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羅麗柔醫生 > 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突破 免疫治療組合為患者燃希望

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突破 免疫治療組合為患者燃希望

06-10-2021

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突破 免疫治療組合為患者燃希望

肝癌堪稱「隱形殺手」,病發初期大多缺乏明顯病徵,患者確診時病情往往已屆中晚期,錯過根治性手術的最佳時機,加上肝癌對化療反應欠佳,以致治療上相對困難。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字,本港在2018年共有1742宗肝癌新症,在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五,其中1487人被奪去性命,佔癌症總死亡人數的0.2%,情況不容小覷。

肝癌的高風險族群包括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長期酗酒的肝硬化患者、由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藥物或化學物質造成的脂肪肝患者,以及具家族肝癌病史的人士等。臨床腫瘤科專科羅麗柔醫生建議高風險一族定期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和抽血檢驗甲胎蛋白(AFP)指數。「早期肝癌無明顯病徵,當病情已屆中晚期則可能引起疲倦、食慾不振、右上腹脹痛和體重下降等現象,其他病徵包括由肝硬化併發的腹水、黃疸、食道及胃出血、肝昏迷和腎衰竭等;而肝臟腫瘤破裂則會導致內出血。」

長期酗酒的肝硬化患者是肝癌的高風險族群

肝癌治療 因「期」制宜 
羅醫生稱,在眾多肝癌分期系統中,巴塞隆納臨床肝癌分類(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目前在全球最被廣泛應用於肝癌預後的標準評估,並可作為選擇治療方案之依據。BCLC根據腫瘤的大小、數量、血管侵犯程度、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和患者的體能狀態(ECOG評分)分為 A、B、C及D四個階段。「早期肝癌患者能透過手術切除腫瘤;B期患者一般沒有出現病徵,但腫瘤較大或有多顆腫瘤,治療以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為主,近年亦有學者提出提早考慮使用全身系統性治療,尤其是對TACE反應不理想的患者。

C期患者的腫瘤已侵犯血管,他們大部分在生活上仍可自理,但體能狀態已影響他們的工作,或癌細胞已出現轉移,建議使用全身系統性治療。」總括而言,不論是哪個階段,治療皆以延緩身體機能惡化為目標,包括癌症帶來的痛楚、腹脹和營養吸收轉差等,以最大程度地維持患者的生活質素。

「免疫治療組合」為無法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提供了額外的治療選擇

免疫治療組合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局
晚期肝癌主要使用全身系統性治療,惟它對傳統化療「軟硬不吃」,成效強差人意。隨後,醫學界研發出治療肝癌的口服標靶藥,包括「索拉非尼」(Sorafenib)和「樂伐替尼」(Lenvatinib),它們都是具有抗細胞增殖和抗血管增生的多激酶抑制劑,成效雖然比傳統化療理想,但患者的存活期中位數也僅約一年。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醫學界鍥而不捨地對晚期肝癌的治療進行研究,而近年平地一聲雷的「免疫療法」正被寄予厚望。目前,其中一款針對肝癌的免疫療法藥物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核准,與抗血管增生藥聯用(下稱「免疫治療組合」),為無法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提供了額外的治療選擇。

羅醫生解釋:「由於癌細胞會癱瘓T細胞的正常功能,免疫療法就是利用藥物重新激活T細胞,使其恢復識別和攻擊癌細胞的功能,從而達至抗癌的效果;抗血管增生藥則能從多角度阻截腫瘤生長的訊號傳導通路和血管生成,改善免疫療法的效果,兩者相輔相成。有大型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證實,使用免疫治療組合的患者,一年存活率達67.2% ,較使用傳統標靶藥物Sorafenib的54.6%高出不少,誠然是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大突破。」副作用方面,免疫治療組合的

副作用是可控的。「不良事件與兩種藥物單獨使用時相似,故可利用先前的經驗予以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本身患有免疫系統疾病,或最近曾經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患者,便不適宜接受免疫治療組合。此外,由於免疫治療組合有潛在的出血風險,故患者在療程開始之前需先接受胃鏡檢查以策安全。」

 

醫生的話
肝癌無疑是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在我過往的臨床經驗中,不少肝癌患者都是正值壯年,上有高堂,下有妻子。昔日,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期僅以月計,因為每當要向患者宣佈壞消息的時候,作為醫者的心情也難免感到沉重。儘管後來有標靶藥物誕生,但治療效果只屬一般,患者的存活率未見顯著改善。隨著免疫療法出現,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部分患者的病情更能受控達數年之久。數月與數年之差,對患者的意義重大,因為這給予他們更長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心願。我曾目睹一位任職編劇的患者,他單單使用免疫療法,在與肝癌奮戰的數年間完成了他的最後一部劇本──這就是免疫療法運用得宜的效果。我期望免疫治療組合能再下一城,為晚期肝癌患者開拓前路。

 

羅麗柔醫生
臨床腫瘤科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