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的潛在風險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的潛在風險

18-12-2015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的潛在風險

近日網上流傳有關生酮飲食的連結 : 

  www.bc.edu/schools/cas/biology/facadmin/seyfried.html

Ketogenic Diet
首先要說,該片段由CBN (Christian Broadcasting Network) 製作,不要誤會是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台的新聞。CBN 是美國一個宗教組織,既不是學術機構,也不是著名的新聞媒體。如果以她的節目來作為治病的方向未必是明智的選擇。

(網络圖片 )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是一種高脂肪、適量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模式。

在正常情況下,碳水化合物經人體攝食消化後,會轉換成葡萄糖,運往身體各處、供給能量,包括維持大腦的功能。身體通常用碳水化合物(例如糖、麵包、意大利麵食)作為能量來源,但由於生酮飲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脂肪(通常是牛油和奶油)會變成主要的能量來源。進行在生酮飲食的人,只可吃很少很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即使少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一塊曲奇餅,也可能會使到生酮飲食完全失去作用。
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礎單元是單糖,特別是葡蔔糖。進行生酮飲食的人,身體因為缺乏葡蔔糖,會令身體出現模擬飢餓狀態,身體便會透過強迫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肝臟便會將吸收到的脂肪轉換成酮體。約在90年前,這種飲食模式在醫學上主要用於治療兒童的癲癇病出現次數。由於生酮飲食中只會攝取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葡蔔糖供應便不足夠,酮體(ketone bodies),運經腦部,取代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當血液中酮體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即為酮症,這種狀況能緩和癲癇的發作頻繁度。隨着藥物的發展,現時治療癲癇症已經效果不錯的抗腦癇藥物。生酮飲食方法已經很少採用了。
如果小朋友真的要進行生酮飲食治療,它必須由神經科醫生和營養師監督下進行,每份餐單都是度身訂做,每個攝入的卡路里都是經過計算。
病人不可自行進行生酮飲食,因為不是在計算得出的餐單不單沒有功效,還會對身體有不良的副作用。

( 網络圖片 )

關於使用生酮飲食模式來治癌,我得客觀的說,確是有些學者有提出這個理論,如﹕
Dr. Thomas Seyfried, a leading cancer researcher and professor at Boston College
http://www.bc.edu/schools/cas/biology/facadmin/seyfried.html
但亦有學者不認同他的說法,至今醫學上並沒有大型臨床證據顯示這個飲食模式能有效治療癌病。

美國臨床腫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的一份文章有較客觀的分析﹕
The Ketogenic Diet in Cancer Control
http://www.ascopost.com/issues/march-15,-2014/the-ketogenic-diet-in-cancer-control.aspx

在沒有實則證據支持下,病人不應自行以此飲食方式去取代有臨床數據和沿用多年的治療方案。而且長時間的生酮飲食可以帶來極嚴重的副作用,所以如果一定要嘗試這個飲食模式,必須在醫生及營養師的監察下進行。我試試說一些副作用給大家分享﹕

1. 我們日常吃的蔬果主要成分是不同類型的碳水化合物,蔬果內的纖維也是碳水化合物。要實行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生果蔬菜便不可以多吃。如果這種飲食方式施行不當,會導致纖維攝入量不足,除了會導致便秘和消化問題外,亦會增加消化系統癌症(如腸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極低量食用水果、 蔬菜、 豆類和穀物,亦可導致對身體非常有用的植物營養素 (phytochemicals) 、 抗氧化劑、 維生素 C 和鉀的攝入量大幅下降。

2. 肝臟是身體的主要器官將脂肪轉化為酮體 (ketone bodies) 的地方。生酮飲食會令肝臟工作量增加,對肝臟健康構成壓力。如果有脂肪肝的人,飲食應以低脂、低卡路里為原則,不宜採納生酮飲食。

3. 當我們身體吸收太多脂肪它會被儲存在皮下、內臟腸道間的脂肪細胞內,當脂肪儲存太多的時候會造成肥胖。肥胖除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外,也會增加一些癌症的風險。


4. 生酮飲食會有代謝性酸中毒(acidosis),中毒者會出現頭痛、疲倦、精神混亂, 震顫、嚴重的可以影響腎功能和休克。

5. 低血糖。

6. 這種飲食在某些維他命和鈣方面含量不足,病人必須進食補充劑(服食無糖多種維他命和鈣補充劑)。

7. 進行生酮飲食會增加出現腎石的風險。

8. 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9. 女性可能出現閉經。

10. 我們的身體以葡萄糖作為身體所需能量的來源。當葡萄糖吸收多過所需的話,過剩的葡萄糖會轉化成為另一種碳水化合物,肝糖(glycogen) 來儲存,肝糖主要是存儲在肝臟和肌肉中。如果某些時候身體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身體可以輕鬆地從肝臟和肌肉中提取肝糖使用,提供能量給身體的日常活動。身體在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便要以脂肪作為燃料,提供能源,但使用脂肪,細胞先要進行一個較為複雜的beta-oxidation,能源提供的速度較慢,能量的供應速度未必足夠支持較劇烈的運動,所以經常進行帶氧運動的人不宜採用那些高酮飲食。

 ( 博客 )

 

城中活動

2024-01-03 3:45 下午 ANIMAL FLOW
2023-12-22 10:30 上午 12月植物染工作坊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首個獲得FDA授權的多種癌症基因試測
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剛授權美國遺傳資訊公司Invitae在市場上推廣一種能同時檢測多種癌症遺傳基 […]
網上直播 | 乳腺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網上直播 |乳腺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是由香港大學知 […]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2/23
2023年8月26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港 […]
【卵巢癌】「卵巢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2/23
2023年9月30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大 […]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