門都會在星期五grand round. 完成以後通常成隊醫生會一齊去美膳閣傾下偈一齊食早餐, 回顧下過往一週的工作. 當然少不免講下啲鎖碎事. 十幾個醫生拍埋一台以往是經常見到的. 通常同一時間, 除了我們腫瘤科以外, 也同時會見到內分泌科的同事, 因為他們的grand round 和我們時間相約. 以往不覺得這個星期五早上的早餐環節那麼重要, 但自從COVID 以後, 在冇呢隻歌仔唱. 經過這一年, 才發覺和不少同事的關係有所疏遠. 令到工作的氣氛也沒有以前的輕鬆.

此外呢間餐廳最好嘅地方, 係可以後數.

話說因為啲姐姐們基本上認得曬我哋所有人. 而我們部門有一位醫生, 出名是好人闊綽. 但是他經常匆匆忙忙.有時我和其他同事去食, 我哋去食嘅時候佢已經食完準備走. 佢會毫不猶豫咁樣搶咗你張單去找數. 又或者我們星期五早餐十位醫生去食, 走嘅時候我哋去埋單. 姐姐話嗰位醫生已經認投咗, 我哋唔使畀錢. 有時姐姐仲會話, 其實嗰位醫生都未畀(因為佢實在太匆忙), 不過佢會聽朝先嚟找數. 所以有時我哋叫嘢食, 可以大嗌一聲 “後數比X醫生”

不過近這兩年大家都真係越嚟越忙, 甚少在喺美膳閣 碰面了.

講開餐廳一定要講埋啲嘢食. 我覺得呢間美膳閣 的食物質素其實尚算可以. 一定比K1好好多. 早餐有奄列, 而且都係即叫即煮. 其實煮得唔錯, 不過近年我發覺實在太油了, 所以已經越嚟越少食. 通常如果我落開去都係飲杯奶茶. 對於我這個對奶茶有要求的人, 其實美膳閣 的奶茶只可以算係一種美沙酮, 嚟頂下癮. 因為佢嘅茶味永遠都係有少少苦澀, 而且奶落得唔夠滑. 茶香亦不足. 最大的敗筆是用鐵杯裝住, 攞上手可以很燙手, 而且大家都知道飲茶唔可以用鐵杯會影響味道.

另外永遠有一隻細匙羹, 但又冇伴隨嘅碟, 如果你唔將隻匙羹掉落張枱度, 攞起杯奶茶飲嘅時候隻鐵匙羹會頂住你個鼻樑,或者係眼鏡. 呢個難題我都過咗一排先解決到. 就係攞隻食指頂住個匙羹嚟飲. (難度甚高, 家庭觀眾切勿模仿) . 另外如果唔想飲奶茶可以飲咖啡, 但唔知點解美膳閣的 咖啡永遠有一種酸味, 酸得嚟仲要有啲metallic, 如果邊位係咖啡達人可唔可以話畀我聽點解會咁. 不過呢種味道基本上淨係喺呢度飲得到, 若然有興趣又睇完呢篇文, 你聽日可以去試一試.

最後講下近這一年COVID 各種社交距離措施, 基本上現在每一台只可以坐一個人. 但其實都冇咗一大堆醫生去食早餐, 很多是各位醫生都坐得很開, 但亦無阻大家繼續交談交流. 始終瑪麗醫院地方唔多, 可能呢個係唯一可以大家鬆一鬆, 在繁忙工作中忙裏偷閒的綠洲.

( 近來我終於發現點解啲奶茶唔夠滑, 原來佢哋唔係用黑白淡奶)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
鄰里攜手、扶弱同行
感激 Agape Garden 膳心小館在網上呼籲及李小姐 Phoebe 致電向我們轉述一位70歲癌症長者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