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其他-基因測試可以預測來年運程嗎?

其他-基因測試可以預測來年運程嗎?

15-02-2018

基因測試可以預測來年運程嗎?

黃曉恩醫生 其他 發表留言 二月 15, 2018 0 分

癌症治療上,運用得宜的腫瘤基因測試能讓醫生掌握更多個別腫瘤的特性,以助選取相應而有效的藥物;這是經科學及臨床研究証實、有關監管機構如美國藥管局認可的。在此範疇外,近年如雨後春筍的生物科技公司為開拓商機,把各種基因測試推出大眾市場,聲稱能預測性格、興趣、長短處、藝術氣質、運動細胞、甚至智力和將來的病患,彷彿你的人生盡在它預測之中,並提供一系列建議,助你規劃未來,逢凶化吉;又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重點培訓成材。

 

身心理基因分析的科學根據

每個人的基因都有微細的正常差異,這跟癌症基因突變不同,並不會引致疾病,卻令人的外貌、性格、智力等有所不同。基因測試可以檢測出這些正常差異,但如何解讀這些原始數據,甚至引申出一些建議,才是問題所在。

雖然一些研究數據提出某些基因的正常差異跟某種性格智力或身體特徵有關聯,但並沒有結論性的成果,亦沒有在大型人口或不同人種中核實。況且一種身體或心理表徵由很多其他已知及未知的基因差異所影響,後天因素的重要性亦有過之而無不及,絕非憑過份簡化地測試數個基因可以定斷。

 

身心理基因分析的意義

這種測試嚴格來說,只能說是發現自己基因的正常差異,再進一步的引申都恐怕科學根據薄弱,又或只能獲得老生常談的一般性建議,如網上心理測驗。雖然整個測試理念新穎,過程簡單,結果亦頗有趣,是否值得花費,則見仁見智。

基因測試不能預測運程,幸福在自己手中,人生須盡情闖蕩。祝願各位來年生活美滿!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
前天新聞報導有兩名公立醫院醫生被控誤殺,立即引起醫療界的熱烈討論。倘若治療過程中有醫療失誤,最後病人逝世,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