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編輯及記者 > 編者的話 > 編者的話 ( 59 ) 民間組織的力量

編者的話 ( 59 ) 民間組織的力量

04-02-2019
新年快樂, 身體健康。
華人社會諸多忌諱, 新春佳節並不適宜討論太多負面新聞, 像近月城中鬧哄哄討論的公共醫療問題, 或許就在一遍新春氣氛中被淡化。
然而病人仍在, 前線醫護人員的惡劣工作環境不會因節慶有所改變, 三分鐘的熱度討論過後, 醫療系統改革的問題何去何從?
電視新聞走訪一位公立醫院內科醫生, 陪伴她一日了解其工作有多忙? 在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內科病房的重災區,醫護人員都不滿加床不加人。節目中看到年輕的醫生充滿熱誠, 艱辛程度幾近無休, 唯偶然遇上一句半句病人的感謝, 又感受到富足, 又變得充滿力量持續工作。
但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循環能支持得多久? 當中有幾多是無奈地選擇離開公家投身私營市場?
印象中這類紀實新聞報導,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不同的前線醫護受訪, 內容大同小異, 面對一樣人手不足的問題發聲, 只是十數年過去情況依舊, 換上不同的管理人員也不見得能改變這困局。
呆等官僚的改變, 社會上其他民間組織的力量, 或許更能夠緩解前線醫護的重擔。
資深醫院管理行政管理人邱家駿醫生早前接受醫理說的專訪時就提出過具體公,私營合作方案.
政府可以善用現有的公私營合作框架,把多一些醫療程序分配至私營醫療機構,譬如驗血,甚至日間化療吊針等等交予私人醫療機構負責。以日間化療為例,病人由腫瘤科護士照料和觀察,再將其相關的情況和報告傳達給公營醫院的主診醫生跟進,既能讓病人及早得到妥善照料,亦能舒緩公院的輪候壓力。
醫理說原文:https://bit.ly/2t3o1Lo
醫護行者主席范寧醫生則指出:「其實很多情況,都不一定需要醫生幫手介入治療,例如社區藥房的藥劑師能否負擔流感檢驗及病人藥物管理呢?又例如社區機構能否幫忙及早介入地區上有流感症狀的人士,不用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才去衝急症室呢?其實社區上有唔同的社福機構、醫護團體,他們都可以在流感高峰期的時候出一分力,減輕急症室入面的壓力,應付流感帶來的人手不足問題。」
衆新聞原文:https://bit.ly/2DRZaRd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榮譽顧問謝耀昌醫生,在參與『醫事。問』先導計劃後,接受 HK01專訪時分享了他在公,私營工作上的差別。他提及到在公立醫院工作,在兩、三小時的門診中要見20至30病人,每人只得幾分鐘的面診時間,而現在私人執業後,每個個案面診時間可以達一小時。謝醫生認為在公立面診時間太短,沒有空間逐一詳談病人的醫療方案,或了解他們日常生活上疑慮。即使想幫助病人亦做不到。
他認為我們今年新推行的醫事問先導計劃是雙贏,一方面能照顧病人所需,另一方面補充醫療體制的缺囗,分擔公營醫生的壓力。
我們無止境等待,批判醫管局管理層也不是出路,民間力量的參與和協調,相信在中,短期內更見成效。
編輯 ( 5-Feb-2019 )
HK01原文:https://bit.ly/2GaArJY
『醫事。問』先導計劃 : https://bit.ly/2Tu8MH1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刑事調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以提升香港人接受器官捐贈的意願嗎?
最近網絡上有關器官捐贈的議論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政府高官痛斥有市民意圖破壞器官捐贈系統、造謠作假。行政長官又宣稱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