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生講座 > 慢性淋巴白血病治療新里程

慢性淋巴白血病治療新里程

16-10-2015

 

 「慢性淋巴白血病治療新里程」

 

癌症資訊網、香港醫護聯盟主辦及楊森大藥廠全力支持,在十一月二日晚舉行的健康講座,邀得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區永仁講解慢性淋巴白血病的治療新里程。

 

白血病 (Leukaemia) 又稱「血癌」,泛指白血球數量過多並且不正常地生長。白血病有兩種區分方法,首先看是骨髓裡的細胞還是骨髓外的淋巴球發生癌變;次之是病變的速度,擴散得快還是慢。顧名思義,慢性白血病發展得慢,有時候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沒有顯著的變化;急性白血病則發展得很快。

結合上述兩種區分方法,白血病可分為以下四種: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簡稱AML)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簡稱ALL)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簡稱CM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簡稱CLL)

這四種白血病性質不同,治療的方法也有別。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AML) :由不成熟的粒細胞引起。每年新症大約二百宗,患者多為成年人及長者。治療方法主要是化療,而65歲以下的患者大多需要骨髓移植。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ALL) :由不成熟的淋巴球引起。每年新症大約一百宗,患者多為兒童到長者都有機會患上。治療方法主要是化療,並合併類回醇及其他藥物。 若患者為兒童,ALL的治癒率頗高,一般無需進行骨髓移植。然而,若成年人患上ALL,則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在香港,進行骨髓移植的年齡上限為65歲,當然亦要視乎個別患者的身體狀況。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CML) :致病原因為骨髓的粒細胞發生病變。每年新症大約六十宗,患者由二十歲至八十歲不等。CML只有一個主要基因突變,稱為Ph「費城突變」。現時已有口服藥物可有效抑制「費城突變」,而這種藥物的出現,使CML由不治之症變成只需每天口服一顆藥丸便可控制十年或以上的慢性長期病症(一如糖尿病和血壓高)。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LL) :致病原因為淋巴球發生病變。每年新症大約一百宗,患者大部分為長者,平均發病年齡為6070歲。CLL跟淋巴瘤關係密切,在過往,CLL主要治療方法為化療及類回醇等藥物。後來,隨著醫學界對CLL的認知加深,治療方法也發展迅速,在不久的將來也可靠口服藥物控制。這正是講座的主題-「慢性淋巴白血病治療新里程」。

 

淋巴系統相當複雜,是人體對抗外界感染的一道屏障。淋巴細胞可分為B細胞、T細胞和NK細胞,這些細胞由原始至成熟階段需經過多重步驟,當中每一個步驟都有癌變的機會。根據文獻,西方人患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比率較中國人高出十倍。然而,倘中國人患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其病情和預後卻比西方人差。

根據世衛組織分類法,淋巴瘤當中最常見的是B細胞淋巴瘤,當中又分成「急性」和「慢性」。治療方案取決於三方面:(1) 是何種類的淋巴瘤? (2) 病情屬哪一期?(3) 適合患者使用的藥物選擇(價格、患者是否對某種藥物感敏……等等)。

診斷和分類方面主要靠切片、針對性染色體或基因測試。正如上述,CML患者的染色體大都呈現「費城病變」;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則帶有CD20表面抗原體。此外,正電子掃描也是重要的診斷工具。

染色體基因測試(FISH)的結果主導了治療的方向。例如帶有1117這兩種基因的白血病預後較差,適合比較進取的治療方法;倘患者較年長而又帶有13染色體毛病,治療方法則可以保守些。

以往,治療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主要方法是化療。化療藥物包括注射和口服兩種,可以用單一化療,也可合併數種化療藥物一起使用。然而,化療引起的副作用嚴重,包括:脫髮、感染、出血及肝腎功能受損等,部分病人因抵受不了這種「玉石俱焚」的治療方法而需停藥。由於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對類固醇的反應相當好,因此配合類固醇一併使用也很常見(長者除外)。

後來,標靶抗體藥物的出現,改善了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治療。抗體標靶抗體藥物能定位黏著CD20抗原,有效殺死癌細胞。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以抗體藥合併兩種化療藥物,對存活率有明顯的提升,因而無需再使用類固醇。

 

 

然而,所有藥物都無可避免地引起副作用。研究顯示,只用兩種化療藥物的患者,63%出現較嚴重副作用;若同時使用標靶藥物及兩種化療藥物的患者,更有77%出現發燒、流血和感染等併發症。

區永仁醫生表示,隨著醫學和科技一日千里,以下藥物能有效改善上述治療引起的副作用:

1.          新化療藥物:東德化療藥物,只注射一種藥物,已包含幾重化療的單位,一藥多效,而且副作用較低患者使用化療藥物的耐受性增加。整體反應率提高無疾病惡化期也延長。

 

2.          新標靶藥: 第二代抗體標靶藥(C20抗體)將於香港面世,準確度更高,無疾病惡化期延長,存活率也相應提高

 

3.          標靶電療及標靶化療:標靶藥物結合電療或化療,能直接定位,對準每一粒單獨的癌細胞,療效更顯著。

 

4.          四種推陳出新的口服藥物:分別堵塞癌細胞BTKPIK3BCL2IMID要點,部分已於香港註冊,並已經用於少數病情較差而對其他治療反應欠佳的患者身上。已有數據顯示,這四種藥物的療效對已經無望的末期患者也立竿見影、功效持久和安全可靠(副作用<5%),成效令人非常鼓舞。

 

 

區醫生認為,醫學界對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認識不斷加深,現時已進入藥物的收成期。患者可以安坐家中,每天服用一顆藥丸便可控制病情,無須舟車勞頓往返醫院注射化療藥物。新藥物更能焦點地定位抑制癌細胞,對身體其他正常組織影響低,副作用亦大大減輕,這無疑是劃時代的進步。

 

新藥物能否徹底根治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尚有待時間考證。然而,有效地控制病情,讓患者帶病延年,過著有質素的生活,也是一大突破。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