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共渡癌艱】:別讓病人帶着遺憾離去

【共渡癌艱】:別讓病人帶着遺憾離去

21-02-2018

曾經遇過一位太太,丈夫患上肝癌,他們一家人用十年時間在國內與其他家人打爭産官司,最終勝訴,沉冤得雪。可惜,丈夫的肝癌已到末期,因為肝衰竭而陷入昏迷,未能回國簽署文件,恐「死而有憾」。

 

她苦苦哀求醫生證明丈夫有能力在律師見證下簽署法律文件,好讓他們一家人取回公道,但醫生又怎能因為惻隱之心而違反醫療守則呢?

 

其實,臨終前未能按照自己意願簽署有效法律文件,帶着遺憾而離去的病人又豈止他一人呢!現今醫學發達,令很多人誤以為不論病情多壞,總有轉機,加上中國人忌諱討論死亡,有時會造成「死到臨頭」而不自知的局面!

 

要令末期病人在整個治療當中保持合理期望,真是談何容易!既要令病人及家人知道病情的進度而有所準備,又要讓病人對治療抱有希望——這正是每位腫瘤科醫生每天要面對的難題!而解決方法,就是醫生在不同階段,因應病人對病情的理解和心理狀況,按部就班地調整病人及家人的期望,盡量減低他們心靈所受的打擊。

 

確診患癌就好像自己的「expiry date」推前了,每天都面對生命倒數的威脅,但相比起意外即時奪去生命,總算有時間為自己、為家人安頓好。其實,我們每天何嘗不是面對着種種未知之數?從來都無人可以確切掌握自己的命運。無論是病人還是醫生,我們每一天都是賺回來的。共勉之!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共渡癌艱】專欄由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麗珊 撰寫。她深信醫生除了「用腦」作醫學判斷,更要「用心」照顧病人感受。行醫的心願,是成為病人和病人家屬信任的「盲公竹」,帶領他們順利走過癌症旅途。

更多癌症資訊:http://www.hkioc.com.hk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
【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8月27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二期—“皮膚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
【食管癌】 「食管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6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期—“診療食管癌,聽聽多學科 […]
【胃癌】 「胃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4月23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八期—“胃癌可治嗎?來聽聽專家 […]
乳癌手術的選擇困難症
從外科醫生角度來看,醫治乳癌患者最困難的部分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術前術後的諮詢和心理輔導。乳房和腋下淋巴位置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