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黃麗珊醫生 > 醫生與病人之間What’s app群組之利與弊

醫生與病人之間What’s app群組之利與弊

03-01-2021

醫生與病人之間What’s app群組之利與弊

自從踏入私人市場,我一直使用與每一位病人及家屬設立的 what’s app 群組保持溝通 (由助手@ca菜鳥之日常打理),每一個病人一個個別的群組,所以群組數量已達過千(連家人,有數千人隨時可以刮到我🤣),工作量驚人,為何仍要堅持呢?因為利多於弊,只是病人及我都要守好某些規矩,這個方法才可以 sustainable 下去。

 

先講病人群組有甚麼好處,隨即每一點解說有甚麼壞處:

1. 可以直接聯絡到主診醫生。這一點對病人及家屬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處理緊急情況的時候,已經收過很多病人緊急求助,例如在家中癲癇,發燒,出血,休克……收過無數電話, 亦試過有病人家人及朋友的求助電話……😂),即使不能即時抽身提供協助,也能教導病人及家人如何處理,所以能提升他們的安全感,這個是抗癌路上非常重要的元素。

壞處: 對醫生負荷極重,其實私家醫生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麼輕鬆,可以嘆咖啡,蒲蘭桂坊……Cindy EE 之日常:朝九晚六在診所看門診病人,然後都各醫院巡房,夜深時再做電療畫位……當中還要處理很多大大小小病人的急事,所以我經常強調,不緊急的事請在群組內留下訊息,緊急的才致電,很多病人不太明白,其實一個醫生同一時間照顧緊好多病人及家人,試過有病人因為保險問題致電,那時我正在替病人急救…..亦試過有病人及家人分開幾個電話同時致電為了改時間睇醫生……試問這些情況要幾多個cindy EE先夠用呢?而且,cindy EE不只是醫生,也是一位媽媽,一位女兒,一位太太……縱使斷絕所有朋友聯絡,也不能不理家人,所以,我的助手經常在群組內提醒各病人及家屬要遵守規則,要不然這些群組便要關閉,因為我要留力處理專重我的病人。要大家都遵守遊戲規則,才能持之以恆!

2.一個統一的平台記錄病人的所有資料,一方面能夠讓醫生短時間內掌握病人資料,然後“快狠準”的答覆 (醫生不是電腦,無可能單靠病人名字,就能短時間內記起病人所有病歷,更可況病人數量日漸增多,同名同姓的人大有人在。),另一方面,病人有全面的記錄,方便隨時見其他醫生!

其實,由於疫情關係,診所及醫院都實施管制措施,令家人陪診的數量下降,很多家人都覺得很不安,由於 what’s app 有錄音功能,現在疹症/巡房時是也會錄音,一方面讓家人能夠清楚了解疹症時候的情況,另一方面對醫生也是一個保障,因為不能把所有記錄都轉化成書面紀錄,所以有錄音記錄也可以確保醫生真是有把所有有機會出現的副作用及情況詳細解說,減少日後有問題時的爭拗。

壞處: 病人私隱未能受到保障,所以如果病人擔心私隱問題的話,便不能設立群組。

3.一個統一的平台讓家人及病人清楚知道關於病情的每一個細節,減少病人或家屬因為自己不了解醫生的說明,將醫生的意思扭曲,畢竟以訛傳訛的效應不能看輕。在統一一個平台向醫生發問問題,也能減少重複發問,減輕醫生的負擔。而且在 Whats app group 中隨時可以發問,醫生亦可以得手的時間回答,時間上減省要互相遷就的苦惱。

壞處:有些家人不想病人太清楚知道自己的情況,那麼便要分開兩個群組,一個是有病人的群組,另一個是沒有病人的群組。我從來都向家人強調,如果病人親口向醫生問自己病程的話,醫生是向病人負責的,不是向家人負責的,所以要如實回答。如果病人沒有直接問醫生,我們一般都不會再未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背景的情況下單刀直入的。

其實 What’s app 群組利多於弊,只是對醫生負荷極大,所以並不可以要求每一位醫生都用這些方式對待病人,而且日子久了,病人及家人一般都會忘記醫生真是非常非常繁忙的,偶然還會有違規的情況,所以助手都會溫馨提示,希望大家可以諒解,因為要燃燒生命抛夫棄女mode 才能持久地將what’s app group 運作!畢竟我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不是電腦啊😅

說道這裏,謝謝各位病人大時大節在群組內的問候及祝福,但一般我都未能回應,因為非假日的日子大大小小的訊息而達過千的數量,大時大節真的是太恐怖了……😆😆😆而且遮蓋了有需要問問題的信息🤣🤣,所以助手”ca菜鳥”都好吃力。放心,大家的祝福我們都收到哂。我們都會繼續努力地燃燒生命,讓群組發光發熱🤣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