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蘇子謙醫生 > 醫生,我探熱37.8度算唔算發燒呢? |蘇子謙醫生

醫生,我探熱37.8度算唔算發燒呢? |蘇子謙醫生

20-03-2022

醫生, 我探熱37.8度算唔算發燒呢? 

37.8是否發燒

(發燒系列上集)
近這兩年來大部分人都已經習慣,無論出入商場或者食肆都要探熱。近呢兩個月就更加個個都買曬探熱計,甚至有人會在家中每天探熱,恐防自己中了新冠肺炎,但有不少人因為每天探熱的習慣看見自己的體溫好像比正常37度高了一點點,就非常擔心自己真的中了新冠肺炎。也有確診小朋友的家長,看見正在發燒的小朋友體溫高達39度甚至40度,用了退燒藥都不退,可終日惶恐。另一方面筆者最常醫治的癌症病人,很多做了化療法標靶藥物以後,也會定期探熱,因為可能會出現白血球過低的嚴重感染發燒。近來眼見很多病人都對發燒有很多的疑慮和誤解,筆者就趁呢一個機會去同大家講下發燒,呢一個又簡單又複雜嘅醫療問題。

正常的體溫應該是幾多度呢?
首先人是一個恆溫動物,體溫大概一般維持在37度(攝氏,下同) 左右,理由是身體的各種器官和細胞功能都需要在這個最佳的溫度先可以發揮作用. 如果問正常人嘅體溫係幾多度呢? 37度就一定係正確. 但係呢一個答案又係咪一定全面呢? 正如人有高矮肥瘦一樣, 其實人的體溫也不是每個人也絕對一樣. 正如說一般的中位數高度是175 cm, 有人是190 cm身高也不代表示不正常.

事實上正常的體溫的道理也是一樣,正常體溫的 range 其實有36度至到37.5度都可以說是正常,而呢一個所謂正常體溫的定義其實 眾說紛紜沒有定案。每個人的正常體溫建基於 一個人的代謝速度、周圍環境氣候、進食食物嘅熱量、每天的時間等等。即使同一個人的體溫也不是每時每刻都是絕對一樣.

舉個例子代謝速度較快嘅小朋友或者是青少年,身體氣溫會較高;反過來代謝速度較慢的老人家的可能速度會較低,女性在排卵期的生理週期體溫也會稍高。喺中醫來說屬於陰虛火旺的人,體溫也會略為偏高(但這樣不等於發燒),陽虛寒氣的病人體溫會較低。大家可能都會識一些正常冇病嘅人長期都係體溫偏高,而家出入商場食肆就變得很尷尬了。

另一方面我們經常講的正常體溫是指身體的 core temperature,量度體溫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哋平時用嘅探熱計最常用係快速探耳仔,又有一些是探額頭,較為傳統的有口探和肛探。其實每一種探熱方法探出嚟嘅溫度亦都可以不同。假如天氣凍耳仔或額頭量體溫變便有可能稍低。但無論如何現時一般較為通用嘅指引係,假如體溫高於38度或以上,便算是發燒了。

應該如何觀察是否發燒?
正因為每人的體溫都是不同,所以假如要觀察自己是否有發燒, 較好嘅方法係要進行一系列的氣溫探測並且記錄. 例如有一些癌症病人做了化療之後覺得總是身體覺得有點 熱熱地, 那麼最好是 用同一方法一天度一次,又或者一天度兩次去睇下體溫嘅變化。那麼就能準確地知道異常嘅體溫。中了新冠肺炎病人,也可以用同樣方法去觀察是否真的發燒。

另一方面有些時候其實身體自己的感覺也很準。 例如在發燒的初期不少人會覺得沾寒沾凍, 甚至毛孔豎起。 此外自己也會覺得有點內熱。 傳統家庭方法 用手去感覺一下 額頭 和身體假如發現 有點㷫,其實也非常準確。另外可能有其他唔舒服例如是有點頭痛和覺得比平日疲累。 很多時便真正開始發燒了。那麼這個時候就算體溫未到38度, 例如只是37.8度或甚是37.5度,也可以當作發燒處理。可以服用退燒藥。通常食用退燒藥以後會出一點點汗出,以上的不適消退。咁就更加證明是真的發燒了。

所以發燒有時唔係淨係睇體溫幾多度,還要整睇睇睇病人身體的狀況和感覺。當然假如是探熱得38.5度或以上就無論如何都是發燒了。

另外嚴重嘅細菌感染和其他原因的發燒 ,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就係唔單只會沾寒沾凍甚至會全身震抖而且控制不了,英文我哋叫做rigors。中醫嚟講呢種屬於「往來寒熱」, 震完發燒 ,燒到咁上下又再震過。某一些疾病例如此虐疾,最明顯就是每兩至三日全身震顫發燒一次有週期性,呢個係一些特別熱帶感染嘅特點。

另一方面有一些老人家或長期病患者因為免疫力較低,即使患了感染以後,起初我也不會發燒。主要係因為身體唔能夠給時產生正常的發炎反應。即係我哋俗稱所講「燒唔起」, 但呢一個絕對唔係好嘅跡象。很多時病情發展,很快便會發起高燒,甚至出現比發高燒更嚴重的低溫症。

所以簡單嚟講疾病嘅嚴重程度唔一定和發燒嘅高低有關係的。

聽日再講一講究竟點解身體要發燒呢? 發燒有咩好處同埋壞處呢? 同埋小兒高燒不退是否應該緊張呢? 有乜什麼退熱方法? 中醫又有幾多種發燒呢?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及註冊中醫師)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冷凍切片》
冷凍切片(frozen section 或 FS) 是一種用於手術途中的病理切片診斷。它的用途非常廣泛,不同專 […]
【癌症治療】癌症患者如何面對長期疲勞
  癌症相關疲勞(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是許多癌症存活者在治療期間 […]
【胃癌治療】 「胃癌治療新技術?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4年1月27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港 […]
【鼻咽癌治療】 「鼻咽癌治療新技術?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香港,2024年2月24日 – 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 […]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