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專科診所 > 香港综合腫瘤中心 > 肺癌治療歷經轉變 藥物儀器大躍進 為患者帶來生存曙光

肺癌治療歷經轉變 藥物儀器大躍進 為患者帶來生存曙光

28-02-2019

肺癌治療歷經轉變 藥物儀器大躍進 為患者帶來生存曙光

2019-02-26

 

以往肺癌缺乏治療方案,對於確診晚期肺癌病人而言,倘若化療失效便幾近等於生命進入倒數。「現時一些肺癌病人因為長期覆診,當中已有一些成為交心好友,與之相比,過往肺癌病人多於覆診數次後便已經與世長辭。」行醫多年,對於臨牀腫瘤科專科蔡添成醫生來說,生離死別早已是等閒事。不過,習慣並不等於麻木。每當蔡醫生提及腫瘤領域過去多年的演變如何為更多癌症患者帶來生存曙光,他總流露出雀躍和希望的眼神。

過去二十年飛速發展 肺癌再非不治之症

蔡醫生指,過去治療肺癌相當制式化,大致只根據小細胞癌(SCLC)或非小細胞癌(NSCLC)的分類來決定治療方案。「之後除了有第二代化療藥如紫杉醇(paclitaxel)、長春瑞濱(vinorelbine)外,醫學界亦發現非小細胞癌內的不同性質,及至十多年前發現標靶藥對EGFR 受體陽性的病人特別有效,可謂是癌症治療的一大突破。」除EGFR外,醫學界更相繼發現ALK、ROS1、HER2等靶點,並研發對應的標靶藥物。現在「個人化治療」成大趨勢,醫生會找出不同腫瘤基因突變作針對性治療。

 

利用精準治療的治病模式,按照患者的癌細胞特質及其基因組合而施用個人化的癌症治療,達到更理想的控病效果。

 

要數有關個人化治療的最深刻個案,蔡醫生不得不提五年前一名確診ALK肺癌、約30歲的女性患者。由於當時第一代ALK標靶藥還未推出市面,且患者不符合參與臨床試驗的資格,故只能接受化療。化療藥物在一年半後漸漸失效,她便轉為服用剛推出的第一代ALK標靶藥。惜一年後藥物失效,癌腫瘤擴散至腦部,幸而剛好遇上第二代ALK標靶藥的臨床研究,省下了高達一個月六萬元的藥費。不過,癌細胞於一年後再擴散至骨,患者其後服用更有效控制擴散的第三代標靶藥,病情至今仍然控制得宜。從確診到現在,患者患病已五年有多,期間仍能不時往外地旅遊。蔡醫生感嘆:「幸好現在的藥物發展逢勃,她才能保持不錯的生活質素。若然她早幾年確診,恐怕難以活到今時今日。」

紓緩藥物推陳出新 化療再不難熬

回看過去的癌症治療方案,化療可謂最為人熟悉,不過不少患者聞化療色變,每當提起化療便會聯想到辛苦、脫髮、嘔吐。蔡醫生直言,不同的化療藥物對於每個患者的反應也不盡相同,而且隨著藥物推陳出新,就連不少紓緩藥物的藥效也得以提升,大大減少化療副作用:「不少患者反映化療會導致他們胃口差、噁心,但其實新一代止嘔藥已經能夠有效紓緩這些副作用。」蔡醫生解釋現時化療的副作用已大幅減低,患者毋須視之為洪水猛獸。

除了藥物以外,治療癌症還有一些新概念,例如跨專科治療。「以往在癌症治療中,不同專科都專責自己的範疇,例如内科醫生看診後認爲不適合手術,會轉介腫瘤科,而腫瘤科若看診後認爲手術可行,又會將個案再轉介往外科,期間不免浪費患者寶貴的治療時間。」除著跨專科治療的概念興起,現時不同專科的醫生可就病人情況一起商議最有效的治療方案,除了節省病人的時間和精力,更可以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全面和最個性化的治療建議。

 

隨著藥物發展迅速,現時用作治療的藥物注射過程快捷,一些免疫治療吊針最快30分鐘完成,病人可以於日間腫瘤中心接受治療,免卻住院的不便。

電療技術大躍進 提高早期肺癌治療效益

電療同樣是肺癌治療的重要一環。不論過去現在,治療早期肺癌以手術為主,若患者年紀大、心肺功能不佳,不適宜接受手術,醫生便會考慮運用電療,以高強度射線殺死癌細胞。蔡醫生憶述初入行時,電療儀器只是二維(2D)平面設計,容易影響腫瘤附近的正常細胞。其後電療發展至三維(3D)立體放射,再到後來發展至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可順應腫瘤形狀調控射線,能更精準的針對腫瘤。近年立體定向電療(SBRT)亦嶄露頭角,特點是可高度集中向腫瘤釋放更高劑量的射線,減少對周邊的副作用。放射範圍達致前所未有的精準,令SBRT控制腫瘤的機率大大提升,這對於不適宜進行手術的早期肺癌病人無疑是更佳的治療選擇。

 

高速螺旋放射治療系統(TomoTherapy)能透過先進的影像導航技術監測腫瘤位置,處理各種形狀不一、大小相異及不同部位的腫瘤。

免疫療法崛起 延長病人存活期

近年,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可算是癌症治療的新曙光。目前為止,免疫治療主要用於沒有特定基因變異的晚期癌症患者,或已經接受一線化療及標靶治療但無效的患者。免疫治療的特點在於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效力較持久,副作用也相對其他治療方案較少。不過,現時免疫治療並非每位患者或每種癌症皆適合,目前科學家仍在積極研究不同免疫治療的方案。

由於免疫治療的效用因人而異,且藥費相對昂貴,蔡醫生補充,患者可先考慮進行PDL-1蛋白測試,檢測癌細胞有沒有PD-L1配體,避免浪費金錢和時間在不合適的治療方案上。

腫瘤科專精之廣 入行廿載仍頻密進修

到底免疫治療之後還會否有更創新的治療方案,實是未知之數,不過癌症治療領域於近十數年取得驕人成就,卻是不爭的事實。要知道癌症藥物發展一日千里,電療的科技也一直推陳出新,癌症治療的複雜程度亦相繼大大提升。蔡醫生笑言:「沒有想過入行多年還需要頻密進修,因為癌症治療發展實在太快了。」問及蔡醫生為何最初選擇臨床腫瘤科,他坦言:「在那個年代,內科、外科、眼科等屬於較熱門的科目,而臨床腫瘤由於治療方案有限,加上當時醫學生較少接觸這學科,所以臨床腫瘤科確實比較冷門。」蔡醫生卻偏向虎山行,畢業後先接觸麻醉科,後來因對臨床腫瘤科產生興趣,再於機緣巧合下成為臨床腫瘤科醫生。時光荏苒,轉眼間蔡醫生已經行醫數十載,訪問尾聲,他凝視著枱頭上擺放的病人感謝卡,未幾便再度埋首工作,路漫漫其修遠兮,癌症治療的道路依然任重道遠。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城中活動

2024-12-23 10:30 上午 英文藝術字書法創作班 
2024-12-16 11:00 上午 花藝班之聖誕篇🎄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東東雲吞麵
🏃🏻個人簡介 東東雲吞麵|香港護士,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Everyone is No. 1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Ada Lo
🏃🏻個人簡介 ADA LO | 乳癌康復者、粉紅戰士癌症康復者龍舟隊隊員   🏅活動期望 / 心聲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Doris Cheung
🏃🏻個人簡介 Doris Cheung | 乳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60歲退休作出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Clark Cheung
🏃🏻個人簡介 Clark Cheung |健身教練、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作為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IRIS SHUM
🏃🏻個人簡介 IRIS SHUM(岑麗明)|展晴社主席、乳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第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Jennifer Tse
🏃🏻個人簡介: Jennifer Tse |香港不倒騎士單車隊召集人 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Josephine Tsang
🏃🏻個人簡介 Josephine Tsang  | 乳癌康復者、香港乳龍主席   🏅活動期望 / 心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Christine Fok
🏃🏻個人簡介 Christine Fok | 胰臟癌康復者 時裝店老闆   🏅活動期望 / 心聲 奇 […]
【人工智能】插完胃喉要「照肺」- 實習醫生還是AI 比較可靠?|黎逸玲醫生
短時間內先後有兩間公立醫院發生實習醫生錯判X 光片,以致未能及時發現胃喉原來誤插氣管、病人受苦,在社會引起很大 […]
2024年GCOG全球抗癌協作組年會
2024 GCOG-第5屆ILROG國際淋巴瘤北京會議 2024 GCOG-智能腫瘤學北京論壇 2024 GC […]
【正副廠藥】副廠藥不如正廠藥?(二) 從何選擇
當二十年的專利權過後,藥廠需要公開其申請專利時所提交的配方,其他藥廠就可以依照該配方生產具同樣效用和安全性的非 […]
【正副廠藥】副廠藥不如正廠藥?(一) 淺談藥物專利權
病人從胃鏡檢查中發現有幽門螺旋菌,需要吃三聯療法,然而不少保險計劃都不理賠醫治幽門螺旋菌的特效藥。很多病人問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